法國總統一番話,已經給70歲北約「號脈」,美德為何又吵起來?
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也就是現在的北約。這個全球強大的軍事組織,已經70歲了。近日,法國年輕的總統馬克龍為北約開出「藥單」,認為北約正經歷「腦死亡」,此話一出,立刻引起北約成員國及全球各國的關注。
對於馬克龍給北約開出的「藥單」,歐洲老牌國家德國不願意了。德國也是北約重要國家。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德國外長馬斯強烈反對馬克龍關於「北約腦死亡」之說,認為馬克龍此舉是在分裂北約。
對於馬克龍的「腦死亡」之說,作為北約「盟主」的美國,應該立刻反對,但美國不僅沒反對,而且還批評德國,認為德國繳納的北約成國的防務費太少。言外之意就是沒交夠會費,抓緊被教。不過隨後美國也批評了馬克龍「北約腦死亡」的說法。
2019年快過去了,北約很熱鬧。北約國家之間既有矛盾,也有互相攀比的,還有對北約失望的,但這個有著70年盟齡的軍事組織是解散,還是繼續爭吵下去?沒人知道是什麼樣的結局。北約將何去何從呢?
示好盟主?
在北約,美國是公認的盟主。而今年北約的峰會要來後,從外媒資料看,美國總統川普將會見北約秘書長斯託爾騰貝格,兩人商議北約增加「防務費」問題,也就是北約成員國多交錢,只有這樣北約才能保護他們,與保護費沒啥兩樣。
但就在北約峰會前,馬克龍冒了一泡,公布了北約的「病情」。美國的白宮國安顧問奧布萊恩公開說:「北約正走向分裂,主要因為德國等國沒有交給公平份額的防務費」。奧布萊恩沒有對馬克龍的話反應強烈,反而指責德國少交錢了,認為這種做法損害北約的利益,比土耳其進攻敘利亞所造成的問題都嚴重。
奧布萊恩不愧是商人總統的幕僚,他的算法很準,他認為:美國和北約8個盟國的納稅人將GDP中2%的錢,用於北約防務費,而美國超過了4%。但德國等國,卻長時間沒有承擔應有的份額。
奧布萊恩氣憤的說:「花美國納稅人的錢,來保護那些連自己都不想保護的國家,這是不對的!」。奧布萊恩此話一出,德國並沒有立即反應,而是對馬克龍的話進行強烈駁斥。
對於馬克龍所說「北約正在經歷『腦死亡』」,馬克龍言外之意很明確,他實際就告訴其他北約國家,現在美國正拋棄歐洲,歐洲應該考慮自己的問題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德國總理默克爾對馬克龍進行了批評,德國外長馬斯也對馬克龍進行了批評。德國總理與外長一同發聲,聲音一致很少見。
馬斯還在德國《明鏡》周刊寫文章,他寫道:「削弱北約是錯誤的,沒有美國,在歐洲沒有哪個國家保護自己。」
為什麼德國討好美國?並非好事,接下來我們看看德國所交納的費用就知道了。但峰會上,七零後的馬克龍也沒有謙讓四零後的川普。
躲避費用?
川普是商人出身,他執政風格帶有商人特點。因此對於馬克龍對北約說法,他最初並沒有表示出極大反對,因為老特對錢感興趣,他認為:「美國正在為保護歐洲買單,而在貿易上損失數十億美元。」因此,川普在美國交保護費這麼多,還要保護遠在歐洲的國家,他感覺美國吃虧了。
川普當總統不久,就要求歐洲盟國軍費開支必須是GDP的2%,他還多次點名批評德國,認為德國欠了北約巨額費用。
2018年7月,川普在演講中又點名批評德國:「德國是歐盟最大國家,但他們卻只掏出1%,只有1%!」這裡所說的1%就是防務費。
對於美國的指責,德國當然很清楚,但德國為什麼不交?他們想當老賴嗎?
顯然不是。德國作為二戰中軸心國,當年曾靠實力發動了戰爭,德國卻在增加軍費很犯難,因為德國增加軍費需要民眾同意,也需要各國認可,稍有不慎就會泡湯。
但就在這樣的形勢下,德國還依然連續5年增加國防預算,但也只佔1.36%。因此,比美國在增加軍費時還要謹慎。但默克爾對美國的不滿,也於近日宣布,德國要到2024年國防預算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5%,要到2031年才能達到美國確定的2%目標。
看來德國並不差錢。但不能可著急交錢,如果交了,國內民眾反對,也等於白交。如果與美國達成協議,緩交是可能的。
誰是禍首?
2019年4月,北約已經年滿70歲了。按照周年慶典的話,北約各成員國為「北約生日」應該好好慶祝,但最後卻成一場批評會。據外媒資料顯示,當時為防止川普在會上指責其他盟友,很多領導人都不願意去。
其實北約已經不像冷戰時期的那個強大軍事組織了。自從蘇聯解體後,北約目標意識弱了,當俄羅斯緩過神後,北約才又有了目標。
並非馬克龍一個人對北約有意見,其實北約的「盟主」川普也曾對北約有看法,他認為歐洲國家搭美國防務的「便車」,不交北約會費卻享受美國費用帶來的保護。看來美國關注依舊是錢的問題。
而美國突然從敘利亞撤軍,北約就對美國提出了批評,認為美國倉促決定這一事務,沒有與北約盟友商議決定。
據外媒資料顯示,川普關注還是德國欠交防務費的問,。他的目標就是收齊。但顯然這個問題還需要談判才能達成。就如近日美國在日本韓國收「保護費」一樣。
但2019年,北約注重有了新的裂痕。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