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6 19:0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假期接近尾聲,
還沒有出門的小夥伴
有出遊計劃了嗎?
今天,
小布就來給大家推薦一個好去處——
有600多年歷史的古村南門村!
國慶期間
南門村及周邊一帶精彩不斷……
近日,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
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在680個鄉村中,
珠海鬥門區的南門村榜上有名,
成為我市目前惟一一個
該類型國家級名村!
作為珠海的老「網紅」,
這裡的美景
一直都讓大家十分嚮往。
但你知道嗎?
今年的國慶長假期間,
南門村一帶又「升級」啦!
在這裡,旅遊觀光及服務設施
經整體提升全面投入使用,
帶來便利的同時
也為珠海特色鄉村建設樹立了標杆。
都有哪些升級呢?
長假期間,又有哪些精彩的活動?
小布已去打卡了,
這就帶大家去看看!
菉猗堂
國慶假期,小布走進南門村,剛一進入村內就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悠久的菉猗堂建築群,「鬥門文憶-南宋遺存」活動正在舉行。
大家興致勃勃地參加「換裝打卡」「投斛問禮」及吹糖人、草編、結藝等活動,同時感受別具特色的宗祠文化。
「感受很棒,尤其是文化氣息我很喜歡。」來自廣州的糖塑藝人冼先生應邀參加今年鬥門南門村節慶活動,一來展示傳統藝術,二來參觀遊歷,學習菉猗堂純粹的宗法禮制文化。「在工作之外,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場近郊遊。」
接霞莊
名震四方的古村落接霞莊則主打皇家文化,精緻園林、深宅大院和防禦體系是南宋皇室文化的典型代表。
步行、坐公交就能從菉猗堂抵達這裡。長假期間,每天都有很多人進園賞玩、休閒,這裡還有特色美食如泥煨雞、茶餜等可供品嘗。熱鬧的街巷、鳧鳧升騰的農舍煙火,讓人備感輕鬆。
「這是疫情過後難得的長假,安全這根弦不放鬆,短途出遊、鄰近區域賞玩,來這裡真的很適合。」江門攝影愛好者劉先生4日自駕來南門村,首站就到接霞莊。他說遊完莊園會去拍攝當地有名的香水蓮花,為圈子裡一個風光攝影展做準備。另外,劉先生此行印象較深的還有當地不斷完善的服務設施,入園停車較往年方便了;園內經營行為更加規範;垃圾處理及分類設施增加不少;休憩場所安全防護到位、雜物清理及時。更重要的是,遊人文明意識強,垃圾不亂扔、行李不亂放,你來我往相互禮讓。
除了南門村,
不遠處的鬥門舊街也值得大家去逛逛!
弘揚海洋商貿文化、
見證珠海中西文化交融
和商貿繁華景象的鬥門舊街,
有著另一番喜慶景象。
鬥門舊街
雖然地處鄉村,這裡卻充滿了「民國時期」的市井味道。
現場活動豐富多彩,設置了「黃包車」「電影院」「百樂門歌舞廳」「照相館」「單車」等互動打卡點,大家紛紛拍照留念,在玩樂中感受古街鮮明的時代印記。
走累了歇一會兒,老街休閒設施齊備,特色餐飲、民俗工藝品店等顧客盈門,新投資建設佔地面積1024平方米的鬥門舊街文化旅遊服務中心也於這個長假期間投入使用。中心內有旅遊服務設施,安排專人負責服務事項及涉旅問題舉報投訴與處理。遊客需要幫助,來這裡能一站搞掂。
看了這麼多,
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了?
那就趁假期出發吧!
最後,
再來一起了解下南門村吧!
南門村介紹
南門村自明朝永樂年間宋朝趙氏皇族後裔聚居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南門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小鎮。目前,鬥門區正在編制《珠海市鬥門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2020—2030年)》,對南門村等主要規劃部分進行了升級改造,不斷提升南門村的形象品位、發展能級、功能品質。
在文物保護方面,當地制訂專項制度,對菉猗堂及建築群、中共南門鄉黨支部舊址及歷史文化建築群微型消防站進行修葺完善,提升整體品味。
在交通設施方面,當前已開通402、K4、L6等途經南門村的公交路線7條,公交站點增加景點交通指示牌18套;村內新建城市綠道1條,起點為接霞莊,途經菉猗堂、鬥門舊街,終點為御溫泉度假村,長約7公裡。
在公共服務設施方面,南門村現建有大型公共停車場2個,分別位於接霞莊,佔地17畝,提供停車位320個;南門村牛角新村,佔地23畝,提供停車位400個。2個停車場均採用生態停車場標準建設,配套有休憩涼亭、公共廁所等設施。
此外,南門村村內還有旅遊公共廁所6座,樣式按照嶺南建築風格建造,近期又在外立面、功能分區、基礎設施、隔音防臭等方面進行了升級改造。村內還有涼亭多個,河邊設有親水平臺,陰涼處放置有石桌石凳供遊客納涼休息。
品味厚重的文化和歷史,
感受質樸的民俗民風,
體驗沉澱的時光韻味……
在剩下的假期裡,
帶上親友,
一起去升級換新顏的
南門村一帶逛逛吧!
文/珠海發布 蘇振華
圖/珠海發布 蘇振華
部分素材綜合自珠海珠海傳媒集團、今日鬥門
原標題:《上榜國家級名單!珠海這個600多年的古村國慶期間太精彩!周邊還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