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NEX相機系統在目前的微單單電產品中獲得了較高關注度,與傳統數碼單反對比,它們普遍體積輕便,而且還具備了APS-C畫幅的圖像傳感器,是」隨身掃街拍攝」的理想選擇之一。雖然索尼目前已發布全畫幅微單產品,但從機型分布及市場銷售狀況來看,傳統的「奶昔」-NEX相機依然有較高的份額,此索尼對於這類相機所用鏡頭的開發工作一直沒有停滯。
而筆者今天與大家分享的便是Vario-Tessar T* E 16-70mm F4 ZA OSS,它也是目前E卡口鏡頭中的新銳產品。與同期發布的索尼E PZ 18-105mm f/4 G OSS鏡頭對比,它具備了更小巧的外觀設計、更有優勢的焦段設計以及恆定F4光圈等等先進特特性,特別適合搭配諸如NEX-6以及NEX-7這類微單機身使用。
感謝閃迪提供的測試平臺
既然它出自名門,又具備了如此多的設計優勢,那麼它的使用感受以及畫質表現肯定是廣大讀者所關心的。下面,然我們一起進入評測環節,從多方面來驗證這款E卡口恆定光圈標準變焦鏡頭的獨特魅力。
按照我們的評測習慣,首先來看看索尼官方針對這款鏡頭是如何描述的,它包含了那些先進技術。
索尼官方對這款產品的技術性描述
索尼E卡口高性能卡爾·蔡司變焦鏡頭
此款高性能卡爾·蔡司變焦鏡頭在各焦段下,全影像區域都具有出色的對比度和解析度。變焦範圍覆蓋24 mm至105 mm(相當於35 mm全畫幅格式),適合多種拍攝對象和場景。著名的蔡司 T*鍍膜能夠儘可能減少影響圖像品質的耀光和鬼影現象,有助於再現自然色彩和高清晰度影像。
該鏡頭MTF曲線
高素質高級非球面鏡片(AA鏡片)技術
藉助索尼先進的高素質高級非球面 鏡片(AA鏡頭)技術,不僅大幅縮減了鏡頭的整體尺寸,同時還保持出眾的圖像品質。這款鏡頭緊湊、輕巧,日常休閒拍攝或者拍攝風景、快照、人像等均可勝任。
該鏡頭所拍攝的官方樣張
各焦段可選恆定F4大光圈
在整個變焦範圍保持恆定的F4大光圈,允許用戶靈活地調用曝光參數在任何焦距下進行拍攝。大光圈可減少使用高ISO設置,並且可使用高速快門捕捉運動物體。圓形光圈設計則有助於提供平滑的背景散焦效果。
光學防抖圖像穩定功能
光學防抖圖像穩定功能可減少相機抖動引起的圖像模糊現象,尤其在微距手持拍攝或在昏暗室內情況下進行拍攝時。OSS防抖技術幫助用戶無需提高相機感光度也能夠在夜間、室內或其他低照明條件下輕鬆拍攝出清晰純淨的圖像。
詳細型號:索尼Vario-Tessar T* E16-70mm f/4 ZA OSS
鏡頭焦距:16mm-70mm
最大光圈:f/4
最小光圈:f/22
鏡頭結構:12組16片
最近對焦距離:約0.35m
鏡頭放大倍率:約0.23x
濾鏡尺寸:55mm
支持光學防抖
鏡頭直徑:67mm
鏡頭長度:75mm
鏡頭重量:308g
索尼E卡口鏡頭大多都具備了緊湊的外觀,而這款產品也是如此。如果不進行變焦操作,我們第一感覺它很像另外一款Sonnar T* E 24mm F1.8 ZA鏡頭,只是要稍微更長一些。
索尼E 16-70mm f/4 ZA整體外觀圖
索尼E 16-70mm f/4 ZA整體外觀圖
黑色鏡筒+內植絨材質的遮光罩搭配起來感覺很和諧,搭配NEX-6機身時,感覺大小適中,操控感一流。與很多標準變焦鏡頭一樣,這款產品的鏡筒採用了非內變焦的運行方式,即最長焦時,鏡筒伸出的距離很長。
索尼E 16-70mm f/4 ZA整體外觀圖(鏡頭前端縮進效果圖)
索尼E 16-70mm f/4 ZA整體外觀圖,搭配索尼NEX-6機身
總體來看,如果按照索尼蔡司鏡頭的外觀標準去衡量它,它的外觀設計依舊十分簡約,鏡筒的金屬質感強烈,而且相關的數字標識非常明確。
從鏡頭的前部看,索尼Vario-Tessar T* E 16-70mm F4 ZA OSS的前鏡組鍍膜呈現出了紅色與綠色,具備蔡司品牌特有的T*鍍膜也是這款鏡頭的一大賣點,看上去較為透亮。
索尼E 16-70mm f/4 ZA鏡頭細節外觀
索尼E 16-70mm f/4 ZA鏡頭細節外觀
鏡頭卡口採用了金屬卡口設計,中間鑲有了E卡口鏡頭特有的電子數據接口,做工細緻入微。而鏡頭側面則設計了醒目的「小藍標」,證明了它有一定的「蔡司血統。」
索尼E 16-70mm f/4 ZA鏡頭細節外觀
索尼E 16-70mm f/4 ZA鏡頭細節外觀
稍稍操作這款鏡頭,感覺變焦環的阻尼感均勻,鏡頭的刻度值也是按照傳統索尼蔡司鏡頭的規格去設計的,採用了大概8-15-20mm焦段漸進的形式。
我們首先進行ISO12233標版解析度測試,讀數位置為中間偏右側標尺,上方為橫向解析度,下方為縱向解析度。我們使用了NEX-6機身搭配16-70鏡頭拍攝,用JPEG格式圖片存儲。
標版讀取位置示意圖
統計顯示,從在標版上判斷,索尼E 16-70mm f/4 ZA的16端解析度標下呈現出明顯的拋物線走勢,F11為最佳光圈,解析度達3400線左右,但是最大和最小光圈解析度則相對較弱。
而從70mm端的解析度趨勢上看,顯得較為平緩,但感覺畫質的平均水平更高一些,但極限的畫質表現略低於16mm端。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支鏡頭的暗角情況。從我們常見的經驗來看,一般APS-S畫幅的專用鏡頭,在這方面表現會較全畫幅鏡頭更加明顯一些。我們從最廣角以及最長焦兩個方面進行測試,讓我們來看看它在各檔光圈下拍攝出的暗角情況。
左圖16mm F4.0,右圖16mm F5.6
左圖16mm F8.0,右圖16mm F11
左圖16mm F16,右圖16mm F22
初步感覺,它在廣角焦段的時候,暗角現象還是比較明顯的。基本上在F11光圈設置之後,它才會逐漸消失。
左圖70mm F4.0,右圖70mm F5.6
左圖70mm F8.0,右圖70mm F11
左圖70mm F16,右圖70mm F22
相對來看,這款鏡頭在長焦焦段設定時,暗角現象獲得了極大的改善。基本上在F5.6光圈設置之後,它就開始逐漸消失了。
很多用戶在拍攝時都喜歡在逆光環境下拍攝,更加突出畫面的「光影」感與立體感。而這次,一款鏡頭鏡片組上的鍍膜工藝好壞,在某些程度上決定了它能夠防止多少眩光以及鬼影。它實際表現如何?我們通過數張實際拍攝圖來說明一下。
索尼E卡口16-70鏡頭紫邊測試圖,廣角端F4光圈
索尼E卡口16-70鏡頭紫邊測試圖,廣角端F22光圈
索尼E卡口16-70鏡頭紫邊測試圖,長焦端F4光圈
索尼E卡口16-70鏡頭紫邊測試圖,長焦端F22光圈
通過以上組圖,我們大致地了解到此鏡頭在兩級焦段上,抗眩光能力表現比較為一般。這種現象,在小光圈拍攝時,表現得極為明顯。
很多變焦鏡頭產品,因為自身在鏡片組結構及鍍膜設計上有一些固有的特性,在實際拍攝高光物體的時,邊緣容易出現「紫邊」現象。那麼,我們在一個室內複雜光線環境中,測試一下這款鏡頭的表現。
索尼E卡口16-70鏡頭紫邊測試圖,廣角端F4光圈(可留意圖中畫紅框處)
索尼E卡口16-70鏡頭紫邊測試圖,廣角端F4光圈(可留意圖中畫紅框處)
索尼E卡口16-70鏡頭紫邊測試圖,長焦端F4光圈(可留意圖中畫紅框處)
索尼E卡口16-70鏡頭紫邊測試圖,長焦端F4光圈(可留意圖中畫紅框處)
大家可以通過點擊小圖來觀看100%原尺寸大圖,我們可以發現,即便是在最大光圈之下,它在畫面高光部位的紫邊現象也獲得了較好的控制,只有邊角的高光點上出現了比較輕微的「紫邊」現象,但我們認為基本在接受範圍內。
所謂的「星芒」效果,是指鏡頭在某些檔的光圈下,畫面中的點光源所呈現出的放射狀星光效果。對於喜愛拍攝夜景的讀者們來說,這種特殊效果不可或缺,接下來讓我們通過調整這款鏡頭的各檔光圈來進行實際拍攝對比,來看看這枚鏡頭的星芒表現如何。
星芒測試效果原圖,F4
星芒測試效果原圖,F5.6
星芒測試效果原圖,F8
星芒測試效果原圖,F11
星芒測試效果原圖,F14
星芒測試效果原圖,F18
星芒測試效果原圖,F22
星芒的產生與光源大小、光源強度、鏡頭光圈形狀與開放大小、鏡頭焦距、拍攝距離等因素都有關係。本次測試筆者是在街邊針對路邊的路燈進行拍攝,通過測試樣張可以看出,當光圈達到F5.6時,開始出現明顯「星芒」,而當光圈為F11時,星芒效果及畫質能達到最好的平衡。
一般來說,大家在使用大光圈鏡頭拍攝時,往往都考慮拍攝人像。而如果說起這類拍攝題材,鏡頭在焦外成像上的表現,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目標。所以,我們將進一步測試該鏡頭在這一方面的表現,看看它的焦外效果究竟如何。
焦外測試效果原圖,F4
焦外測試效果原圖,F5.6
焦外測試效果原圖,F8
焦外測試效果原圖,F11
焦外測試效果原圖,F14
焦外測試效果原圖,F18
焦外測試效果原圖,F22
從這些套圖來看,採用7片光圈葉片的這支鏡頭焦外成像比較平滑柔和,色彩過渡也還算細膩,二線性現象也不明顯。相對來說,中心位置的光斑看上去比較圓,但邊緣光斑有一定的口徑蝕現象。
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實拍樣張環節,一起欣賞一下索尼Vario-Tessar T* E 16-70mm F4 ZA OSS鏡頭的實拍樣張。所有的樣張,都使用NEX-6機身拍攝,JPEG格式存儲,有一些使用了內置「照片效果」模式。讀者們可以點擊小圖觀看大圖細節,包含EXIF信息。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5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2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2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從樣張上看,此鏡頭在拍攝人物時銳度表現尚可,膚色的還原也比較真實,在中長焦的狀態時,畸變的控制也比較理想。
索尼Vario-Tessar T* E 16-70mm F4 ZA OSS鏡頭等效焦距約為24-105mm,這個焦段非常適合旅行拍攝。而我們在這頁中分享一下室外風景類的樣張,它們,都使用NEX-6機身拍攝,JPEG格式存儲,有一些使用了內置「照片效果」模式。讀者們可以點擊小圖觀看大圖細節,包含EXIF信息。
焦距:23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時間:1/32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32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3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時間:1/8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從樣張上看,此鏡頭在焦段設計上優勢明顯,既可以拍大場景的建築照片,還可以拍攝中焦距的風景圖片。畫面的銳度較高,色彩表現也比較鮮豔,只是在廣角端的畸變似乎有些大。
最後,我們與您分享一些索尼Vario-Tessar T* E 16-70mm F4 ZA OSS鏡頭在室內環境中拍攝的樣張。它們都使用了NEX-6機身拍攝,JPEG格式存儲,讀者們可以點擊小圖觀看大圖細節,包含EXIF信息。
焦距:48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16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時間:1/25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25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1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2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我們認為,這款產品在各方面的表現上,相對來說比較平均。雖然沒有太大的亮點所在,但要考慮到它的焦段上獨特優勢。實際上,能夠覆蓋24-105mm等效焦段且具備F4恆定光圈,可視為「高端旅遊鏡頭」使用。對於一般的常規拍攝題材,應該說這款鏡頭都可以順利完成。
索尼Vario-Tessar T* E 16-70mm F4 ZA OSS產品全包裝
目前這款鏡頭在市場上的報價在5500-6000元之間,作為一款APS-C畫幅鏡頭,相對來說售價較高。但從某些方面來看,對於那些使用NEX相機,又打算購買高規格標準變焦鏡頭的用戶來說,它還算比較合適。
最後,我們認為如果索尼能在此鏡頭的焦段範圍,尤其是最大光圈值以及長焦端焦距進行再度升級,就更加理想了。
優點:
1.產品做工較好,手感出色
2.焦段設計有獨特優勢,恆定光圈支持光學防抖
3.成像質量較好,畸變控制出色
缺點:
1.售價相對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