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鷺房天下
2020年的樓市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上半年受疫情的影響,全國樓市冷清開場,市場在經歷了「冰封期」、「修復期」……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房地產才逐漸步入正軌。
2020年即將結束,十三五規劃也接近尾聲,十四五規劃也即將拉開帷幕。《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中,關於房地產市場透露出信號值得深思,而其中對「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的表述也引發了關於樓市新一輪的關注與討論。
樓市調控效果彰顯,維穩仍是未來五年主基調
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房住不炒」,在此基礎上,住建部提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之後許多部門都陸續出臺了配套政策,涉及融資、土地、稅金等各個方面。「房住不炒」的目的就在於,讓房地產真正回歸到居住屬性,弱化其投資屬性,並且嚴厲打擊炒房的行為。
從目前來看,在「房住不炒」的主導之下,近幾年樓市調控取得了階段性的效果,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住房交易規模突出,樓市供應緊缺的局面得以緩解,商品房銷售額屢創新高,新房價格迅速上漲後歸於平穩運行,三四線城市迎來一波繁榮行情,地產市場開始走向平穩健康發展的軌道。
本次將「房住不炒」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可以看出,下一個五年計劃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整體樓市政策基調與「十三五」時期保持一致。仍然是房地產市場的主基調,無論是房企還是購房者,都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住建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十四五規劃上首次提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隨後在中央經濟會議及昨天住建部會議上再一次重申這一概念。
2020年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上提到「2021年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住建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住建工作會議上具體是這樣表述的:要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中央經濟會議: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
由此可鑑,不管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房地產部分提到的「因地制宜、多策並舉,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還是此次住建工作會議提及的「強化城市主體責任」,都是需要地方政府主導並積極推進,才能真正做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的發展。
地方調控加碼 4季度16省出臺樓市新政
中央不斷強調房住不炒,不管是中央經濟會議,十四五規劃還是說住建部的發言,都是在為未來的樓市定調,為樓市指明方向,而當方向確定了,就看zf的調控之手該如何做了?
其實今年各地對樓市調控還是非常嚴格的,「露頭就打」「哪裡樓市火爆,哪裡就會隨著而來一系列的調控政策」......且不說這些政策對於控制房價是否真的起到作用,但起碼比任其自由發展的強。
據統計,今年7月以來,全國共30個省市46次出臺房地產調控相關政策,僅四季度,就有16省市出臺18次房地產調控相關政策為樓市降溫。這就是地方調控的決心。
比如,長春、寧波、成都、海口均在三季度出臺過調控政策,四季度,再從公積金、限購限售、搖號、購房資格審查等方面加碼調控。比如,寧波加強父母落戶、離婚、贈與等方面的限制措施;成都加強搖號監管;海口要求有購房資格碼方可購房。比如,徐州出臺調控政策,10日出臺企業信用政策;西安11月30日出臺調控政策,12月7日西安公積金再打補丁。
調控不斷升級加碼,調控效果也自然是非常顯著。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11月新房價格漲幅明顯收窄,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下降到36個,而下跌城市數量增加到28個,從漲幅來看,各線城市的環比漲幅收斂到0.1%-0.2%的低位。
促進住房消費 是房價上漲信號還是樓市「強心劑」?
樓市調控如此嚴格,是否預示著買房並不用著急?明年房價是漲是跌?我們可以從十四五規劃中看出一點端倪:
十四五規劃中提及的「促進住房消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上一次提及到住房消費,還是2015年,而當時用的是「穩定」。從「穩定」到「促進」,部分購房者認為,會不會將剛剛穩定下來的樓市房價再次推漲?而違背「房住不炒」的初衷?
先看中指院的一組預判數據: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增城鎮人口帶來的住房需求將繼續發力,未來五年,新增城鎮人口約8433萬人,由此帶來住房需求約36.2億平方米,是未來五年住房需求的堅實支撐。
再聽聽專家對明年樓市預測:「房地產專家倪鵬飛預測由於改善性住房需求會繼續增加,剛性需求也會得到釋放,在供給和需求的作用下,預計2021全年商品住房價格同比增幅會下降,可能在5%左右。」
從這組數據及專家預測可以看出,未來五年樓市仍存在龐大的剛需購房群體。
而在上一個五年計劃的樓市調控舉措中,部分剛需和合理的改善需求或多或少遭到了「誤傷」,因此,在遏制炒房的同時,支持和釋放合理的住房需求是下一個五年計劃中應該調整的策略,對嚴格的調控進一步完善,讓樓市徹底回歸市場屬性。
而至於促進住房消費能否讓房價迎來新一輪的上漲,擔心未來五年房價會大規模上漲的購房者則不必杞人憂天。
嚴厲的調控政策,給購房者信心,讓房價避免了因供不應求導致的驟然上漲,合理的促進住房消費,則是在維持供需平衡的基礎上,避免供大於求造成的房價驟降,這是未來五年樓市規劃給購房者和房企的雙重「強心劑」。
在上一個五年計劃樓市調控奠定的基礎之下,房價大漲大跌已不太可能發生,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樓市將朝著更穩定、更健康的趨勢發展,回歸真正的市場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