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雅魯藏布大峽谷,長504.6公裡,是世界第一大峽谷,擁有中國山地生態系統從「熱帶」到「寒帶」最完整的垂直植被類型組合。從熱帶到寒帶,一天就能穿越,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探秘這個全世界「最奇、最深、最幽、最綠」的植物博物館吧。
墨脫低山熱帶季風雨林
穿越第一站:墨脫低山熱帶季風雨林,海拔115——1100米,常見植物有植物活化石「桫欏」與墨脫蘭草。
從最低的115米到最高的4800多米的嘎隆拉山短短100多公裡的路垂直落差近5000米
穿越的起點,當然是有隱秘蓮花之稱的墨脫。因為印度洋水汽通道由南向北的潤澤,墨脫奇蹟般地囊括了大峽谷五個垂直頂級生態組合,從熱帶到寒帶,從最低的115米到最高的4800多米的嘎隆拉山,短短100多公裡的路,垂直落差近5000米。
滿山蒼翠
原始古老的植物活化石「桫欏」
大片的低山熱帶季風雨林,這裡是西藏最熱的地方,滿山蒼翠,最好認的就是我們,野芭蕉林裡的一把把「綠色大傘」,羽狀紗裙隨風搖曳,沒錯,我們就是原始古老的植物活化石「桫欏」,7000萬年前,曾經是恐龍的美食,現在成為國際保護的珍稀瀕危物種。
生活在西藏的蘭科植物
穿梭雨林或者行走江邊,很容易碰到的還有我們——墨脫蘭草。別看我們貝母蘭的果實只有小指母頭大,肚子裡可裝著上萬顆蘭花種子呢。不過,只可觀不可隨便採喲,現在像我們這樣生活在西藏的200種蘭科植物都受到國際公約的保護。
亞熱帶常綠、半常綠闊葉林
穿越第二站:亞熱帶常綠、半常綠闊葉林,海拔1100——2400米,霸主植物:青岡與小果紫薇。
青岡也被稱為氣象樹
海拔上升1000米,現在開始加外套了,亞熱帶常綠、半常綠闊葉林裡,抬頭仰望的是高達幾十米的霸主植物青岡。人們喜歡把我們青岡,叫氣象樹,在長江以南分布很廣,老鄉有時候還根據我們樹葉顏色的變化,來判斷天氣,比如葉子變紅,可能會下雨。雨過天晴,又變回深綠色。有用就好!
「白衣仙女」學名叫「小果紫薇」別名為猴子樹
如果您在墨脫公路旁看到一群樹幹又白又高的樹,那就是我們這些「白衣仙女」了,我們的學名其實叫「小果紫薇」,是墨脫的旗艦樹種。不過高手在民間,聰明的老鄉給我們取了一個有趣的別名,叫猴子樹,因為樹幹太光滑,猴子爬不上去急得哭。
亞高山溫帶常綠針葉林
穿越第三站:亞高山溫帶常綠針葉林,海拔2400——4000米,霸主植物:墨脫冷杉、雲杉。
雲杉和冷杉
海拔上升到2400米到4000米,霸主植物變成了我們雲杉和冷杉。大峽谷區域,有著中國最大的雲杉林區,裡面「最能長」的肯定是雲杉家族,生長量是其它樹種的2到3倍不說,而且別的長到一百歲就夠本了,我們到兩三百歲還在長。針葉樹林裡最顯個兒的也是我們,最高有80米。
有人說墨脫冷杉「高冷」,沒辦法,老祖宗就選了冷溼的陰坡,棕色的土壤,當做家。不過,我們冷杉家族住得高,也有高的好處。中科院的專家們專門研究我們家的位置,也就是林線的海拔,這是研究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坐標,現在整個大峽谷裡冷杉林線的最高海拔在4400米。
高山灌叢草甸
穿越第四站:高山灌叢草甸,海拔4000——4600米,霸主植物:四大高山花卉 杜鵑、龍膽、報春花、綠絨蒿。
「高山四大花卉」
再往上走,穿越之旅最幸福的時候到了,號稱「高山四大花卉」的我們——杜鵑、報春花、龍膽、綠絨蒿,在海拔4000多米等著您呢。全世界960多種杜鵑花,中國佔到六成,而作為世界杜鵑花的發祥地和分布中心之一,西藏的高山杜鵑,如雪層杜鵑、林芝杜鵑等等,因海拔不同而各有千秋。
要知道高原的春天什麼時候來,往草甸看,我們報春花,只待冰雪消融就綻放。不過,最特別的還是在青藏高原隆升過程中新形成的類群綠絨蒿,在歐洲朋友的心中,我們是世界名貴花卉,而在牧民心中我們則是可愛的高原牡丹。
高山冰緣植被
穿越第五站:高山冰緣植被,海拔4800——5200米。
紅景天
有人說高處不勝寒,其實,生活在高山冰緣帶的我們,自有「生存之道」。惡劣的低溫、乾旱、強紫外光都不怕。風大,我們紅景天趴在地上長矮點,蒸發快,葉片纖細點「鎖水」,別忘了地下還有強大的根系「蓄水」。冷的話,我們雪蓮裹上雪白的絨毛,天然羽絨服保暖足夠。當然,海拔上到5200米以上的高寒冰雪帶,我們就去得少了!也有武林高手,江湖人稱「偃臥繁縷花」,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6100多米的地方,耐寒指數無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