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和孩子們一起 防疫公益兒歌《小樹會長大》成爆款

2020-12-25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3月5日訊(通訊員 周承志 記者 鄧桂明)「口罩最酷啦」「科學給我超能量」「春天小樹會長大」......「全民防疫戰」打響以來,由湖南教育電視臺聯合音樂家、教育部門、文聯組織、各學校、各媒體共同推出的原創少兒防疫公益歌曲《小樹會長大》,成了「爆款神曲」。

歌曲朗朗上口、童聲陽光向上,傳播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彰顯堅定信心。歌曲MV短視頻在各大主流電視平臺高頻展播,上線幾天全網總計有效觀看量就超五千萬。歌曲和衍生的《網絡課間操》引發廣泛互動,全國大量省市自發將其選為當地網課課程,「居家動起來」倡議傳遍全網,國外家庭也參與互動。《小樹會長大》被認為是國內最早的、大範圍有效傳播的防疫兒歌之一。

《小樹會長大》由防疫兒歌《我們會聽話》改編而成。湖南教育電視臺導演、詞作家資喻宇修改作詞,資深兒歌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鄭冷橫匹配改曲。全曲時長2分多鐘,簡潔明了,在快樂向上的氛圍中,面向少兒及其家庭潛移默化地傳播「防疫科普」。

作品定稿後,得到了湖南省音樂家協會的肯定與支持。隨後進一步製作錄唱包裝,湖南教育電視臺、省音協少兒音樂學會、嶽陽市教體局、嶽陽市文聯進行聯合策劃執行,邀請嶽陽樓小學、長沙市周南秀峰學校、長沙市開福區教育局幼教集團等20餘所學校、100餘位師生,所有人通過網絡智聯,在不互相見、確保防疫安全的情況下完成 「隔空錄唱」。經多輪製作修改、審聽審看後,2月17日,少兒防疫公益歌曲《小樹會長大》MV正式上線。

兒歌在錄製播出MV同時,還製作了手語操版、律動操版等多個視頻,順勢推出「網絡課間操—親子互動公益短視頻活動」,與全省《網絡大課堂》進行緊密配合,旨在強力呼籲「居家動起來」的科學防疫理念。

2月17日起,作品開啟了大規模的全國、全網傳播。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外家庭也紛紛發來同曲互動視頻,目前「網絡課間操」總計徵集視頻近十萬份。被喻「凡人英雄」、作為志願者代表登上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武漢鋼花小學音樂教師華雨辰,第一時間將此曲分享給當地學生,表示「音樂能帶來正能量」。連日來,湖南、湖北、新疆、黑龍江等多省區多地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群團組織等,紛紛自發地將《小樹會長大》歌曲連同各版本視頻,納入當地學校網課課程。

截至目前,兒歌已被學習強國、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教育電視臺、新湖南等權威媒體刊播,給予重點報導;在湖南教育電視臺、芒果TV、IPTV、嶽陽電視臺等主流電視屏幕端高頻次播出,至今延續。

[責編:周澤中]

[來源:華聲在線]

相關焦點

  • 原創少兒防疫公益歌曲《小樹會長大》火爆網絡
    春天小樹會長大,會長大……」近日,由我市詞曲作家鄭冷橫作曲,我市詞作家龔永波和國家級導演、影視製作人資喻宇共同創作的少兒防疫公益歌曲《小樹會長大》火爆網絡,大家紛紛點讚和轉發。        這首作品一出來,便被湖南省音樂家協會作為唯一的兒童抗疫作品,在湖南省音樂家協會「聚音樂力量 克疫情難關」主題創作歌曲系列作品展中推出。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兒歌
    是什麼曾經伴我們一天天長大?是什麼打溼過我們閃亮的童心?是什麼讓我們拉起彼此的小手?是兒歌。3月21日不僅是世界睡眠日、世界森林日,還是世界兒歌日。在這個年代,一到「六一」兒童節,大多數學校和幼兒園都會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組織孩子們開聯歡會,能參與表演的孩子特別興奮,老早就惦記著表演節目的事情,不厭其煩地跟父母說起排練的趣事,一遍又一遍重複練習著要演唱的兒歌。「我們那時候除了老師教的《小燕子》《上學歌》《春天在哪裡?》就是電視裡動畫片的歌《葫蘆娃》《黑貓警長》《藍精靈》。」
  • 「浙江傳媒學院」教師創作小雞彩虹系列防疫兒歌
    你戴上口罩,我戴上口罩,細菌和病毒通通不打擾……」抗疫期間,這首旋律活潑、朗朗上口、簡單易學的兒歌,在小朋友們間廣泛流傳,這首歌的「演唱者」就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小雞彩虹。小雞彩虹防疫兒歌《口罩歌》:據小編了解,為了從不同角度引導小朋友們預防和認識疫情,《小雞彩虹》創作團隊在抗疫期間推出了防疫系列兒歌,《口罩歌》只是其中一首。系列兒歌還包括《洗手歌》《出門歌》《回家歌》《謝謝你》《不用擔心》等。
  • 兒歌裡有皮影戲,把瀏陽文化唱給孩子們聽
    兒歌不但能激發孩子的學習樂趣,還能培養他們廣泛的興趣。   「我覺得站在孩子的視角來傳播我們的傳統文化,會讓孩子受益一生,也會讓我們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昨日,瀏陽人肖雯談起她用兒歌形式唱作「瀏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初衷時,直言想在孩子們心靈深處「栽一朵花」,讓孩子們邊唱邊長大,越成長越芬芳。
  • 連雲港幼兒園很少教經典兒歌 孩子們更愛流行歌曲
    是什麼曾經伴我們一天天長大?是什麼讓我們拉起彼此的小手?是兒歌。兒歌是每個人童年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載了一代人的童年記憶,陪伴著大家的童年生活。  這是新浦街道機關社區聯合市機關實驗幼兒園開展經典兒歌傳唱活動的現場。由老、中、少三代人一起傳唱經典兒歌,如《小燕子》《春天在哪裡》《賣報歌》《兩隻老虎》等,孩子們在志願者的帶領下唱兒歌、做遊戲,在歡聲笑語中迎接「世界兒歌日」。  起初,很多孩子對這些歌謠還不是太熟悉,唱著唱著就跑調了,但是在志願者的幫助和引導下,孩子們認真地學起來。
  • 孩子們為何仍唱著「上了年紀」的兒歌
    2.是什麼改變了孩子們的「歌聲與微笑」    兒歌的曲調、內容、情感與大多數的成人音樂有很大差異。如今音樂世界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越來越多元,為什麼屬於孩子們的當代兒童歌曲卻少了?是什麼讓孩子們的「歌聲與微笑」悄然改變?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常任指揮孟大鵬曾指出,這與創作力量流失密切相關。
  • SMG打造原創兒歌公益片《丟垃圾》助推垃圾分類
    近日,在SMG各個頻道熱播的原創兒歌公益短片《丟垃圾》也受到了觀眾的廣泛關注。這首兒歌用擬人化的方式賦予了不同的垃圾各具特色的個性,讓垃圾分類也變得很有趣。朗朗上口的兒歌配以生動活潑的動畫MV,引用「是幹是溼,讓豬試吃」分類法的詼諧表達,形象地向觀眾傳達垃圾分類的方法,起到了宣傳和指導作用。該片是由SMG旗下幻維數碼『麥傑克小鎮』動畫團隊創意製作的。
  • [網民有話說]世界兒歌日:你還記得曾經的兒歌嗎?
    「小時候的兒歌特別多,像《葫蘆娃》、《黑貓警長》、《小毛驢》、《數鴨歌》等等,而且這些旋律就在嘴邊,隨口就能哼唱起來。」網民崔先生稱,兒時的很多兒歌現在的孩子們還在唱,「每每聽到他們唱時,自己心裡也會跟著旋律溫習幾遍。」  「我印象最深的兒歌是《讓我們蕩起雙槳》和《我們的祖國是花園》。只要耳邊響起這個旋律,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時光。」
  • 中國社會急需「新經典兒歌」
    在音樂市場愈發繁榮、音樂作品層出不窮的今天,兒歌似乎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網絡音樂、成人歌曲則在日益擠佔原本屬於兒歌的空間。如何改變這一現狀,讓新經典兒歌的新鮮血液灌溉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成人音樂內容,湧入了孩子們稚嫩的世界。成人化的洗腦神曲擠壓了兒歌的生存空間。為了給孩子創作出更多符合時代特點的好兒歌,「藝術行動2019兒童音樂共創計劃」近日啟動。該公益活動由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騰訊集團、中國青少年宮協會主辦,並聯合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QQ音樂及全民K歌平臺共同啟動。
  • 界石小學兒歌班學生現場展示新編的交通安全兒歌。 徐平 攝
    ……  說起兒歌,不少重慶人的腦海裡一定會冒出這些兒時吟唱的經典,它們曾伴隨了幾代重慶人的童年。  隨著時代的發展,兒歌創作層出不窮。然而,據統計,最近5年,在全國,兒歌最少創作了幾萬首,但真正被孩子們傳唱的卻只有區區幾十首;而在重慶,兒歌創作成果豐碩,屢屢在全國獲得大獎,被傳唱的也為數不多。  孩子們究竟在唱些什麼「歌」?兒歌傳唱為何會遭遇尷尬?
  • 能讓孩子愛上英語的10首經典兒歌
    更重要的是,這首歌的歌詞裡還涉及到了很多有關動物和地理的知識,唱完這首歌,寶貝的知識量也會有很大提高哦!02《Baa Baa Black Sheep 黑綿羊咩咩》很多優秀的兒歌主題都離不開動物,這首歌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這首《Baa Baa Black Sheep 黑綿羊咩咩》雖然簡短,但故事性卻很強。
  • 聖誕節兒歌 聖誕節英文兒歌
    >聖誕節兒歌 聖誕節英文兒歌2016-12-16 09:52:1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小編為你準備了好幾首聖誕節兒歌。在聖誕節當天,帶著孩子們,一家大小來唱唱這首歡快的聖誕節兒歌吧。相信一定會很開心的嘛。  1、 Jingle Bells  叮叮噹?聖母,一首聖誕經典聖詩,這首《天使歌唱在高天》即是其中的一首;白色聖誕".。所以?
  • 童星演繹兒歌 《豆樂兒歌》讓陪伴成為最好的愛
    網易娛樂3月24日報導 孩子們的耳朵需要好的聲音陪伴,美好的靈魂需要好的音樂「從小」滋潤澆灌。但提起音樂,說起兒歌,我們能想起來的,好像都是祖孫三代傳唱的老歌。譬如「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小老鼠,上燈臺」......要麼是八十年代的「小螺號滴滴吹」「採蘑菇的小姑娘,光著個小腳丫」......那麼,還有新兒歌嗎?既能保持孩子般的單純美好,又不會讓父母覺得很幼稚不願參與的兒歌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 經典兒歌斷檔十多年 教材裡的兒歌孩子喜歡嗎?
    當社會各界紛紛以各種形式提醒周邊親友重視睡眠質量、倡導節能減排、珍惜森林資源的同時,卻極少有人會關注乃至提及世界兒歌日。  與這一情況相對應的,是經典兒歌的斷檔,小學音樂教材的「十年如一日」,以及校園裡成人流行歌曲的盛行。
  • 《兩隻老虎》距今150年 中國社會急需新經典兒歌
    在音樂市場愈發繁榮、音樂作品層出不窮的今天,兒歌似乎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網絡音樂、成人歌曲則在日益擠佔原本屬於兒歌的空間。如何改變這一現狀,讓新經典兒歌的新鮮血液灌溉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兩隻老虎》距今150年  「記得我7歲參加全國兒童鋼琴大賽時,彈的鋼琴曲是《紅星閃閃放光彩》,這些老的兒童歌曲我很喜歡,它們是很有『味道』的。」
  • 今天還有屬於我們的兒歌嗎?
    對於這麼一個「舶來」且陌生的節日,人們不加注意或者忘卻本不奇怪,但是反思當下我們的兒歌創作,卻真的到了不能再漠視的時候。  兒歌是童心最好的保鮮劑,是弘揚真善美的載體。然而,當前我們的兒歌創作卻面臨著尷尬。據《中國文化報》日前報導,「現在的孩子,大多還是唱著父輩甚至是祖輩傳下來的兒歌,有時為了提高英語水平也會學些英文兒歌,真正讓孩子們喜歡又流傳很廣的新兒歌並不多見。
  • 世界兒歌日是幾月幾日?什麼時候設立的?經典兒歌童謠盤點
    是什麼曾經伴我們一天天長大?是什麼打溼過我們閃亮的童心?是什麼讓我們拉起彼此的小手?是兒歌。  3月21日不僅是世界睡眠日、世界森林日,還是世界兒歌日。  還記得兒時唱的歌謠嗎:我們窩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伴著搖籃曲入睡;我們坐在院子裡的葡萄架下,聽奶奶講過去的故事;我們吹起小螺號,懷著種太陽的夢想一天天長大……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憶那些年曾經帶我們向童年飛奔而去的兒歌。
  • 詩和遠方也應有兒歌版
    我們成年人尚且追求詩和遠方,那麼,對於孩子們而言,也應該有詩和遠方的 版。     兒歌版的詩和遠方不應成人化。很明顯,比起上幾代人而言,今天的孩子處於一個開放的網絡時代,不僅僅家庭對孩子們的生活有影響,整個社會也以一種零距離的方式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
  • 一首孩子們傳唱的「兒歌」,為何激怒了寶媽們?網友:毀三觀
    一首孩子們傳唱的「兒歌」,為何激怒了寶媽們? 有網友表示,小時候的兒歌是「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多麼辛苦呀,快呀快呀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你吧,我的好媽媽」,現在的兒歌怎麼會變成了這樣,孩子唱這樣的歌長大,能不毀三觀嗎?
  • 防疫兒歌Wash and Clean唱響PlayABC英語才藝大賽StageMe大舞臺
    (原標題:防疫兒歌Wash and Clean唱響PlayABC英語才藝大賽StageMe大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