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茗茶下架被曝光產品 張一元稱不是企業責任

2020-12-17 央視網

  多家知名茶企被指茶葉有殘留農藥

  天福茗茶下架涉及產品 張一元稱此為行業共性與公司無關

  綠色和平食品與安全項目主任王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研究調查對象都是在國家茶行業排名前十的企業,茶葉企業排斥這個問題的存在,把責任推到行業身上,本身就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表現。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一份《茶葉農藥調查報告》,牽出了天福茗茶、張一元、吳裕泰等排名國內前十的多家茶葉企業,稱產品中均含有毒性不同的殘留農藥。由此,引發了國內多家知名茶企不同程度的震動。

  張一元品牌經營部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此強調,這不是單個企業的問題,而是一個行業的問題。同時告知記者,具體的情況應該去詢問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公司的產品都是符合國家的標準的,不會下架。

  而記者多次致電吳裕泰未果。記者撥打吳裕泰負責媒體採訪工作的陳女士,座機無人接聽。吳裕泰總機工作人員告知記者,自己沒有陳女士的其他聯繫方式。

  天福茗茶反應略有不同,對外發布澄清公告表明公司產品並無顯示有任何不遵守此等規定及標準的情形,對內則從所有售賣點下架報告中提到的含有農藥的碧螺春茶和龍井茶。只是,對於綠色和平是否具有資格去對相關品牌茶葉進行檢測提出質疑。

  對此,綠色和平食品與安全項目主任王婧對本報記者表示,研究調查對象都是在國家茶行業排名前十的企業,茶葉企業排斥這個問題的存在,把責任推到行業身上,本身就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表現。

  張一元稱此為行業問題

  與公司無關

  在此次綠色和平關於茶葉含農藥的調查中,張一元榜上有名。

  報告指出,在來自八家茶葉公司的12份茶葉上,檢測出國家明令禁止在茶樹或茶葉上使用的農藥。其中,張一元的茉莉花茶等11份樣品上,被發現含有國家規定的不允許在茶葉上使用的滅多威和硫丹。

  這兩種農藥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報告指出,滅多威曾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劇毒農藥,中毒症狀有頭暈頭痛,嚴重者會出現血壓下降或意識不清,甚至會對人的內分泌系統造成不良影響。硫丹對人類和大多數動物都有劇毒。

  如此有毒性的農藥在張一元的茉莉花茶中被檢測出來,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多方渠道聯繫到北京張一元有限責任公司品牌經營部,該部門接受記者採訪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士指出,這已經不是單個企業的問題,這是一個行業的問題。

  報告結果出來後,公司的反應如何?她指出,公司相關部門領導正在與行業協會協調溝通這個事情。並且對於記者的詳細提問,她直接告知記者,具體的情況可以去詢問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再一次強調這個問題不是單個企業的問題。

  針對對方提到的張一元與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溝通一事,記者隨後致電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辦公室內部人員,對方指出,協會多個領導目前都在外出差,協會對該事件還沒有做出任何討論。

  而張一元緊接著會有什麼動作?記者提及同樣被查出問題的天福茗茶在該報告被相關媒體報導後,已經把涉及到的相關產品從所有售賣點下架。上述品牌經營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已經看到天福茗茶下架的消息,但張一元不牽扯到這樣的問題,公司的產品都是符合國家的標準的。

  對於記者接下來的提問,上述人員直接告訴記者,其他的問題去問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同時指出,公司具體負責人劉經理並沒有在,自己能回答的只能有這麼多。對記者提出的能否告知劉經理的聯繫方式時,她表示不方便把劉經理的聯繫方式提供給記者。

  天福茗茶下架相關產品

  未安排高管專門負責此事

  與張一元同樣被該機構檢測出含有國家規定的不允許在茶葉上使用的滅多威和硫丹等相關農藥殘留,則是天福茗茶的碧螺春茶和龍井茶。只是,同樣的事件發生後,天福茗茶的反應與張一元略有不同。

  記者致電漳州天福茶業有限公司官網總機電話,接線人員告訴記者,針對此事專門由客服部門來解答媒體的提問。記者隨後聯繫到客服部門,對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已經對外發布澄清公告,對內把涉及到的兩種產品已經從超市和專賣店全部下架,拿去送檢,現在正在等待送檢結果。由於公司也不能確定產品是否存在問題,所以先採取下架,送去檢測。

  同時,他對綠色和平是否具有資格去對相關品牌茶葉進行檢測提出質疑。「綠色和平沒有和天福茗茶聯繫過,公司也是從網上搜索看到,才知道這個事情。綠色和平並沒有經過公司,公司完全不知情。」他對記者表示,「國內和國際的檢測標準並不一樣,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的每一項都有相關的檢驗報告,現有公司的檢驗報告符合國家規定」。

  記者從天福相關澄清公告中看到,公司指出,旗下產品檢測結果在內地適用的食品安全規定及標準範圍內,並無顯示有任何不遵守此等規定及標準的情形。公司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均有質量檢驗及測試程序,公司也無收到內地監管機構的任何通知,指公司產品有違規。

  那到底關於天福茗茶茶葉的質量檢驗程序是怎樣的?面對記者的提問,對方表示自己並不清楚。

  直到記者採訪之時,公司就茶葉含有殘留劇毒農藥一事,並未安排相關高管人員專門負責此事,公司客服部卻擔起了回答媒體提問的重任。客服部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只是由客服部門進行對媒體質疑的回應解答,公司多個高管都在不同的地方出差,還沒有安排專門的負責人負責此事。」

  天福質疑檢測資格

  環保組織回應企業不負責

  針對綠色和平的檢測報告,天福茗茶隨即發布澄清公告,指出公司並無參與綠色和平組織的檢測,同時,由綠色和平組織檢測的產品無經核實是否為本公司的產品。

  在記者採訪天福茗茶客服部人員時,對方對綠色和平是否有資格進行對相關品牌茶葉產品的檢測提出質疑。

  對此,本報記者採訪了綠色和平食品與安全項目主任王婧,此次茶葉農藥殘留研究由她專門負責。對於上述問題,王婧對記者指出,茶葉企業排斥這個問題的存在,把責任推到行業身上,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研究調查對象都是在國家茶行業排名前十的企業,作為行業領軍者,企業有責任做到對消費者負責任。

  對於綠色和平的檢測數據來自於哪裡?她指出,是由綠色和平委託具有國家資質的、獨立的第三方實驗室,並不是依據國外的標準,而是依照國內的標準檢測出來的結果。只是,為了保護第三方,王婧表示並不方便把第三方的信息告知記者。

  在她看來,像綠色和平這樣的機構,有資格去做類似的事情,發現問題,告知消費者事實真相。她告訴記者,從調查產品中檢出了29種不同的農藥,其中國家規定的4種都沒有超標,但有違法使用的問題,理論上都不應該用,但多個樣品都檢測出來了。

  而農藥的濫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茶葉企業缺乏對茶葉種植環節的控制,知名的企業大部分茶葉是從分散的茶農手裡收購的,沒有自己專門有茶園。

  調查中9家茶葉公司出售的茶葉均含有危害程度不同的農藥殘留。綠色和平指出,這說明,這九家茶葉企業並沒有從源頭對生產過程進行追溯和管控,導致產品的安全性堪憂。

相關焦點

  • 天福茗茶張一元吳裕泰等品牌茶被指農殘超標
    核心提示:4月11日,綠色和平組織發表調查報告稱,經對北京、成都等地茶葉抽樣檢驗發現,天福茗茶張一元吳裕泰等9個品牌的茶葉被檢出農殘超標。11種茶葉被檢含有規定不得在茶葉上使用的農藥滅多威。該組織表示,農殘問題根源在茶葉種植環節上,甚至整個茶葉供應鏈出問題。
  • 張一元天福茗茶等9種品牌茶葉被指含禁用農藥
    涉及的9種茶葉品牌均為國內知名品牌,包括張一元、天福茗茶、八馬茶業等在內。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茶葉市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仲海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該報告的內容權威性發出質疑,並表示協會將針對報告中指明的茶葉品種實施復檢,相關情況將於近日向媒體進行通報。
  • 多品牌茶葉被曝有農殘 天福茗茶張一元吳裕泰上榜
    吳裕泰、張一元、天福茗茶、日春等9個茶葉品牌都在其中,共涉及18種茶葉。   此次調查發現,天福茗茶的碧螺春、張一元和吳裕泰的茉莉花茶等茶葉被檢出含有農藥滅多威,而八馬和日春的四種鐵觀音則被檢出農藥硫丹,在海南農墾的白沙綠茶上,還查出農藥氰戊菊酯,這三種農藥都是農業部明確禁止在茶樹上使用的農藥。
  • 調查稱吳裕泰張一元等所售茶葉含違禁農藥殘留
    綠色和平調查顯示:超過半數茶葉樣本檢出違法違規農藥殘留點擊查閱 [綠色和平:2012年茶葉農藥調查報告]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今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天福茗茶的碧螺春綠色和平呼籲這九家茶葉企業立即對供應鏈進行整治,建立完善的產品追溯制度,立即停止使用高毒劇毒農藥,減少茶葉種植中的農藥使用量。「中國的茶葉消費量居世界之首,而我們的調查,是在消費者最常喝的茶葉裡發現了多種農藥,」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王婧說,「這些茶企在其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天福茗茶
    天福茗茶,在大陸精耕十數寒暑,已成為集茶葉加工、銷售、科研、文化、 旅遊為一體的全方位茶業品牌。公司於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均獲得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組織評選的「中國茶葉行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第一名。
  • 天福茗茶等9個品牌茶葉被曝有農藥殘留
    該份報告負責人王婧稱, 為保持機構的獨立性 ,暫時不方便披露具體檢測機構名字,「這是國內一家檢測機構,能保證的是其具有國家認證,具有第三方檢測資質。」此份報告顯示被檢測的茶葉品牌包括吳裕泰、張一元、中國茶葉、天福茗茶、日春、八馬、峨眉山竹葉青、御茶園,以及海南農墾白沙綠茶。
  • 業績慘澹連續關店 天福茗茶含金量已大不如前
    但壞消息是,「天福茗茶正在通過傳銷的方式賺錢。」一位不堪騷擾而將朋友拉黑的茶業銷售人員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說。據他介紹,從事「傳銷」的「天福人」,屬於另一個與天福茗茶有關的公司。該公司的員工不僅僅賣茶,還賣化妝品等其他產品。
  • 「中國茶王」之天福茗茶:港股碩果僅存的茶葉股
    而天福茗茶2015年以來的近七成營業收入由茶葉產品構成,包括「放牛斑」茶飲料、茶月餅等在內的茶食品業務在天福茗茶的業績佔比不足16%。相較之下,天仁茶業在餐飲業務上的比重更大。2、同業競爭、分區經營導致業績增長有限?
  • 吳裕泰等多家茶企被指農殘超標 回應稱符合國標
    針對某環保組織在一項報告中指稱「國內9個品牌的茶葉樣品檢出農藥殘留」一事,昨天,吳裕泰、張一元等涉事茶企紛紛回應稱產品符合國家標準。   某環保組織日前發布報告稱,吳裕泰、張一元、中國茶葉、天福茗茶、日春、八馬、峨眉山竹葉青、御茶園    以及海南農墾白沙綠茶等九大品牌的茶葉抽檢顯示至少有3種農藥殘留,其中天福茗茶、吳裕泰、張一元等還檢出滅多威、硫丹等國家禁止在茶樹或茶葉上使用的農藥。此消息被媒體報導後,在消費者中引發了擔憂。
  • 立頓檢出高毒農藥稱符合中國標準 鄭州仍有售
    對此,立頓強調符合中國標準,但網友卻大呼再次中招,並質疑企業「內外有別」的雙重質量標準。  【事件】  歐盟不達標的賣給中國消費者  立頓』的市場遍布全球,它很清楚,這樣的茶葉若是在歐洲,肯定是不允許出售的。也就是說,『立頓』正在將這些達不到歐盟要求的產品賣給無數不知情的中國消費者。」
  • 天福茗茶擬香港上市 兩大難題困擾中國茶葉產業
    業內人士透露,天福集團創始人李瑞河在臺灣時,茶農都有給來往行人提供免費茶水的習慣,李瑞河因此深受啟發,在大陸開店也奉行這一傳統,無論進店消費者是否購買茶葉,都提供免費茶水,給顧客留下深刻印象。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王慶表示,天福茗茶一開始是做服務,然後在產品開發上下足工夫,在兩個方面突破了困擾中國茶葉企業做強的難題:一個是跨區域發展,一個是盈利能力提高。
  • 吳裕泰張一元等茶葉被檢出含影響生育劇毒農藥
    茶葉樣品農藥檢測結果  CNTV消息(網絡新聞聯播記者武彥報導)4月11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其最新調查報告稱,對北京吳裕泰、張一元、海南農墾等九家茶葉公司的18種茶葉送檢結果顯示:所有樣本皆含有至少三種農藥殘留,其中一些農藥會影響生育能力、胎兒發育或可能損害遺傳基因。
  • 天福茗茶公開招股 首季毛利率為60.8%
    繼鴻國國際(1028)周一已開始公開招股後,臺資茶商天福茗茶(6868)今日也將加入戰團,開始招股。據其銷售文件指出,該集團的招股價介乎4.8元至6.8元,每手(1000股)入場費為6868.54元。  據了解,該集團是次擬集資約10.01億至14.19億元,計劃本月26日掛牌。
  • 茶葉被指含高毒性農藥殘留 相關產品仍未下架
    茶葉被指含高毒性農藥殘留 相關產品仍未下架 立頓正在將這些達不到歐盟要求的產品賣給無數不知情的中國消費者」,該環保組織茶葉農殘項目主任王婧毫不客氣地指出。  實際上,該環保組織今年以來對中國市場上茶葉的「刨根問底」,並非只針對立頓。據其此前公布的中國名茶檢測顯示,包括吳裕泰、張一元、中國茶葉、天福茗茶等9個「名茶」均被指涉嫌被檢出違禁農藥殘留。
  • 滇紅評測:鳳牌經典58VS天福茗茶,這可能是最讓我們意外的一場評測
    天福茗茶的「茶享醇」滇紅,規格是100克,網上售價46元,折合成一斤是230元。 這兩款茶都是口糧茶級別,天福茗茶在價格上略微高那麼一丟丟。 他們一個是最大的滇紅茶廠,一個是最大的茶葉連鎖企業,兩強相爭,誰能笑到最後?咱們真刀真槍來一回。
  • 天福天美仕4度涉資金盤傳聞後 否認涉嫌傳銷底氣足嗎
    但天福天美仕官方網站卻顯示,天福天美仕在全國不同省份設立分支機構,遍布國內經濟發達城市。天福天美仕一位工作人員稱,公司在非直銷區域採取的是經銷制,而非直銷,且獎金制度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業內人士指出,天福天美仕將跨區違規直銷說成經銷制,意在將責任推給經銷商,但即便是經銷商犯錯,企業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天福茗茶上市5周年,感恩回饋壕無人性!
    by天福茗茶創始人李瑞河1990年,因投資證券失敗,黯然退出「天仁茗茶」。1993年,李瑞河到中國大陸福建開創「天福茗茶」,創立之初,打的招牌是「天仁茗茶集團天福茗茶」。1999年天仁茗茶在臺灣股票上市,是第一家在臺灣上市的茶業公司。「天福茗茶」在大陸發展迅速且順利,2011年在香港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茶業公司。
  • 臺灣「毒茶」風暴擴大 天仁茗茶也爆農藥超標
    5日,「毒茶葉」再爆名店中標——以天仁茗茶作為供應商的「休閒小站」,一款紅茶檢出農藥芬普尼超標。 天仁茗茶在兩岸大名鼎鼎,集團在大陸的「天福茗茶」品牌,幾乎成了臺灣茶在大陸的代名詞,此番爆出農殘超標,引起極大震蕩。就此,天福集團董事長、天仁茗茶董事李世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我們目前內部資料顯示,本批茶葉並沒有農藥殘留的問題,目前在申請複查當中」。
  • 天福集團簡介
    「天福」獲為「中國馳名商標」,是全國獲此殊榮的第一家茶業企業。天福集團集茶業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文化、教育、旅遊為一體,是當前世界最大的茶業綜合企業。李瑞河總裁自1953年在臺灣開設第一家「天仁茗茶」專賣店後,以「老行業、新經營」的理念,把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融入傳統行業中,自創一套茶業連鎖店擴展管理方法,在臺灣及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等地成功開設130多家「天仁茗茶」連鎖店。1993年,李瑞河總裁看到了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大好商機,開始投資大陸創辦天福集團。
  • 全網戰「疫」:天福茶業不裁員不減薪 做有擔當的企業
    由漳州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攜手閩南網推出的「漳州市食品企業公益品牌推廣扶持計劃」專題策劃,自3月4日啟動以來,就受到社會各界和眾多企業歡迎。據悉,該活動發揮網絡資源優勢,為漳州全市食品企業紓困,助力企業復工、提高產能,提振信心,精準服務,有效助力企業品牌、產品在C端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