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1月17日,安徽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督察發現,樅陽縣恆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淡薄,主體責任缺失,梅衝尾礦庫環境管理粗放,環境隱患突出。
基本情況
樅陽縣恆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恆源礦業)是一家從事礦山開採和選礦的企業,選礦廠採用浮選工藝,處理該公司自有銅礦坑開採的銅礦石,年處理量8萬噸,主要產品為銅精砂和鐵精砂,目前選礦廠已停產多年。該公司梅衝尾礦庫位於銅陵市樅陽縣官埠橋鎮向陽村救生凹附近的一片山衝地,設計總庫容為82.7萬立方米,有效庫容70.3萬立方米,最大壩高25m,屬五等別尾礦庫,目前庫內存有70萬立方米尾砂,接近滿庫容。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尾礦庫風險隱患問題突出
恆源礦業未按《全面開展尾礦庫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安徽省尾礦庫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19-2020)要求,對排洪系統完好情況和環境風險防控落實情況開展全面排查,對尾礦庫汙染防治措施進行完善,尾礦庫汙染防治方案僅制定了清挖截洪溝、應急池,設置地下水監測井兩項防治措施,自查、整改工作走過場,避重就輕。督察發現,梅衝尾礦庫周邊截洪溝等截排水系統破損嚴重,周邊山體匯水直接進入尾礦庫,現有有效庫容較小,溢流水經溢流井直排外環境;梅衝尾礦庫尾砂回採項目以樅陽縣生態環境分局備案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申報登記表替代環評審批手續,未批先建,未建設相應汙染防治設施;尾砂回採無序開挖幹灘,大量尾砂露天隨意堆放,未採取防揚散、防流失措施;篩分、水洗工序露天作業,水洗產生的淤泥通過PE管直排無防滲措施的坑塘內。
大量尾砂露天堆放,未採取防揚散、防流失措施
露天建設的尾砂回採項目
水洗產生淤泥直排坑塘
此外,梅衝尾礦庫周邊部分山體裸露,植被遭破壞,棄石就近堆存,未採取覆蓋措施,被破壞的山體邊坡未按規範要求設置截洪溝等排洪設施,未進行生態修復,水土流失現象較重,環境風險突出。
山體受到破壞未及時進行修復
(二)企業主體責任缺失
恆源礦業對梅衝尾礦庫溢流水長期直排、生態破壞等問題,長期視而不見,習以為常,未採取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在選礦項目長年停產後,恆源礦業不但未及時修復尾礦庫周邊受損山體,反而在未依法履行環保等相關手續的情況下,就地擅自建設尾砂回採項目,並採取露天作業的模式,對生態環境法律規定置若罔聞,逃避生態環保主體責任。
(三)尾礦庫管理存在漏洞
樅陽縣有關部門未嚴格落實省、市相關文件要求,督促企業落實尾礦庫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生態修復及汙染防治方面工作不到位,未監督企業有效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及時督導落實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和環境風險責任措施,消除風險隱患,致使該尾礦庫隱患排查工作不嚴不實,尾礦庫整改工作流於形式。
原因分析
恆源礦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淡薄,隱患排查治理敷衍應對,未切實履行企業環保主體責任,未嚴格按照《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落實尾礦庫回採要求,生產管理粗放,對環境問題視而不見,環境汙染及風險隱患突出。
樅陽縣應急管理部門未及時督促企業落實尾礦庫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對尾礦庫風險防範重視程度不足;樅陽縣自然資源部門未督促恆源礦業對梅衝尾礦庫周邊被破壞山體進行生態修復;樅陽縣生態環境部門對恆源礦業梅衝尾礦庫長期不規範運行未能依法查處,導致梅衝尾礦庫安全和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有關要求和程序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來源:督察辦,第四專員辦
編校:安徽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原標題:《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警示案例 五 |銅陵市樅陽縣恆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態保護意識淡薄 梅衝尾礦庫風險隱患排查治理不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