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時|弦樂四重奏+百人合唱團 紐西蘭國博唱響「月之頌歌」

2020-12-19 騰訊網

對紐西蘭逾百名源自不同族裔、不同年齡的成員來說,用近乎完全陌生的語言成功唱出一首對月亮的頌歌,是不是一次極具挑戰又富有成就感的體驗?

惠靈頓時間9月16日下午3時,由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和惠靈頓市政府共同主辦、紐西蘭大洋洲中文臺協辦的「天涯共此時」中秋合唱音樂會,在紐西蘭國家博物館音樂廳劇場隆重揭幕。紐西蘭阿羅哈弦樂四重奏樂團、惠靈頓社區合唱團、東方之聲合唱團、凱爾本學校樂瑞卡少年合唱團近150位演員為惠靈頓市民聯合獻上一場融匯東西方文化特色的中秋主題合唱音樂會,近300人的音樂廳劇場內座無虛席。活動也吸引新華社、大洋洲中文臺、紐西蘭天維網、惠靈頓《鄉音》報等媒體聚焦報導。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首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唐代詩人李白代表作《靜夜思》,隨著維多利亞大學紐西蘭文學翻譯中心主任羅輝博士的朗誦與解讀,恰如其分地抒發出皎皎月光下的思鄉之情。從20字中國唐詩到中國現代女詩人王小妮詩作《滿月》,再到紐西蘭詩人休·威爾斯關於毛利人傳說的《月亮中的羅娜》,羅輝以抑揚頓挫的中英文解讀,串起整個合唱音樂會的四大樂章,讓觀眾深切感受到不論是中國文人還是紐西蘭詩人均有著望月懷思的樸素情感。

▲維多利亞大學紐西蘭文學翻譯中心主任羅輝博士解讀古今中外的「月亮」話題

▲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聯袂阿羅哈弦樂四重奏樂團再度合作中秋主題音樂會

▲創立於2005年的惠靈頓社區合唱團近100名歌手演唱膾炙人口的英文歌曲

再度與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聯袂合作中秋主題音樂會的阿羅哈弦樂四重奏樂團,此次不僅以西方樂器演繹具有東方韻味的經典曲目,如《小白菜》、《楊柳青》、《猜調》等中國作曲家鮑元愷代表作,還為觀眾奉上紐西蘭知名作曲家加雷思·法爾原創的世界迴旋曲等現代作品,並施以巴託克撥弦、拋弓、模擬打擊樂音效等特殊處理,令風格迥異、曲風多變的東西方旋律輪番迴旋在音樂廳劇場上空,籍弦樂四重奏的方式傾情演繹不同文化對和平、和睦、和諧價值觀的共同追求,營造出「弦歌合頌月,天涯共此時」的美好意境。

「弦樂在樂器中最接近人聲,弦樂與合唱可謂絕妙組合,因此我們建議以『四重奏+合唱』的形式共同表達中秋主題,舉薦擁有13年歷史的惠靈頓社區合唱團,同時在中國文化中心倡議下,有中文合唱基礎的東方之聲合唱團與凱爾本學校少年合唱團也加入進來,通過中文教唱、伴奏排練等方式反覆磨合,成就了這場層次豐富、水乳交融的中秋主題合唱音樂會。」阿羅哈弦樂四重奏樂團演奏家金忠先表示,基於2017年中秋音樂會的良好合作,今年與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再度攜手,突破了原有的四重奏方式,以「四重奏+合唱」的方式豐富中秋音樂會的表現形式。

▲紐西蘭阿羅哈弦樂四重奏樂團以西方樂器演繹具有東方韻味的中國民歌

主要由惠靈頓華人、中國留學生組成的惠靈頓東方之聲合唱團,傾情演繹中國作曲家王洛賓代表作《半個月亮爬上來》和當代流行歌曲《貝加爾湖畔》,優美的旋律、華彩的前奏與豐滿的和聲,帶給現場觀眾中國歌曲的悠美旋律。在阿羅哈四重奏團伴奏下,該合唱團成員高歌一曲《青春舞曲》,正如當地觀眾蘇珊評價道:「雖然聽不懂漢語,但她們飽含深情的演唱與熱情奔放的旋律打動了我,希望我也能學些中文,學唱中國歌曲。」

吸引全場目光的,是不久前剛剛獲得紐西蘭青少年合唱比賽金獎的凱爾本學校樂瑞卡少年合唱團近30名當地小學生,不僅用毛利語演唱了廣為人知的毛利情歌《流水湍湍》與毛利兒歌《知了知了》,還以中文演唱了中國文化中心聲樂老師李海波指導的中國歌曲《同一首歌》,純淨的童聲與清脆的嗓音宛若天籟,深深打動在場所有觀眾。

▲惠靈頓東方之聲合唱團傾情演繹中國歌曲《半個月亮爬上來》和《貝加爾湖畔》

▲惠靈頓凱爾本學校樂瑞卡少年合唱團用毛利語演唱紐西蘭廣為人知的毛利歌曲《流水湍湍》與《知了知了》

「這是我們學校合唱團第二次演唱中國歌曲,雖然只有三周練習,對學生來說卻是一次珍貴的經歷,會唱一首新的中文歌,本身就有成就感,還增強了學中文的熱情,更加深對中國文化的認知,通過歌聲體會到中國少年手拉起手、無懼風雨的精神。」凱爾本學校副校長查爾斯·比斯利如是說。該合唱團10歲領唱伊莉莎白說,在中國文化中心聲樂老師的指導下,她很快學會了這首歌,並且記住了歌曲中的許多中文詞彙。

創立於2005年、致力於演唱各國代表性歌曲的惠靈頓社區合唱團近100名歌手,不僅演唱了膾炙人口的英文歌曲,還帶來了歡快輕鬆的毛利歌曲。據該合唱團導演朱利安·拉斐爾介紹,成員們都希望以演唱的方式體驗不同文化,這次音樂會給了他們一個了解中國文化的絕好機會。「對西方人來說,學中文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中國文化中心聲樂老師三個月的指導下,我們藉助相同的發音音符,反覆聽這首中文歌,領會歌曲傳遞的信息,理解中文的表達方式,力求給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演唱。」朱利安說。

▲惠靈頓社區合唱團近100名歌手在導演朱利安吉他伴奏下演唱輕鬆歡快的毛利歌曲

「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令全場驚豔的是,在阿羅哈弦樂四重奏樂團與朱利安的五重奏表演及伴奏下,來自惠靈頓不同合唱團的近150名成員以中文唱響《月亮代表我的心》,正如羅輝現場解讀的那樣:古今中外所有關於月亮的吟詠,都是「愛」的表達。

「月亮這個主題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一如毛利人的新年與中國中秋節一樣,都有與月亮息息相關的傳說。」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聲樂老師、東方之聲合唱團團長李海波如是說。據她介紹,來自不同合唱團的逾百名成員克服了學習基礎漢字的困難,以每周兩小時的頻率認真學習,從逐句試唱到完整合唱,正是本著對這一月亮主題的深深喜愛。

「沒有大家歷時三個月的勤學苦練與傾情磨合,這場音樂會不會取得如此水乳交融、亮點紛呈的演出效果。」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向所有參與者表達了誠摯謝意,稱這一攜手合作的成果,恰恰印證了「天涯共此時」這一源自中國古老節日的文化品牌的深刻內涵:一輪明月的象徵意義,已經跨越了國界和語言,承載起古往今來各國詩人、音樂人乃至普羅大眾心中共有的美好願景。

▲惠靈頓不同合唱團近150名成員在阿羅哈四重奏樂團、朱利安的五重奏表演及伴奏下以中文唱響《月亮代表我的心》

▲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向所有演出者歷時三個月達成的合作成果表達誠摯謝意

▲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天涯共此時」中秋合唱音樂會演職人員合影

▲「天涯共此時」中秋合唱音樂會吸引當地媒體關注,海報在惠靈頓各區圖書館、鬧市區街頭可見

文字: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 方華

圖片: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 張健勇

特別鳴謝:新華社記者 郭磊 分享圖片

相關焦點

  • 奇妙的個性:貝多芬中期弦樂四重奏漫筆
    就拿弦樂四重奏來說,聰明如莫扎特尚不能一口吃個胖子——他創作於1782年的六首《「海頓」四重奏》雖說是高峰,但還是能嗅出「海頓爸爸」的味道。放到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上也成立。如果按時間順序開始捋,一上來就有海頓和莫扎特的「熟悉配方」。比如貝多芬的《A大調弦樂四重奏》(Op.18的第5首),怎麼聽怎麼和莫扎特的《A大調弦樂四重奏》一脈相承。
  • 過傳統佳節,聽民族音樂丨「天涯共此時」中秋節音樂會
    9月30日晚7:30長沙音樂廳·湘江大廳邀您一同賞月藝術總監、指揮:王甫建演奏:湖南民族樂團天涯共此時>月圓四海、月滿五洲;詠月抒懷、對月當歌—— 年年中秋月相似,歲歲賞月樂不同,湖南民族樂團每年的中秋音樂會《天涯共此時》,都會以新的創意和形式來表達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對「太平盛世、團圓和美」的美好祝願和祈福,同時也體現了湖南民族樂團堅持「過傳統節日、聽民族音樂、品中華文化」的理念和實踐。
  • 英國阿勞達弦樂四重奏在北航音樂廳上演
    3月14日晚,英國阿勞達弦樂四重奏音樂會在北航晨興音樂廳上演。「阿勞達(Alauda)」是雲雀的拉丁語名字。在英國,阿勞達四重奏被譽為「代表皇家音樂學院最高音樂水平的年輕四重奏」。四位音樂家曾是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碩士同窗好友,他們的演奏技藝嫻熟,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富於時代個性,代表著當代年輕古典弦樂四重奏的最高水平。阿勞達四重奏的演出遍布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義大利、挪威等地各大音樂廳,在倫敦沃爾夫·沃芬森弦樂四重奏比賽中被授予「最值得推薦樂團」獎。2013年,阿勞達四重奏受邀在法國普拉德斯帕布羅•卡薩爾斯音樂節和奧地利歐洲文化論壇及音樂節上演出。
  • 一分鐘帶你看懂弦樂四重奏,演奏和製作的奧秘| 曹氏提琴
    弦樂四重奏(Quartet)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樂形式。從08年至今,共六屆在美國舉辦的國際比賽,曹氏提琴六屆都收穫音色獎及工藝獎,尤其是四重奏,六屆比賽兩次獲得音色獎,兩次獲得工藝獎。室內樂與大型管弦樂強調炫麗的主從關係,以及獨奏樂曲強調燦爛的展技演奏,在美感的要求上完全不同,它強調的是一種「平衡內斂之美」。
  • 貝多芬F大調第十六弦樂四重奏 Op.135
    貝多芬F大調第十六弦樂四重奏 Op.135 來源:煙臺音樂網   編輯:樂音   2017-05-07>   概況 Overview  《F大調第十六弦樂四重奏
  • 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童聲合唱團唱響中山堂
    昨晚,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童聲合唱團在中山公園音樂堂唱響天籟之音,這是中山音樂堂「八喜打開藝術之門——2010暑期藝術節」的主打演出之一。  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童聲合唱團成立於1985年,現有470名小團員,每年演出160場。
  • 馬頭琴弦樂四重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鳳凰之聲大劇院奏響
    半島記者 肖玲玲 王貝貝7月31日,馬頭琴弦樂四重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金沙灘啤酒城鳳凰之聲大劇院表演,來自內蒙古地區的年輕組合——博德樂·思樂隊,通過三把馬頭琴和一把大馬頭琴,加上人聲演唱和呼麥,為大家獻上了精彩的演出。‍
  • 天涯共此時 & 兩岸一家親——海峽 兩岸 中秋 合唱音樂節
    天涯共此時 & 兩岸一家親
  • 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落幕
    12月17日晚,第三屆「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大師與未來之星暨閉幕式音樂會在深圳音樂廳舉行。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特邀中國當代作曲家方崬清先生,以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為創作靈感,譜寫中國當代隨想曲—《灣區隨想》,由呂思清先生攜手深圳交響樂團在此次舞臺上公開全球首演,為深圳城市建設、為祖國交融獻禮,共赴中國夢。
  • 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開啟「天涯共此時——中秋節」 線上文化周...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網斯德哥爾摩9月28日電「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9月28日,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隆重開啟「天涯共此時——中秋節」 線上文化周活動,受到當地民眾的關注和歡迎,線上點擊量持續走高。
  • 貝多芬《c小調弦樂四重奏》,感受第四樂章熱情的迴旋曲的魅力!
    一生創作題材廣泛,作品數量繁多,主要包括九首交響曲、五首鋼琴協奏曲、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十六首弦樂四重奏、十二首鋼琴三重奏、十首小提琴奏鳴曲、五首大提琴奏鳴曲以及多首管弦樂序曲等。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而被後世尊稱為偉大的「樂聖」。《c小調弦樂四重奏》初稿創作於1795年,1800年修改完成。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它外觀如一隻飛翔的海鷗,中間形如一拱圓月,在廣闊的海面徐徐升起,呈現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美好意境,成為湛江又一個網紅打卡景點。徐聞港綜合交通樞紐大樓設計者名叫李志毅,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湛江吳川人,現為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院長。
  • 「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預告
    2020年9月28日至10月5日,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主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承辦的大型品牌活動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將以新穎、豐富的文藝內容與丹麥民眾在雲端相見,活動預告如下:(ENG)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with a long history
  • 天涯此時·千裡嬋娟
    迎中秋,慶國慶,9月2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主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以及駐外旅遊辦事處聯合承辦的
  • 天涯共此時——英國華僑華人云端共慶國慶中秋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倫敦10月7日電 綜述:天涯共此時——英國華僑華人云端共慶國慶中秋新華社記者 梁希之 陳襲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英國北京藝術團與英國北京聯合會攜手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國12家華人社團於10月1日共同舉辦「天涯共此時」雲文藝晚會,為海外僑胞送去國慶中秋雙節的祝福。
  • 「天涯共此時」中秋文化周在韓啟動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首爾9月28日電 (記者 曾鼐)「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28日在韓國啟動。在「月滿中秋」微課堂上,系列視頻將通過「趣說中秋」「彩繪老北京兔爺」「廣式月餅製作」「書寫中秋」等,讓人們更具象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周主題虛擬展更是妙趣橫生。展覽將在一隻小玉兔的帶領下,通過「邂逅中秋」、「中秋習俗掠影」「學在中秋」等內容,採用虛擬三維沉浸式方式,向韓國民眾介紹中秋節由來,體驗特色民俗風情。
  • 「天涯共此時」中國美食之夜在摩洛哥舉辦
    「天涯共此時」中國美食之夜在摩洛哥舉辦 2019-09-30 2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涯共此時」線上中秋音樂會在雪梨奏響
    新華社雪梨9月20日電(記者郭陽)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和當地青年音樂人19日晚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天涯共此時·中秋音樂會」上聯袂演出。受新冠疫情影響,音樂會現場沒有觀眾,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同步直播。  在氣勢磅礴的《權御天下》古箏曲中,音樂會拉開序幕。
  • 江北音樂家協會百人青少年樂團奏響國泰中心
    由重慶市江北區音樂家協會主辦的"仲夏夜之夢:重慶江北區音樂家協會百人青少年室內樂團首演「音樂會在此拉開帷幕。重慶市江北區音樂家協會主席王禮全與眾多熱愛音樂藝術的廣大市民一道欣賞了這精彩絕倫的藝術盛宴。重慶江北區音樂家協會月光青少年室內樂團,成立於2019年3月24日,是由重慶江北音樂家協會主辦,以重慶著名專業弦樂教師隊伍為核心教學班底,召集我市熱愛音樂藝術的青少年團組組建起來的一支隊伍。
  •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天籟之音唱響成都香格裡拉大酒店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天籟之音唱響成都香格裡拉大酒店 中國網地產 2015/10/21 11:47:00 10月20日晚,被譽為奧地利國寶之一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在成都香格裡拉大酒店與音樂愛好者們零距離見面,天籟般的嗓音贏得了現場無數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