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柯文哲
上海、臺北「雙城論壇」7月22日登場。上海市長龔正與臺北市長柯文哲分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與臺北市晶華酒店通過視頻展開會議。有臺灣媒體評論說,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兩岸具有指標性的交流活動,繼續搭起兩岸城市交流的橋梁。儘管民進黨當局製造種種障礙,在兩岸情勢緊張的大背景下,「雙城論壇」留下了彼此交流的一扇窗,難能可貴。
「雙城論壇」乘風兩岸「雲交流」熱潮
近期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上民進黨當局的刻意打壓和限制,兩岸之間的往來交通受到一定製約,但是兩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沒有因為疫情而間斷。得益於網絡的發達,兩岸交流也與時俱進,在「雲端」完成,氛圍同樣熱絡。
從經濟、科研、環保、學術、教育到青年交流,「雲端」兩岸交流活動還有很多。「雙城論壇」正是在這股「雲交流」的熱潮中舉辦的。如今論壇邁入第十個年頭,按照傳統思路面對面交流,今年有現實困難和中斷之憂。但是臺北與上海的共識就是交流不宜中斷,所以「雙城論壇」通過「雲交流」的創新方式出場。柯文哲表示,如此辦理也彰顯「彼此持續交流的善意和決心」。
交流是合則兩利的事情。這次論壇上,臺北與上海分享疫情期間自己推動數位化及公務員遠距上班經驗,通過交流因應後疫情時代經濟模式改變與對策,共同向前發展。中國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汪志冰強調,上海也有許多生活科技供我們借鏡,上海是離臺北最近的國際大城市,交流不能捨近求遠。
「雙城論壇」另一大看點是民進黨當局的微妙態度
除了「雲交流」的創新方式,「雙城論壇」的另一大看點是民進黨當局的微妙態度。柯文哲日前提到「雙城論壇是兩岸唯一正式溝通平臺」,臺灣方面陸委會卻反駁指出,「雙城論壇是兩岸城市間交流平臺,但不是兩岸間唯一的正式溝通平臺。」有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更是語有酸意地剖析,論壇是為了拉攏偏藍、淺藍支持者,有很強的政治目的云云。
民進黨當局「武大郎開店」樣的心思並不難猜。一方面,不希望柯文哲和臺北市把論壇搞得風風火火,呈現出兩岸交流正面價值,讓「仇中」宣傳破功;另一方面,民進黨執政過程中,雖然自己兩岸議題處理得一塌糊塗,但也不許別人插手,其霸道蠻橫可見一斑。
島內有識之士的做法,與綠營對兩岸交流摻沙子、使絆子甚至踩剎車的作為形成鮮明對比。
柯文哲日前意有所指地說,兩岸還是要保持一個溝通渠道,論壇真正目標是「不可以讓對方覺得絕望,對方覺得你完全沒有溝通機會」。他處理兩岸事務的態度就是「務實」,迄今他依然認為兩岸交流比斷流好,合作比對抗好,一家親比一家仇好。不知道這樣的「三好」箴言,民進黨當局能否聽到耳中?
「雙城論壇」對兩岸關係一定會產生蝴蝶效應
兩岸應不應持續、深入交流?臺灣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島內輿論認為,「雙城論壇」對兩岸關係一定會產生蝴蝶效應,兩岸一定會恢復正常和持續、深入交流。
這種交流是突破障礙的交流。雖然部分綠營政客鼓譟,但相信絕大多數臺灣普通民眾並不支持「臺獨」,和平仍是兩岸關係發展大勢所趨。所以,對於兩岸交流設置種種人為障礙,只能是螳臂擋車的愚蠢做法。
上海市長龔正
上海市長龔正在「雙城論壇」致辭時說,疫情雖然阻止彼此面對面,但無法阻止心連心,未來仍將秉持「兩岸一家親」,凝聚更多共識,為兩岸民眾謀更多福祉。柯文哲呼應強調,疫情過後的世界或許不一樣,但是臺北與上海持續交流合作的關係不會改變,臺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也會繼續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共同努力。
追求兩岸和平發展,是兩岸民眾共同的心聲。兩岸持續深入的交流,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滔滔江水。
相關連結:柯文哲此舉為何被視為逆風而動?
「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22日上午在上海與臺北同步舉行。臺灣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柯文哲堅持舉辦雙城論壇,是步「險棋」,目前島內輿論風向被綠營把持,年輕世代中的「反中」情緒很濃,柯文哲逆風而行之舉,有風險,卻也凸顯了其在兩岸關係中角色的重要性。
在當前兩岸氛圍下,為什麼柯文哲堅持舉辦雙城論壇,被視為逆風而動?龐建國表示,蔡英文在島內不遺餘力的滲透媒體,在網上帶風向,民進黨已經完全掌握了輿論話語權,一直以來在島內煽動「仇中」情緒,年輕人從小接受「去中國化」教育,年輕世代中「反中」情緒很濃。
特別是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臺灣地區與大陸之間的交流活動不能如期進行,不少活動計劃延期。民進黨當局更將任何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活動視為「眼中釘」。而柯文哲認為,兩岸之間的交流不能斷,雙城論壇必須辦。臺北作為雙城論壇的主辦方,頂著巨大的政治壓力。
「柯文哲在此情勢下,堅持續辦雙城論壇,很容易被『戴紅帽』,是冒著一定風險的,也是需要一定勇氣的。」龐建國表示。
柯文哲在面對媒體時,大方稱雙城論壇是兩岸官方溝通平臺,受到蔡英文當局的輿論攻擊。「蔡英文當然認為只有『中央』層級的才是兩岸官方對話,所以要壓抑雙城論壇的意涵,砭低它的重要性。」
「但是,柯文哲至少在市政層級上推動了這樣一個官方交流,在兩岸僵局毫無對話協商可言的情勢之下,這是一個突破。是蔡英文想做而做不到的。」有綠委批雙城論壇是柯文哲的個人秀場。「至少柯文哲讓這個秀場擺出來了,民進黨哪個能做到?」【詳文】
相關評論:柯P的雙城論壇成藍綠照妖鏡
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落幕,意外成為中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照妖鏡,柯文哲逆風舉辦雙城論壇,獨攬兩岸政治話語權,讓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尷尬難以回應國共論壇議題。柯也語帶嘲諷的提醒,蔡英文日前在民進黨全代會談話臺灣價值與他相差無幾,點出綠營打柯的矛盾。
2020雙城論壇是柯文哲臺北市長兼黨主席的首次兩岸情境題,表現保守又四平八穩,仍將柯氏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柯文哲點明了「藉著雙城論壇,兩岸在互信基礎上持續交流,有助於兩岸關係朝向正面發展」。
柯文哲在臺灣一片抗中氛圍中,唯一堅定立場喊出「我對兩岸關係的立場都是一致,處理兩岸事務的態度就是務實,並深化闡述了「兩岸三好五互相」(「兩岸交流比斷流好」,「合作比對抗好」,「一家親比一家仇好」;「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
柯文哲在雙城論壇的這一段話,無疑是打臉了因為2020大選落敗,隨即掀起檢討「九二共識」路線的國民黨是搖擺不定的政黨,而現任黨主席江啟臣自當選後沒收到中共賀電,甚至在改革委員會闡明「九二共識是過去式」,也讓至今已停辦3年的國共論壇更加遙遠。
藍營只能催眠自己「雙城論壇性質不等於國共論壇」,這沒錯,但卻沒思考柯文哲卸任臺北市長、專心擔任民眾黨主席後在兩岸互動上的「可能性」,至少柯文哲現在與大陸「說得上話」,那國民黨呢?
至於民進黨,2018年1月白綠還在糾結臺北市長競選是否持續合作,蔡英文接受電視專訪親自向當時還是無黨籍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喊話「再次確認臺灣價值」,而柯文哲回應「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永續經營等普世價值在臺灣實現就是臺灣價值」。
若對照蔡英文日前在全代會上喊出,民進黨要深化民主,在國際變局中守住臺灣價值,「自由、民主和人權,是臺灣最重要的價值」。蔡英文與柯文哲的「臺灣價值說」近乎相似,也顯示出綠營打柯只是意識形態,放諸後世猶如貽笑大方,也難怪柯文哲在雙城論壇會後,回應媒體如何看待蔡英文在全代會稱「自由、民主、人權是臺灣最重要的價值」時,柯會莞爾一笑地回應,「大家想的都差不多」。
柯文哲在2020雙城論壇,成為藍綠的照妖鏡,映照出藍營無法堅持兩岸路線、隨風飄搖成近乎小綠外,也映照出綠營打柯只是意識形態,只為了個人或政黨的選舉利益。可惜的是,當前臺灣社會輿論環境,綠營仍佔優勢,柯文哲的聲音能傳達到多廣?能否以務實的聲音喚醒民眾?還有待觀察。
綜合華夏經緯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中評社等報導
編輯策劃: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