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恭城縣田克輝、田允德、田紹華等到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參觀時,田紹華拍攝製作的視頻《千年沉香清溪瑤》。
《千年沉香清溪瑤》:片中,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管理員田萬載介紹了部分館藏文物文獻背後的歷史故事及文化內涵。
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背景資料
在清溪村退休教師田萬載先生的大力倡導和積極努力下,江永縣源口瑤族鄉清溪村建立了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博物館所藏文獻文物均為本村村民自願無償捐獻,共搜集了從明代到建國初期的各類文史契約等原始史料3萬餘件,收藏了1000餘件古代瑤民用具。全面系統記錄了清溪瑤悠久的歷史,特別是詳細記載了清溪從明代到清代、民國的發展沿革,為研究江永四大民瑤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民風瑤俗和發展興衰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博物館所藏文獻主要內容包括:一,江永四大民瑤的形成,與周邊漢族的交流。二,民國時期四大民瑤地方武裝治安管理,抗日戰爭爆發瑤族人積極參加抗戰。三,從明朝到民國期間,清溪瑤民間的買賣契約。四,清溪瑤維護地方權益與境域資源保護等。
主要文獻文物簡介
1. 《佳期詩》是一部數個文人集體創作的詩集。該詩集唐、宋、元、明、清文學精華,以賦古風「西江月,新郎曲」等詞牌寫成了詩詞,為瑤族青年男女在婚禮上吟頌的詩句,詩句文雅流暢,有五言句、七言句、絕句。由清溪瑤人整理成冊。
2.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王憲昭評價:這本出自明朝嘉靖三十七年的《瑤目簿》,對研究江永縣四大民瑤的政治,行政沿革,乃至瑤族的發展史,有不可估量的參考價值,在湖南這是首次發現。
3. 好義急公這塊清代匾牌的主人叫蔣德彰,清溪瑤人,光緒元年中進士及第,官封「國子監」 、「學政提督」,主持兩湖兩廣科舉監考。蔣德彰為官廉潔正直、不徇私情、堅持原則,他在職期間站在風口浪尖上、力排眾議,錄用了很多有真才實學的寒門子弟,其中就有廣西欽州的吳宏漠。他查辦了一大批貪官汙吏,彈劾了部份朝迋大臣和皇親國戚,被奸臣陷害,官職被罷免,解職卸任歸故。吳宏漠做了縣令,得知舉薦他的蔣大人被貶回故裡,心感痛心,請人制刻了一塊匾額名曰《好義急公》派手下送到湖南永明清溪村,以感謝蔣公好義。這在當今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4.這套紙已發黃的民國時期的《修身教科書》,共有6冊221頁,課文54篇,有熱愛祖國、團結兄弟、孝敬父母、遵規守法等內容。明清及民國時期,清溪村建有「義學堂」,幫助瑤民子弟上學讀書。清溪村歷來尊師重教,據族譜記載,該村「五尺之童俱以耕讀為榮」。
5. 記載清溪村民國時期入伍人員的《湖南省永明縣(今江永縣)出徵抗敵軍人家屬狀況調查表》
6. 1950年初,湖南省永明縣人民政府成立不久,尚未及時調整公務人員,在徵糧時仍任用一批舊政權職員,導致不少地方政府出現了亂徵糧和徵糧過頭的現象,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江永人王汝霖曾與毛澤東為同學,有人建議他寫信反映情況。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向毛澤東反映了這些情況。在信中,他向毛澤東表示祝賀,並順便附有賀聯一副。
賀聯云:
恩澤沛蒼生,鹹歌大有;亞東欣解放,共慶更新。
此聯巧妙地嵌入了「澤東」大名,表達了王汝霖先生對毛澤東主席的敬仰之情。未料僅三個月(當時交通不發達,郵件從桃川鎮到北京,往返需一個月以上)就收到了毛澤東寫於5月7日的親筆回信:汝霖學兄:一月 卅一日來信收到,感謝你的好意。徵糧中出了許多弊病,政府已有令糾正,不知結果究竟如何?便時尚祈詳舉見告為盼,敬頌大安。
毛澤東1950年5月7日
當時毛澤東出訪蘇聯,回來看到王汝霖來信,便在百忙之中及時回信了。說明毛澤東與王汝霖的同學感情是深厚的,毛主席是英明的,能聽得進老百姓的建議,當時的過左或過右都是基層幹部理解中央的政策上存在偏差,有些做得太過火。
如今這些珍貴的文物就珍藏在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
7. 在抗日戰爭爆發,清溪瑤人有二十個青年紛紛報名參軍抗日冦的名單!其中,有四個走出國門遠徵到了泰國、緬甸、印度等國。這四位英雄是:田九治,毛連練,蔣其發,蔣從富。抗戰勝利後,他們凱旋迴到了家鄉,還帶回了一些用品。如通訊兵用的"軍用地圖套簡"和勳章等,這些物品現在清溪瑤博物館陳列著。
8. 「耕讀乃立家之本,勤儉乃保家之基。」這兩句是清溪人家教的核心和宗旨,世世代代相傳。」 這本只有10頁的教材是由漢口大眾書局印行,民國十四年五月出版。博物館珍藏了《教兒經》《傳家寶》《弟子規》和《傳家訓》四本家用秘笈的教材,是清溪瑤人的啟蒙必讀的教科書。
9.清代木刻印刷版,刻板上的文字內容都是佛語、經文。該版屬梨木質地,共4塊,其中三塊雙面雕刻仿宋體,一塊雙面雕刻篆體,每塊長30釐米厚2釐米,共刻寫仿宋體文字773個,篆體4個。因其為母版,故其文字全部反寫刻制而成,而且筆畫挺拔,出峰犀利,剛柔相濟,結體嚴謹,書法雕刻功底雄厚。印刷版詳細刻記著江永「四大民瑤」:清溪瑤、古調瑤、扶靈瑤、蘭溪瑤被朝廷招安下山後,瑤民開始接受漢文化。通過教化,瑤族同胞由單純追捧盤王宗教,也信奉道教、佛教,因此在瑤人中產生了很多教徒,這是瑤人的教化進步。「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是中國一大發明,而在清溪瑤發現瑤人也會刻字印刷,恐怕在少數民族中絕無僅有!」
10.曾凡忠剪紙作品,湖南江永源口瑤族鄉人,在清溪中學畢業,考入道縣師範。畢業後在江永一小當教師,後到逝江寧波創業,現在廣東東莞創辦廣告公司,曾凡忠是中國最年輕的十大儒商,大愛無涯的慈善家、青年作家、演講家、收藏家、音樂家。現為江永縣政協委員,永州市人大代表。
清溪瑤歷史文化博物館收藏的文獻資料多達上萬件,每件文物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都有一段值得回憶的歷史,博物館期待你來慢慢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