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孤獨的復活節島,未解的巨石像之謎

2021-03-01 智利旅遊

比起大陸,遺世獨立的島嶼總是更有神秘色彩,而所有島嶼中最神秘的又數復活節島。偏遠的位置、曲折的歷史、消失的文化,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座本該荒涼的島嶼上,竟然屹立著千座摩艾巨石像,肅穆的表情見證島嶼興衰,時光的厚重感令人動容。

雖然現在的人們稱這座島嶼為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但它在島上的玻里尼西亞土著口中並不叫這個名字,而是「拉帕努依 Rapa Nui」,譯為「地球的肚臍」,更具一分浪漫色彩。

人生清單的最後一站

時間之外的遺世孤島

不止有千座巨石像的未解之謎

還有一段悲壯的歷史

復活節島的曲折歷史,始於約 1600 年以前,一批玻里尼西亞人偶然漂流到復活節島。當時的復活節島並不像今天這樣貧瘠,而是一座叢林密布的天堂,欣喜的漂流者們帶著芋頭、甘蔗、雞、豬等動植物定居下來。

這些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先可追溯到東亞,是極為優秀的航海者,太平洋上的「遊牧民族」。有學者認為他們甚至在登陸復活節島之前先抵達了南美大陸,理由就是復活節島上除了東亞特產的動植物之外,還有原產於南美的番薯 Kumara。

不管究竟是什麼來歷,阿納克納 Anakena 海灘迎來了復活節島的第一位酋長霍託·馬圖阿 Hoto Matu'a,人們在他的帶領下開墾資源、發展人口,幾個世紀下來發展至萬人,並開始雕刻摩艾石像作為神聖祖先的寄託。

然而悲劇也在醞釀。僅僅 163.6 平方公裡的復活節島支撐不起無節制的資源揮霍,人口越來越多的同時,森林砍伐淨盡、食物越來越少,人們困陷在島上。最糟糕的是復活節島實在太與世隔絕,遠航的希望也斷絕了。

Credit: Duché de Vancy, 1786

進入 15 世紀後不久,隨著人們砍倒了島上的最後一棵大棕櫚樹,復活節島陷入了徹底的混亂。暴力、衝突、內戰,憤而起義的人們推倒了幾乎所有的摩艾石像,用黑曜石製作的武器掀起血腥的部落戰爭,島上的人口銳減至千人。

就在這分崩離析的邊緣,殖民者的到來給了復活節島最後一擊。19 世紀起,島上倖存的人們不斷被抓去做了奴隸,僅有被解救的幾人回島時又染上了天花,所有的酋長、祭司都死去了,剩下的人被傳教士輕而易舉地改造成了基督徒,忘記了曾經的語言和文字,復活節島文明覆滅。

1888 年的復活節這一天,智利宣布復活節島屬於智利領土,並用作牧場。二戰後,復活節島漸漸復興,人口回升、重新引進大棕櫚樹、被推倒的摩艾石像也被重新立起來了。但可惜的是,屬於拉帕努伊的往昔已經再也回不來了。

1935 年,拉帕努伊國家公園 Parque Nacional Rapa Nui 成立,1995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722 年 4 月 5 日,荷蘭航海家 Jacob Roggeveen 初次登上復活節島,詭異的石像群讓他震驚,他寫道:「我們無法理解,沒有大木頭可以製作任何機器和結實的繩子,卻怎麼可能立起這些石像?」

可惜的是,真相已經隨著部落的死去被永遠埋葬。如今的島民並不了解這些石像的來歷,也沒有文字記載歷史,只知道這些石像叫做「摩艾 Moai」,石帽叫「Pukao」,意為頭飾,放石像的平臺叫「Ahu」。

時至今日,考古學家從未停止過對摩艾石像的研究,希望能解開縈繞在巨石像身上的眾多未解之謎——

尺寸與年代之謎

放眼今天復活節島上的千座摩艾石像,尺寸相差巨大,從 1-2 米的小型石像,到約 21 米高的未完成最大石雕像。根據檢測,這些不同尺寸的摩艾石像分屬不同的歷史階段,大多數處於 12-16 世紀,年代越晚的尺寸越大。

而到了 17 世紀的某一天,雕刻工作突然中斷,在火山口碗形地帶內外,你還可以看到許多未完成的石雕和數以千計的石鎬,因為雕刻中斷而被拋棄在地,無人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

雕刻與搬運之謎

20 世紀考古學家已經證明,雕刻復活節石像的並不是外星人,而是手持玄武巖石鎬的當地土著居民。最初石像是在山坡的整塊火山巖上就地雕鑿,然後逐漸與巖石分離。據研究,5 米長的石像就需要雕一年。

鑿好的巨石如何搬運到島上各處,並豎立起來?這個問題困擾了考古學界多年。從雕鑿現場留下的車轍、繩索痕跡,一些學者認為石像是放在木橇上墊著木頭「滾」到目的地;也有學者用實驗還原出了另一種方法:利用重力作用,用繩索前後左右牽引,讓石像自己「走」到目的地

到了終點之後,豎立石雕也絕不是簡單的事。在復原實驗中,人們用撬棒和墊高平臺的傳統方法,耗費了一個月才豎起了一座石像。也有人根據雕鑿現場山坡的起伏,認為石像是利用高差「滑」到坡下,以此解釋為什麼石像的下半部分沉到了深坑中

雖然仍有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摩艾石像的誕生極為耗時耗力。難以想像,在這個地球最遙遠的孤島,一群島民用血肉之軀和約 500 年的時間,在永恆的石頭上留下了文明啼血的絕唱。

帽子和眼睛之謎

摩艾石像外形獨特,長方形的頭部、誇張的長耳朵,似在冥想的表情,從未在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出現過。不過,這些石像最初的模樣可能並非如此,而是綴有更多裝飾。

比如,地上散落的褐紅色圓柱形火山熔巖石,原本應該是一些石像頭頂的帽子「Pukao」,來自一個此前未被研究的採石場,被認為是一種權力的象徵

更具傳奇色彩的是石像的眼睛。考古學家原以為深邃的眼窩是石像的「標配」,直到一枚貝殼雕刻的白色眼睛被發現、並嚴絲合縫地嵌入眼窩,再一次讓島民都驚呆了,原來祖先所說石像是 「活著的祖先的臉」是真的。這枚眼睛現存於島上的博物館,人們製作了複製品安在了石像上。

無解文字之謎

朗格朗格板 Rongorongo 意思是「會說話的木頭」,是在復活節島上發現的一套符號,人們認為它揭開復活節島古文明之謎的鑰匙。可惜的是,所有知道這些符號秘密的族人都已去世。

在傳教士的那場「文化侵略」中,他們下令燒毀所有刻有朗格朗格的木板,倖存的約 25 塊朗格朗格板是拉帕努伊人偷偷藏下來的,如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中。

今天的復活節島,海風已經帶走了它的過去,留下的只有一座三角形的、由火山巖構成的旅遊勝地。三座火山屹立在三角形的三個角,凝望著這座時間之外的遺世孤島。人們把復活節島列入人生清單,跋涉前來一窺未解之謎的魅力。

被認為是祖先的登陸地,作為歷史起點具有特殊的意義。復活節島上唯一一個正式開放遊泳的海灘,四周椰樹林立,環繞著沙灘,美不勝收。復活節島第一個被重新扶起的石像就位於阿納克納的 Ahu 平臺,這裡如今共有 7 座摩艾石像,屬於早期石像。

復活節島上最適合欣賞日落的一處遺蹟就是 Ahu Tahai,附近的一座摩艾石像就是前文提到的「有眼睛的石像」。這裡的一組摩艾也屬於早期石像,嚴重風化,面目全非。

摩艾石像大多數背對大海,面朝島內陸地,代表庇護與保佑。而Ahu Akivi 的這一組卻是唯一一組面朝大海,位於內陸的石像,被認為具有特殊的意義。

可能是復活節島出鏡率最高的一組石像,也是島上看日出的聖地。每年南半球的夏至到秋分之間(12 月 21 日到 3 月 21 日),可以看到太陽從 15 座石像背後升起的畫面。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散落在山坡上大大小小共 400 多座石像,大部分石像都是未完工狀態,高 21 米的島上最大石雕也位於此。

島上最大最壯觀的火山口,位於最南端。火山口裡面獨特的氣候形成了一片迷人的火山湖,高高的懸崖直插藍海。站在懸崖上向南看,會看到兩座島礁,分別得名大島 Motu Nui 和小島 Motu Iti。

每一年,消失的拉帕努伊會在 2 月短暫重現人間,這就是塔帕蒂節  Tapati。整個節日持續 2 周,是探索復活節島古老文明的最佳機會。你可以看到被還原的鳥人比賽、體繪、舞蹈、歌曲、賽馬等等傳統活動。

其中鳥人比賽總是能吸引最多的目光。各個氏族選出勇士,用類似「鐵人三項」的方式爭奪大島 Motu Nui 上的鳥蛋。這個傳統始於島上的祖先崇拜崩塌之後,人們不再相信摩艾,而是選擇依靠實力來寄託離開島嶼的願望。

除了節日期間,這座小島就像一座隱世的世外桃源,還有許多值得一試的遊玩體驗。首選就是自駕,不需要導航,享受自由、輕鬆而幾乎沒有危險的旅行,除了西海岸之外大部分地區都可以通行。

如果要探訪那些不為人知的美麗,你可以選擇騎馬。復活節島上有很多散養的馬匹,它們經過馴化,能夠帶你去一些車輛不能到達的地方。行程分為半天和全天兩種,需要提前預約。

徒步則是更加沒有門檻的的旅行方式了。整個島可以分為東部,南部和西部,擁有多條徒步路線。一路上你可以欣賞日落與日出、遊覽考古遺蹟、欣賞海岸線,以及攀爬充滿巖畫的洞穴。

此外,潛水和浮潛也很受歡迎。這片海域浮遊生物較少,水下能見度好,島上最適合潛水的地方有 Hanga Roa 海灣、大島 Motu Nui、小島 Motu Iti 附近海域,無需經驗也可以體驗,同時也提供專業服務。

前往復活節島,從智利聖地牙哥出發需要乘坐單程 5 個小時的飛機,因此建議安排至少 3 天時間。除了每年 2 月的旺季,錯峰的淡季( 4月 - 6月以及 9月 - 11月)也是不錯的選擇。

島上提供通票,涵蓋了所有景點,有效期 10 天。除了火山口 Orongo 和採石場 Rano Raraku 只允許單次進入,其他景點都可以暢行,建議提前在機場購買。因為地處偏遠,島上物價和消費較貴,可以刷各類信用卡。

為了保護復活節島珍貴的遺蹟,嚴謹遊客觸摸摩艾石像、或站在 Ahu 平臺上。

當你乘坐飛機掠過太平洋

鳥瞰這座孤懸於浩瀚大海的孤島

你會明白它名字的由來

「世界的肚臍」

相關焦點

  • 未解之謎:復活節島上的神奇巨石像
    嗨,大家好歡迎來到大麥視聽,我是大麥,今天來說說復活節島上的神秘巨石像1722年,荷蘭探險家雅各布·羅格文踏上了位於南太平洋的一座小島,那天正好是復活節,於是這座小島就被命名為「復活節島」。當時,復活節島上生活著土著人,他們的生活仍然處於原始狀態;除此之外島上還有暗紅色巖石雕鑿而成的巨石像,技術精湛,令人嘆服。古往今來,這一發現也引起了無數探險家的注意。神奇巨石像當地的土著居民稱這些石像為「莫阿伊」,這些石像臉型窄長,鼻子微微向上翹起,嘴唇向前突出,兩手垂在身體兩邊,神態威嚴,表情冷漠。另外,有些石像的頭上還戴著紅色的石帽。
  • 復活節島上的未解之謎,神秘巨人像的神秘面紗
    這個島呈三角形狀,長24千米,最寬處17.7千米,總面積為117平方千米。島上死火山頗多,有3座較高的火山雄踞島上三個角的頂端,而其海岸也不是沙灘,大多為懸崖陡峭。這個島很早就有人類居住,但直到1722年,荷蘭探險家雅各布·洛吉文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險,才發現了這個小島。從此之後,才為世人所知。
  • 世界未解之迷復活節島的巨石雕像,這個島當時經歷了什麼?
    復活節島是位於智利的一個島嶼,從小島上方俯瞰下來,整個島是一個三角形,它的面積只有17.7平方千米,當地土著人說自己所在地是地球的肚臍。復活節島是一個非常孤獨的島嶼,離它最近的島嶼也距離2000多公裡。這自然風景美的令人嘆息,但是最吸引遊客的是它充滿了強烈的神秘色彩!
  • 復活節島上的未解之謎,神秘巨人像的神秘面紗
    這個島呈三角形狀,長24千米,最寬處17.7千米,總面積為117平方千米。島上死火山頗多,有3座較高的火山雄踞島上三個角的頂端,而其海岸也不是沙灘,大多為懸崖陡峭。這個島很早就有人類居住,但直到1722年,荷蘭探險家雅各布·洛吉文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險,才發現了這個小島。從此之後,才為世人所知。
  • 世界未解之迷復活節島的巨石雕像,這個島當時經歷了什麼?
    復活節島是位於智利的一個島嶼,從小島上方俯瞰下來,整個島是一個三角形,它的面積只有17.7平方千米,當地土著人說自己所在地是地球的肚臍。復活節島是一個非常孤獨的島嶼,離它最近的島嶼也距離2000多公裡。這自然風景美的令人嘆息,但是最吸引遊客的是它充滿了強烈的神秘色彩!
  • 北緯30度的未解謎團:復活節島上的巨像之謎
    復活節島上的巨像之謎位於東太平洋南部的復活節島是從南美洲到澳洲的必經之路。多年來,矗立在島上的巨石像使復活節島享譽世界。如今一提起復活節島,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矗立在島上的600多尊巨人石像,當地人稱這些石像為默艾。它們或臥於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邊。
  • 北緯30度的未解謎團:復活節島上的巨像之謎
    復活節島上的巨像之謎位於東太平洋南部的復活節島是從南美洲到澳洲的必經之路。多年來,矗立在島上的巨石像使復活節島享譽世界。如今一提起復活節島,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矗立在島上的600多尊巨人石像,當地人稱這些石像為默艾。它們或臥於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邊。
  • 復活節島上的早期土著居民長得什麼樣? 復活節島上長耳人的未解之謎
    復活節島上的早期土著居民長得什麼樣? 復活節島上長耳人的未解之謎時間:2016-11-22 09:4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復活節島上的早期土著居民長得什麼樣?
  • 去復活節島上過春節,這個地球的「肚臍眼」真的藏滿了未解之謎啊!
    但迄今為止印象最深的一次春節,是在「地球的肚臍」——復活節島上的那一次。當然了,在國外過春節,別說放鞭炮了,就連吃個餃子都是奢求,更別說在全世界最為偏遠的地方「復活節島」了!它距離智利3000多公裡,即使在南太平洋上,距離最近的有人居住的皮特開恩群島也有2000多公裡,所以被稱之為「世界最與世隔絕的島嶼」、「距離人類最遠的島嶼」。
  • 復活節島之謎,島上那些石像究竟是不是人為的呢?
    復活節島無疑是世界上最偏僻的無人地,雖然自1888年起它歸屬於智利,但距離該國本土也有3600千米之遙,皮特凱恩島與復活節島也相距1900千米。這座島可能是南美洲旅程的最後一站,也是通向玻里尼西亞的第一站。這座島上的風光以垂直峭壁、山體洞穴、熔巖荒野和火山湖為特色。
  • 未解之謎:復活節島上的600多尊人面石雕像從何而來
    在復活節島上,有數以百計的巨石雕像。據統計,目前島上有巨石雕像670座,全部是用整塊火山巖雕刻成的。石像一般高7-10米,重90噸左右,有人估算最大的石像有7層樓高,重約數百噸。這些石像大都長臉短額,長耳高鼻,濃眉突嘴,身軀筆直,雙臂下垂。
  • 被世人稱為神秘之島——復活節島
    歡迎來到百家號園中海棠花,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被世人稱為神秘之島的復活節島。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它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凱恩群島也有兩千多千米的距離。該島的形狀近似一個三角形,由3座火山組成,它以近千尊神秘的巨型石像而聞名於世。
  • 復活節島—在世界的肚臍探尋人類未解之謎
    復活節島在世界的肚臍探尋人類未解之謎Hello大家好,我是孤獨的博士,這是一年前答應Brett老闆遊記的第四部分。在行程規劃的時候,有兩個選項:1.飛往秘魯馬丘比丘,觀賞印加遺蹟;2.飛往復活節島,探索傳說中的人類未解之謎。考慮到與父母一同出行,並且我自己曾經從鹽湖城自駕到丹佛,在翻越落基山脈時都有較嚴重的缺氧反應,馬丘比丘近2500米的海拔高度顯然有一定風險。因此,我們決定飛往南太平洋上,被稱為「世界的肚臍」的復活節島。
  • 復活節島的「神秘巨石」,雕刻成「人臉」,是外星人的傑作嗎?
    世界上有很多的未解之謎,等待著人類去探索。世界的很多地方都存在著大量的島嶼,每一座島嶼都有自己特定的意義,也許在某些島嶼上就存在著人類無法解釋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智利的復活節島,在這片島嶼上有著數不勝數的巨石,這些巨石究竟是從何處而來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 復活節島上的巨石像從哪來的?外星人的傑作還是歷史的遺作?
    復活節島,當地人稱其為拉帕努伊島,又被稱神秘之島。又到了1722年,羅格文帶嚮導又一次登島,令人詫異的是,島上沒有任何樹木,只是一片草原,作為一個海島,島上更沒有像樣的船隻,只有幾艘很小破船。最怪異的是,復活節島上有很多神秘的巨大的石頭人像,這樣的石像大概有九百多座,當地人管這種巨石像叫摩艾,最大的摩艾20多米高,小的也有6、7米高。
  • 未解之謎:復活節島上的600多尊人面石雕像從何而來
    在復活節島上,有數以百計的巨石雕像。據統計,目前島上有巨石雕像670座,全部是用整塊火山巖雕刻成的。石像一般高7-10米,重90噸左右,有人估算最大的石像有7層樓高,重約數百噸。這些石像大都長臉短額,長耳高鼻,濃眉突嘴,身軀筆直,雙臂下垂。
  • 去復活節島上過春節,這個地球的「肚臍眼」真的藏滿了未解之謎啊!
    但迄今為止印象最深的一次春節,是在「地球的肚臍」——復活節島上的那一次。當然了,在國外過春節,別說放鞭炮了,就連吃個餃子都是奢求,更別說在全世界最為偏遠的地方「復活節島」了!它距離智利3000多公裡,即使在南太平洋上,距離最近的有人居住的皮特開恩群島也有2000多公裡,所以被稱之為「世界最與世隔絕的島嶼」、「距離人類最遠的島嶼」。
  • 復活節島之謎,島上那些石像究竟是不是人為的呢?
    復活節島無疑是世界上最偏僻的無人地,雖然自1888年起它歸屬於智利,但距離該國本土也有3600千米之遙,皮特凱恩島與復活節島也相距1900千米。這座島可能是南美洲旅程的最後一站,也是通向玻里尼西亞的第一站。這座島上的風光以垂直峭壁、山體洞穴、熔巖荒野和火山湖為特色。
  • 被世人稱為神秘之島——復活節島
    歡迎來到百家號園中海棠花,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被世人稱為神秘之島的復活節島。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它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凱恩群島也有兩千多千米的距離。該島的形狀近似一個三角形,由3座火山組成,它以近千尊神秘的巨型石像而聞名於世。
  • 世界十大歷史未解之謎,復活島巨石雕像原來全是遺骸
    導語:我們對歷史的了解大多都是依據書籍或者考古資料,歷史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神秘的多,接下來呢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揭秘世界十大歷史未解之謎,看完後你們肯定也迷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