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相關項目已陸續開展專項規劃編制、工可編制等。未來,市民可沿江堤步行欣賞江景,也能開著新能源等環保車輛在江堤上兜風。
「堤路合一」段將升級改造
根據建設計劃,崇明環島景觀道一期工程將是一條生態、景觀、旅遊公路,也是崇明打造環島公路的重要一環。一期工程將從城橋鎮老滧港開建,向西經過明珠湖後,再向北接至規劃新北沿公路,路線全長約44.5公裡。二期工程將從城橋鎮向東一路延伸至東旺沙港北支,一、二期工程總長約120公裡,呈「半包」狀環繞崇明島南側區域。
崇明三面環江,一面臨海,江堤是崇明的一道重要風景線。不過,以往可供人們散步休憩的江堤段不長,除了長1200餘米、有「崇明外灘」之稱的南門海塘景觀形象工程,大部分江堤只承擔防汛功能。崇明區交通委表示,環島景觀道的建設會讓江堤更堅固,也更漂亮。
目前,南門沿江景觀大堤是一條能抗百年一遇高潮位、十二級颱風的堤壩,按照計劃,環島景觀道的「堤路合一」段將對江堤進行提標改造,將標準提升為能抵抗兩百年一遇的高潮位。同時,江堤往長江方向朝外拓寬,形成規劃為9米寬的堤頂路,規劃有步道、騎行道和機動車道,沿路可欣賞美麗江景。同時,限制通行車輛種類並不意味著道路「斷頭」,如社會車輛無法進入堤頂路通行,依然可以通過環島景觀道內側的其他道路通行,或在沿環島景觀道的固定點位換乘新能源車輛,進入堤頂路賞景。對於一些不適合規劃建設堤頂路的區域,比如水源保護地「東風西沙水庫」區域,將在江堤北側另外規劃20米左右紅線的機動車道,實現道路貫通。
沿路驛站用天然材料建成
長几十公裡、遠期將達百餘公裡的景觀道,如何提供更人性化、更便利的旅遊服務?據悉,崇明環島景觀道沿路規劃了不少驛站,讓市民遊客真正「快到慢行」。
按照目前的方案,環島景觀道一期暫定設一級驛站3個,結合重要景觀節點,如船廠工業園、明珠湖、崇西水閘等布置。一級驛站的服務半徑是5000米,提供停車、觀景、休憩、餐飲、土特產售賣、加油補給、交通換乘等服務,比如在一級驛站可換乘公交,還能換乘新能源車輛駛上堤頂路。二級驛站暫定設置5個,服務半徑2000米,將結合分段景觀及餐飲民宿點布置。服務半徑1000米的三級驛站預計設置12個,主要提供賞景小憩的功能。結合驛站建設,未來的崇明環島景觀道,將呈現「堤外有自然灘涂、堤頂有環島綠道、堤內有田園民宿」的多層次生態景觀。
這些驛站將充分體現中國元素、江南韻味、海島特色。根據設計方案,這些驛站將不同於傳統的建築,而是主要利用蘆葦、秸稈、竹、木材等天然材料建成,外觀上則以海島風帆、層疊的海浪、蓮塘荷葉等作為意象,成為地標性建築。
打通碼頭港區成「城市陽臺」
崇明建設環島景觀道,也面臨著與市區濱江貫通一樣的問題:有些沿江區域目前是封閉的,要建環島景觀道,就要打通這些區域。比如南門港碼頭港區是封閉的,東西不能貫通。崇明區建交委表示,未來建設中,會探索打通碼頭區域,規劃架空慢行步道,讓港區成為『城市陽臺』,可能會和候船大廳二層區域結合起來改造,讓市民遊客沿堤散步至此,能小憩一會。
環島景觀道的建設主要根據現有生態資源規劃沿途景點。原先沿江林帶將被保留,作為重要沿途景觀在環島景觀道的規劃設計中加以考量。環島景觀道的建設涉及崇明區多個部門,比如江堤提標改造涉及水務部門,沿路綠化和景觀打造涉及市容綠化部門等。崇明各相關部門將通力合作,力爭儘早將崇明版「濱江大道」呈現給市民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