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站 各有各精彩
11月25日上午,2020年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啟動儀式在番禺區大嶺村舉行,正式拉開為期三天的廣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活動序幕。
據悉,「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活動是廣東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中整合全省優質資源,為基層群眾提供優質文化產品和面對面實踐服務的創新舉措。自去年5月在廣州市從化區啟動以來,活動行程1萬多公裡,覆蓋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開展文藝展演、醫療科普、宣講慰問、主題實踐等各類活動300多場次,受益群眾超過100萬人,成為廣東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響亮品牌。
廣州新時代文明實踐館:讓市民看到出新出彩的廣州
位於城市規劃展覽中心的廣州新時代文明實踐館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主辦,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承辦,廣州美術有限公司承建。作為廣州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館,展館同時具有新時代文明實踐、黨群服務和便民服務三重功能,讓市民願意來、喜歡來,也讓黨員幹部能在此找到精神家園。
廣州新時代文明實踐館
在這裡,觀眾能直觀地了解廣州這座城市有了哪些變化;體驗廣州科技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感受到政府做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從而讓人們對生活的城市進一步產生認同感、幸福感和自豪感,真正感受到「我的廣州,出新出彩」。
作為標誌性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展館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貫穿推進實踐館建設工作的全過程,設置了「大城市要有大城市的樣子」「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三大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展館別出心裁地選取了市民群眾可見可感可觸的視角進行設計布展,多角度展現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廣州近兩年來,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帶動全市各方面工作的出新出彩的生動實踐。
在這裡,觀眾能體驗「美麗廣州」:互動屏上輕輕一點,就能看見曾經的黑臭河湧變美變清;按下按鍵,就能親身體驗公園一般的汙水處理廠;「粵菜師傅」也會透過屏幕手把手教你做家常粵菜。
在這裡,觀眾能認識「科技廣州」:「解密」北鬥系統背後的廣州軍團,體驗無人駕駛、聆聽無人鋼琴、感受無人機。
在這裡,觀眾能「玩」出「文化廣州」:VR遊戲全速飛行讓人體驗刺激的失重感,動感單車助你一邊運動一邊答題,還有新時代文明實踐館的專屬練歌房。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新時代文明實踐館還有著強大的功能性。在廣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地圖和黨建地圖上,輕輕一點,就知道你身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黨群服務中心在哪裡,哪條街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有新活動。
番禺區:900歲古村化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範點
大嶺村位於番禺區石樓鎮,建村迄今已有900年歷史。行走在大嶺村,古村祠堂群、河畔古榕樹、老宅蠔殼牆,歷史沉澱的痕跡隨處可見。
大嶺村作為番禺區重點打造的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範點之一,搭建了14個面向村民開展的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服務的多平臺服務陣地。在番禺區,祠堂、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也紛紛變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站。
目前,番禺區已建成1個實踐中心、16個實踐所、227個實踐站,組織文明實踐活動1111場,參與人數超過114.1萬人次;開展了46多場直播活動,宣傳覆蓋面約676萬人次;組建90支、共3280人的志願服務隊伍。
番禺區基層文明實踐站注重結合各村民俗文化、歷史傳承特色,以古村旅遊、飄色文化等為特色,重點培育了石樓鎮大嶺村、沙灣鎮沙灣北村等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範點。
天河區:家門口打造「公共服務圈」
這裡既有社區黨校,又有羊城家政室;既有非遺傳承室,又有村史館……走進天河區獵德祠堂群旁的「獵德人家」,10個功能室分布其中,這裡既是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又是家門口的「公共服務圈」。
「獵德人家」著力打造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培養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
據悉,獵德人家分10個功能區/室,融合服務項目23項。其中羊城家政、家庭綜合、頤康、家庭醫生、文化等服務均由街道公共服務點延伸,服務項目有政策支持有團隊保障;其他服務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服務主體既是受益者又是參與者、貢獻者。獵德人家服務的範圍涵蓋復建區四個區6416戶,租戶12176人,業主9026人,外籍人口857人;村集體物業進駐企業69家(不含小區商鋪和菜市場檔口),從業人員超過3500人。
海珠區:全市首創「聽見·新時代」雲聽平臺
「這個玻璃房好漂亮,裡面還有很多高科技設施和書籍……」路過海珠區閱江路碧道的市民遊客頻頻發出這樣的讚嘆。位於閱江路碧道示範段中心位置的海珠新時代驛站,將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碧道惠民中心建設相融合,為市民群眾提供便利、多樣化的項目。
海珠區新時代驛站是一個開放式空間,地處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驛站在全市首創「聽見·新時代」雲聽平臺,讓市民能夠傾聽新時代魅力。
AI黨建助手是驛站「永不下班的黨建指導員」,為該片區的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企業提供黨建指導等「雲服務」。此外,AI黨建助手還能即時連結社區、企業、職能部門等區域黨建資源。這裡還設置了VR互動區,通過「5G+VR」的形式,突破傳統紅色教育的時空限制,親臨十一屆三中全會等歷史時刻。
荔灣區:「線上」「線下」齊發,讓博物館貼近群眾
近年來,結合自身特色,陳家祠(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打造充滿文化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導賞和講解是博物館的一大服務功能,也是講好嶺南文化的重要手段。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宣教部負責人陳文琛介紹,博物館有一支20人的專業講解員隊伍,去年起免費為觀眾提供小團隊、個性化講解服務。
走進陳家祠圖書閱覽室,青磚屋內圖書擺放整齊,這裡即將啟用,成為陳家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掛牌地。陳家祠還設有數字體驗館,綜合運用了三維數字投影、VR和AR技術解讀陳家祠百餘年歷史、嶺南建築藝術及館藏文物。
近年來,陳家祠都會結合不同主題和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同時結合疫情防控,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活動形式。
越秀區:為江邊跑者設置應急除顫器
越秀區二沙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位於在二沙島晴瀾路碧道邊,依託於黨群服務驛站。驛站結合群眾需求,將健康生活、品味生活、藝術生活、活力生活等融入常態化運營服務中。
二沙島內居住許多外籍友人,被稱之為「國際島」。廣東美術館、星海音樂廳、華僑博物館的入駐,為島內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氣息。驛站安裝透明LED屏幕等設備滿足遊客多種需求,讓驛站更具科技感充滿服務內容。
此外,驛站劃分學習園、悅讀吧、藝體廊、民情廳、服務包五大功能區,免費為市民遊客提供無線WiFi、共享充電、共享雨傘、問詢、飲用水、急救包等形式豐富、內容多樣的精緻溫馨服務。
據了解,越秀區二沙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為江邊跑者設置了應急除顫器,為遊客和愛跑步的市民提供「活力充能」「紅色領跑」「魅力花城」「生活貼士」「志願先鋒」五大服務項目。
廣州重要交通樞紐:建設有溫度的文明實踐陣地
記者了解到,廣州東站、廣州南站和白雲國際機場正規劃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通過打造黨員活動陣地、向旅客提供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打造品牌志願者服務,傳遞城市溫度。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已制定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初步實施方案,選址在廣州東站一樓2號候車室(潮汕候車室)、廣州站一樓大廳、廣州南站一層東門諮詢臺,將設置文明實踐叢書免費閱讀空間。
廣州南站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設在一層東門諮詢臺,結合車站黨員服務隊及鐵路志願者情況,成立志願服務隊,打造集諮詢、列車時刻查詢、遺失物品查詢為一體的多功能實踐點。
白雲國際機場擬規劃建設白雲機場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擬選址在二號航站樓四樓、五樓預留區域,設置黨員活動區、文化展示區、員工(旅客)關愛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