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娼制VS救世軍:日本大正時代的廢娼運動

2020-12-15 騰訊網

[摘要]當時英國和美國並不認可公娼制度。而堅持由國家公開批准色情交易並進行管理的公娼制度的,只有日本這麼一個「先進國」。在公娼制度下,娼妓不僅不能居住在府縣會指定地域以外地方。

本文摘自 [日]竹村民郎 《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託邦時代》,歐陽曉譯,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1月。

大正時期的性意識

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左右,日本全國流行著一首叫唆咚咚小調的歌(添田知道作詞、編曲)。

今兒是發薪日,領了一兜兒錢

找藝妓還是找娼婦?

回家問老婆,挨了一頓老罵唆咚咚唆咚咚

「找藝妓還是找娼婦?」,典型地表現出大正時代城市生活中性享樂的情形。也就是說,付錢找女人在當時完全不被視為罪惡。大正時代,在遊廓〔註:集中了官方認可的遊女屋(妓院)的一個特別區劃,類似於今天的紅燈區。〕跟「娼婦」玩樂是非常普通的風俗習慣。本來,依據明治五年(一八七三年)頒布的娼妓解放令、明治三十三年(一九年)頒布的娼妓取締規定,應該消滅了身體買賣、確保娼妓自由。但是,這些法律規定都完全是一紙空文,到了大正時代,遊廓這種自古就有的身體買賣制度依然存在著。

大正時代的遊廓打著貸座敷〔註:本為與人會面而租用的房間,江戶後期開始成為男女密會的租屋。明治五年(1872年)娼妓解放令發布之後,成為政府公娼遊廓制度下的遊女屋(即妓院)的正式名稱。〕業的名號,出來賣身的娼妓「自由」地租借座敷。表面上貸座敷業者、娼妓是各不相關的獨立業者,得到國家的許可進行營業。然而,這種公娼制度的內情是,那些以一千、一千五百日元錢「賣身」了的女性,像奴隸般隸屬於貸座敷業者。而且,後文將會提到,那些進了遊廓的女人,身處警察和貸座敷業樓主們的嚴格監視下,實際上被奪去了外出的自由和歇業的自由。

1910年代的神戶福原遊廓

遊廓的實態

大正時代,「還債」、「為貧困的家庭作犧牲」等原因造成很多年輕女性「賣身」到遊廓。另外,為了當女傭、女工來到大城市的農村姑娘,遭到守在車站的人力車夫等黑心人以花言巧語欺騙,被拐賣到遊廓的例子也很多。

她們身處這樣的狀況:

客人少也被罵,不會接客也受欺,生了病也得不到稍微像樣的治療,不管怎麼難受都被迫接客。父母臨死也看不到一眼,欠的債一定只會越滾越多,年期(當娼婦的契約期——作者注)到期能還完債的人都不到一成。患上神經衰弱、歇斯底裡、酒精中毒、梅毒、淋病甚至肺結核的話,通常會因為無法康復而陷入自暴自棄。認真考慮自己身體末路的人,最終會湊合找個人一起殉情自殺。[伊藤秀吉『売淫公認制度廃止意見』廓清會婦人矯風會廃娼連盟大正十四(一九二五)年]

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五月發行的《警察協會雜誌》第180號上,刊登著高知縣警視、法學士今井俊彥的《關於藝妓娼妓的取締》一文。這位大學出身的高級警察認為,娼妓得上花柳病,是她們自己「怠於預防、厭於接受健康診斷,或者作弊造成診斷困難」的結果。

日本姑娘的出生地

歐美遊客來到大正的日本,首先要參觀的是「日本姑娘」的本家吉原。吉原當時有三千多個娼妓生活著。表面上被譽為依然保留著江戶情趣的花街柳巷的吉原風情,其背面隱藏著多少悲慘。

比如,吉原二、三流的妓樓有輪用房、共用房等性遊戲場所。輪用房是每間三張半榻榻米寬的、紙拉窗破破爛爛的小房間。這些小房間一溜排開,兩間共用一盞電燈,陰森森的。共用房是僅用一張屏風把榻榻米四張半大小的房間分成兩部分,這樣在一間房裡就可以同時接待兩個客人。嫖客們付上每小時三日元的錢,就在這樣的房間嫖妓。

明治時期的吉原遊廓

各妓樓的廁所,高級的地方備有升汞水(註:即氯化汞)。等消毒設備,二、三流的地方沒有消毒設備,只有一股帶著酒氣的惡臭撲鼻而來,汙穢至極。

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年末,從全國5152個娼妓的出生地看,東京府最多,佔總數的15%達784人。山形縣第二為574人,佔總數的11%。100人以上出生府縣的順序是,秋田為第一有427人,茨城、福島、北海道為300多人,千葉、群馬、琦玉、櫪木、宮城為200多人,新瀉、青森、神奈川為100多人。也就是說,多為鄰近東京府的各縣和東北幾個縣。東北地區人數多,與該地區農村的貧困不無關係。

最恥辱的公娼制度

當時英國和美國並不認可公娼制度,國家對所有色情交易不作任何幹涉,採取了依靠社會良心的進步來促成色情交易滅絕的政策。而堅持由國家公開批准色情交易並進行管理的公娼制度的,只有日本這麼一個「先進國」。

日本的公娼制度,以最恥辱的集娼制度「廓制」為特徵。在國家管理的公娼制度下,娼妓不僅不能居住在府縣會指定地域以外的地方,而且除非有監督官廳的命令或被警察署傳喚,絕對沒有外出自由。

即使娼妓出於本人意願想去向警察提出自由歇業申請,貸座敷業者——樓主也絕對不允許。即使幸運地逃出遊廓獨自向警察要求自由歇業,也會被警察以跟樓主調解的名義遣送給樓主,或者以讓她們好好考慮為理由,把她們關到拘留所直到她們放棄歇業念頭,這都成了慣例。`

因此,東京市內遊廓的娼妓中,不時有決意歇業的人趁夜逃到基督教推進廢娼運動的救世軍本部(神田)求助。在救世軍過了一夜的娼妓,第二天由救世軍的婦女援助人員陪同前往警察署提出歇業願望。即便如此,警察還要以管束擅自外出為理由,向她們徵收一日元的罰款。面對警察與貸座敷業者勾結的聯合攻擊,救世軍進行了勇敢鬥爭。

洲崎遊廓事件

讓我們以大正三年(一九一四年)東京洲崎遊廓發生的針對救世軍的暴力事件為例,考察一下救世軍娼妓解放運動的實際情況。以基督教教徒為主要力量推進廢娼運動的市民運動團體是廓清會,根據該會主辦的雜誌《廓清》大正三年九月號的內容,事件的經過是這樣的:

大正三年,為了使那些要求自由歇業的娼妓不必到離洲崎很遠的銀座本部也能得到救世軍的幫助,東京救世軍計劃在遊廓外就近設置辦事處。遊廓方憤怒地認為這是對遊廓的破壞行為,在九月一日的臨時總會上通過了「不惜採取暴力反抗救世軍」的危險協議。

兩天後,救世軍的伊藤富士雄大尉接到聯絡,在警視廳洲崎醫院住院的兩個娼妓打算自由歇業需要救世軍的幫助,他只身前往充滿危險氣氛的洲崎。樓主們組織的三業公會在醫院外糾集了兩百多人,包圍了要求解放兩名娼妓的伊藤大尉,並示威施壓,而警視廳醫院卻「任由他們施暴毫不制止」。三業公會故意拖延時間,直至日落時分才把兩名娼妓交給伊藤大尉。

伊藤大尉帶著兩名娼妓準備去洲崎警察署提交歇業申請的時候,混在黑暗裡的三業公會對他們施以了極盡所能的暴行。「三人被分開來對付,他們揮著木屐,拼命地又踩又踢,打得三人氣力盡失倒在地上。多少次被拖過來拽過去,大尉的褲子都破了,表也被打破了,指針停留在七點二十七分。隨身帶的包也被搶走了……大尉最後被打得不省人事。」

藉助勇敢的救世軍士官伊藤大尉的力量,兩名娼妓第二天成功申請了歇業。但是由於遭到三業公會的圍毆,伊藤大尉所負的重傷需要一個月才能治癒,兩名娼妓的碰撞傷也花了兩個星期才治好。

救世軍與三業公會的對立

洲崎事件引起了救世軍最高指揮者山室軍平的重視,他改變了以往的方針,決定起訴眾暴徒。救世軍成立以來,在十幾年全國廢娼運動的過程中多次遭到來自遊廓的暴力行為,但從未訴諸法律。

在遊廓多次發生針對救世軍的暴力事件決非偶然。遊廓是集中了「人身買賣」這種對人類的褻瀆的場所,不可能以正常方式維持其秩序。遊廓所貫徹的做法是,貸座敷業者勾結暴力集團、地痞惡棍,對娼妓施以暴力管理。

如今,眾所周知,暴力集團抓住金錢、色情、酒精等人類欲望的弱點來網羅資金的行為已經在社會紮下根來。大正時代也和今天一樣,暴力集團插手了國家準許的色情買賣、色情營業,大肆斂財。大正社會的體制容許用錢買女人的行為,這意味著容許暴力集團在社會底層存在。

在暴力成為社會構造要素的大正社會,不可能靠警察全面取締暴力集團。相反,因為賣春由國家管理,警察把遊廓的暴力當作社會必要的一種惡勢力,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容許它的存在。

就救世軍對三業公會的起訴,《廓清》明確提出了質疑「現洲崎署長千田警視真的有那樣的覺悟,即使引發廓內不滿也毫無顧慮地逮捕那些醜類嗎?」《廓清》對警察的批判絕不過分。

雜誌《廓清》的榮耀

《廓清》是催生了大正時代廢娼運動的雜誌。女性到了青春已逝之際,就已經成了一件廢品,這是大正日本的現實,這一現實清楚地表明了日本文化的頹廢。《廓清》是唯一堅持徹底揭發日本文化黑暗的雜誌,是代表了大正時代市民運動榮耀的雜誌。

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在《廓清》第九卷第十一號上,廓清會會長島田三郎如此報導了東南亞日本妓女以及沉溺於尋花問柳的日本僑民的實際情況。

新加坡的賣淫婦大部分來自長崎縣和熊本縣。我在船上認識的一個人據說就在海外賣淫行業做了二十六年,甚至遠至非洲一帶都曾去過。她最初是乘外國船偷渡出來的,一行四人,其中三人藏在船底,只有她被裝進煤炭倉。但是,過玄海灘的時候因為船顛簸得太厲害,也沒人知道船底藏著三個人,船底的栓被拔掉,海水放了進來。他說「我年紀比較大被隔開,卻因此幸運得救。但藏在船底的三人被發現時都已經成了白骨。

在馬來半島有兩百名受過高等教育的日僑,他們「逛遍遊廓,每天在那些地方花六十甚至兩百元」。

受過高等教育的那些日僑「到了晚上就光著身子喝酒,只穿一條褲衩走來走去。上街的時候也打赤腳穿雙膠底草鞋,裹件浴衣」,當地人、歐洲人都以侮蔑的眼光看著這些日本僑民的頹廢樣。

《廓清》正確記錄了海外日本人丟人的買春賣春的實態。世界大戰後日本躋身世界先進國家之列,在日本人中間蔓延著「日本在亞洲具有知識道德上的優越性」這種神話。《廓清》揭露了日本人所謂的優越性是多麼的虛偽,成為日本文化自我批判的起點。

今天,受到懷古趣味性大正文化論、男性至上主義的看法的影響,《廓清》被掩藏在女性解放歷史的影子裡,有時甚至成了被人遺忘的雜誌。但在對大正文化進行再評價的時候,《廓清》是絕不可忽略的市民運動的寶貴遺產。

(本文摘自〔日〕竹村民郎《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託邦時代》,歐陽曉譯,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1月。標題為編輯所擬。)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什麼會興起「廢娼運動」?又是如何進行的?
    日本娼妓歇業運動是與廢娼運動聯繫在一起的。要想全面了解自由歇業運動,需要對廢娼運動做一個了解,因為自由歇業運動本身就是廢娼運動的重要一環,而前期的廢娼運動是自由歇業運動產生的重要背景。日本的廢娼運動是從保護女性人權的立場出發,以廢除公娼制度和救濟公娼為目標的社會運動。在日語中 「娼妓」一詞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指的是公娼,而不包括私娼(暗娼)。日本政府一直都禁止私娼,所以廢娼運動要廢除的是公娼制度。政府以公開的形式管理賣春的制度叫做公娼制,而這一制度管理之下的賣春婦叫公娼,也就是政府認可的妓女。
  • 日本大正時代最大瓜西門子事件
    究其根本,在日本民主政黨制度建立的大正時期,就已經埋下了腐敗的種子,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大正時期第一大案——西門子事件。大正時代的日本一、大正民主說貪汙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大正民主。大正民主出現的根源在明治時代,明治時代日本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力量得到了巨大發展,但是日本國內不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使資產階級極為不滿。明治時代日本政治是薩長藩閥,名為政黨和議會,但政黨都是由大資本家資助的薩長御用黨,偶有其他派系的政黨,也只是點綴而已。
  • [日本期刊觀察] 重新發現大正時代
    曇花一現的大正時代在人們的印象中,有女性解放,戀愛自由,城市生活豐富這些概念,似乎預示著現代社會的到來,讓人想起竹久夢二的畫,谷崎潤一郎的《細雪》,三島由紀夫的《春之雪》:奢侈,放浪—還有「大正浪漫」。平凡社雙月刊《心》五月號的主題正是《大正時代再發現》,記錄了安野光雅、森真弓、半藤一利三人的座談會。  安野是日本畫家、詩人,生於大正末年,距昭和元年僅七日。
  • 大正帝國:日本的烏託邦時代如何走向失敗?
    大正盛世的虛實在日本的語境中,提到大正時代(1912-1926),人們通常會在頭腦中浮現出經濟高速發展、文化空前繁榮的畫面;有人甚至稱其為日本近現代史上的「小陽春時代」——這個詞意味著清新、溫和與希望。日本國民的這種時代印象,並非空穴來風。竹村民郎在本書中對這一時期文化史的描繪,佐證了上述印象。
  • 日本大正時代的浪漫與哀愁
    一、繁榮的市民文化中國人對於近代日本歷史的興趣大多集中在兩個時間段,一個是使日本由半殖民地一舉變為世界列強的明治時代,一個是日本逐步走向法西斯道路最終給中國帶來了巨大傷害的昭和時代。相比較而言,居於其中的大正時代(1912—1926)在中國人的眼裡似乎比較陌生,甚至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大正時代也顯得非常尷尬。
  • 大正時代,日本為何對內追求民主對外持續擴張
    [摘要]追求民主和憲政只是大正政治的一面,明治時期形成的向海外擴張國家權益的帝國主義思想和實踐並沒有因為這一面而有絲毫的收斂。何謂「大正時代」?)和內部諸因素的積聚發酵,大正時代形成了一個與明治有些異色的局面。
  • 大正浪漫幻想綺譚!去日本追尋大正時代餘跡吧
    近代史上,日本天皇的年號常被作為劃分時代的標誌。明治、大正、昭和、平成……   作為一個承前啟後的時代,前有45年的明治江戶逍遙多情,後有64年的昭和滄桑百轉,夾在中間的大正時代只有1912年到1926年的短短14年,存在感不免有些薄弱。   但這14年對日本來說既是轉折關鍵,又短暫夢幻。我們熟悉的甲子園、寶冢歌劇團、山崎威士忌,都誕生於這個時期。
  • 童真趣 黯鄉愁 日本童謠裡的大正時代
    (節選)《日本童謠》作者:(日)北原白秋 (日)金子美鈴 (日)宮澤賢治 譯者:劉淙淙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19年 (曲調同蘇格蘭民謠《友誼天長地久》)日本是喜愛詩歌的國家,從第一部詩集《萬葉集》開始,到每年新年的紅白歌合戰節目,千百餘年來民眾用歌聲來抒發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直面人世間的生老病死。童謠的活潑靈動雖難翻譯,但當中的童趣、鄉愁與旅思卻總是處處顯露。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大正時代和昭和時代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國力強盛,民主自由。明治天皇天生生有疾病,可能是因為千百年來近親結婚的結果。日本天皇曆代基因都不太好,明治天皇也是尿毒症發作1912年病逝。由其子大正天皇即位,大正天皇從小也身有疾病。
  • 日本大正時代的海報 逝去的浪漫時代 滿滿的文藝範
    日本大正時代,正是1912年—1926年,是日本史上最短的時代。大正時代,也是浪漫的時代,那時候的海報充滿了文藝範。 日本酒造株式會社的君萬歲清酒。
  • 大正時代︱國內追求民主,國外繼續擴張
    何謂「大正時代」?日本的大正時期,指的是年號為「大正」的嘉仁天皇(一般稱為大正天皇)在位的1912年7月至1926年12月這一時期,歷時15年,是近代以來一任君主在位最短的年代。不過,它在日本近現代史上的重要性卻絕不可小覷。
  • 212 一揆組織,日本戰國時代的農民運動
    東亞歷史第211篇:日本的戰國及江戶時代。 今川義元的祖父被國人組織一揆所殺,而上杉謙信的父親也是死於一向一揆之亂,說到日本的戰國時代,就不得不說說「一揆」。「一揆」是日本的第三勢力,與幕府及地方勢力為敵。
  • 大正時代︱都市「浪漫」如何在日本風起
    明治中期日本開始窮兵黷武,用於城市建設的資金實在是捉襟見肘,也難怪當年許多日本人渡海來到上海時,每每讚嘆外灘一帶洋樓的壯偉。都市的現代化進程,在大正時代有了明顯的躍進。1919年,日本制定了第一部《都市規劃法》,都市的規劃和建設主要由內務省來負責,並在內務省裡設立了都市規劃審議會,通過法規和規劃來推進全國大小城市的現代化。
  • 走進日本大正時代︱東京地鐵的前世今生
    [摘要]大正十四年(1925年)9月27日,日本現代第一條地鐵系統——從淺草到上野之間的地鐵正式開工,並於兩年後的1927年12月30日開通。東京後來居上成為與世界幾大繁華之都並駕齊驅的現代化城市。早川德次:日本地下鐵之父明治維新後,日本奮起直追,全方位向西方學習。東京的地上軌道交通建設大約開始於1872年,但第一條地下鐵路的開通卻是1927年,比前者晚了半個世紀。百年前的大正時代,正是日本城市化進程迅猛發展時期。
  • 渣男文豪女拳盡在大正浪漫時——影視劇中的大正時代
    先介紹下大正時代(1912-1926),夾在昭和與明治之間的大正時代只有短短的14年,卻誕生了無數優秀的文藝作品和流傳至今的都市傳說,這也是為何許多影視劇會以大正作為時代背景展開。典型的大正浪漫,銀山溫泉雪景咖啡、西裝、棒球、戰爭、女僕,一切看似無關的元素在大正時代融合在了一起,如果你還是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大正是什麼模樣,不妨回想一下那款在我們童年風靡一時的遊戲『櫻花大戰』,而其中的「太正」時代正是大正。遊戲本身因為結合了戰旗和戀愛養成而開闢了一個嶄新領域。
  • 2018世界盃比利時vs日本比分預測 比利時vs日本實力數據分析晉級...
    2018世界盃比利時vs日本比分預測 比利時vs日本實力數據分析晉級之路回顧 比利時vs日本比分預測
  • 大正時代對中國認知的一抹異色
    1919年,吉野面對日本國內輿論的喧囂,發出了冷徹的聲音,並寫下了最早向日本民眾介紹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文字。  差不多一百年前,日本出了一位思想家,可以說是大正民主運動最著名的理論旗手,為日本政黨內閣的誕生營造了政治和社會的氣氛。他也是明治文化的研究家,在日本近代思想史上,具有卓越的地位。這個人就是吉野作造(1878—1933)。
  • 日本大正時代,內藤湖南與崛起的關西收藏家
    日本明治末期至大正、昭和初期,以關西為中心興起了搜集並收藏中國書畫的熱潮。當時正逢中國經歷辛亥革命(1911),清朝陷入瓦解、大混亂的時期,清內府、親王家族及高官們將所持有的書畫名品陸續在市場上出售,並意圖將其運往海外。此一情形之下,日本學者內藤湖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謂 「開啟日人對於中國書畫的正確鑑賞眼光」。
  • 日本七十年:綠色明治,粉色大正,黑色昭和
    1我們知道,近代清日兩國差不多同時開始變革,中國叫洋務運動,日本是明治維新。然而,清朝的中體西用最終未能扛住吸收了更多歐美思想與技術的日本。3明治之後是十五年的大正時代。這時期,歐洲由於一戰的影響,很多人跑到日本投資,日本經濟穩度增長。市民生活,更為豐富。坐電車、看電影、遊博覽會;女士們穿著與歐美一樣時髦的裙裝,閃瞎行人的眼。人們的思想也更為開放,各種報刊如雨後春筍。人稱那個時代為大正浪漫。是帶著粉色的。
  • 大正時代︱風靡一時的中國旅遊熱
    在日本,從江戶時代直到二戰結束,習慣上用「支那」指代中國,源自印度佛經日譯本裡對「秦」(chin)的訛音。不過,在大正時代作家口中的「支那」並不含貶義色彩,魯迅的文章裡也曾多次使用。谷崎這篇小說寫於1921年,上文所引的這段對話反映了大正時期的一大社會時尚,那就是持續十數年的中國旅遊熱,而這一風潮首先興起於日本文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