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十大著名旅遊景點,需要的趕緊收藏起來

2020-11-14 川妹曉檜兒vlog

綿陽,別稱「中國科技城」,四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遊地帶。東鄰廣元市的青川縣、劍閣縣和南充市的南部縣、西充縣;南接遂寧市的射洪市;西接德陽市的羅江區、中江縣、綿竹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肅省的文縣接壤。介於北緯30°42′—33°03′、東經103°45′—105°43′之間,總面積20248.4平方千米。

自漢高祖二年(前201年),西漢設置涪縣以來,綿陽市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歷來為州郡治所,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邊堆山遺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是詩仙李白的出生地,黃帝元妃絲綢之母嫘祖的故鄉,夏王朝的締造者大禹的誕生地。

綿陽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設的中國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 ,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 、成渝經濟圈七大區域中心之一 ,獲得過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杜拜獎) 、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

下面就讓我來盤點一下綿陽的旅遊景點:

一、北川羌城旅遊區

綿陽市北川羌城旅遊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北川羌族自治縣,有北川地震遺址區、北川新縣城,北川地震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吉娜羌寨、維斯特遊客中心等景點組成。

旅遊區是四川省第六家、綿陽市第一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境內,由地震紀念地、大愛文化觀賞區和禹羌文化體驗區三大部分組成,總面積6.01平方公裡。

主要景點:

綿陽市北川羌城旅遊區內有最大、最全面紀念「5·12」

綿陽市北川羌城旅遊區地震事件的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是全國唯一全面展示羌族歷史文化的民俗博物館,是中國民俗博物館北川分館,也是中國最大的羌族民俗博物館,被譽為「中國羌族第一館」;巴拿恰商業街是集商業、餐飲、休閒娛樂、旅遊接待為一體的特色步行街;吉娜羌寨是羌族文化體驗觀光地,也是羌族傳統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北川歷史悠久,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地,稱「神禹故裡」,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於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正式建縣。1952年,北川縣城從治城(現禹裡鄉)遷至曲山鎮,距綿陽市區60公裡,距成都160公裡,建成區面積0.9平方公裡,分為新、老兩個城區。震前,縣城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共計3萬餘人。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北川縣城受災慘烈,頃刻變為廢墟,其中老城區房屋80%以上倒塌或被山體掩埋,新城區70%以上倒塌,其餘房屋均成為危房。特別是縣城四周山體因地震發生大面積崩塌,摧毀大量建築,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按照國務院原總理溫家寶的指示精神,我們對震後的北川老縣城採取一系列保護措施,並在任家坪開工建設地震紀念館,使其成為世界首座以整體保存地震、洪澇災難原貌,集見證、展示、紀念、警示、科普、科研等功能於一體的社會文化、科學理論、自然遺產保護展示平臺。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位於毗鄰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的任家坪,佔地14.23萬平米,建築面積1.428萬平米。主題建築名為「裂縫」,寓意將災難時刻閃電般定格在大地之間。是四川省災後精神家園重建「一館三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宣部確定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三基地一窗口」、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

5·12汶川特大地震科普體驗館佔地面積3550平方米,建築面積3062平方米,陳展面積1530平方米,與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互為補充,重在向人們普及地震知識,體驗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表現了「感受地震、傳播知識、關愛生命」的主題。全館分為時空隧道、災難現場、解密地震、穿越斷裂帶、震前防禦、應急與救援六個部分,充分運用了擬真場景、LED視頻、互動投影、白膜投影、U型影院和4D動感影院等現代最新科技手段,突出了展覽的觀賞性、參與性和互動性,讓遊客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學到知識,整個展覽給您帶來全新的感受。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地震科普體驗館具有「紀念、展示、教育、宣傳、科研」等功能,最終將建成世界級的地震災害研究基地和世界級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巴拿恰特色商業街

北川新縣城巴拿恰特色商業街,是山東省援建的重要旅遊服務業項目,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4000多個。

北川新縣城作為震後唯一異地重建縣城,經過山東援建者和北川人民兩年多的艱苦努力,一座新城拔地而起。新北川把民族與現代融為一體、古典與時尚匯於一城,成為了「城建工程的標誌、抗震精神的標誌、文化遺產的標誌」,成為集中展示災後重建質量與速度的一個樣板。同時,風雨廊橋、特色商業街、羌風居民樓等援建項目,成為吸引海內外遊客的一道道靚麗風景線。

羌族民俗博物館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座落於北川新縣城中羌族民俗博物館軸線上,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2平方米。該館由澳門基金會投資1億澳元(折合人民幣8588萬元)援建,按國家二級博物館標準設計建設,民族特色鮮明,風格獨特。館內展覽以實物形態和大型場景復原相結合,並以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不同時代、地域、民俗特色,重點突出羌族民俗文化特點。該館是集收藏、保護、展示和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是繼承和弘揚古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2009年10月,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與中國民族博物館籤訂協議,成為中國民族博物館北川分館。

吉娜羌寨

吉娜羌寨系北川縣擂鼓鎮貓兒石村一社、二社範圍內羌族居民吉娜羌寨聚居的村寨,寨子左邊是花椒坪、右邊是厚皮山、正背面是扎口寺。在吉娜羌寨,有濃濃的羌族情,可以觀神奇建築,賞民俗風情,品特色美食,品佳釀美酒。

尋龍山

尋龍山位於永昌鎮以西,總面積3.14平方千米,以喀斯特地貌和礫巖群為特色尋龍山,國家地質公園。景區內臥龍洞深約7公裡,空間達30萬立方米,洞中有暗河,洞外有石芽、石筍、落水洞和小地縫,自然景觀奇特。景區內龍隱鎮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景區可同時接待800餘人就餐住宿、淋浴溫泉、召開會議。

維斯特農業觀光園

維斯特農業觀光園位於新縣城東南部,為山東對口援建北川維斯特農業觀光園農業的重點項目,由壽光蔬菜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興建。經營範圍包括現代農業示範展示,高山農業研發種植,高山特色農產品交易、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倉儲,農業科技培訓,山區生態農業休閒觀光,以及綠色生態餐飲娛樂多個領域。園區內設有東西兩個展廳,所展陳的奇花異草、優質瓜果和高產蔬菜,令人大開眼界。


二、綿陽北川藥王谷

藥王谷位於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與江油市接壤的藥王山上,是國內著名4A級旅遊風景區,海拔1400~2000米,度假區總面積約10平方公裡。

藥王谷緊靠九環東線(江油—平武),緊挨九皇山景區,距李白故裡江油市23公裡,距綿陽市64公裡,距成都市166公裡。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景區自恢復運營之日起一年內,對醫務工作者實施免門票的優惠政策。

林峰山

藥王谷所在區域盛產中藥材,山林遍生百年藥樹,相傳中華醫藥:始祖岐伯、藥王孫思邈、劉神威、李時珍、等等許多名醫都曾都來此山採藥治病,山上居民一直有供奉藥王菩薩的習俗,藥王谷因此得名。

首個以中醫藥健康調理為主題的藥王谷景區是我國第一個以中醫藥養生為主題的山地旅遊度假區。也是地震後四川省內首個新建成的景區。藥王谷開發建設耗資3.2億元,已於2010年3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截至目前,每年接待上百萬客流,特別在炎熱的夏季是旅遊愛好者的最佳選擇。

藥王谷內有大大小小的溶洞七個,形態各異。藥王谷山頂上有一尊20多米高的藥師佛白色塑像,稱為「藥王大佛」,在山下幾公裡外都能看見,是藥王谷的標誌性建築景觀。

藥王谷位於雪域高原淨土的東大門——北川境內的藥王山上,緊靠九寨溝旅遊環線東線,這裡藉助中藥材原始森林的特殊氣場,成為我國唯一一個針對亞健康人群開展國醫體檢和健康調理的度假區。在這裡,既可以感受源遠流長的望、聞、問、切國醫文化,享受個性化、一對一的中醫體檢、減壓調理方案,還可以觀神樹奇景、沁仙藥氣場、禪悟明心、養疲憊之身,讓遊人遠離都市煩囂後,在原始山谷美景中暢快感受養生的樂趣。

藥王谷有我國最大的成片百年辛夷林,樹齡最大的有四、五百年,因辛夷花能治鼻疾而被歷代山民稱為神樹。每年清明前後,數千株高大的辛夷花樹競相怒放,漫山花開,顏色由白到粉、由粉到紫,由紫到紅,如詩如畫,依山成勢,形成壯觀的高山花海奇觀。

藥王谷引進了60多種中藥材觀賞花卉,分別培植在賓館四周的300畝石林草地中間,使藥王谷從每年3月至11月都鮮花盛開。特別是每年三月底辛夷花開之時,百年大樹,滿樹鮮花,漫山遍野,其壯觀景色令人難忘。



三、仙海風景區

仙海湖風景區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境內,是依託沉抗水庫建立起來的省級水利風景區。是中共綿陽市委、市人民政府為了充分發揮仙海風景區的資源優勢和綿陽科技城輻射帶動功能,培植新的經濟增長區域,於2003年6月批准成立的。距綿陽城區10公裡,108國道,綿梓公路及綿陽市二環路從區內通過,交通方便,基礎設施配套,並以水上娛樂和水上運動為特色,擁有鴻遠遊樂園,自行車健身等多個旅遊項目,兼有度假、休閒、觀光、商住、會議等多種功能。

主要景點

綿陽市仙海風景區是依託武引工程的骨幹工程——沉抗水庫建立的省級水利風景區。是綿陽的六大旅遊經濟開發區之一。它距綿陽市區十七公裡,距成都110公裡,交通十分便捷。風景區由清華大學專家組進行了起點高、風格新、功能齊的總體規劃。

風景區分水源保護區、水上運動區、水上娛樂區、高級休閒區、別墅會議區、田園鄉村度假區、靜態水域、陸上風景林帶和水產養殖區九大功能區,以水上運動、水上娛樂為特色,兼有度假、休閒、觀光、商住、會議等多種功能。是國內較大的距城區很近的充分展現湖光山色、融人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城郊休閒勝地。

仙海風景區地處九寨溝、黃龍、峨眉山、劍南蜀道等黃金旅遊環線的中心地帶,規劃面積36.8平方公裡,首期開發面積13.8平方公裡,水面近7平方公裡。區內林木繁多,風光秀麗,有孤島、半島40餘座,一幢幢現代歐式風格的建築盡顯歐陸風情。還有許多如秦始皇、三國等歷史故事及古驛道、神仙樹等著名景點。

近兩年來,風景區管理局先後投入一億多元人民幣,進行了全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景區內路、水、電、天然氣、郵電、通訊、寬帶多媒體和物業管理設施基本建成,能夠滿足景區項目建設和經營需要。遊船碼頭、仙海廣場等公用設施已經竣工交付使用。還有水上飛傘、空中溜索,騎自行車觀光等20多個項目供遊人觀光娛樂。

仙海鴻遠遊樂園,是綿陽市仙海景區裡唯一以中小型遊樂設施與真人CS戰相結合的有一定規模的遊樂場地,佔地面積廣闊。該園自開放營業以來,已擁有中小型遊樂設備15項,不僅有普遍為孩子矚目的兒童樂園、垂釣、保衛釣魚島、小火車、章魚船、環山水戰車、陸海空、轉馬、步行環、碰碰車、迪斯科、卡丁車、鬥牛、三維太空環,其中滑旱冰,尤其是「山地真人CS戰」,特別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來到仙海湖景區,除了可以領略到怡人的湖光山色外,還能品嘗到美味的仙海魚。

風景區規劃中尚有西南植物園、狩獵場等40餘個大型項目。


四、尋龍山風景區

尋龍山風景旅遊區位於四川綿陽市安縣老縣城南1.5公裡處,處於九寨旅遊環線上,背靠羅浮山、千佛山,總佔地面積3.14平方公裡。景區屬第二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礫石巖群,集奇秀的自然風光和蜀漢人文風情於一體而揚名巴蜀。景區不僅景觀新奇、服務精良,而且配套設施完善。

主要景點:

景區現有臥龍洞、龍隱鎮、沙汀墓、龍鱗坡石林、聚龍廣場、尋龍山景點五彩池藥浴溫泉、臥龍居太空浴、臥龍居溫泉別墅等幾大景點構成。景區景觀新奇、服務精良、配套設施完善。景區可接待400人就餐,180餘人住宿,260人沐浴溫泉,60人享受太空浴。臥龍洞能同時接待3000人進洞獵奇。另外,景區設有上下兩個停車場,可供200輛小車同時停放。景區會議室可承辦50人的中小型會議。

龍鱗坡石林

龍鱗坡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半下沉式礫石石林,石林面積近2平方公裡,海拔分布為590米~660米之間,石芽、溶溝是石林的主要構成形式。石林高度一般在2—4米,最高可達10米。石林造形奇特,將軍石、羅漢石、醉漢石、飛馬石及其它各種象形石比比皆是,大小不一,形態各異,錯落有致,蔚為壯觀。

臥龍洞

臥龍洞是亞洲第一、世界罕見的礫巖溶洞,它形成於晚三疊世卡尼時期,距今已有2億年以上的歷史。溶洞分上、中、下三層,陸路、水路划船通道約4000米。洞內高大空曠、鍾乳懸空、景點新奇、支洞繁多,它見證的是兩億年前地球上所發生過的地質現象,再現的是兩億年前神奇的地質演變過程,被地質專家稱之為「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如今,您若徜徉其間,美妙動聽的音樂、撲朔迷離的燈影、神秘莫測的煙霧……帶您走進美麗神奇的「地下香格裡拉」。

生物礁石

在2001年12月國家批准建立的國家地質公園中,安縣海綿生物礁古生物遺址在中國是唯一的礫巖巖溶國家地質公園。這種地質公園世界上只有兩處,另一處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中。安縣雎水鎮的海綿生物礁沿龍門山方向分布,長約25公裡,寬約7公裡,而尋龍山風景旅遊區正處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的門戶。龍門山地處成都平原與阿壩高原交界處,在四川盆地的地殼上隆、海水外洩的過程中,無數次火山爆發,形成古海綿生物礁化石。

海綿生物礁是一種礫巖巖溶石灰石。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任何一座樓房大的巖石,在它的橫截面上看,都由魚蛋一樣大的顆粒擠滿其中,這就是兩億多年前,晚三疊紀時鈣化的古海綿生物,當地人又叫它「魚蛋子石」。在這些顆粒中有湯圓至拳頭大的貝殼化石,也有十幾米長的魚椎骨化石和蜷屈在一起的漂亮的海蛇化石……

1979年,成都地質學院的吳熙純、譚光弼教授帶領學生在龍門山一帶發現了這種化石。他們的論文在國際國內產生了很大轟動。

十幾年來,這些珍貴的地質瑰寶一直當石灰礦在開採,每年以近百萬噸的速度在變成水泥。2000年12月,安縣關閉了化石區的所有採礦點,2001年12月,國家批准在此建立國家地質公園。現在,人們可在關閉了的礦山巖石斷面上,一睹古海綿生物礁的風採。安縣一帶海綿礁的發現,填補了海綿動物地質史演化的空白,也解開了古地中海變遷和歐洲侏羅紀海綿起源之謎,在世界生物學、石油地質學等多個領域都有不可估量的科研價值。

龍隱鎮

龍隱鎮原名北鬥鎮,是西南地區獨一無二、完整體現民國時期小鎮生活風貌的古鎮。古鎮以小、全、特、巧、奇獨具特色。 從宏偉雄壯的寨門子進入龍隱鎮, 沿著青石板鋪築的小街道漫步,您可以看到精巧別致的筒車,欣賞到琳琅滿目的具有川西北壩子風情的民俗工藝製品。

龍隱鎮作為西南地區獨一無二、完整體現民國時期小鎮生活風貌的影視拍攝基地。小鎮以它獨特、齊全的場景設計在短短的時間內,共吸引了5部電視劇攝製組前來拍攝。在這裡成功拍攝的電視劇有:《淘金記》、《花殤》、《王保長歪傳》、《誤入深山的女人》,以及由著名表演藝術家李保田先生主演的《王保長抓壯丁新篇》。其中,王保長滑稽喜劇的形象在川西壩子可謂家喻戶曉。也正是因為如此,龍隱鎮又以它獨特的古樸魅力,吸引了《王保長後傳》攝製組前來拍攝,屆時,劉德一、李伯清等著名演員將聯袂打造出王保長新形象。在龍隱鎮,您可以自演一段影視劇,或演王保長,或演三嫂子,留作紀念,也讓自己當一回明星,過把癮。龍隱鎮影視拍攝基地熱忱歡迎各界朋友的光臨。


五、百年好合愛情谷

百年好合愛情谷位於四川省江油市大康鎮境內的國家AAAA級景區,與九皇山相鄰,相距僅16.3公裡,開車僅15分鐘左右到達。

百年好合愛情谷中主要以百合的品種繁多而出名,園區內已有百合品種1500餘種,種植百合面積大餘5200畝。園區由「風情月意、青梅竹馬、愛情小築、青雲滑梯、愛情隧道、百合博覽園」等主題公園組成。

百合好合愛情谷於2015年建立,2015年6月12號獲得百合公園的稱號。

百年好合愛情谷屬於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類型,東半年受偏北氣流控制,氣候乾冷少雨;下半年受偏南氣流控制,氣候炎熱、多雨、潮溼。百年好合愛情谷氣候特點: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具有春早、夏長、秋短、冬暖的特點。

百年好合愛情谷年均氣溫16.4°C,最冷月平均氣溫為4.9°C,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5.3°C,年平均無霜期限280天。年均日照總數1367h,冬季光照較少,春、夏、秋日照數大部分地區偏多。降雨充沛,年均降水量1139mm,時空分布不均,夏半年平均降雨量1032.6mm,冬半季平均降雨量106.4mm,降水多集中於夏秋之間,冬春季節容易發生乾旱。百年好合愛情谷年均相對溼度大於80%,空氣常年比較潮溼,植被茂密,年均蒸發量不大,終年較溼潤。

四川松花嶺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長期致力於百合的種源收集、種植生產、新品種培育、多產品研發等工作。經過數年人工培育,已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松花嶺1號、金百合一號、金百合二號、金康1號、金康2號等自有培育品種,這些自主培育的新品種,在海拔500——2500m內均可種植,其種球可耐零下20℃,出苗後氣溫在3℃以上,為近年百年好好愛情谷的主要品種之一。不斷增多的百合新品種為百年好好愛情谷的百合景觀和百合產業打下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松花嶺1號

橙紅花,味純甜,帶明顯水果香味,喜光,株高80——120cm,抗病蟲能力強,鱗莖直徑可達8cm以上畝產2500公斤以上,食用口感極佳,多數人認為食用品質比蘭州百合更優良,園林綠化、觀賞、保健皆可。

♦金百合1號

黃花,味甜,株高80——120cm,耐寒,耐半陰,抗病能力強,可短時間重茬栽培,產量穩定畝產3000公斤以上,鱗莖直徑可達10cm以上,食用、園林綠化、觀賞、保健皆可。

♦金百合2號

淺黃花,略帶香氣,味甜,粘糯,澱粉高,株高80——120cm,耐寒,耐半陰,在近30個品種中比較其抗病能力最強,鱗莖直徑可達12cm以上,畝產3000斤以上,食用、園林綠化、觀賞、保健皆可。

♦金康1號

白花,味甜,株高80——120cm,耐寒,耐半陰,抗病能力強,可短時間重茬栽培,產量穩定畝產3000公斤以上,鱗莖直徑可達10cm以上,食用、園林綠化、觀賞、保健皆可。

♦金康2號

米黃花,略帶香氣,味甜,粘糯,澱粉高,株高80——120cm,耐寒,耐半陰,在近30個品種中比較其抗病能力最強,鱗莖直徑可達12cm以上,畝產3000斤以上,食用、園林綠化、觀賞、保健皆可。



六、江油李白故裡

李白故裡位於四川省綿陽江油市青蓮鎮。《李翰林集序》中有:白本隴西,乃放形,因家於綿,身既生蜀。李白《與韓荊州書》:白,本隴西布衣,流落楚漢。李白故鄉是隴西(今天甘肅天水一帶)。生於中亞。後移居四川。

長安元年(701年),李白生,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從古至今為李白故裡就有各種爭論。明代的思想家李贄說過一段很風趣的話:「蜀人以白為蜀產,隴西人則以白為隴西產,山東人又以為山東產,而修入《一統志》,蓋自唐至今然矣……嗚呼!一個李白,生時無所容入,死而千百餘年,慕而爭者無時而已。餘謂李白無時不是其生之年,無處不是其生之地。亦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亦是巴西人,亦是隴西人,亦是山東人,亦是會稽人,亦是潯陽人,亦是夜郎人。死之處亦榮,生之處亦榮,流之處亦榮,囚之處亦榮,不遊不囚不流不到之處,讀其書,見其人,亦榮亦榮,莫爭莫爭。」

主要景點:

太白碑林

碑林以園林為基調,注重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根據李白詩風的脈絡,分為「李白詩精品園」、「清風明月園」、「故園山水園」、「磨針尋夢園」、「詩仙醉酒園」等五大部分。碑刻的內容主要是歷代書畫名家書寫的李白詩歌和頌揚李白的楹聯詩文等近二千件創作精品,風格迥異,足以體現我國源遠流長的書畫藝術的深刻魅力,極具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我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書法家趙樸初先生專門為此題寫了「太白碑林」碑名。

隴西院

江油太白碑林位於江油市區西南15公裡青蓮場天寶山麓。為唐詩人李白故宅。據院內原有的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縣舊宅碑並序》記:「先生舊宅在青蓮鄉,今舊宅已為浮圖者居之。」(碑今移縣城紀念館)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今屬江油)縣令楊天惠《彰明逸事》記云:「清廉鄉(白)故居遺址尚在,廢為寺,名隴西院。」宋建隴西院,明末毀於火。現存殿宇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倉頡、太白、文昌、地母等殿,並祀李白塑像。至民國年間,諸殿堂多殘破,僅山門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隴酉院」三字猶存。建國後歷經修葺。院東數百步有李白妹月園基。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一帶),是李淵,李白,李廣等人的祖籍,有一定的影響。唐太宗曾詔令天下,隴西為李姓的郡望。李姓的郡望、堂號均以隴西命名。

太白洞

位於江油市武都鎮北2公裡許涪江左岸。是一天然洞穴。相傳唐李白青少年時常坐船來此遊覽,天晚,對岸燈籠洞出現燈籠一對,四周通明,李白乘興在洞口夜讀,合卷後燈光即自行消失。因此,民謠有「燈籠洞對太白洞,燈照太白把書誦」。洞口高約7米,寬約10米,可乘船入內。水泉清澈,清雅幽靜。洞壁有歷代遊人題刻多處。

李杜祠

李杜祠在綿陽市東2公裡的芙蓉溪東岸。後人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都來過綿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為清澈的芙蓉溪,祠後為蔥蘢的富樂山。現存大門、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佔地6畝,工部詞為單簷懸山式抬梁木結構建築,面積120.96平方米。水榭體量較大,為單簷歇山式頂,抬梁結構,長15.4米,寬5.9米,橫跨於水池之上。四周有圍牆,園內有花圃,環境幽靜,景色宜人。當前已修葺一新,有《李杜與綿州》陳列遊人絡繹不絕。現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燈武館

位於江油市昌明河畔,與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由於現代著名高僧海燈法師生於江油重華鎮,故在此地建立武館。該館成館於1988年,集仿古軒、室、亭、榭、迴廊和演武廳、練武場於一館,布局謹嚴、氣勢、宏偉。該館現由已逝世的海燈法師高徒執教,常年招收海內外學員,教授名揚海外的正宗少林武術,現已為國家培養了不少專業、業餘武術人才。

李白紀念館

李白紀念館是1962年紀念李白逝世1200年籌建的。紀念館三面環水,竹柳成蔭,幽雅寧靜。主要建築有太白堂、太白書屋、曉雅齋、懷榭軒、臨江仙館。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寶,記載詩人青少年時代在青蓮的兩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太白像、碑刻等,還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獅以及建於明代的雷鳴堰等文物古蹟。與紀念館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園,園內展布樓亭閣榭,林木豐茂,環境優雅。


七、平武報恩寺

報恩寺,位於中國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城中部,報恩寺是明朝勅修寺院,始建於明英宗正統五年,在明正統十一年旨準改建為 「報恩寺」,於天順四年(1460)建成。

報恩寺,是中國目前保存完好的明朝宮殿式佛教寺院建築群,是四川平武地區古代歷史、文化、宗教和藝術遺蹟的典型代表。

報恩寺,佔地近2.5公頃,是目前四川規模最大、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築群之一 。2020年2月,綿陽市發改委向旅遊景區、綿陽博物館等文旅單位發出倡議,對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實行免費參觀遊覽政策,提供系列免費貼心服務,報恩寺等綿陽市17個景區自恢復運營之日起一年內,對醫務工作者實施免門票的優惠政策,醫務工作者持有效證件,可免費參觀遊覽 。

四川平武縣報恩寺恩寺,由明代龍州宣撫司世襲土官僉事王璽、王鑑父子奉明英宗聖旨主持修建,始建於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

1956年,被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報恩寺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學科研基地。

全寺所有用清一色珍貴楠木建成,規模宏大,布局和諧,結構謹嚴,建築精美絕倫,特色濃鬱,為國內所僅有,被中外建築專家譽為「明初罕見之遺構」。寺內古木參天,氣象森嚴,飛簷凌空,金碧輝煌。

大悲殿中的用整根楠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觀音像、華嚴藏中的轉輪經藏和泥塑蟠龍,以及遍布全寺的彩繪壁畫,都是世間罕見的藝術珍品。屋頂瓦片全採用琉璃瓦,屋簷的每片瓦片上都雕刻有龍。

報恩寺的壁畫,在大雄寶殿和萬佛閣內現存300多平方米的珍貴明代壁畫,這些壁畫有身材高大、體態肅穆的帝王君主;有手捧貢品、端莊秀麗的天神玉女;有體形剽悍、面目猙獰的天王力士;還有兩手合十、神情謙恭的寺廟僧侶。各種人物畫像高達3米,高低錯落,左右顧盼,周圍襯以流雲仙氣,並與閣內供奉的金身佛像有如眾星拱月,前後呼應,動靜相襯,生動地構成了一幅幅莊嚴的「護法圖」。


八、西羌九皇山猿王洞

西羌九皇山景區(原西羌九皇山猿王洞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景區集人文與自然之大成,以古樸的西羌文化為主線,是如今唯一尚存的古老的西羌文化遺蹟與生活習俗,是體驗西羌風情、休閒、度假、從事商務、會議、科考及保健、養生的綜合性景區。

景區總開發面積25平方公裡,目前已建成的景點及旅遊項目包括天然徒手逮獵場、羌王狩獵場、猿王洞、情人橋、西羌酒店、險山賓館、松山度假別墅、天然礦物質溫泉、羌寨風情園度假村、四條不同風格的索道、跳躍式高空管式滑道、羌人溜索、爾瑪生態文化藝術牆、雲寶頂運動休閒區、羌情園民俗文化區、彭家梁生態休閒區等,它們共同構成了九皇山景區生態多樣性與文化多元性、運動休閒性與觀光娛樂性有機結合的景區特色。

主要景點:

西羌九皇山景區分為前山和後山兩部分,前山主要有猿王洞、情人橋兩大景點,後山的主要景點有爾瑪古道、天神殿、西羌第一碉、羌族風情園、徒手逮獵場、蔬菜基地、雲寶頂滑草(雪)場、鷹嘴巖、箭竹海等。

猿王洞

重建的猿王洞,高懸在數百米的峭壁上,面臨連綴群山和深澗峽谷,氣勢十分宏偉,洞內有世界罕有的鈣化五彩池,被人們稱之為「地下黃龍」,在國內外已進行旅遊開發的溶洞中,幾無出其右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鑑賞價值。

洞內外空氣不易交流,因而形成必然的溫差,夏天洞外炎熱,洞內涼爽;冬天洞外嚴寒,而洞內卻溫暖如春。洞內有著大量的石鐘乳、石筍、石縫,形成了「倒掛石林」、「田園風光」等多處景色,加上導遊有板有眼的講解,激發旅客無限遐思。

情人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猿王洞生活著一群猿猴,白天猿王率領著它們覓食、抵禦猛獸,晚上棲息在溶洞中,過著舒心安閒的生活。傳說天上的仙女也戀慕這裡的美景,常在此遊玩。猿王愛慕仙女,攀著古藤,蕩過深澗,來此與仙女相會,後來猿王與仙女終於成為情侶,永結齊心。猿王和仙女的誠摯愛戀終於打動玉皇,於是玉皇將猿王也超度成仙,讓他與仙女的愛情能夠海枯石爛也不變。後來人們猿王成仙的地方建起了飛仙閣,為紀念猿王與仙女的戀愛又修建了「鳳凰亭」,在猿王攀藤蕩澗的地方建起了「情人橋」。有詩讚曰:「古藤斜掛牽玉女,飛澗橫鉤渡玄猿」。

羌山雲海日出

日出、雲海是西羌九黃山猿王洞景區的特色之一。因為地處山地,天色立體差異大,所以夏天的雲寶頂一帶,時而豔陽高照,時而雲遮霧繞,上一秒藍天幽幽,轉眼卻又是烏雲壓頂,瞬息萬變,美不勝收。

泥盆系地質剖面

西羌九黃山猿王洞山地峽谷特徵可歸納為奇、秀、雄、險、絕,沙窩子至桂溪鎮下場口12公裡的峽谷中,由地球3.5-4億年間轉變的泥盆系地質剖面特徵突出。在這裡可在看到地球3億年前至今的沉澱物,這裡的泥盆系剖面出露完整,厚度,而且化石種類很是豐富,被地質專家稱作世界罕有的地質博物館,是淺海上升為陸地的歷史見證。再經由內外壓力的配合塑造,形成了現今的地貌形態。

原始森林

因為猿王洞二、三級平臺地形複雜,天色多樣,是以它繁育著豐碩的植物和種類眾多的動物。二、三級平臺高山原始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5%,群落結構完整,除原始森林外,夏日可以開展滑草,冬季可以開展滑雪等項目。三級平臺以上的山林四周皆為峭壁,動植物與外界聯繫少,形成了獨立的生態系統,如箭竹海,山上的古樟、古銀杏、紅豆杉和被稱之為「活化石」的水青樹、珙桐等,以及獼猴、鹿、錦雞、野雞、綠尾虹雉等,揭示著猿王洞風光區的巨大生態價值。

平通河谷

峽谷中桂溪河水色清麗、氣勢不凡,其形、聲、色、光皆具有不低鑑賞價值。水體晶瑩、清亮,整個河流如同銀帶,水流或舒緩或奔放,給人以安詳舒適的感覺。沿江的河灘小巧玲瓏,秀麗可人,美觀非常,靈氣十足。

絕壁棧道

要步行進入後山原始森林區,必須經過絕壁棧道。絕壁棧道修建於峭壁之上,險峻陡峭。爬山雖然辛勞,但也不失為一種樂趣,旅客在飽覽九黃山秀美風光的同時,亦可體驗探險的樂趣。遊客作詩曰:「棧道掛峭壁,雲年夜腳下起,飄飄凌虛空,或可遇仙女?」

高山林海

在海拔2000米擺布的山上,植被更顯茂密,這裡有面積達數百畝的箭竹林,有紅豆杉、水杉、銀杏、水青槓、珙桐等珍稀植物。這裡春夏可以看杜鵑與百花爭妍,秋可閱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冬可賞瓊雕玉砌、白雪皚皚。

景區二、三級平臺地形複雜,天色瞬息萬變。這裡樹木茁壯生長,古藤環繞糾纏,有著多種珍稀樹種、生活著多種珍稀動物。

在後山的人文景觀羌寨風情園別墅群區,還可以看到宏偉雄壯的天神殿、巍峨聳立的西羌第一碉,揭示羌人餬口場景及勞動場景的羌文化圖展,出色刺激的動物表演等等,因負氧浪子濃度較大,在這天然的氧吧裡,盡情呼吸新奇而清潔的空氣,蕩盡身心的倦怠和懊惱。

滑道、溜索

高空管軌式滑道,全長1500米,穿行於險山叢林之中,勢如空中之盤龍,曲線優美,巍巍壯觀,而且還可以自由控制速度,以車代步。兩條長約380米的高空溜索橫跨山嶺之間,僅憑一根繩索即可穿山越嶺。


九、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

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梓潼縣七曲山上,公園距梓潼縣城最近端3公裡,最遠端20公裡。東與建興鄉、馬鳴鄉為鄰,南依文昌鎮,西臨許州鎮,北接演武、建興鄉。公園地理座標為東經105度11`至105度15`2``,北緯31度40`40``-31度47`30``,規劃總面積2346公頃。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景觀資源除了作為森林公園主體的森林群落景觀外,其景觀資源的核心反映在「古文化、古道、古建築、古樹」的四古為主的人文景觀上,全國第一的文昌大廟和古柏林,以及優美的神話傳說,古老的戰場遺址,歷代名人墨客留下的大量歷史故事和詩詞文章,使整個森林公園具有凝重、深邃的歷史文體內涵,體現出「古、奇、幽、深」的特色。

主要景點:

四古

公園景觀資源除了作為森林公園主體的森林群落景觀外,其景觀資源的核心反映在「古文化、古道、古建築、古樹」的四古為主的人文景觀上,全國第一的文昌大廟和古柏林,以及優美的神話傳說,古老的戰場遺址,歷代名人墨客留下的大量歷史故事和詩詞文章,使整個森林公園具有凝重、深邃的歷史文體內涵,體現出「古、奇、幽、深」的特色。七曲山可春日遊春,夏日避暑,秋來登高,冬可賞雪。漫步古柏林,便進入了天然氧吧,吸納古柏產生的負氧離子,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除病安神,延緩衰老,達到健康長壽,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無私恩賜。 公園內現有景點49個,規劃景點59個。

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最老的「壽星」黃柏有2100歲,最年輕的「壽星」潘家柏也已200歲高齡。如今,新植柏林成片與古柏林區相連,形成了一條10多公裡的「綠色長廊」,完整的古柏生態遺存受到了國家的重視,1994年新老柏林區被林業部批准為「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加以重點保護,2004年又被省林業廳列為「四川省翠雲廊古柏自然保護區」。

達到健康長壽,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無私恩賜。 公園內現有景點49個,規劃景點59個。

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最老的「壽星」黃柏有2100歲,最年輕的「壽星」潘家柏也已200歲高齡。如今,新植柏林成片與古柏林區相連,形成了一條10多公裡的「綠色長廊」,完整的古柏生態遺存受到了國家的重視,1994年新老柏林區被林業部批准為「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加以重點保護,2004年又被省林業廳列為「四川省翠雲廊古柏自然保護區」。

七曲山古柏大觀園

據美國林業科學家測定,一公頃柏樹一晝夜分泌的揮發性殺菌素是松樹的6倍,能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人在呼吸淨化過的空氣後,能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因此,七曲山風景區無疑又是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七曲山國家森林公園

七曲山古柏大觀園中,不僅有植於秦代的「皇柏」,還有「漢柏」、「張飛柏」、「晉柏」,最年輕的壽星也是明代的「李公柏」和清代的「潘家柏」。七曲山千年古柏是不可再生的自然生態旅遊資源,是「活文物」,雖歷經滄桑,卻枝葉繁茂,生機勃勃,絲毫沒有龍鍾老態;它以頑強的生命力、飽經風霜的年輪、奇特的風姿,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向世人展示出獨特的魅力。

蜀道

金牛蜀道,嘆為觀止;漢唐文化,熠熠生輝。飛棧連雲的金牛蜀道,凝聚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沉積了豐富的歷史故事,保存著眾多的名勝古蹟,千裡蜀道和萬裡長城一樣,是中華民族勤勞的見證和智慧的象徵。梓潼自古流傳的「五丁開山」、「石牛成道」、「山崩五嶺」等神話傳說,生動地反映了蜀道開鑿的歷史過程。至今,在蜀道上仍有古棧道、攔馬牆、古驛館、飲馬槽等遺址,被專家譽為「古陸路交通活化石」。

武侯祠

梓潼南連成都名勝武侯祠,緊靠綿陽富樂山三國城,北接劍門關、漢德城、葭萌關,東依閬中桓侯廟、南充萬卷樓,是三國蜀漢尋蹤黃金旅遊熱線的必經要道。徜徉三國蜀漢古蹟,可以實地感受蜀漢與曹魏相爭於蜀道古戰場的風煙,緬懷三國群雄,追蹤民族心靈演變,猶如行舟於歷史長河。到梓潼旅遊,觀蜀道之美景,發思古之幽情,是眾多遊客的必然選擇。

為了讓具有獨特、唯一價值的文化旅遊資源展示出它迷人的魅力,近年來七曲山風景區先後投資近億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功能,強化宣傳營銷。隨著景區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不斷提高,前來觀光朝聖的遊客絡繹不絕,2005年共接待中外遊客51.6萬人次,其中臺灣、日本等地海外遊客3.01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達2750萬元。



十、江油竇團山

竇圌山,又名圌山,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裡的涪江東岸。面積約4.7平方公裡,海拔高度1140米,相對高度608米。竇團山景區有十大旅遊區域,二十八個景點,博十幽深。雲巖寺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飛天藏具有八百多年歷史,舉世無雙;圌嶺鐵索飛渡堪稱神州一絕;高空滑翔驚險刺激;載人索道安全舒適;桃園景區清雅爽朗;中國歷代皇帝長廊223尊圓雕石刻居全國之最。

江油竇圌山,因遠看呈圌(chuan)又名圌山。南北走向,長2.8公裡,寬1.68公裡,面積約4.7平方公裡。海拔高度1140米,相對高度608米。地理坐標:東經104度49分,北緯31度55分。景區內植被茂盛,夏季平均氣溫21.7攝氏度,是極佳的避暑聖地。 竇圌山遠看呈圌,山顛三峰,拔地而起,高逾100米。峰頂各有古廟一座,名東嶽、竇真、魯班。三峰之中惟西峰有險路可通,其餘兩峰由上下兩根鐵索組成懸橋相連。峰下不遠處為雲巖寺,始建於唐,明末焚於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寺前山門外有唐李白題贊圌山石碑一通,謂:"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 "寺內珍藏有道教文物「飛天藏」;「飛天藏」又名「星辰車」,宋淳熙八年(1181)建,元代至正時重修,車高9.82米,直徑7米,上下共四層,上雕塑有天宮樓閣,腰簷上裝飾有鬥拱,每層雕有執笏人物,形神自如,體態瀟灑,衣紋流暢,木柱及額枋上均施瀝粉彩繪,更顯精美巧妙,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屬道教文物。

主要景點:

以奇、險、幽、秀、絕的特色吸引中外遊客。山中十個旅遊景區,二十八個景點,博大幽深。雲巖寺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飛天藏具有八百多年歷史,舉世無雙。團嶺飛渡令您流連忘返,堪稱中華一絕。高空滑翔驚險刺激,載人索道安全舒適,桃園景區清雅爽朗,歷代皇帝園雕石刻屬國家之最。

飛天藏

竇圌山的「五絕」之一飛天藏就位於大雄殿前西側,殿分二間,上下兩層簷下施玉作鬥拱,上簷下有清光緒年匾一道,上書「萬善俱成」四字,下簷有匾一道,上書「飛天藏」。 飛天藏又名星辰車,南宋淳熙八年(1180年)建,元代至正時重修,「明季兵火,惟此獨存」。是我國唯一現存的宋代道教木製轉輪經藏。傳說推動星辰車,可祛病強身,延年益壽。可惜因為殿宇正在翻修,未見到這件寶貝。

通天道

從竇圌山牌坊開始,是一條通往山頂的步行石梯——通天道。通天道長513米,806級石梯,垂直高差63米,俊俏瀟灑,直指雲端。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感謝你的閱讀,歡迎評論區留言告訴我你給我的意見!

最後記得關注曉檜兒呀!

相關焦點

  • 四川十大旅遊景點,需要的趕緊收藏!
    關於景點九寨溝位於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漳扎鎮,地處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南距成都市300多公裡。為國家5A旅遊景區,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80%。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 四川著名旅遊景點大盤點來了,趕緊收藏起來吧
    四川是旅遊的天堂,「天下山水在於蜀」,它驚豔的自然風光,悠久的古蜀文化,在讓你甘心聽從其召喚。那麼四川有什麼著名景點?瑰麗的九寨溝,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的黃龍風景名勝區……本文為大家盤點四川著名景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綿陽十大旅遊景點有哪些?
    綿陽的景點比較多,有在市區的,也有在周邊的,如果你都想玩的話,可以花3至4天,周邊有藥王谷,大概需要半天的時間,門票是90元,第二個是七曲山大廟,位於綿陽市梓潼縣城北郊,七曲山大廟在川西北地區還是比較出名的,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門票是大廟+水觀音一共62元。
  • 宜賓十大旅遊景點,需要的趕緊收藏!
    關於景點興文石海位於四川宜賓市興文縣興底路。處於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過渡地帶,總面積約156平方公裡,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其地質遺蹟主要有:二疊紀地質剖面、地表喀斯特地形、天坑、溶洞、洞穴堆積物、瀑布、溶蝕峽谷、古生物化石、風暴巖沉積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坑,是我國發現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
  • 四川綿陽旅遊景點介紹,綿陽必去六個景點推薦,綿陽旅遊好玩地方
    四川綿陽被稱為中國科技城,擁有兩千年的建城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綿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綿陽旅遊必去的六個景點介紹。自然景點、人文景觀交錯。 藥王山是原汁原味的山,走在山間的棧道上,隨處可見瀑布飛流直下,並有幸見到瀑布彩虹,如入仙境。
  • 四川綿陽旅遊景點介紹,綿陽必去六個景點推薦,綿陽旅遊好玩地方
    四川綿陽被稱為中國科技城,擁有兩千年的建城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綿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綿陽旅遊必去的六個景點介紹。自然景點、人文景觀交錯。 藥王山是原汁原味的山,走在山間的棧道上,隨處可見瀑布飛流直下,並有幸見到瀑布彩虹,如入仙境。
  • 四川成都十大必去旅遊景點,趕緊收藏起來吧
    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勝古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成都十大必去旅遊景點:一、青城山景區青城山(Mount Qingcheng),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都江堰的主體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真龍門派聖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 四川綿陽十大特色小吃排名 綿陽有什麼特色小吃
    提到四川綿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當然是綿陽小吃了,綿陽有什麼特色小吃一定要吃?為你推薦四川綿陽十大特色小吃排名,喜歡美食的小夥伴一定不要錯過了。NO1綿陽米粉脆皮鍋魁在四川綿陽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是地道的綿陽小吃,脆皮鍋魁外觀色澤金黃,表皮紋路清晰,吃起來鹹香可口,脆皮鍋魁有不同的餡料,鍋魁油亮亮的,一個鍋魁5塊錢,綿陽當地人都把它當作早餐吃,鍋魁屬於傳統小吃,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 四川綿陽十大特色小吃,全都吃過的,你是綿陽人吧
    脆皮鍋盔在四川綿陽,鍋魁幾乎無人不知。它也是正宗的綿陽小吃。鍋魁外觀金黃,表皮紋理清晰,鹹香可口。鍋魁有不同的餡料,油亮亮的,5塊錢一個。綿陽當地人把它當作早餐。鍋盔是一種傳統小吃,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 四川綿陽旅遊景點簡介
    綿陽是大禹的誕生地、華夏之母嫘祖的故鄉、詩仙李白的故裡。也被稱為「熊貓之鄉」,有王郎自然保護區、小寨子溝森林公園。是九寨溝、古蜀道、三國遺蹟等黃金旅遊線路。   綿陽地處西部幾何中心,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向北輻射西北地區,向南輻射西南地區。寶成複線、川陝公路、成綿高速公路、綿廣高速公路及4C級機場形成了川西北交通樞紐。
  • 樂山十大旅遊景點,需要的趕緊收藏!
    關於景點樂山大佛位於四川樂山市市中區凌雲路2435號,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的組成部分。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 蜀道咽喉,綿州古城,四川綿陽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綿陽古稱綿州、涪城,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地處涪江中上遊地帶,建於西漢,距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綿陽市是歷史文化名城,素有「蜀道咽喉」、「劍門鎖鑰」之稱。這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舒適的園林城市環境,以及遍布綿陽境內的奇山秀水、歷史遺蹟、風情民俗。
  • 四川綿陽這八個旅遊景點,喜歡的朋友說走就走吧!
    四川綿陽這八個旅遊景點,喜歡的朋友說走就走吧!值得一去哦,給心靈放個假吧~位於綿陽市北川縣,由北川地震遺址區、北川新縣城,北川地震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吉娜羌寨、維斯特遊客中心等景點組成。旅遊區是四川省第六家、綿陽市第一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又名圌山,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城北20公裡的涪江東岸武都鎮。景區內林木蒼翠,景色秀麗,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著名景點有通天道、九倒拐、百味皇林等。
  • 成都十大小眾旅遊景點,人少又好玩,需要趕緊收藏!
    Top1建川博物館目前國內民間資本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富的民間博物館。建川博物館位於四川成都市大邑縣迎賓路二段550號。博物館以「為了和平,收藏戰爭;為了未來,收藏教訓;為了安寧,收藏災難;為了傳承,收藏民俗」為主題,建設抗戰、民俗、紅色年代、抗震救災四大系列30餘座分館,已建成開放24座場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本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富的民間博物館。
  • 四川十大旅遊景點
    四川的美你是絕對無法抗拒的,這個有著天府之國美稱的地方,風景迷人,山川秀麗,自古就有著「天下山水之觀在蜀」之稱。四川也成為不少遊客喜歡的旅遊勝地,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四川十大旅遊景點,這些地方每一個都值得去。
  • 盤點廣東省的著名景點,這個寒假不用愁了,趕緊收藏起來吧
    盤點廣東省的著名景點,這個寒假不用愁了,趕緊收藏起來吧廣東這個省是個非常富有的省份,這裡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而且這裡的資源非常的豐富,所以你可以在這裡找到你喜歡的那種類型。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著名的旅遊景點,這些旅遊景點有的是非常的好看,而有的就是因為他們獨特的地理風貌而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排名前十的景點也都是非常的著名。
  • 重慶十大旅遊景點,想去的趕緊收藏!
    為國家4A旅遊景區、重慶市重點景觀工程,被稱為現實版的《千與千尋》的湯屋。原名洪崖門,是古重慶城門之一,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是兼具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等功能的旅遊區。洪崖洞具有巴渝傳統建築和民俗風貌特色,主要景點由吊腳樓、仿古商業街等景觀組成。洪崖洞整體業態分為紙鹽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盛宴美食街及異域風情城市陽臺四條大街。
  • 四川十大必去旅遊景點
    我是原創作者原來真的是空心,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四川十大必去的旅遊景點相信大家都知道四川人都很愛吃辣,美食各種各樣,美味可口,與此同時,四川還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風景優美,讓人如痴如醉,尤其還有其他景點,那下面就給大家一一介紹吧!
  • 綿陽十大熱門景點景區排行
    桂溪藥王谷景區藥王谷是我國第一個以中醫藥養生為主題的山地旅遊度假區,也是5.12地震後四川省內首家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標準新建的旅遊景區。藥王谷所在區域盛產中藥材,山林遍生百年藥樹,相傳中華醫藥始祖歧伯(據史考歧伯乃四川綿陽人)和藥王孫思邈都曾長住此山採藥治病,山上居民一直有供奉藥王菩薩的習俗,藥王谷因此得名。
  • 別具特色的西班牙,這些景點美不勝收,趕緊收藏起來
    現在對於很多人來說,出門旅遊已經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了,並且現在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很多人不再滿足國內的一些景點開始走出國門,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國家,那就是別具特色的西班牙,這些景點美不勝收,趕緊收藏起來吧,以後出去旅遊的話可能會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