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在晚餐後,與家人挽手於小區中、公園裡、池塘邊散步聊天;你有多久沒有在陽光明媚的早晨安然地坐在家中,享受早餐;你有多久沒有離開這個喧囂的都市,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我們生活在快節奏的都市,時間如白駒過隙,你可曾想過過上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
國際慢城聯盟國際慢城聯盟的名字是「慢城——優質生活城市國際網絡」,簡稱「慢城」,由義大利布拉鎮、勤地格裡夫、奧維多、波西塔諾和Slow Food協會創建。它的標誌是「一隻戴著現代和歷史建築王冠的橙色蝸牛:標誌上寫有「Cittaslow Rete Internazionale delle città del buon vivere」(慢城優質生活城市國際網絡)字樣。慢城運動誕生於1999年。義大利託斯卡納區小鎮勤地格裡夫的前鎮長Paolo Saturnini為之做出了巨大貢獻。基於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他把關於思考城鎮本身和不同發展方式的新理念傳播到了整個義大利,後來這一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所認同。慢城的主要目標至今未變,那就是擴展Slow Food的「慢」哲學到日常生活實踐中的方方面面。[詳細] [國際慢城聯盟官網] | ![]() |
關於慢城,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定義,是否成為慢城主要由國際慢城聯盟根據制定的慢城條件來最終確定。慢城運動始於義大利小城布拉提出了建立一種新的城市模式,提出在現代化的城市中,尋求一種將現代化技術與傳統生活方式的結合,1999年10月,義大利基亞文納、布拉、波西塔諾、格雷韋因基安蒂四個小城的市長聯合發布了著名的《慢城運動憲章》,義大利奧維託成為是世界上第一個「慢城」。
「人口在5萬以下的城鎮、村莊或社區,反汙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綠化,支持綠色能源,支持傳統手工方法作業,沒有快餐區和大型超市」,慢城所倡導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慢城運動的真正意義是可持續的發展、更有效率的工作,以及,更有詩意的生活。
1999年起源到現在,全球25個國家已有150個城市宣稱為「慢城」,加入國際慢城聯盟。全歐境內已有波蘭、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德國、法國、英國、瑞士等十幾個國家加入,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也都有「慢城市」。
「慢城市」的發展使人們開始懂得保持地方傳統就是保持家園之根,而生命的自由歡樂遠勝於金銀緇珠。這些城市力圖保持地方特色和特有的城市肌理,保護本土手工業、文化和傳統,並讓遊人與製作特色產品的與當地手藝人交流。
慢城聯盟並不是「懶人俱樂部」,根據聯盟的規定,慢城必須在城市人口、環境政策、城市發展規劃、食品生產甚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滿足54項具體規定。
1.慢城市的人口總數應該不超過5萬人;
2.慢城市必須在所有的公共設施和儘可能多的私人設施上張貼「蝸牛」標識,以直觀形式主義倡導「慢生活」理念;
3.慢城市必須限制汽車的使用,汽車在城市街道行駛速度不得超過20km/h;
4.慢城市必須有一個噪聲管理系統,廣告牌和霓虹燈要儘可能得少;
5.慢城市必須有一套環保的城市汙水生態處理系統;
6.慢城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須保證城市的個性,特別是保護具有地區象徵性意義的產品;
7.慢城市必須定期接受「慢城市國際協會」的檢查,以保證上述指標被嚴格執行。
1.體現對小鎮、居民與客人的關心呵護;
2.保持小鎮獨一無二的個性、特點與自然狀態;
3.在不喪失傳統遺產的前提下,融入工藝技術;
4.承諾為所有人提供純淨的環境,公平的交易與健康的食品,並且為子孫後代著想,一直保持高品質的生活。
1.人口不超過5萬;
2.深切地致力於保護與維持純淨的自然環境;
3.大力倡導與推行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技術;
4.培育本地文化,保護當地風俗習慣與文化遺產;
5.推行健康的飲食方式與生活方式;
6.支持當地手工藝人與本地商業的發展;
7.熱情接待外來客人;
8. 鼓勵積極參與公共活動。
1.推行以可持續發展與生活品質的項目
2.啟用小鎮範圍內一切資源與力量
3.帶領當地居民齊心協力為提升小鎮建設而努力工作
4.為實現慢城的具體目標與標準而努力奮鬥
5.願意與慢城網絡中的其他小鎮成員交流思想與實踐經驗。
![]() | 慢餐1986年,義大利記者卡洛·佩特裡在羅馬著名名勝西班牙石階,碰到一群吃即食漢堡包的學生。對於講究慢吃的義大利人來說,快餐文化近乎可恥。於是,佩特裡找到志同道合之士,決心搞一場慢文化的復興,由吃的文化開始,成立「國際慢餐協會」,是為「慢吃運動」(Slowfood Movement)。慢餐運動者有「6M」宣言:Meal(美食)、Menu(菜單)、Music(音樂)、Manner(禮儀)、Mood(氣氛)、Meeting(聚會),這其實是在強調一种放慢腳步、慢慢品味食物美味的優質生活方式。 |
慢學校隨著「慢城市」的興起,應運而生的是「慢學校」。這些學校提倡沒有競爭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反對填鴨式教學。「慢學校」運動提倡建立一個新的教學體系,授課時間靈活,並根據學生的需要設置課程。擁有大約1000名學生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伯克利馬丁·路德·金學校成為了這一運動的代表。 | ![]() |
![]() | 慢生活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積極的奮鬥,是對人生的高度自信。與家人朋友找一家並不出名的小咖啡館品上一杯藍山咖啡,到旅遊目的地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來慢慢吃一頓美味的午餐……總之車可以慢慢開,路可以慢慢走,書可以慢慢讀,飯可以慢慢吃……,這些慢生活的點滴使人真正感覺到自己是時間的主人,生活的領航員。 |
「慢城市」並不意味著將時鐘撥回到過去,讓人們過「博物館中的生活」,慢城的核心就是要倡導純粹的生活,保護當地特色,對伴隨全球化而來的同質化和標準化說不,是一種「由快到慢」的精英生活模式,慢城強調生活的品質,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強調在悠閒的生活節奏中回歸生活的本質與體會生命的意義。「慢城」追求的是可持續的發展、更有效率的工作,以及更有詩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