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擴散蔓延,不少國家的學校已經停課,而在外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們也紛紛選擇回國。
然而受疫情影響,
回國航班一票難求,
長途旅行「危機重重」,
回家的旅程變得分外漫長。
記者採訪了幾名已經回到武進的留學生,
聽聽他們的回家故事。
朱筠龍 英國留學生
心中暖流湧動 感謝防疫一線醫護人員
牛津到倫敦,
倫敦到上海,
上海到武進。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學生朱筠龍的回家路用了整整兩天。3月14日回國,目前,朱筠龍已經在隔離醫學觀察點隔離多日。
朱筠龍仍然記得飛機落地時內心的激動,熟悉的機場廣播傳來溫柔的話語:「廣播裡說,『如果你有新冠肺炎相關症狀,請不要害怕,上海會有最好的救助措施。』那一瞬間,我淚目了。」
英國疫情剛開始蔓延的時候,朱筠龍便打定主意要回國。3月14日,戴著口罩、護目鏡和橡膠手套,朱筠龍坐上了回國的航班。入住隔離醫學觀察點後,朱筠龍感受到了工作人員的熱情與溫暖。「雖然隔離期的日子有點枯燥,但醫護人員會及時給我們普及疫情防控的知識,還提供充滿愛心的服務,我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適應了隔離生活。」
朱筠龍說,在隔離點,每天早晚各有一通暖心電話,提醒他量體溫。工作人員還經常問他想吃什麼或情緒是否安好,有其他需求也可以與他們溝通。「真的要感謝這些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給了我親人般的關愛和貼心的服務,我非常感動。」
秦抒揚 澳洲留學生
13個小時沒吃東西 看到檢疫人員特別安心
「澳大利亞當地人和中國人的防護觀念不一樣,他們認為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而病人基本不會出門,所以他們普遍不戴口罩。」今年19歲的秦抒揚就讀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3月22日中午12點,她和同學登上了從墨爾本飛往上海浦東的航班。
「在飛機上,大家都做好了防護措施,但我還是不敢拿下口罩吃東西,靠喝水撐了一路。」秦抒揚回憶,晚上7點半落地之後,大家又等了大概6個小時才下飛機。出於安全考慮,很多乘客都是13個小時沒吃東西。
60人一批,分批下飛機,再走浦東機場的疫檢流程。拿完行李後,又有專人帶著秦抒揚等人去坐江蘇接待站派出的大巴到崑山,再換乘常州市派出的大巴到隔離酒店,最後由救護車分區送往隔離點。
說起回家路的點點滴滴,秦抒揚感觸頗深,「回到祖國,整個處置流程專業、成熟,極大降低了疫情傳播風險,讓歸國的華人華僑感到特別安心,也感受到了祖國的安全和偉大。」
李青辰 美國留學生
機票漲了2倍多 航班被取消3次
「3月中旬,我們學校已經出現了數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甚至出現了死亡病例,課程也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就讀於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李青辰告訴記者,在西雅圖,除了少數華人堅持做好防護措施外,其他人還是不甚重視。
「面對嚴峻形勢,我和家人商量後便打算啟程回國。」李青辰表示,在美國時,自己密切關注著國內疫情動態,了解到國內多地已經實現了病例「清零」。再三斟酌和多方了解後,她買了一張3月21日從美國塔克馬機場出發,經臺北桃園機場到達上海浦東機場的機票,票價是平時的兩倍。
比漲價更令人擔心的,是航班的取消。「這趟航班前後被取消了3次,而且轉機政策一直在變,有人說從桃園機場中轉需要入臺證,而我並不符合規定。」李青辰說,自己嘗試著聯繫了桃園機場,終於在21日得到了確切回復,可以轉機。「得到回覆後,我又開始搶票,盯著手機3個小時,終於改籤了22日凌晨1時20分出發的機票。」
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後,李青辰乘坐的航班於北京時間3月23日12時05分,降落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機停穩後,第一批身穿白色防護服的檢疫人員登機進行了排查,緊接著第二批機場檢疫人員進入客艙,開始依次喊乘客的名字下飛機。「第一件事就是體溫檢測並填寫健康表,隨後是機場檢疫人員對每個乘客進行一對一的健康詢問篩查,太專業了!」李青辰說。
完成檢測後,李青辰的護照上貼上了一個黃碼標誌,被駐滬江蘇接待站工作人員統一送往了崑山的中轉點,並在當日18時轉運至武進的隔離醫學觀察點,開始14天的隔離觀察。
武進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徐夢超 朱夢琪
武進日報社新媒體編輯 小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