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商業養老保險迎來新機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日表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牽頭,正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政策文件,目前進展順利。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時稱,擬考慮採取帳戶制,並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基金等金融產品都可以成為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產品,通過市場長期投資運營,實現個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
分析人士認為,這不僅意味著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產品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機會,A股市場也將再添長期資金「活水」。
何為養老保險第三支柱?
1994年,世界銀行出版的《防止老齡危機——保護老年人及促進增長的政策》提出了「三支柱」養老制度。
「三支柱」體系中第一支柱是公共支柱,即由政府主導強制實施、覆蓋全體公民的養老體系,主要體現了互助互濟的原則。
第二支柱是企業補充型養老保險,即採用個人帳戶儲蓄積累市場化運營的模式,只要體現養老保險的儲蓄功能。
第三支柱是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即由個人自願向商業保險公司投保,並且由政府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鼓勵公民獲得更高的養老保險待遇。
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覆蓋範圍廣泛、多方主體參與的規模龐大、制度複雜的養老金體系。
但在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也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是養老金體系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一支獨大」,可持續性存在風險;第二、第三支柱補充養老金制度進展緩慢,待遇水平充足性有限。
第一支柱方面,主要分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雖然我國的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近幾年的結餘還在不斷地滾動累加,但目前我國養老金體系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補貼所支撐的。
與此同時,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卻在加速。在此背景下,僅僅依靠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可能會面臨巨大的缺口、以及替代率大幅下降的問題,同時大量依賴政府補貼會對政府財政造成巨大的負擔。
雖然以企業年金為主的第二支柱近年來保持平穩增長,但是增速整體處於較低水平。而第三支柱即個人養老金才剛剛開始起步,規模微乎其微。
圖片來源: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表示,發達國家的經驗說明,只有通過多支柱的養老金制度科學組合,實現政府、單位和個人的三方責任共擔,才能夠更好地分散風險,促進養老金體系的可持續性。
全球養老保險市場三大類型分布
圖片來源:麥肯錫諮詢
對於提高養老金待遇的問題,發改委曾提出,要推動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三個支柱。
2018年2月1日正式實施的《企業年金辦法》,明確企業和職工可自主建立企業年金。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從國家領取基本的養老金外,還有一部分來源於企業建立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這樣有利於提高養老待遇水平,企業年金將成為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補充。
此外,財政部曾於2018年發布《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率先在上海市、福建省和蘇州工業園區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採取個人養老金帳戶制,個人所繳納的保費可在申報應納稅所得額時進行有限額的扣除(按照工資的6%或1000元孰低原則),並且個體經營戶也同樣可以享受相應的稅收扣除優惠。並且,帳戶內資金在繳費期間暫緩徵收個人所得稅,收入部分僅需在領取時繳納個人所得稅(其中25%的部分免稅,剩餘75%的部分按照1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目前的試點期間的產品由保險公司開發,以穩健性產品為主,風險性產品為輔。
而今天,人社部表示,多類金融產品均可參與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再度釋放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積極信號。
第三支柱有望爆發式增長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得益於政策利好且受市場需求拉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前景可期。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5月14日發布報告稱,當前中國整體社會養老儲蓄缺口大,個人養老需求日趨多元,促使商業養老產品進一步豐富,政策利好促進中國的個人養老金快速發展。在「三支柱」養老金體系中,第三支柱個人商業養老金顯示出「爆發式」增長的潛力。
民生證券指出,我國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仍相對滯後,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覆蓋面小,難以有效滿足人民群眾通過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提升整體養老保障水平的客觀需求,因此加快第三支柱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已迫在眉睫。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推進速度上,第三支柱的發展可能會超預期,增速快於第二支柱。一個完善的第三支柱無需經由企業發起,政府可直接面向個人推廣相應的稅收優惠的養老金產品,從理論上說覆蓋的人群可遠大於第二支柱覆蓋的人群,在帳戶的靈活性和投資的靈活性上也高於企業年金帳戶。
需要注意的是,分析人士表示,雖然個人養老帳戶相比企業年金帳戶具有更高的投資靈活性,但是我國投資者金融投資知識教育開展不充分的環境下,投資者可能做出盲目的選擇,或者乾脆不做出投資決策,因而在個人養老金帳戶開展合格默認投資(QDIA)制度具有必要性。QDIA是指養老金計劃參與者未對帳戶的投資做出選擇時,資金默認投資於指定範圍內的基金。
第三支柱擴容利好資本市場
除推動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發展外,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擴容將利好資本市場。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養老保險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均已實現市場化投資運作。隨著未來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擴容,第三支柱產品也將開啟市場化之旅。
業內人士指出,在美國等發達國家,養老金是各類要素市場的長線資金,不僅支撐了資本市場幾十年的長期穩定發展,同時也支撐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在我國三支柱養老資產配置中,的確應該全面市場化,科學、綜合、審慎地配置適量的資金在股市。這種『長錢』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基石,也是資本市場良性發展的壓艙石。」
與此同時,養老保險三個支柱在相繼市場化運作後,將相應增加投資於權益市場的絕對規模,長期來看有著積極的正面影響。
主要體現為:
第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成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的穩定來源,形成A股價值發現和價值投資的穩定基石,倡導追求長期收益的投資理念;
第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進入股市將擴大機構投資者隊伍,投資者結構將由目前「散戶為主」逐漸向成熟市場的「機構為主」轉變;
第三,有利於減少股指波動的幅度和市場投機成分,遏制市場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