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旅行,只為遇見:我國「最委屈」機場:名字拆開個個都認識,合在一塊卻經常被讀錯
現在的人們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一些人平時忙於工作,到了小長假,或者空暇時間,就想陪伴家人一起出去走走,以此來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現在各個城市都在積極發展屬於自己的特色旅遊產業,但是一些景點較好的城市,距離特別遠,遊客們想要前往的話,就只得通過搭乘飛機的方式前往了。
每次提起航班時,大家都會指出幾個,一般情況下每個省會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機場,機場的名字也是乘客們易於記住的。但是在中國有一座「最委屈」的機場,如果把名字單開每個都通俗易懂,但是合在一起時卻經常被讀錯。
這座很是特殊的機場,就是位於新疆的地窩堡國際機場,其實這個機場取名,每個字都是比較簡單的,幾乎找不到生僻字。並不是在機場裡面的單字跟讀法,易於讓乘客讀錯,而是這些名字被合在一起時,就會讓遊客誤認為,自己仿佛對這幾個簡單的字符不認識了似的。
大部分遊客在初次看到地窩堡時,都會讀成「di wo bao 」,其實堡字根本就不讀「bao 」而是讀「pu」這跟當初取名時的讀法是一致的,因此大部分前往此地遊玩的外國遊客,每次到了這裡,都會讀錯,使得機場也很無奈。
本身機場就在一處比較偏僻的地方,因此想要乘機的遊客,每次都需要轉乘計程車,或者其它方式才能順利到達。凡是想到達這一機場的遊客,每次對於機場名如果表達不準確,就會給自己惹來很大麻煩。當地相關部門在了解這一情況以後,也在考慮是不是重新更換個機場名呢?按說堡字是一挺簡單的漢字,只是跟機場名聯繫到一起時,總會有遊客把它讀錯。
如果是當地人還好些,想要到達地窩堡機場時,能夠很詳細地把自己想要前往的機場地點,給描述清楚。對於四面八面到此遊玩的人們,就會讀不準了。或許因為自己錯誤的報地名,而使得自己不能順利到達機場,從而延誤自己的乘機時間。
新疆本身就是一富庶之地,關鍵是想跟外界相聯繫時,顯得很不方便。機場的修建也是為了方便大家的出行,能夠讓更多遊客,通過搭乘航班的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前往新疆,航班的建立,不僅可以為乘客節約更多時間,從而還能減少遊客周車勞頓帶來的諸多麻煩。雖然說這一機場名會讓一些遊客傻傻分不清楚,到底該怎樣讀,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機場給遊客帶來的便捷服務。希望大家在了解這座機場的正確讀法以後,就不要再讓這座機場遭受委屈了。
中國「最委屈」的機場:名字很簡單,但十個人有九個都會念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