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男人都是騙子,大數據殺熟殺別人也就算了,連女朋友都坑!」
某旅遊網站負責機票產品的90後產品經理張小明(化名)苦笑著說,這句話是前幾天女朋友剛罵他的內容,因為買到的機票貴了。
(悲催的張小明)
小明的女友小美(化名)前陣子想去東京買買買(是日本的東京,不是桃色緋聞那個京東),在搜低價機票的時候發現,自己買的機票是1740元,同機一起去的閨蜜卻是1580元,錢雖然沒差多少,但讓小美很丟面子。
此前,小美經常在小姐妹面前炫耀自己的PM男友,說他能買到便宜機票。
結果,就有了這次「殺熟」事件。這不是小明遇到的第一起「大數據殺熟」投訴,卻是對他個人幸福影響最大的案例。在聊天過程中,PM小明講到了不少於機票的「潛規則」。
黑奇士(id hqssima)經過多方驗證之後,把可以確認真實性的部分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99%的人不知道:每張飛機票固定只掙幾十元,多賣的錢全歸航空公司
在不少網民的心目中,「大數據殺熟」的最終目的,是賺取更高的利潤:比如航空公司給代理商一張票500元,代理商給旅遊網站(業內通稱OTA,下文統一稱為OTA)550元,然後網站再加錢賣出,多加錢可以多賺錢。
事實上,這個猜想完全不了解OTA行業。
小明告訴黑奇士,根據民航局的規定,無論旅遊網站上的機票賣的多貴,或者多便宜,網站只能從中拿到固定數額的錢,比如每張票30-50元。(由談判來決定,我沒問到具體每張票能掙多少錢)
在這種模式下,OTA完全沒有「大數據殺熟」的動力。
現在的90後網民對價格敏感,往往會通過幾個APP比價來獲取最便宜的價格。這樣一旦殺熟,非常容易被發現,網站辛辛苦苦拉來的用戶,一旦出現「殺熟」,對網站的信任度是極大傷害。
黑奇士在民航資源網(這是民航業的權威網站)上看到,2016年2月,民航局下發通知:
明確航空客運手續費支付標準由按銷售額比例支付改為按每張客票定額支付,合理確定基準定額,可適度浮動;同時明確航空銷售代理企業不得向旅客額外加收客票價格以外的任何服務費,不得惡意篡改航空運輸企業按規定公布的客票價格及適用條件、捆綁銷售。
也就是說,PM小明所說的「每張票只賺固定的幾十元」是真實可信的。
而網民對於「大數據殺熟」的猜想,至少在民航機票這個領域,是站不住腳的。
揭密機票忽貴忽賤的「幕後黑手」:月薪4000元的航線管理員
說到機票價格的起起落落,PM張小明表示,在整個機票形成的鏈條中,航空公司居於絕對的主導地位,每張機票該賣多少錢,每張票給代理商和OTA提多少服務費,都是航空公司說了算。
儘管航空公司整體居於壟斷地位,但為了獲得整體的最大收益,航空公司專門設置了「航線管理員」這個職位。他們負責專門盯著每一班飛機的售票情況,賣得好就賣貴一些,賣的不好就打個折。
(小明告訴我一個「小黑幕」,國內航班有的機型還可以動態調整飛機票等級,因為商務艙和頭等艙位於同一空間內,拉開簾就是頭等艙,所以如果頭等艙賣得好,可以去掉商務艙,轉成頭等艙來賣,可以多賣1000-2000元。
我曾經寫過一個類似案例,因為這種艙位的調整,導致某微博大V怒斥OTA殺熟)
這種價格調整在航空公司端完成,調整完畢後輸入GDS(全球分銷系統),由代理商和OTA去出售。中國內地的民航機票信息由中航信統一管理,國外航線往往有多個GDS,各種詢價、票倉的實時變動,往往就會導致網民在訂票和出票時候的價格不一致,導致「大數據殺熟」的誤解。
黑奇士(id hqssima)在某招聘網站看到了「航線管理員」這個職位。由招聘網站展示的信息來看,這個職位的收入並不高,平均月薪在4000元左右。招聘網站的職責信息顯示,航線管理員負責「對航線的市場動態、銷售情況進行跟蹤」,「制定業務預算,並根據業務的發展不定期調整」。
為啥看到便宜機票,點進去就賣沒了?
業內人士告訴黑奇士,一張機票的價格,大致上由機票、燃油附加費、機場稅等組成。其中機票價格主要是由航空公司根據季節、運力、供需關係等因素統一調控。價格確定後,航空公司會將運價數據,錄入機票艙位管理系統GDS,售票平臺、代理商會從GDS系統查詢艙位及價格,並將結果展示在用戶面前。
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機票價格受供需關係影響很大,需求量大的時候價格上漲,需求量小的時候價格下調,實時變動。(其中當然也有航線管理員的「功勞」)
以去哪兒網為例,平臺覆蓋的68萬多條航線,每天有上億次查詢量,每次查詢,需要搜索平均需要查1萬個左右的艙位,對於艙位查詢來說,每天就有千億次查詢量。如此大量的數據流轉,必然有緩存、延遲的出現,有時一個單向請求就可能長達1分多鐘,等到數據全部返回,有可能低價艙位早就售罄。
這也造成了即便是同一時間段,每一個搜索需求可能出現不同的價格。因為從技術層面看,不存在完全同時同步的搜索需求。同一個航班的同一個艙位,可能在瞬時出現賣出、退票、改籤等多種情況。
因此,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低價艙位售完,數據傳輸快的結果就會顯示更高價格艙位的報價;反之,一旦低價艙位支付不成功,或航空公司再次放出低價艙位,數據傳輸快的結果就會顯示更低價格艙位的報價。
也就是說,那些「看到便宜機票,點進去賣沒了;再隔幾分鐘,換個手機再看,又有了」的案例,不過是另外有人也買了這張機票,但是在支付的時候沒成功而已。
五一臨近:買到便宜機票的四大攻略
有人說,黑哥,我不想知道機票是怎麼貴的,只想買到便宜機票怎麼辦?
這個我其實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你想,人家OTA產品經理的女朋友,都不能保證一定能買到最便宜的機票。
雖然不能保證買到最便宜的機票,但怎麼能避免買到最貴的機票,我還是可以給出一些建議。下面就是我請教專家之後,給出的便宜機票四大攻略:
1、手機上多裝幾個訂票APP,尤其是攜程、去哪兒這些老牌APP,還有三大航的官方訂票APP,貨比三家不吃虧。
2、訂票支付之前,要先向客服了解詳細情況,比如是否支持退票,退票的服務費多少,能不能改籤,改籤的服務費多少等等。別笑,有的航空公司會放出特別便宜的票,但是改籤需要特別貴的服務費,這樣的機票一旦行程改變,就往往會帶來糾紛。
3、有些OTA會提供機票價格保護機制,比如去哪兒網會在用戶支付前再次與GDS實時校驗價格,再次確認是否能以此價格出票。國際機票價格變動比國內機票更加頻繁,去哪兒網在單票價格向上變價60元人民幣以內時,會主動為用戶承擔之間的差價。
4、在多個時間段嘗試搜索,也許會有意外收穫。網上有的攻略寫「凌晨買機票便宜」,其實不一定,有「航線管理員」動態管理票價,廉價機票並不一定出現在固定的時間段內,因此用戶需要在多個時段嘗試搜索,比如提前預定一個月後的機票,或者在起飛前的前一天凌晨嘗試,也許會有廉價促銷票放出。
最好,願各位出去旅遊的朋友,吃好喝好玩好……手動狗頭。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黑奇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