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17篇NS,曹原的導師Pablo Jarillo-Herrero教授有多牛!

2021-01-08 網易

  【再次登頂,第15篇nature&science】

  近日,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再次上線了一篇有關於魔角石墨烯的論文,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Ali Yazdani研究團隊報導了一種基於密度調諧掃描隧道光譜學(density-tuned scanning tunneling spectroscopy)的技術,實現了對魔角石墨烯中Chern數C=±1,±2和±3的拓撲絕緣相的檢測。研究證明了在莫爾平帶系統中的強關聯可以產生相關的物質拓撲相,以題為「Strongly correlated Chern insulators in magic-angle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的論文於12月14日發表在Nature上,這已經是魔角石墨烯第15篇Nature&Science了,大有再次問鼎諾獎之勢。而這一切,都要從2018年3月說起。


  【魔角石墨烯開創者,轉角電子學的開山鼻祖】

  2018年3月,頂尖學術期刊《Nature》以背靠背的形式發表了麻省理工凝聚態物理學家Pablo Jarillo-Herrero課題組的兩篇論文,首次揭示了當將兩層石墨烯堆疊起來並旋轉~1.1°(「魔角」),就可以簡單實現從絕緣體到超導體的轉變,從實驗角度驗證了2011年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物理學教授 Allan MacDonald 和其博士後 Rafi Bistritzer在PNAS上發表的有關於「魔角石墨烯的」預言,開啟了非常規超導體研究的時代。當時,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 Robert Laughlin 說,「我們可以期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會有瘋狂的實驗活動來填補藍圖中缺失的部分」。正如Robert所言,從那之後,魔角石墨烯便一發不可收拾,接連登上《Nature》&《Science》,成為了國際前沿研究領域最熱門的話題。


  Pablo Jarillo-Herrero教授

  如今這個被稱為「轉角電子學」的新興領域吸引著每一個研究人員,嘗試把自己最中意的材料疊放起來做旋轉。與此同時,更多的研究人員也參與進來研究魔角石墨烯的非常規超導機制,是否與高溫超導的機制相同,或是對高溫超導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而這一新興領域的開創者Pablo教授,也因此獲得了今年的沃爾夫物理學獎和巴克利獎。前者經常被認為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其中約有1/3的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榮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者則是凝聚態物理界最高獎。中科院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學家丁洪認為Pablo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憑藉該領域的開創性工作獲得諾貝爾獎。畢竟,在Heike Kammerlingh Onnes發現超導現象的這109年裡,有關於超導現象的相關研究與理論已經獲得了四次諾貝爾物理學獎(1972年,超導微觀理論;1973年,半導體和超導體的隧道效應;1987年,陶瓷材料的超導性方面的突破;2003年,超導體和超流體理論做出的先驅性貢獻)。


  【一路開掛的人生】

  Pablo Jarillo-Herrero出生於西班牙的瓦倫西亞,1999年本科畢業於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物理專業,2001年獲得了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碩士學位,之後轉戰荷蘭於2005年於獲得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在本校短暫繼續了一段博後之後,於2006年以Nano Research Initiative Fellow的身份加入當時還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超級大佬Philip Kim(兩篇石墨烯nature論文引用超萬次)課題組。2008年1月開始加入麻省理工學院先是擔任物理學助理教授,並於2018年成為正教授。截至目前,他獲得了包括2006年的西班牙皇家學會青年研究員獎,2008年的NSF職業獎,2009年的Alfred P. Sloan獎,2009年的David和Lucile Packard獎,2010年的IUPAP青年科學家半導體物理學獎 ,2011年的美國能源部早期職業獎,以及2020年凝聚態物理最高榮譽Buckley獎和2020年沃爾夫物理學獎等眾多獎項。

  根據Google Scholar,Pablo在博士期間就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發表了兩篇論文,截至今日,他一共發表了17篇Nature&Science論文,總被引次數高達27900多次,h因子為68。其中,有關於魔角石墨烯的文章共6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Nature:魔角石墨烯超晶格中半填充時的相關絕緣體行為


  第一作者:曹原

  內容簡介:文章主要報導了堆疊雙層石墨烯的轉角接近魔角時(1.1°),能帶結構會接近於一個零色散的能帶,從而可能導致在這個能帶被半填充的時候會經過一個金屬-絕緣體轉變變成一個莫特絕緣體。研究人員以確鑿的證據觀測到了這個絕緣相,並分析了其對溫度和磁場的響應。這篇工作的主要意義在於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調節的平臺用來研究電子-電子的強關聯效應。


  魔角石墨烯的電子能帶結構

  2、Nature:魔角石墨烯超晶格中的非常規超導特性


  第一作者:曹原

  內容簡介:當堆疊的雙層石墨烯的轉角接近魔角時(1.1°),堆疊的原子區域會形成窄電子能帶,電子的相互作用效應增強,從而產生非導電的莫特絕緣體相。在改進了實驗條件和儀器設備之後,研究人員發現莫特絕緣體相中摻雜少量電荷載流子,就會發生超導相變,並且在多個樣品中觀察到了類似的現象。該研究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體系以供物理學家研究困擾了30年之久的高溫超導之惑。


  石墨烯超晶格中的二維超導特性

  3、Nature: 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可調關聯態和自旋極化相


  第一作者:曹原

  內容簡介:本文研究了新的基於小角度扭轉的雙層-雙層石墨烯體系。該體系能夠調控石墨烯的相關絕緣體狀態,而且對扭轉角和電場位移場都高度敏感。該研究報導的相關態對磁場的響應,證明了自旋極化基態的存在,這是在之前的魔角石墨烯體系中所觀察不到的,該結果為進一步探索多平帶扭曲超晶格中扭曲角和電場控制的相關相態提供了新的思路。


  扭曲雙層石墨烯的結構和輸運特性

  4、Nature:魔角石墨烯的扭曲角無序與朗道能級圖


  第一作者:A. Uri

  內容簡介:本文主要關注的是扭轉角的分布信息。研究人員以六方氮化硼封裝的魔角雙層石墨烯為研究對象,使用納米級針尖掃描超導量子幹涉裝置獲得處於量子霍爾態的朗道能級的斷層圖像,並繪製了局部扭轉角的變化圖。結果表明,扭轉角的無序程度與魔角石墨烯的傳輸特性密切相關,這種因為扭曲角梯度而產生的內部電場可能為光電或是熱電應用領域的原子層級扭轉二維材料提供研究制定方向。


  魔角石墨烯中平帶與色散帶全局和局部量子霍爾特徵對比

  5、Nature:魔角石墨烯的級聯相變與狄拉克還原


第一作者:U. Zondiner

  內容簡介:該研究發現魔角石墨烯的能帶在整數填充附近經歷了劇烈的轉變,相關聯的相起源於具有非常規能帶序列的高能態,在遠高於超導和絕緣態的轉變溫度下觀察到了相變和類狄拉克電子特徵。這項研究為揭示魔角石墨烯的超導和絕緣態之間相互作用關係提供了新的思路。


  測試裝置及儀器表徵

  6、Nature:莫爾異質結中的非常規鐵電性


  第一作者:Zhiren Zheng

  內容簡介:本文以六方氮化硼封裝的魔角雙層石墨烯為研究對象,通過使雙層石墨烯與頂部或底部的氮化硼晶體對齊並引入莫爾超晶格電勢之後,發現石墨烯電阻出現了明顯的鐵電行為。且位移場和電子填充的響應函數超出常規鐵電體的範圍。進一步研究表明,在雙層石墨烯-氮化硼莫爾異質結中,存在著一種非常規奇偶校驗電子排序。這項研究為原子級超薄、高速可編程的碳基存儲設備提供了新思路。


  莫爾超晶格中莫爾勢上的手性費米子二次型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同為導師,麻省理工的Pablo成就了曹原,而某些導師卻製造了悲劇
    至於導師為何始終不予籤字,「導師未籤字,縱使其他老師同意,乃至盲審通過都無法畢業」的審核制度是否合理,一切只等待有關調查結果。說了兩起國內的研究生悲劇,再說說我國的天才少年曹原,智商高達160(僅次於愛因斯坦)的曹原只有24歲,卻一天內兩登世界頂級三大科學期刊之一的Nature。
  • 誰是曹原?
    《自然》雜誌18日發布了2018年度科學人物,位居榜首的是曹原(圖片來源:《自然》網站報導截圖)今天,就帶你來了解一下這位少年英才的開掛人生,以及他做的研究有多厲害!1 能在《自然》上發論文,到底有多厲害?《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細胞》(Cell)並稱世界三大頂級科學期刊。
  • 中國21歲博士在《自然》連發2篇論文 教授贊:怪物
    曹原,本科畢業於著名的中科大少年班,後赴美在麻省理工學院讀博士生,現在,他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學者。今天,小編就帶你來了解一下這位少年英才的開掛人生,以及他做的研究有多厲害!1能在《自然》上發論文,到底有多厲害?
  • 三本南通大學學生王子恆發表14篇SCI論文,真牛!比大學教授還牛
    因為他兩年內發表14篇SCI論文,這可是大學教授都望而生畏的成績,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按照常規,碩士研究生一篇SCI論文即可畢業,博士生3篇SCI論文即可畢業。副教授級別的教師一年一兩篇SCI論文,教授最多也不超過五六篇論文。所以,王子恆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也就不足為怪了。
  • 14歲進中科大、18歲上麻省理工,曹原:學成以後我要回到中國
    2018年,年僅22歲的他就在《自然》上發表了兩篇以他本人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取得了石墨烯超導領域的重大突破,並在2018年12月18日獲得了英國《自然》雜誌2018年影響世界十大科學人物稱號,並且位列榜首。 他,就是中國天才少年:曹原! 1996年,曹原出生於四川成都。
  • 讀博連發3篇Science!28歲任武大教授再發Nature
    有這樣一位學者,讀博期間以一作身份發表3篇Science,28歲成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再發2篇Nature,35歲榮獲傑青......今年9月,他還入選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他就是集多數榮譽於一身的鄧鶴翔教授!
  • ...天津大學原碩士研究生 123 頁 PDF 實名舉報學術不端教授,現已...
    11 月 19 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 123 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文中清楚的列出了該教授的「罪名」,網友也紛紛表示實錘無疑。隨後,迅速登頂知乎熱榜第一,天津大學也立即進行了處理。
  • 80後女教授發表石家莊鐵道大學首篇 Nature!
    來源:石家莊鐵道大學官網、河北科技報、百度百科等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80後女教授趙晉津教授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Yang Mingmin等,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該成果發表在8月20日出版的Nature 期刊(IF=42.778)
  • 藥學院王堅成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訊》發表
    6月20日,權威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965)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中國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堅成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15篇SCI學術論文,在siRNA遞送領域形成了課題組的研究特色。
  • 北京女神學霸:發表多篇核心論文,報告被政府部門採納,圓夢985名校...
    2015年,她成功考入北京聯合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她研一時期撰寫的文章就發表在中國人力資源開發核心期刊上。研二時期更是撰寫了多篇論文,發表在北大核心期刊等重量級刊物上,研究報告還被有關政府部門採納。研三時期,她一邊撰寫畢業論文一邊備考,最終成功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 廣東醫科大學劉建強教授團隊又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中國教育在線訊 日前,由劉建強教授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劉偉聰以廣東醫科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了題為《A multifunctional aminated UiO-67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enhancing antitumor cytotoxicity through bimodal drug delivery》研究論文,
  • 人民日報發聲,導師引咎辭職,冰川凍土撤稿,奇葩論文作者依然牛
    這篇奇葩論文發表於《冰川凍土》2013年第5期,題目是《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光看題目,確實很「學術」,誰知道作者卻在「學術」裡夾帶了私貨。幹起了吹捧「導師的崇高」「師娘的優美」的勾當。在這篇奇葩論文引爆網絡後,《冰川凍土》編輯部發表了官方聲明決定撤稿。
  • 聚焦諾獎:中國學生眼中的導師羅默:「1990年那篇經典文章寫了多稿...
    現在想來,正是那麼多的心血和投入,成就了這篇經典。」羅默本人也續有佳作。事實上,他於1990年發表在《政治經濟學雜誌》經濟增長特刊上的文章被認為是該領域中令人嘆為觀止之作,也是他自認為最得意之作。該文構造了一個多部門的模型:最終製造業部門、由不同類型的儀器組成的資本品部門和研究開發部門。
  • 美"減肥雞湯"專家被撤多篇論文 曾發表"披薩論文"
    然而,這位康奈爾的明星教授從2017年起便陷入了捏造研究結論的風波。近日,《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宣布一次性撤回萬辛克的6篇論文,使其被撤文章總數上升至13篇。康奈爾大學隨即公布了調查結果:萬辛克教授存在學術不端,將於本學年結束後(即明年6月)辭職。萬辛克就此向《科學》雜誌等媒體表示「並沒有造假、主觀謊報、抄襲或濫用行為」。
  • 名醫會診|北京301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陸菊明教授...
    核心提示:12月5日-6日,杭州甲康醫院特邀解放軍總院北京301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知名甲狀腺專家【陸菊明教授】來院會診!還有本院多位甲狀腺專家聯合會診,為全國各地甲狀腺疾病患者提供診療、專家會診及手術指導等全方位服務,為廣大甲狀腺患者解決疾病困擾!
  • 【交大力量】優秀研究生導師廖紅建:扶桑歸來的「女神」教授
    廖紅建教授,人居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系主任,博導,國際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學會會員,國際巖石力學學會會員,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協會會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環境巖土工程分會常務理事。廖紅建教授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主持省部級基金項目、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基金等課題3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發表論文200餘篇,被SCI收錄30餘篇、EI收錄100餘篇;編著翻譯中英日文教材專著10餘部;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 7年發表科技論文170餘篇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嚴俊偉 通訊員 周玉 7年時間裡,發表SCI論文170餘篇,被引用超過4800次,近20篇論文被ESI高被引論文收錄,成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榮獲首屆教育部青年科學獎,不到37歲的華南理工大學青年教授黃飛,在青春的歲月裡,用專注與執著譜寫了「科技創新尖兵」的動人樂章。
  • 182名教授造假,只罰5萬元?韓國學閥到底有多可怕?
    2015年,韓國京畿道政府接到舉報:有大學教授的論文著作涉嫌抄襲。  檢察廳花了四個月時間,以突擊檢查形式,調查了全國110所高校。後來發現,涉嫌抄襲的的教授有近兩百人。  隨後有問題的論文數量不斷增加。  一開始只是曝光了82篇,但調查後發現:有794篇論文和出版物存在相似問題,被調查人數也擴大到70000人。  經過將近一年的調查,得出了結論:部分學者將自己和親戚子女的名字,掛在了論文上。但其實那些孩子根本就沒參與過研究。  最後結果如何呢?
  • 你連我都不了解,還想要選我做你導師?/深大建築學碩士生導師...
    研究成果:發表論著數本,論文數十篇。   消息透露:今年不招研究生了。   本原設計研究院(孟建民建築設計團隊)。
  • 研究生導師評價網被封殺,賊喊捉賊!
    近些年,因為導師人品問題逼死研究生的情況時有發生。原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生楊寶德在2017年12月26日被發現在灞河溺亡,其女友發文稱「名校博士不堪導師奴役自殺身亡,導師冷漠無情不聞不問。」;今年8月17日,一位自稱是浙江大學博士生的母親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大體內容就是向廣大網友揭露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系戴教授曾經多次對自己的女兒實行性騷擾,最終導致自己的女兒不堪重負跳樓自殺了。這些事件無不證明,選擇導師,學術實力是一方面,但是導師道德更加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