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村曾氏八景
三僚村的四維是曾、廖二姓所共有,但對「八景」的分布卻兩姓素不相同。三僚村曾氏的「八景」,據曾氏古族譜《僚溪文叢》記載,乃當年楊公親自命名,他對弟子曾公說:「僚溪雖僻,而山水尤佳,乘興可登眠弓峻岭,健步盤遨獨石讒巖,賞南林之晚翠, 觀東谷之朝雲,覽西山之晚照,聽北浦之漁歌,臨汾水龍潭而寄遐思, 臥盤龍珠石以悟玄奧,耕南畝以滋食,吸龍泉而烹茶,餘生得無窮之樂,可謂知足,而死無憾矣。」楊筠松之所以隱居三僚,著書立說,顯然與三僚的八景風光有密切關係。但這千年前的八景今安在哉?我曾經專門費時尋訪。
眠弓嶺,即是三僚村東面的東華山,此景現在仍存。我們沿山路曲折而上,一峰獨起,雲遮霧繞,險峻異常,仿佛步步登天,故稱「眠弓峻岭」。古人有詩曰「攀桂莫言云路遠, 登臨正如步蟾宮。」形容登眠弓嶺如同登天。
獨石巖,就是三僚村口的羅經石,在黃土平原上一峰突起,其狀如羅盤中的指針,山腰還有一個深不可測的石灰巖溶洞。獨石山的山形獨特,從西面看如玉兔望月,從北面觀察是個仰天獅形,從東面望去乃馬鞍形,從南方眺望最像羅盤中的指針。
汾水龍潭在三僚村南方的天馬山下,是從溶洞觀音巖側湧泉流入的深潭,人民公社時建三僚水庫,將潭淹沒,故景已不存。這條河水極為清澈,在三僚圩與另一河會合時,清濁分明,楊公鉗記中的「南方天馬水流東」就是指這條水。
留記珠石,據清代寧都進士丁有美的三僚遊記,留記珠石在三僚村真君祠旁,古人有詩描繪:「山腰有石一珠圓,屹立巍巍萬古看。威勢雄昂如虎踞,形橫屈曲似龍盤。」我去真君祠旁尋訪,卻沒有找到這塊留記人間千年風雨盤龍巨石,甚憾。
西山晚照,其實就是三僚村的晚霞,古人有詩云:「金烏欲墜晚將臨,萬疊西山漸送陰。雁落蘆汀翎帶錦,鴉投江樹翅翻金。」三僚村西方山巒迭嶂,現在植被不好,看不出古人的詩意了。
東郭朝雲,是三僚村朝霞滿天的景觀。現在村子東面看見的正是石灰山、水泥廠,山體破損。古人詩謂「好看隨風收斂去,不知還在幾重山。」現在倒是很貼切。
北浦漁歌,浦字的本意是湖泊或大海邊,北浦乃古代三僚村東北的水澤。從三僚古村圖上看,古代村東北是一個湖泊,荷花映日,碧葉連天,村民在湖內捕魚捉蝦。古人詩云:「灣灣流水抱樹前,北有漁翁樂自然。噫歟數聲煙樹晚,徘徊一曲夕陽天。」北浦現在是一片稻田。
南林晴翠,南林是村南面的天馬山下,與於都梅屋村交界處的一片緩坡土崗,古代是一片樹林,現在仍屹立不少大松樹。晴雨之間,風光無限。
八景的位置也是按東西南北的方位有規律的排列,符合八卦的方位。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詳情↓↓↓
本館現匯聚了巒頭、日課、理氣(三元、三合、九星、其它)、陽宅、陰宅、分金與內堂作法等書籍,本館現有書籍兩百多種,全套共計有五百多本,種類多多,資料充足,後續會不斷增補、完善各種類書籍,做到應有盡有,儘量滿足大家的需求。有需者請聯繫手機:15717085661(微信同步)15018239328(微信同步)QQ:53148926(公眾號、微信朋友圈與QQ空間相冊裡有本館書籍內容圖片。
江西贛州三僚堪輿風水文化
中國風水文化第一村—三僚
世界堪輿風水文化聖地三僚
曾真君、字昭聖、號麒麟先生,生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梅窖鎮三僚風水文化第一村,中國風水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三僚堪輿風水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三僚堪輿風水文化研究學院院長。
手機:15270758388 贛
13682795222 粵 (微信同步)
電話:江西贛州三僚0797—5238888
廣東潮汕揭陽0663—8619222
Q Q:416255589(微信)
微信號:qlxszzj
郵箱:416255589@qq.com
地址: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梅窖鎮三僚風水文化第一村
駐點: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東興街道玉浦新區美陽路D16棟
公司:三僚大通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三僚堪輿風水文化研究學院
廣東僚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三僚大通書:www.sldtswh.com
公司網站:www.lxslwh.com
研究學院:www.slyjxy.com
進入微店 結緣風水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