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海11日向中國足協遞交退出聯賽的申請。12日發布公告,正式解散這徵戰了三個賽季中超的年輕俱樂部,俱樂部將解散原因歸結於缺乏資金。天津天海教練組組長前中國國家隊隊長,李瑋鋒,也通過社交媒體與天海正式告別,至此,天海歷時四個月的自救,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
雖然創建時間不長,在中超的大家庭還算個大小夥子,但是天津天海並不是一無是處。在短短的十四年中超歷程中,天海奪得了1次中甲聯賽冠軍,還曾奪得1次中超聯賽季軍並打進亞冠。雖然比不上一些頂級豪門,但成績在中超裡也算說得過去了。
那麼創建時間不長,成績也不算太差,對天津人民有著特殊意義的天海為什麼會陷入直接退出中超這種境地呢?
時間調到今年春節前夕,天海結束了為期一年的體育局託管。(上賽季由於贊助商權健集團的波動,天海俱樂部當時就如懸崖危卵,天津市體育局和天津市足協為了給天津足球保留了一支火種,及時出手動用財政資金對天海進行託管)儘管政府一時進行了託管,但所有人都知道這種情況是不可能長久維持下去的,天海要想活下去,活得更好,必須另尋出路。找到一家適合天海,願意接手天海的企業,在短時間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足球是很燒錢的運動,而比賽又不能不參加。
從那時起,天海人,以及天津的各方力量都開始想辦法,採取行動為天海能夠活下去。他們並不奢求天海在新的賽季能夠取得什麼更好的成績,活下來即可。
在這期間,儘管名義上天津市體育局和市足協的已經不再託管這支球隊,但他們並沒有拋棄這支球隊,依舊在想方設法試圖為天海尋找一條活路。
萬通的出現,一度讓很多人的心底燃起了希望的火炬。萬通集團資金雄厚,樹大根深,如果能夠接盤天海,一定是個不錯的結果。但是萬通和天海一開始就互相不信任。萬通本意並不是想贊助,而是想直接收購。但是根據足協的規定,收購主體母公司必須連續三年盈利,萬通並不符合這一條件。而天海的具體主體和法人在萬通沒有收購之前,都是權健集團,並不願意在錢沒揣到兜裡前,交出俱樂部的管理權和控制權,這就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當然,天津體育局並沒有放棄推動兩個企業達成共識,完成聯姻。大家都在極力推動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甚至部分球員,教練願意自動減薪,不領薪水,以及前不久還提出自費打中超的想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結果,天海退出聯賽的結果,意味著天海俱樂部與萬通的合作,最終沒能成型。天海這個名字也將消失在中超的歷史中。
天津有著濃厚的足球的底蘊。英法聯軍侵華後,就把足球帶到了天津。南開學校自1906年創建以來,校長張伯苓校長不管在校內還是在社會上,都極力倡導和支持足球運動的發展,為足球在北方的發展和國家儲備了豐富的足球人才。新中國成立後,在上個世紀,天津隊共獲五次冠軍、五次亞軍、五次第三名,可以說是足球裡的「八一隊」。
從2017賽季開始,天津有了兩隻高質量的中超球隊。放眼全國和中國歷史,除了天津,也只有北上廣這三個頂級城市才有這種城市德比。天津球迷就像對自己擁有「相聲之鄉」的稱號一樣,為有自己城市的足球德比比賽,感到無比驕傲。而現在,這一切都成為了歷史,不復存在了。
這樣的結果,所有關心和熱愛天海的人心裡是有數的,但官宣一日不公開,人總是可以掩耳盜鈴,欺騙自己。之前,有球迷拍到天海俱樂部內有人在打包行李。隊員們也不再保持沉默,紛紛在社交媒體與其告別。糜昊倫直言會帶著對天海的愛繼續努力向前。
這四個月來的希望,破滅,燃起希望,再次破滅,讓很多球員覺得這是一場難以醒來的迷夢。不願意夢醒,又不得不醒來。接下來,天海將處理包括債權催收、薪資補發等一系列的善後問題。
天海確定退出後,根據遞補規則,深圳佳兆業將重返中超。與此同時,中國足協還將在蘇州東吳、江西聯盛、四川優必選、崑山FC、武漢三鎮這5家中乙俱樂部中選出4家符合相關標準的俱樂部遞補進入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