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接種室不達標、窗口偏少、排隊時間長……近年來,惠州市區不少群眾集中投訴的醫療服務領域都反應出一個共性問題,那就是社區衛生服務場所建設工作滯後。
今年惠城區兩會上,由人大代表以無記名方式投票選出的10項民生實事中,正有一項直指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惠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業務用房」,包括新建龍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水口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河南岸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該項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如何?日前,惠城區衛生健康局局長鄒忠平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3個新建項目均在順利推進中,將如期投入使用。
龍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明年10月投入使用
預防接種排長隊,人滿為患很擁擠,沒有停車位很不方便……一直以來,原有的龍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頗受群眾詬病。「這是因為龍豐的業務用房是租用的,而且目前租約到期,新建工作迫在眉睫。」鄒忠平說。
新建龍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原計劃利用通利廠房約2400平方米進行改造裝修,但在積極推進過程中,因廠房加固所需費用較大,不利於項目實施。經惠城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項目重新選址在紅花湖南門附近、區綜合福利院旁。
新建的龍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7550平方米,其中,地上7層、地下1層。估算總投資2940萬元(所需資金由財政統籌安排)。目前項目已完成立項,區代建辦正在辦理項目前期招標工作。「爭取春節後項目動工,預計明年9月封頂,10月投入使用。」鄒忠平說。
水口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明年10月投入使用
「原有的水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選址上不夠合理,造成群眾不便。」鄒忠平介紹,水口片區共有20餘萬人,其中大湖溪片區就有10幾萬人,但原先水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布點在水口片區北面,距離大湖溪片區較遠。「之前有大湖溪片區群眾投訴,為了預防接種,要抱著孩子跑十幾公裡遠。」
人口多,布點少而不合理,水口片區新增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需求迫切。新建項目利用原水口計生服務所(逾1000平方米)進行擴建,在服務所旁加建一棟佔地600平方米,層高3.5層,總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用於水口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水口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未來總面積將超過3200平方米。
鄒忠平介紹,水口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水口街道作為實施主體,目前項目已動工建設,基礎樁已澆築完成,預計2020年10月可以投入使用。同時惠城區財政配套資金500萬元已下撥。
河南岸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明年底完工
「現有的河南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人口已經達到25萬人,負荷量嚴重超標。」鄒忠平說。
然而,新建河南岸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用地落實遇到困難。鄒忠平介紹,經過多次溝通,根據惠州市自然資源局意見,現項目擬選址於河南岸轄區斑樟湖路與白尼路交叉口、江灣公館一期旁,用地面積約6223平方米,規劃性質為醫療用地。目前,惠城區政府已就該地塊選址同意報市自然資源局,近期將通過市建設用地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待項目選址確定,將推進項目立項。惠城區財政配套資金500萬元已下撥。
據悉,河南岸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築面積達5000平方米左右,爭取2020年6月動工建設,年底完工。
接下來每年還將落實2間中心標準化建設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已經逐漸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也就是從治病到防病的理念之變,因此,『以防為主』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越來越重要。」鄒忠平說。
根據省、市工作要求,「每個街道辦事處範圍或人口數為3至10萬的區域內設置1所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照這一標準,惠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情況並不樂觀,主要問題為:水口、河南岸片區服務人口超標準,龍豐、江北、江南、麥地、小金口業務用房為租用的且不足。「今明年計劃落實的3間中心標準化建設是上述7個片區焦點問題的重中之重。」鄒忠平說,之後惠城區還計劃每年各落實2間中心標準化建設。
除了補齊「量」的短板,惠城區還將在「質」上下功夫提升,為新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超前考慮」,做足特色。
例如新建的龍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打造成一間醫養結合示範性的社區醫院。「在項目選址上,毗鄰區綜合福利院,醫養結合是當前的趨勢。」鄒忠平說。再如新建的河南岸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於用地面積多達6223平方米,將有望按照社區康復醫院的模式建設,涵蓋老年康養服務,其中設置的30—50個床位將用於老年人康復理療。
「未來大病才需要去醫院,小病要回到社區,讓醫療資源得到更合理分配,群眾看病成本也能夠下降。」鄒忠平說。
【記者】盧慧
【通訊員】陳美君 鄭雙華
【作者】 盧慧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