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爆料: 人行道上大樹「金雞獨立」市民呼籲趕快移走|桐柏城管修路便民暖人心

2022-01-18 南陽網

交通治堵

物價水平

旅遊市場

垃圾分類

人才引進

電動車管理

您對2021年南陽有什麼期望?

醫療教育、文體旅遊

交通出行、食藥安全

鄉村振興、生態環境

創業就業、住房保障

公共安全、便民服務

社會治理社會保障

您有什麼想法和建議?

您對南陽未來幾年的發展有怎樣的期待?

不管您關注哪方面,

不管您是提問題還是出點子,

都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參與!

  

  5月18日,市民宋女士向本報熱線電話反映,光武路帝苑錦城小區門口西邊一棵大樹長在人行道中間,既不美觀又影響通行,希望有關部門將樹木移走。

  

  當天,記者趕到宋女士反映的位置查看,發現這是一棵法桐,樹冠直徑達30釐米,樹高達三層樓,長在人行道靠近房屋的一側。宋女士說:「這段光武路拓寬後,路兩邊統一種植的行道樹整整齊齊的,唯獨這一棵樹長在人行道中間,不僅影響通行也不美觀,希望晨報幫忙向有關部門反映一下,把它移走吧。」

  

  小區業主趙先生說:「這棵樹是以前遺留下來的,小區新建的時候沒有移走,後來道路拓寬重新種植了行道樹,這棵樹也沒人管,就一直長在這兒,現在人行道上規劃有停車位,這大樹長在路中間確實給車輛的出入與停放帶來不便。另外,颳大風的時候樹枝來回刮擦樓上住戶的窗戶,很不安全。」

  

  小區業主張女士說:「該路段人行道既整潔又美觀,唯獨這棵大樹孤零零地立在人行道中間,顯得有些突兀,我們知道樹木不可以隨意砍伐,但現在路邊的綠化樹木都很整齊,這棵大法桐金雞獨立感覺不太和諧,希望有關部門能把大樹移走。」

  

  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果,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作為衡量和檢驗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標準,桐柏縣城市管理局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舒民憂、解民困。

  

  桐柏縣淮河源廣場西側濱河路至文化路之間區間路,總長度120米,2005年由縣城建局建成並投入使用,因年久失修,路面損壞嚴重、排水不暢、通行不便,桐柏縣城市管理局對其拆除後重新修復。路面平整了,破損的石頭也沒有了,新修繕的路面不僅解決了人民群眾出行不便的問題,更溫暖了人民群眾的心,得到了一致稱讚。

  

  民生事務無小事,群眾利益是大事。下一步,桐柏縣城市管理局將繼續以「為民便民」為出發點,積極發揮能動性,主動發現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點,主動作為、提前作為,解決可能給百姓生活造成困難的隱患性問題,切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努力增強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南陽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文明遊園,禁止採摘」「你欣賞花的美麗,花欣賞你的高貴」……5月20日,記者在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看到,懸掛著多條宣傳標語,提醒市民文明遊園,不要採摘枇杷果。

  

  5月的白河,到處可見掛滿黃澄澄果子的枇杷樹,在陽光的照耀下,一樹樹「金丸」甚是好看,成為白河畔亮麗的風景。不過,有一些市民不顧形象採摘枇杷果,破壞了城市美景。為了讓市民更好地觀賞這一美景,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管理處近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文明遊園,文明觀賞」活動。

  

  據了解,目前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已懸掛宣傳標語20多條,豎立警示牌10多個,制止採摘行為百餘起,並沒收採摘工具10多套。市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管理處呼籲廣大市民要愛護、維護生態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共同營造藍天碧水,生態環保的綠色美好家園。

    

來源:南陽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5月20日,宛城區城管執法大隊出動執法人員20餘人,出動執法車輛4輛、拖車2輛,對市城區醫聖祠街車輛違規停放開展集中整治。

  

  整治行動中,主要對機動車佔壓人行道、盲道,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嚴重影響車輛、行人通行的違停車輛進行處罰。對於車主不在現場的違停車輛,執法人員按照相關規定依法進行拖移處理。整治當天,共拖走違停機動車5輛,違停電動車、三輪車等非機動車20餘輛,勸離機動車30餘輛,規範非機動車40餘輛,保障了整條道路暢通有序。

 

來源:微南陽

近日,網絡上出現一種

「吊脖子」的健身方式

大爺大媽將頭吊在樹上

身體跟隨繩索搖晃擺動

然而,醫生表示

這種健身可能會

直接損傷神經和脊髓

嚴重的恐致高位截癱

近日,在遼寧瀋陽一公園裡

一群大爺大媽正用「吊脖子」的方式健身

樹上懸掛的牽引裝置

是57歲的孫大爺自製的

他說自己過去頸椎毛病不少

於是發明了一個活動式牽引器具

能修復頸椎疾患,改善頸肩患處

網友紛紛被這種鍛鍊方式嚇到

「牽引是循回漸進式的」

江蘇泰州市中醫院正骨科主任楊洲表示

這樣的健身方法

雖然採用臨床上的牽引原理

但實際上並不可取

人的頸椎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在25公斤左右

「吊脖子」健身有可能會

直接損傷神經和脊髓

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高位截癱

醫生建議平時可以通過低頭、抬頭

左右旋轉和側屈活動頸椎

讓頸椎的肌肉和韌帶恢復正常

如遇頸椎嚴重不適

可尋求醫生幫助

來源:央視新聞

《蜘蛛寺》作者:李忠民

《遠山》作者:天府耕夫

《夏天的音符》作者:春夏秋冬

來源:南都晨報、微南陽、南陽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央視新聞

編輯:劉一明、周俊含

初審:周星宇、張優

終審:周首相


    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恩施親水走廊半月18套石桌石凳受損,城管呼籲市民愛護公物
    楚天都市報8月9日訊(記者陳俊)清江沿岸的親水走廊,去年逐漸落成後成為恩施市民休閒景觀帶。剛過去的周末,多位市民向楚天都市報反映,走廊上公共設施屢遭損壞,影響使用更損害了恩施的城市形象。城管部門也表示,半個月就有18套石桌凳受損,呼籲市民講文明愛護大家共有的設施。
  • 合肥不少人行道變「難行道」
    日前,本報報導了合肥市北一環一段「奇葩」人行道,僅有約40釐米寬。而最近,又有市民反映,在合肥市繁昌路,一段人行道讓行人走起來感覺更「難受」:「窄不說,還有三棵大樹擋道,這條路簡直就是『形同虛設』!」12月1日,合肥市一位市民向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這樣反映說。記者注意到,省城不少人行道因被「侵佔」而「受傷」的現象屢見不鮮。
  • 市民這邊「彈指尖」 城管那頭馬上辦
    爆料廣場不但能查看熱門問題,還能查看進度、發表評論據悉,市民反映的問題會經過受理、立案、批轉、派遣、處理、反饋、核查、回復8個環節。除了處理、核查外,其他環節都是線上辦理。據市城管局數字城管中心主任胡小多介紹,從今年6月試運行至今,微城管公眾號已累計受理案件900多條,結案率在90%以上。記者發現,「隨手拍」裡面還設置了爆料問題排行和爆料廣場兩個功能。爆料問題排行中可以查看某一段時間內,哪個街道被投訴得最多以及排名前十的高發問題都是什麼類型。
  • 恩施親水走廊半月18套石桌石凳受損,城管呼籲市民愛護公物
    楚天都市報8月9日訊(記者陳俊)清江沿岸的親水走廊,去年逐漸落成後成為恩施市民休閒景觀帶。剛過去的周末,多位市民向楚天都市報反映,走廊上公共設施屢遭損壞,影響使用更損害了恩施的城市形象。城管部門也表示,半個月就有18套石桌凳受損,呼籲市民講文明愛護大家共有的設施。
  • 銀鷗山莊停車位圈上人行道 四方城管稱不知情
      小區外人行道上的停車位。   「我們小區門口的人行道,被物業劃成停車泊位,而且還向小區居民收費。」10月14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從13日開始,重慶南路銀鷗山莊門前的近百米人行道上,被小區物業劃成了停車位收取停車費,「大多數停車位設立在小區門前的人行道上,有沒有經過審批呢?」
  • 破解小商販"打遊擊" 西安市民建議城管執法多疏導
    10月8日,西安市「電視問政」第四期,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將直面觀眾接受「問政」,9月29日,華商報開通熱線徵集市民對城管工作的建議和意見,不少市民反映了早市、夜市佔道經營擾民的問題。  9月30日,有23條熱線對城管工作提出建議,其中佔道停車就佔了11條,另外,有市民對整治小攤販佔道經營提出建設性意見。
  • 城管車佔用人行道 溫州市民貼「白條罰單」(圖)
    @三晉都市報:近日,溫州鹿城城管與執法局車輛違規停在人行道,被市民開出手寫罰單。鹿城城管與執法局回應稱,違規停車只是執法需要的「臨時停放」,並對事件中的人員已經做了批評教育。  事發:城管執法車佔了人行道  「你的浙CAG670車已嚴重妨礙行人過往,請自覺接受罰款。」這是一位溫州市民手寫的一張「白條罰單」,所罰對象是鹿城城管與執法局。不僅如此,網友還專門在微博上弄了個行政執法(城管)車輛違停曝光臺。
  • 貴陽部分路段車輛佔用人行道 市民出行不方便
    貴陽網訊 車輛佔用人行道、停在斑馬線上、停在路口……近日,有多位市民反映,在貴陽市部分路段有車輛佔用人行道,市民出行不便,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 「本來人行道就窄,再停個車,我們真的是『無路可走』。」
  • 電塔擋道多年 市民呼籲儘快移除
    本報訊 (龍崗融媒記者 杜和平 通訊員 鄭鴻宏) 筆直的人行道上突然出現一個電塔佔據了大半幅路面,這樣彆扭的場景見過嗎?近日,市民王先生向龍崗民聲記者反映,吉華街道水徑社區吉華路口一處人行道上電塔礙人礙事,希望相關部門能將其移除。
  • 整治人行道違章停車,炎陵城管在行動
    2019年6月26日,株洲人行道違停處罰系統正式上線,違法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車輛將被城管執法隊員拍照上傳系統,經法制審核通過後違停車輛將被處以100元的罰款,且違停信息同步錄入交警系統,未消除違停信息的車輛將影響年檢。
  • 10張桌子堵住馬路 三亞攤販擺攤擠滿人行道
    現象 攤販擺攤擠滿人行道  「老闆,新鮮水果,好吃又便宜,來一點吧?」「烙餅,剛出爐的烙餅!」……10月13日一大早,勝利路農貿市場附近攤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由於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一些攤販在人行道上擺攤,他們有的擺著籃子賣水果,有的擺著架子賣小首飾,有的在三輪車上賣早餐。
  • 車輛佔用人行道 市民路難行
    > 本報訊 機動車輛佔用人行道、隨意停在斑馬線上或是路口……近日,有多位市民反映,在貴陽市部分路段有車輛佔用人行道,市民出行不便,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 「本來人行道就窄,再停個車,我們真的是『無路可走』。」8月10日11時許,路過雲巖區三橋南路轉彎塘附近的蔣先生說。據了解,該路段每天都有幾輛汽車停在人行道上。尤其是下午,如果兩輛車並排停放在人行道上,只能容一人通過,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不便。
  • 福州建新中路人行道上養數十箱蜜蜂 城管介入搬走
    前日,一市民撥打海都熱線95060投訴:建新中路的人行道上擺放著不少蜂箱,群蜂飛舞,行人被迫繞道而行。蜂箱主人李先生表示,之前在永泰養蜂,現在想在市區賣蜂蜜。擔心將蜂箱留在山上蜜蜂會飛走,所以就將蜜蜂全部帶來了。「我養的是義大利蜂,屬於最沒有攻擊性的蜂種之一,一般情況下不會蜇人。」李先生說。
  • 園林部門回應市民還綠呼籲 高架橋下不宜栽大樹
    同樣,在中一路,綠化帶分布於機動車道的隔離帶中,也栽種著灌木,無一棵大樹,兩旁的人行道,無樹遮陽。唯一有樹的綠化帶,位於發展大道南邊,一排排塔狀的銀杏樹生機盎然。記者觀察,在二環線高架橋上雖然安置了透明的隔音板,但是部分連接處仍有縫隙,隔音效果不佳。讓居民欣慰的是,每天,灑水車會反覆衝洗路面、降塵。 條件限制不宜種大樹 將加栽灌木 盼市民護綠 居民向有關部門反映,均以綠化規劃尚未覆蓋完全及經費不足等原因一直沒有補種。
  • 大樹移走 南昌市中山路有點不一樣了[圖]
    昨日,市民徐女士撥打本報熱線稱,最近一段時間沒逛中山路,再去時發現已變了模樣。  記者了解到,地鐵一號線子固路站所涉及的90餘棵樹木已在去年年底前移走,接下來,八一館站及區間的180餘棵樹木將在2月底前遷移,屆時中山路將是另一種景象。
  • 城管執法車違停在人行道 路人手寫罰單「罰款」
    這是一位溫州市民手寫的一張「白條罰單」,所罰對象是鹿城城管與執法局。  不僅如此,網友還專門在微博上弄了個行政執法(城管)車輛違停曝光臺。為什麼溫州市民要給城管的車貼罰單呢?這輛車究竟怎麼處理了呢?昨天記者進行了求證。  10月27日中午,網友@磯狂在微博裡喊話:@鹿城城管與執法局快出來,你們的車在振甌路口被貼單了。
  • 市民擔心大樹修剪會死亡,廣場管理方現場答疑
    長江網12月15日訊(記者艾晨光 通訊員謝助全)15日,市民張先生因擔心大樹修剪後會死亡,向洪山廣場建言:將洪山廣場內的560餘株大樹移走,並改栽小樹苗。為此,洪山廣場市民園長團隊邀請張先生進行現場協商,並最終打消了張先生這一「大開腦洞」的想法。
  • 舊衣回收箱髒亂得像垃圾桶、佔用人行道……廈門市民的吐槽,官方...
    有的行人側著身子通過,有的為了躲避,乾脆選擇在機動車道上行走。香蓮路上的舊衣服回收箱。(廈門日報記者 張玉榕攝)「確實很不便,走人行道上就像闖關遊戲一樣。」住在附近的張女士調侃。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烏石浦二路,一個白綠相間的「恩典」舊衣回收箱就被放置在人行道上。此外在嶼浦路,記者還看到,一個「慈馨」舊衣回收箱正好擺放在盲道上。嶼浦路上擺在盲道上舊衣回收箱。
  • 人行道上放石墩 嬰兒車得抬著過
    人行道上放石墩 嬰兒車得抬著過城管部門介入後,涉事醫院表示會將石墩移開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程浩楠 實習生 黃小燕 文/圖    近日,有市民向南國早報新聞熱線0771-5690127反映,在南寧市祥賓路,一家即將開業的醫院把幾個大石墩放在人行道上,影響通行。12月14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院周邊人行道的3處地方總共放了17個大石墩。該院相關人員稱,此舉是為了「阻止電動車逆行,以及阻攔一些想從醫院前走捷徑的貨車」。
  • 留仙大道北側人行道、自行車道在福龍路高架橋處中斷,市民呼籲儘快...
    原標題:留仙大道北側人行道、自行車道在福龍路高架橋處中斷,市民呼籲儘快疏通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7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小虎)近日,有市民發帖反映,留仙大道往西麗大學城方向的自行車道、人行道在福龍路高架橋處中斷,「立交橋下面的人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