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石,我心中的痛

2021-02-13 民間推薦

更讓人不忍目睹的是景點的招牌上,錯字隨處可見,「嘉慶年間」寫成「嘉靖年間」,相差好幾百年,不知誤傷了多少遊客。太白樓的展示廳裡竟然出現李白在銅陵五松山下「三謝不能餐」的塑像。太白樓是馬鞍山的,竟然給銅陵做起了廣告,不知他們可交廣告費。

不可否認,曾經在這裡工作過的有一批有文化,熱愛採石的領導,他們不斷地聽取文化人的建議,不斷地為採石錦上添花。可後來卻是一批不懂文化又不熱愛文化的頭頭腦腦,從不聽取專家的意見,想到哪幹到那,直到把採石的裡裡外外折騰得不像樣子為止。他們走了,卻讓採石在這裡流血,呻吟。

從馬鞍山走出去的孫君先生,是全國著名的新農村設計者。他來到老家採石,傷心到極點。回到北京,一想到採石,常常從夢中驚醒,他在筆記中寫道:「採石,有我少年的記憶,唐賢街、鎖溪橋、太白樓……古鎮一直伴隨著我長大,看到她今天的悲慘,讓我吃不下,睡不安。是誰,把我的古鎮折了,是眼瞎了嗎!」他指名道姓地質問那些破壞採石歷史罪人,狠不得咬他一口才解恨。

有關部門曾經在全國邀請了無數家設計者來這裡設計,他們以大家自居,很少聽好本地專家的意見。我曾旁聽過一位設計者的介紹,讓我一頭霧水,他仿佛是從外星來的,設計的方案牛頭不對馬嘴,雖然最後被否決,但上百萬的設計費卻進了腰包。

可就在這個時候,一些媒體竟然閉起眼睛胡吹一氣,看看2013年6月21日《中安在線》的報導吧:

「……改造完成後的採石古鎮,將充分體現唐文化和古戰場的特色,呈現出「翠螺出大江」的自然風光和「船從家門過」的水鄉情趣,並形成「有玩、有吃、有住、有樂」的觀光休閒一條龍服務,每年可新增遊客100萬至150萬人,預計創造旅遊收入約5億元、稅收約0.5億元,可解決0.8萬至1萬人就業。」

這不不夠,三年後的2016年2月26日,「皖南在線」再次吹牛云:

「採石古鎮一期項目為仿古建築群,除有31 棟樓宇外,還有一座地下車庫。這項工程建成後,不僅是一個可與西遞宏村古建築相媲美的景觀,而且還將引進全國著名的數十家餐飲公司和旅行社,全方位地為前來遊覽的遊客提供高品質的服務的5A級景區……」

從吹年到現在又是六、七年了,那些令人嚮往的海市蜃樓呢?吹牛者也許把他吹的話早已忘光了,可那些信誓旦旦的藍圖繪製者呢?還有什麼理由能面對群眾的指責!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行政區的不斷變更造成的,一會屬於雨山區,一會又屬於濱江新區,最後又回到雨山區;也許有人會說,是經費不足造成的,是多頭管理造成的;也許有人會說,是領導頻繁調動造成的。這些年,決定這座城市命運的領導換得頻繁,有的呆上幾年就走,人家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怎麼可能把採石焐在自己的胸口當寶貝呢。可我想說,千條理,萬條由,都不是理由。這畢竟是執政黨的天下,是人民的政府,把人民所關心的事沒做好,對得起人民嗎!

採石是這座城市的臉面,本來是一張漂亮的臉,擦洗了十多年都沒擦洗乾淨,能怪老百姓生氣嗎!難怪有人無限傷感地說,採石如果在江蘇、浙江,恐怕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孫君先生在他的文章裡仰天長嘆:「吹牛不交稅,千年古鎮一夢空」。他還感慨地大呼:「歷史將會記錄著這場浩劫,並以野蠻戰勝文明而終結。」

「誰策劃設計的呢?誰摧毀千年古鎮?據說是由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院設計,因理念不同退出。最後有深圳大學建築設計院進行規劃設計。馬鞍山人未必知道,採石人肯定不知,而我心裡也永運抹不掉這個毀掉千年古鎮的設計院。這場劫難對江東父老、對九泉之下的詩聖來說可謂是欲哭無淚喲。」

一位曾經參加採石設計的先生給馬鞍山的朋友發了條微信,說他們在進行採石設計同時,還在為浙江、皖南等多處古鎮進行設計,人家早就完成了,而且接待了無數遊客,往口袋裡裝了幾個億了,而馬鞍山卻在原地踏步。他們回憶當年在審定設計方案時,說「馬鞍山人真呆,審查方案時請的都是外地的所謂專家,每人一個信封,一個信封裡1000元,本地來的大多是行政官員,沒有當地的文化人。你想,外地人對採石不了解,只住了幾天,能知道什麼呢,也只能是照葫蘆畫瓢,目的是方案通能得過,設計費到手就行了。」 

 這篇文章出籠前,孫君曾直接打電話給那幾家設計者,質問他們,他們推託說是領導的意志,但不知是走馬燈裡的哪位領導,事到如今,一個責任人也找不到,這實在悲哀的事。

一位旅遊者在看到採石老街的現狀,以李白的口氣寫了一首打油詩:

 

不得好死龜子孫

死了也要把你蒸,

天下哪兒都不弄,

偏動老子採石鎮!

 

嗚呼,我的採石,不知你何時才能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補記:文章曾請幾位文化專家審讀,一致贊成,還有表示要籤上自己的名字。都說,在我們聽慣了甜言蜜語後,聽聽不同的聲音,會有好處的。好在鶯飛草長的春天來了,外面陽光燦爛,那個陰暗潮溼的年代了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下期請看《馬鞍山,你真的老了》

相關焦點

  • 圓明園——心中永遠的痛
    從煌煌雄漢,到巍巍盛唐,到一代天驕鐵騎狂飆,誰敢如此肆無忌憚侮辱我華夏蹂躪我神州?可是這一天,敵寇的利炮洞開了我們的國門,野獸的爪牙撕裂了錦繡的河山,在毫無人性的屠刀下,倒下了我們多少同胞!為什麼?一把火,燒毀了圓明園,也燒痛了每一個中國人,更痛醒了有血性的中國人!讓這一把火,成為我們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吧!因為,中華大地上,永遠有了圓明園這樣一個永不能癒合的傷疤。
  • 馬鞍山 采石磯
    ;采石磯,風光綺麗,歷史悠久,名勝眾多,又是歷代文人墨客遊覽抒懷之地。"我心依然:"采石磯上立高樓,窗外長江水競流。歷史沉積輝日月,今朝勝景耀春秋。詩人捉筆書心意,將士操戈為國酬。盛世迎來國慶節,滿山歌舞醉賓遊。
  • 《後來的我們》影評——你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昨天晚上小許同學請我看電影《後來的我們》,約定雙方各寫一篇影評。電影推進到小曉要把沙發搬到屋子裡的時候,我意識到這是否象徵什麼?假設沙發片段如果沒有的話對電影有沒有影響?我覺得是沒有影響。可是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我想到「她」,當初在贛州開發區楊坑我們一起買了刻了對方名字的吊墜!我嫌戴著不舒服,後來想起已找不到了。吊墜是男女之間的信物,愛的象徵。
  • 李白的采石磯
    點擊標題下面藍字,輕鬆關注我>2020年金秋,去了馬鞍山、當塗的采石磯一遊。采石磯與南京燕子磯、嶽陽城陵磯並稱「長江三大名磯」。采石磯原名彩石磯,因在此發現彩石而得名。後覺「彩」字右邊似三把刀,不吉利,故改為「採」。此處非採石之地,採石謂「宕」,謂「硐」,謂「窟」。磯,是長江特有的地形,指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此類地形,在江中名「磯」,在湖中名「渚」(如太湖的黿頭渚),在海中名「礁」。形如微型半島。
  • 安徽采石磯
    位於安徽馬鞍山的採石與嶽陽的城陵磯、南京的燕子磯合稱為「長江三磯」,它不僅以山水聞名天下,更以其雄踞長江南北之險,扼守東西咽喉之衝而為歷代兵家爭奪之地。從三國到元末,群雄紛爭,戰事連綿,采石磯讓無數英雄盡顯英姿。而李白的「跳江捉月」、「騎鯨上天」又為采石磯抹上了浪漫的一筆。  沿著鵝卵石鋪就的小道,兩旁萬竿修竹,竹竿很是特別,青黃相間,稱之為「金鑲玉竹」。
  • 采石磯,你變了!
    這裡是國家級採石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採  石  磯開發一些可體驗、可參觀的旅遊項目,通過項目的設定、智慧旅遊的完善和講解詞的修訂,讓更多的遊客體驗、感受長江采石磯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獨有的魅力。為做足「磯、江、山、河、公園、溼地」等自然資源的文章,有效整合採石磯旅遊資源,充分釋放景區資源價值,對采石磯核心景區進行了景觀提升,並著力推進景區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
  • 塞爾維亞駐華使館:21年前的今天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今天是我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21周年的日子。塞爾維亞駐華大使館剛剛在官方微博發文稱,21年前的今天是「我們共同的悲傷記憶和心中永遠的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對於犧牲的中國記者,@塞爾維亞駐華大使館 稱,「他們永遠在我們心中,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更不會忘記在最艱難的時刻還依然和我們站在一起的中國人民。」
  • 在馬鞍山,有一處不能採石的采石磯,讓大詩人李白流連忘返
    在馬鞍山,有一處不能採石的采石磯,讓大詩人李白流連忘返文/林海雪原馬鞍山是我國鋼鐵基地,不僅礦產資源豐富,更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自然美景。其中尤以長江沿岸采石磯景區,自然景觀和文化內涵並重,吸引了歷代無數文人和遊客前去參觀。
  • 凝固的歷史——采石磯碑刻
    馬鞍山市西南的采石磯景區是國家級名景名勝區,景區內的翠螺山上古蹟遍布,有一古亭名蛾眉亭,亭內倖存古碑5塊,其中宋碑1塊、元碑3塊、明碑1塊、現皆移入李白紀念館珍藏。
  • 采石磯之戰的勝利,此戰獲勝是很僥倖的
    下邊我帶大家去看一下他是怎麼去運用這種語言藝術的。公元1661年,宋、金兩軍在和州的采石磯展開了一場激戰。剛好宋軍主將尚未到達戰場。參謀軍事虞允文代將指揮,很僥倖的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捷報傳來,全軍振奮。負責此戰的樞密院事葉義問特在金陵設宴,為凱旋的虞允文民接風。在宴席中,文臣武將們都歡欣鼓舞,為虞允文能在這場代替主將作戰取得勝利而欣慰。
  • 采石磯景區旅遊攻略
    采石磯茶幹  當地名產,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為清廷貢品之一。產品曾遠銷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獲省、部優和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及92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中國優質保健品三項銀獎,並榮獲安徽省著名商標稱號。
  • 定了,采石磯景區 AAAAA!
    經綜合評定和公示,12月29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發布公告,確定全國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馬鞍山長江采石磯文化生態旅遊區(簡稱「采石磯景區」)成功入選,成為我市首個國家5A級景區,2015年起,我市正式啟動采石磯5A級景區創建工作。五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強力推進采石磯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整治旅遊區及周邊長江岸線,不斷完善旅遊服務功能,其創建範圍涵蓋了采石磯觀光區、荷包山戰爭遺存區、望夫山文化旅遊區、長江溼地旅遊區和採石古鎮休閒體驗區等五大功能區,景區總面積由原來的1平方公裡提升達現在的3.92平方公裡。
  • 從它山堰到採石遺址
    ■劉 穎  每個周日都要去戶外走走,這個周日又與網友結伴,從它山堰徒步至採石遺址。它山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採石遺址就是「上化山石宕遺址」,已列為鄞州區文物保護點。所以,此行就不在於遊山玩水了,帶著緬懷歲月的心情,踏著先人的足跡,開始這趟心靈之旅。  終於一睹它山堰風貌了。
  • 我的重慶之痛
    我回頭看看兒子朝氣蓬勃的面龐,心中暗嘆年輕真好啊。我對兒子說,咱明天上午去渣滓洞和白公館吧,在我心裡,這兩個地方是到重慶的必到之地。我跟著人流走著,默默念著牌子上的名字,在記憶中搜尋著關於他們的故事。突然,在一個房間門口的牌子上,我看到了江竹筠的名字,十個手指尖嗖地一下就抽痛起來,痛感直達心臟。這是我小時候看《紅巖》留下的條件反射,這麼多年了,每次不管在什麼時侯看到江姐的名字或是影視片斷,手指總是會不由自主地顫抖抽痛,有時候連帶著全身都會顫抖。
  • 采石磯—一個被名字耽誤的小仙境
    磯,乃水邊突出的巖石或江河當中的石灘之意,采石磯是長江三磯之一,位於一個叫馬鞍山的小城之南。本是一個有山有水的江南小鎮,但名字聽起來卻像個採石頭的礦區。「醉酒捉月,騎鯨升天」,傳說是李白終老之地,在采石磯也有個李白的衣冠冢,還有一個太白樓,以此紀念詩仙李白。
  • 采石磯遊記——千古一秀
    迎面影壁上由郭沫若書寫三個大字——采石磯。采石磯公園主題是詩仙李白。李白的衣冠冢就在半山腰,碑文由林散之題寫。上山的路崎嶇不平,山間林木蔥鬱,鳥語不絕。登上高處是翠螺峰,山頂便是長江名閣三臺閣。三臺閣歷史悠久,雖毀於戰火,重建後更氣勝當年。三臺閣五層疊嶂,飛簷翹角,氣勢恢弘。登臨三臺閣此居高臨下,俯瞰蒼茫,南望天門山,西眺大江東流。
  • 長江采石磯文化生態旅遊區晉級5A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公告,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馬鞍山市長江采石磯文化生態旅遊區榜上有名。至此,安徽省5A級景區達到12家。長江采石磯生態旅遊區位於長江東岸,總面積3.92平方公裡,已建成采石磯觀光區、荷包山戰爭遺存區、望夫山文化旅遊區、長江溼地旅遊區和採石古鎮休閒體驗區等五大功能區,擁有采石磯、太白樓、謫仙園、林散之藝術館、三元洞、延園、圓夢園、萬竹塢、三臺閣等景點。采石磯為「長江三磯」之一,「詩仙」李白多次登臨吟誦,留下「醉酒捉月,騎鯨升天」的傳說。
  • 你是我最愛的人,也是我最深的痛
    今生遇到你,我愛過了,也痛過了,南牆我撞了,故事我忘了,可是那個深愛的人,仍然銘刻在我的心上。我還是那樣的不爭氣,還是會想起她,畢竟當初愛她愛到了骨子裡,但是我不會再去打擾她了,也不再期盼她會回頭。此生,愛過就好,哪有盡遂人願的事呀!其實,有些人,有些事,經歷一次就夠了。這一生,我愛過她,她也愛過我,彼此都曾為對方真誠的付出,這樣的愛情還有什麼可遺憾呢?
  • 非法採石獲利 民警將其抓獲
    隨著生態環保越來越受到重視,採石、採砂等經營都是受到政府嚴格的限制,為了獲利,一群人竟然鋌而走險,幹起了非法採石的勾當。前段時間,廬江縣公安局礬山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報警,對方稱在礬山鎮中山附近有人非法採石。接到報警後,民警很快趕到了事發現場。由於近段時間石子銷售價格上漲的比較厲害,所以嫌疑人鋌而走險,幹起了非法採石的勾當。
  • 當塗人去采石磯免費!攻略全在這!
    想去采石磯看看風景,然而,一人80元的門票,想想還是有點肉痛。採石風景區門票免費的呼聲,小夥伴們喊了很久。如今,采石磯景區門票真的真的要對市民免費開放了!這也是今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採石古鎮圖為採石古鎮情景式主題商業街區的滄海遺珍館,場館主要是馬鞍山本地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