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渝水嘉陵江丨變形金剛、活字印刷,到重慶創意公園找樂子

2020-12-14 上遊新聞

12月1日,「遇見渝水嘉陵江」主題網絡活動走進重慶創意公園。這個新崛起的文化地標,會給重慶市民帶來哪些驚喜?23家網絡媒體記者帶你去找樂子。

走進重慶創意公園,但見建築格調清新、白領腳步匆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不過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地上和辦公樓外牆上,四處都有各種時尚元素的創意雕塑,包括大名鼎鼎的「變形金剛」。

除了現代的氣息,創意公園裡還藏著中華文化的芬芳。來到重慶國學院渝北分院,工作人員正在活字印刷體驗區整理鉛塊。作為國學的專業研究機構,市民來到這裡可以體驗一把活字印刷、甲骨文構畫、漢字版畫等項目的魅力。

據重慶創業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創意公園地處渝北區的石盤河商務區,總佔地210畝,總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目前,建成面積達24萬平方米。

該負責人說,園區已入駐企業500餘家,其中廣告文創類企業佔到70%,從業人數近1.3萬人,形成了文化創意與設計、廣告與傳媒、生活創意等六大產業集群。同時,融合生態環境、原創手工、科技時尚、私人訂製等元素在內,形成了情景互動型體驗業態、創意文化和休閒樂園的自然集合。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入駐情況良好,公司也在準備從招商轉變為選商。特別是正在建設中的四期工程,將集中瞄準大型龍頭企業和具有較大成長空間的企業,實現公園的進一步升級。

其實,重慶創意公園只是渝北區著力打造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18年,渝北區有創意設計、文化娛樂、文化會展、網絡文化、印刷發行、動漫遊戲、廣播影視等文化經營單位10000餘家(其中法人單位6800多家),目前在報規上企業74家。2018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66億元,比上年增長15.56%,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初步形成。

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李析力

相關焦點

  • 遇見渝水嘉陵江丨變形金剛、活字印刷,到重慶創意公園找樂子
    12月1日,「遇見渝水嘉陵江」主題網絡活動走進重慶創意公園。這個新崛起的文化地標,會給重慶市民帶來哪些驚喜?23家網絡媒體記者帶你去找樂子。走進重慶創意公園,但見建築格調清新、白領腳步匆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遇見渝水·嘉陵江|沿著6個區縣看3個關鍵詞 這樣的嘉陵江愛上了嗎?
    「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水土碼頭。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謝鵬 攝對重慶人而言,如果說長江是母親河,那麼嘉陵江是又一條「母親河」,你對它了解多少?11月29日,「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啟動,為期六天的時間裡,新華網、人民網等中央媒體及重慶日報、華龍網等市屬媒體組成的23家網絡媒體團隊深入走訪嘉陵江重慶段沿岸的6個區縣。跟著這3個關鍵字,讓你重新認識不一樣的嘉陵江。
  • 遇見渝水·嘉陵江| 跟著vlog打卡山城巷
    遇見渝水·嘉陵江| 跟著vlog打卡山城巷 2019年12月04日 20:26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這裡的建築、江岸風景、層層疊高的地形態勢,爬坡上坎的街巷格局,讓前來遊玩的市民和遊客都拍手稱讚。
  • 遇見渝水·嘉陵江|山城巷換新顏 裡面「藏著」重慶人的記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謝鵬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3日21時訊(記者 李華僑)重慶,是一座「爬坡上坎」的城市。山城步道,不僅僅是市民生活、出行、遊憩的重要通道,更是傳承歷史人文、記錄城市演變的重要空間載體,與城市品質提升緊密相關。今(3)日,「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城巷,記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步道漫步。
  • 活字印刷丨遇見千年傳承的鉛與墨
    活字印刷,就是這樣一種完美的存在。丨活字印刷較之前的雕版印刷,其程式也更加簡潔、高效、易於操作。活字印刷的基本步驟只有四步:一是撿字,從字庫中撿出自己需要的文字。活字印刷的字庫又分為內盤和外盤,大概數量是6000字。內盤是指常用字,大概是3500字。外盤是指使用頻率相對低的字;二是排版,按照印品清樣和版式要求將選好的字在字框內進行排列。
  • 「遇見渝水·嘉陵江」| 沙坪垻:看螢火蟲捉蝴蝶領略田園風貌 昔日...
    主辦方供圖12月2日,「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第四站——沙坪垻區,打卡三河村網紅景點「遠山有窯」和天籟螢火谷、清水溪溼地公園,讓我們一起看看三河村如何從「窮鄉僻壤」轉變成「文旅景點」,昔日汙水溝又如何蝶變為美麗的溼地公園。
  • 聽歌、體驗活字印刷、美照拍拍拍……五一節「拔草」重慶文創新地標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30日14時訊(記者 王柯嵐 姜念月)重慶之北有這麼一處創意園區,這裡可以探尋茶的藝術、印刷術的歷史、剪紙的故事和美食,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是文藝青年,來這裡還可能與音樂偶遇,這裡就是重慶創意公園。近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乘坐軌道10號線來到這裡,走出上灣路地鐵站,便可看到《變形金剛》等大型雕塑、蔥鬱的植被和充滿設計感的園區建築。
  • 遇見渝水·嘉陵江|清水溪「清」了 臭水溝成了溼地公園
    2日,「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沙坪垻區天星橋街道的清水溪溼地公園。這條昔日的臭水溝經過治理打造後,已經蛻變為了供市民休閒的溼地公園。64歲的清潔工徐同慧高興地說道:「清水溪真成了清水溪了!」沙坪垻區天星橋街道的清水溪溼地公園。
  • 遇見渝水嘉陵江丨昔日臭水溝今變溼地公園,「清水溪」真成了清水溪
    12月2日,「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沙坪垻區天星橋街道的清水溪溼地公園。這條昔日的臭水溝經過治理打造後,已經蛻變為了供市民休閒的溼地公園。64歲的清潔工徐同慧高興地說道:「清水溪真成了清水溪了!」
  • 活字印刷、甲骨文構畫……你了解漢字的由來嗎?來這裡可以告訴你答案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吳娟 鄒飛 文/圖我們每天都在使用漢字,但是你真正了解漢字的由來嗎?創意公園內的重慶國學院渝北分院,墨香四溢。在這裡重拾一石一骨,鋪開一紙一墨,可以近距離體驗千年前的文明智慧,為每一個漢字追根溯源。
  • 活字印刷、甲骨文構畫……你了解漢字的由來嗎?來這裡可以告訴你答案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吳娟 鄒飛 文/圖我們每天都在使用漢字,但是你真正了解漢字的由來嗎?創意公園內的重慶國學院渝北分院,墨香四溢。在這裡重拾一石一骨,鋪開一紙一墨,可以近距離體驗千年前的文明智慧,為每一個漢字追根溯源。
  • 重慶因嘉陵江古稱「渝水」,去重慶旅遊這些騙局不可不知
    重慶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 遇見渝水·嘉陵江丨自己動手做陶器看螢火蟲捉蝴蝶 小山村變「網紅」
    12月2日上午,「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沙坪垻區三河村,打卡「遠山有窯」和天籟螢火谷。  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三河村通過流轉土地和為項目業主打工,村民就近就業的同時實現了增收,讓大家對未來的生活都有了盼頭,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回到家中,還搞起了農家樂。  項目帶來了新機遇
  • 「變形金剛巡展」全球首站到重慶
    01-12 08:36:55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2018年1月11日下午,由孩之寶與勝利山展覽公司歷經數年研發,並斥巨資傾力打造的《變形金剛汽車人聯盟巡展》,在重慶新光天地8樓盛大啟幕。
  • 走進活字印刷體驗館,追尋千年歷史印跡
    過去活字印刷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希望它能再次在每一個城市復活,讓更多的年輕人觸摸到我們祖先的文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書本上。」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期的畢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 遇見渝水·嘉陵江丨自己動手做陶器看螢火蟲捉蝴蝶 小山村變「網紅」
    12-02 21:06:00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12月2日上午,「遇見渝水·嘉陵江」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沙坪垻區三河村,打卡「遠山有窯」和天籟螢火谷。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三河村通過流轉土地和為項目業主打工,村民就近就業的同時實現了增收,讓大家對未來的生活都有了盼頭,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回到家中,還搞起了農家樂。項目帶來了新機遇
  • 劉向東丨對古代活字印刷的看法三題
    書鋪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雕版印刷尚未出現的以書寫形式複製書籍的時期。書籍只作為純粹閱讀品時,書鋪雖可能存在,商業價值並不大。伴隨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書籍的製作數量增加,也逐漸具備了商品的屬性,書鋪才會得到發展。任何事物都有從小到大、從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
  • 遇見渝水·嘉陵江|籤約44個項目達產總產值936億 這裡將打造渝北...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謝鵬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日19時50分訊(記者李華僑)從「拼速度」轉向了「拼質量」,從「渝北製造」開始走向了「渝北智造」,在加快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中,渝北經濟已開始從速度型轉向高質量型。
  • 畢昇——活字印刷術發明者
    ,專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實踐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艱難,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後發明活字印刷術。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裡,以備下次再用。畢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藥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升沒有採用。
  • 「活字印刷」亮相磁器口 市民可將喜歡的「活字」帶回家
    這裡陳列了3萬多個「活字」,不過和以前的活字印刷不同的是,這些「活字」全部採用了金屬材質,遊客不僅可以現場體驗「活字印刷」,還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活字」作為紀念品帶回家。活字印刷是用泥或者木頭製作字塊,來取代傳統的抄寫,由北宋時代畢升發明,延續至今已有1000年的歷史了。但隨著雷射技術的普及,現在活字印刷技術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它應該被所有人銘記,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體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