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構建「五縱六橫」大交通路網

2020-12-16 縣區頻道

即將完工的偃師市堤頂路

夏都大橋建設工地施工人員正在編鋼筋樁基

  省道539線劈開丘陵,從北向南縱貫延伸;龍少線自東向西橫穿南部山區,形成偃師連接洛陽新區與少林寺的高速通道;華夏路東延工程建設現場,機聲轟鳴,工程車輛穿梭其中……

  近年,偃師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規劃大交通,建設大通道,加快推進路網建設步伐,構建「五縱六橫」大交通路網,精心謀劃建設了一批便民惠民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構建「外聯內通」的快速交通網絡,使得城市「血脈」更通暢,市民出行更便捷。

  以路為先精準規劃

  作為洛陽「一中心六組團」的重要組團,偃師一直以來積極打造洛陽中心城區的拓展區,著眼群眾所需所盼,科學編制了交通道路規劃,繪就了偃師交通發展藍圖。

  從偃師市域交通規劃可以看出,今後,偃師將加強與洛陽中心城區及周邊組團、縣市的交通連接,規劃六縣環高速、六縣環快速、洛偃快速路、城際鐵路、軌道交通等,全面融入洛陽中心城區「半小時交通圈」。同時,構建「五縱六橫」市域路網框架,促進城鄉交通全域覆蓋,形成「外聯內通」的交通格局。

  「五縱六橫」市域路網,五縱即省道539、玄奘大道、杜甫大道、夏都大道、207國道;六橫即規劃國道310、連霍高速、中州路、古城快速通道、洛偃快速通道、龍少線。其中,中州路下半年計劃把平交道口全部封閉起來,建成快速路,偃師到洛陽中心城區的車程將縮短至20分鐘。東環路向南和207國道連接通往登封、伊川,向北直達孟州,對偃師的交通意義重大。同時,東環路打通後,可以與鞏義產業集聚區對接,實現偃鞏聯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五縱六橫」暢通路網

  「省道539打通後,便捷的交通有利於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拓展外銷市場,使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山化鎮泉興工業園負責人說。

  在省道539山化段施工現場建設工地上,車輛穿梭,機械轟鳴,施工現場如火如荼,工作人員一片忙碌。

  今年3月,省道539開工,該工程是連接連霍高速和國道310的重要通道,起於連霍高速東出口,向南跨隴海鐵路和伊洛河,止於國道310,線路全長10.3千米,偃師交通東起第一「縱」由此形成。

  為確保省道539項目順利推進,偃師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現場辦公,察看工程進展情況,協調解決有關事宜,督促各施工單位加快工期。

  「這條路通車後,我買了一輛車,早上從店裡出發去關林市場,買好貨後,中午回來還能跟上吃午飯,開車走這條路很方便。」偃師市府店鎮西管茅村村民崔桂生提起新修的龍少線,邊說邊笑。崔桂生在西管茅村開了一家農資店,距離新開通的龍少線只有300米,出行非常方便。

  龍少線,是偃師市大交通南部第一「橫」。偃師段起點在偃師市與伊濱區交界處,向東止於府店鎮與國道207交叉處,全長16.67千米。

  為加快龍少線的建設,解決南部山區出行難問題,偃師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協調會議,察看項目進度,進一步瞄準構建「五縱六橫」大交通格局,全力推進交通路網體系建設,使龍少線7月順利通車。

  龍少線通車,有效解決了府店鎮、緱氏鎮、大口鎮出行難的問題,同時也緩解了國道207的交通壓力。

  通村公路方便出行

  在偃師市府店鎮安樂村通往國道207新修的水泥路上,該村黨支部書記李玉環說:「路修到了家門口,想都不敢想。我們祖祖輩輩住在大山裡,出個門都難,現在政府給我們修了這條出山路,真是解決了生產大問題,去鎮上買化肥、種子非常方便。」

  偃師市在鄉鎮公路、通村公路建設中,以建設連接鄉鎮之間的「出口路」、服務產業發展的「經濟路」、打通閉塞山村的「暢通路」為重點,使農村公路與扶貧相結合、與旅遊業發展相結合、與城鎮規劃建設相結合、與新型工業經濟發展相結合,全力推進農村道路建設。

  為進一步保障全市農村公路通行安全,全面恢復和提升偃師農村公路路況和質量水平,切實改善農村公路路容路貌,偃師以「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示範鄉創建為契機,全面開展農村公路建設和普修工作。2017年普修縣道87.5千米、鄉道70.7千米、村道52.5千米。

  如今,偃師「五縱六橫」大路網建設正在積極推進,大交通格局已現雛形,城區道路和農村公路網的建設初具規模,偃師的經濟發展和群眾的幸福生活也會隨著路網的建設,步入一個新的時代。(王雷 劉龍選 張治科/文 季芳/圖)

相關焦點

  • 南海「六縱六橫」快速幹線建設計劃公布首批將建20條路
    今年7月,南海區正式印發「交通大會戰」行動方案(2020年-2025年),打響「交通大會戰」,為南海區構建交通發展新格局。昨日,記者從南海區交通大會戰「六縱六橫」快速幹線建設計劃階段成果媒體通氣會上獲悉,遠期來看,廣州與佛山南海的道路銜接通道(含規劃中)可達49條之多,而南海區在「交通大會戰」中打造的「六縱六橫」快速幹線體系,也將會在廣佛路網中
  • 山東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發布 構建「四橫五縱」綜合交通大通道
    我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年)發布  構建「四橫五縱」綜合交通大通道  ◆高速公路:建設濟濰、濟泰等項目 ◆高速鐵路:覆蓋超93%縣域,通道進出口增至15個高速鐵路通車裡程現為1240公裡,到2035年,全省路網總規模達到5700公裡,同步規劃800公裡市域鐵路,高鐵網絡覆蓋縣域範圍達到93%以上,高鐵通道進出口增加到15個,時速350公裡高鐵佔比提高到80%以上,全面構建「四橫六縱」現代化高鐵網絡,形成覆蓋全省的「省會環、半島環、省際環」格局。
  • 多元交通助力水土發展 映月臺坐擁城市級路網
    智能交通再升級,水土發展邁入新階段方便、快捷、舒適,是水土園區近年來建設立體交通路網,發展多元交通的真實寫照。據了解,目前,水土園區已經先後開通965路(水土萬壽福居到重慶園博園)、T077(水土到網際網路產業園)等15路公交車線路。近日,965線還將再增2臺大容量交通車,有望緩解水土至園博園沿線「乘車難」問題。
  • 大交通大格局大發展
    強勢奠定立體交通體系格局,貫通東西,接入全國,擁抱港澳,走向世界。繼港珠澳大橋通車運營後,板樟山新增隧道通車,珠海在「十三五」期間啟動的一輪交通基礎設施「大會戰」項目也將繼續大力推進……珠海交通建設的喜訊不斷。高鐵與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配套,昔日的交通末梢必將變成區域交通中心,無論是戰略需求還是地緣優勢,珠海通過大交通構建大格局,必將推動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設產生無可比擬的優勢。
  • 茂名打造「兩環七橫十二縱」交通路網
    規劃結構目標,組團間的公路交通建設不斷加快,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六縱三橫」的快速路網,有效強化了我市中心城區的交通聯接水平,推動了組團間的融合發展,大大提高了城區居民出行的便捷性。一方面,中心城區受制於主要出入口通道過於單一、主幹道承載能力飽和等客觀原因,導致上下班高峰期、節假日等時段交通擁堵現象突出,主城區交通擁堵黑點頻出,特別是茂名大道、油十片區。另一方面,我市主城區外圍路網未能有效形成快速環線路網,城市交通與過境交通無法得到有效的分離,車流量過於集中,嚴重影響了主城區路網的通行秩序,加劇了交通擁堵的情況。為此,加快主城區路網規劃提上了我市重點工作的日程。
  • ...​銜接通道或達49條,南海「交通大會戰」將打造更多快速幹線
    在廣佛大交通中,佛山市南海區一直是「排頭兵」,目前廣佛全市已建成的銜接道路通道中,南海區佔比超過了一半。今年7月,南海區正式印發「交通大會戰」行動方案(2020年-2025年),打響「交通大會戰」,為南海區構建交通發展新格局。
  • 山東綜合交通布局「四橫五縱」大通道
    《規劃》涵蓋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種交通運輸方式,提出到2035年全面形成「四橫五縱」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和快捷高效的「1、2、3、12」綜合交通圈。《規劃》確定了全省綜合交通中長期發展目標和各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為加快全省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建設和統籌各種交通方式規劃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
  • 九區「四橫六縱」路網,見證太原黃金動脈
    路網,見證太原黃金動脈對於一座城市來說,經濟是基礎,交通是命脈。其中,區域內「四橫六縱」交通路網是構建第九區及迅速崛起的重要環節。按照山西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我省將加快綜合交通樞紐規劃,以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協調樞紐與同道的發展。隨著環路、快速路的貫通,軌道交通建設有條不紊,速度將擎動著城市的繁榮,逐漸邁入大交通時代。
  • 五縱五橫冕寧編織高速延伸路網
    五縱五橫冕寧編織高速延伸路網   「S215乾(寧)冕(寧)路升國道方案已正式上報。」5月18日,冕寧縣交通局副局長毛銳拿著一份規劃方案告訴記者,對接雅西高速公路,冕寧縣正在實施延伸路網建設。
  • 湖南省規劃構建 「五縱五橫」鐵路交通,未來實現全部市州通高鐵
    下一步,將強化交通網建設,規劃構建 「五縱五橫」鐵路交通。建成張吉懷、常益長等項目,新開長贛、銅吉、邵永等項目,規劃建設永清廣、益婁、襄常等項目,適時有序推進常嶽九、渝湘、興永郴贛、懷桂等前期工作,實現全部市州通高鐵。
  • 全國高鐵基本線路圖曝光 :五縱六橫八連線
    簡單來說,可以用「五縱六橫八連線」來概括。據了解,我國高速鐵路網將逐步完善,到2020年將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五縱:1、哈滬線:哈爾濱-扶餘-長春-四平南-瀋陽-營口-大連-煙臺-青島-日照-連雲港(海州)-鹽城-南通-上海。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14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 後湖地區「五縱三橫」路網再完善
    此次三條次幹道及一條區域微循環道路通車,也標誌著後湖地區「五縱三橫」交通路網進一步完善,微循環道路更加暢通。文博路通道此次通車的四條道路分別為文博路通道(原塔子湖西路通道)工程、冬梅街(姑嫂樹路-綠柳路)工程、幸福街(後湖大道-建設大道)工程和春蘭街(翠柏路-夏娟街)工程。
  • 構建內聯外暢交通路網新格局
    ●本版撰文:陳思傑 劉海陽 鍾思婷 張森源 本版攝影:吳騰江 省道225線興寧火車站至水口段改建工程通車、南部新城錦繡大橋項目建成在即、寧江河一江兩岸河堤公路工程等一批交通項目建設進一步鋪開……近段時間以來,興寧市一批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進展順利。
  • 大灣區城際鐵路規劃獲批,南海交通大會戰提速
    批覆指出,接下來將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內層次分明、分工合理、銜接高效的鐵路客運樞紐體系,促進對外交通、城際交通和城市交通便捷銜接換乘。其中,廣州樞紐布局以廣州、廣州東、廣州南、佛山西、廣州白雲(棠溪)站為主,廣州北、南沙、新塘站為輔的「五主三輔」樞紐。深圳樞紐布局以深圳北、西麗、深圳站為主,深圳東、福田、深圳機場、深圳坪山站為輔的「三主四輔」樞紐。
  • 多元交通體系推動兩江新區水土園區實現新發展
    不過如今,水土園區便捷的公共運輸,讓他的出行多了很多選擇。更讓他期待的是,即將在年底開通的軌道交通六號支線二期,今後家門口就能坐輕軌。近日,965線還將再增2臺大容量交通車,有望緩解水土至園博園沿線「乘車難」問題。利用大數據智能化發展契機,水土園區也在智慧交通領域下功夫,在兩江機器人展示中心、兩江科技創新中心等地布設安裝充電終端設備200餘臺,實現了電動汽車「即充即走」,滿足了部分上班族出行需求。方便、快捷、舒適,是水土園區近年來建設立體交通路網,發展多元交通的真實寫照。
  • 李亞實地調研指導偃師組團規劃建設
    洛河偃師段綜合治理工程是「四河同治」的重要內容,也是偃師與中心城區生態對接的重要舉措。李亞來到治理工程現場,不時與大家探討樹種優化、景觀提升等問題,對偃師做好「水」文章的做法給予肯定。他強調,實施「四河同治」是帶動全市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舉措,要統籌做好截汙治汙、引水補源、沿河棚改、路網完善等工作,推進林水一體,實現水道、綠道、風道暢通。
  • 高速公路將從「兩縱兩橫」到「四縱三橫」 普通國省道將從「八縱五...
    閱讀提示  未來,全市將構築起「四縱三橫」高速公路網絡布局和「一帶三區」市域高速公路三環線;普通國省道網將由「八縱五橫」加密為「十縱六橫」。  記者日前從全市交通建設項目推進大會上獲悉,我市目前初步謀劃了「十四五」期間37個重大公路水路項目,計劃總投資615億元。此次會議部署了下階段交通重大項目建設工作目標和任務。
  • 寧夏「三環四縱六橫」高速公路網建成
    11月27日,京藏高速公路石嘴山(蒙寧界)至中寧段改擴建工程、銀川至百色高速公路寧夏段、西吉至會寧(寧甘界)高速公路3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2個省際高速公路出口通道,標誌著寧夏「三環四縱六橫」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
  • 建設交通強省,江西明確路線圖,「十四五」江西鐵路建設規劃明確
    《意見》提出,江西省要著重打造世紀水運工程、八大千億工程、萬億交通產業,包括浙贛粵運河、南昌「米字型」高鐵、大南昌都市圈軌道交通、昌北國際機場智慧空港、贛州-南昌國際陸港、九江區域航運中心、高速公路主骨架擴容、普通國省道提升、農村公路提質等重大工程項目,加快形成以滬昆、京港澳「雙軸」為支撐的「六縱六橫」綜合運輸大通道,著力構建「陸上、水上、空中」三大國際運輸戰略通道。
  • 繼續優化城市路網,構建快速交通環線!茂名交通要大變樣!
    茂名交通要大變樣 最近幾年,茂名市委市政府特別重視道路交通建設,部分擁堵道路在論證後進行更科學合理的改造,歷史遺留的斷頭路也逐步打通,城市更新提質加速,市民可以切身體會到中心城區道路網絡的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