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徽旅遊,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黃山風景區,對應的黃山市有很多美麗的古村落,名氣最大的當屬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西遞和宏村。
曾經在宏村住了四天,發現旁邊還有幾座迷人的古村,不過未經深度開發,因此遊客不是很多。
盧村,距離宏村風景區不到三公裡,基本保留了原始風貌。
當地人告訴我,村裡的年輕人大部分出外讀書或打工了,留在村裡的主要是老人、小孩和中年人。
古村寂靜,清澈的小河穿村而過,將古樸的徽州民居和連綿的遠山倒映在水裡,構成一幅唯美的水墨畫圖。小河既是村民的生活之源,也是隱世鄉村的靈動點綴,是風水格局的一部分。
站在橋邊,或者沿河行走,很多本地人早已經習以為常的風景,在遊客眼裡都是佳景。
和宏村一樣,盧村先人在建村之前都充分考慮了建築群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性,選址、朝向等方面都融入了風水學、自然美學,從視覺上、心理上都是最佳的布局。
清朝道光年間,四品朝議大夫盧幫燮建造了盧村古建築群,現存有志誠堂、思齊堂、思成堂等古典宅院。這些宅院隨處可見木雕作品,藝術水準堪稱徽州之最,不時有遊客慕名前來探訪,只是旅遊團相對較少。
盧村古建築群採用磚木結構,這給木雕的創作預留了空間。
盧村木雕樓有多牛呢?專家稱其為「徽州木雕第一樓」,當年由主人僱請兩名技藝精湛的木工師傅花了二十年時間才完工。
二十年,足以讓青年變中年,中年人變成老年人。之所以花了這麼長時間才完工,緣於主人對雕刻作品的精益求精,另外猜想這些木雕作品並不是一次性構思的。
盧村木雕作品以花鳥蟲魚、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典故為主,突出主人的情志、抱負和治家理念。
建造木雕樓的盧邦燮曾經是個商人,家財達到百萬,後來入仕為官,取得很高的成就。
盧村木雕樓最經典的建築是志誠堂,它坐北朝南,臨水而建,木雕作品繁多,《九老仙鹿圖》、《竹林七賢圖》、《蘇武牧羊》等作品都很經典,裡面還有《伯牙彈琴》雕刻,內容取材自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
旅遊攻略:黃山風景區、黃山北站等地乘坐專線巴士到達宏村風景區之後,打車或乘坐當地的三輪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