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冶子與湛盧寶劍

2021-02-13 松谿縣人民政府網

三年磨礪鑄春秋

歐冶子與湛盧寶劍

湛盧文化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瑰麗多彩的八閩文化藝術寶庫中熠熠生輝。她凝聚著歷代松溪人的才智,閃耀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洋溢著濃鬱的鄉土氣息,並以其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形象生動的魅力,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而不泯,始終保持著旺盛不衰的生命力。湛盧文化的發軔,開端於湛盧劍的鑄煉。

歐冶子,春秋時越國寧波人,是歷史上著名的鑄劍師。

春秋時期,諸國混戰,閩地為丘陵地帶,宜短兵相接,利劍成了提高戰鬥力的重要武器。鑄劍的能工巧匠便在這樣的背景裡產生,歐冶子就是代表之一。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載:「越王允常(勾踐之父)命歐冶子鑄劍。」歐冶子帶妻子朱氏、女兒莫邪,到閩、浙一帶名山大川遍尋適宜的鑄劍之處。當他們看到湛盧山清幽樹茂,薪炭易得,礦藏豐富,山泉清冽,適宜淬劍,就結舍於此鑄劍。經過三年艱苦磨礪,終於鑄就了春秋時代鋒芒蓋世的五柄利劍。大刑三:湛盧劍(深沉、墨色,意為黑色的勝利),純鈞劍(劍出鞘如芙蓉出水,泱泱如水消溶),莫邪劍(取莫邪名之意)。小刑二:魚腸劍(吳臣專諸受公子姬光之意弒君主謀位,後被視為不祥之物),巨闕劍(巨:切之意,闕:銳利,皆如切泥削漿)。其中湛盧劍「可讓頭髮及鋒而逝,鐵近刃如泥,舉世無可匹者」被冠以五劍之首。

元代湛盧書院山長(院長)楊纓帶神話色彩地描繪了湛盧寶劍的鑄煉過程:「歐冶子挾其精術,逕往湛盧山中,於其麓之尤勝且絕者,設爐焉。取錫赤謹之山,致銅於若耶之溪,雨師灑掃,雷公擊劈,蛟龍捧爐,天帝裝炭,蓋三年於此而劍成。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鬥耀,星鬥避彩,鬼神悲號,越王神之。」

明代馮夢龍所著的《東周列國志》中說,湛盧劍「乃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則威」。《東周列國志》中還收錄了一個故事:湛盧寶劍鑄成,越王勾踐視之為國寶。越國被吳國攻滅,吳王闔閭獲得此劍。但有一天此劍忽然不見了,而某日在楚昭王的枕邊突然發現這把寒光閃閃的寶劍。相劍者入宮解謎道:此乃吳中劍師歐冶子的「湛盧」寶劍,吳王無道,殺吳王僚自立,又坑殺萬人以殉其女,吳人悲怨,吳王豈能得此劍?此劍所在之國,其國祚必綿遠昌熾。楚昭王大悅,「此乃天降瑞兆也!」可見,湛盧寶劍已成為預示國家興亡的神物了!唐朝詩聖杜甫有詩詠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歷代詩文提及湛盧寶劍的還有很多。

傳聞湛盧寶劍初鑄時,寒光閃閃,揮劍試石,石開裂痕達數十米。故古人於懸崖上書「試劍」兩字。湛盧山上還遺存許多歐冶子鑄劍的遺蹟:有歐冶子結廬藏身的「歐冶洞」,有歐冶子當年鑄劍爐址的「爐巖」、淬劍的「劍池」,刻於唐貞觀年間記述了歐冶子鑄劍及湛盧山名來歷的「斷碑」等。清康熙三十九年《松谿縣志》中載,「吾邑諸山之冠曰湛盧,據勝七閩,接壤兩浙,由歐冶子鑄劍而得名,以朱晦翁杖履而益著」,故湛盧山有「天下第一劍山」之美譽。

湛盧劍幾經輾轉流傳,據說唐時為薛仁貴獲得,後傳到南宋抗金名將嶽飛手中,宋紹興十二年(1142),嶽飛父子遇害後,湛盧劍不知下落。

在湛盧山鑄成湛盧等五柄寶劍之後,由於山上的資源不足以鑄出前方戰事所需的大批利器,歐冶子離開了湛盧山,來到浙江的龍泉,並在此鑄出龍淵、秦阿、工布三把名劍。

由於歐冶子鑄出精良的兵器,被越王封為「湛王」和「大將軍」等官銜。歐冶子不願為官,只求回歸湛盧山和秦溪山重操舊業,然而終不能如願。後人在湛盧山建有「歐冶祠」,在秦溪山建有「歐冶子將軍廟」。

「逍遙我亦餐霞者,三年雲臥湛盧下。鬥間瞻氣有雙龍,人間何處問歐冶。歐冶一去幾春秋,湛盧之劍亦悠悠。」歐冶子和他的湛盧寶劍早已成為瀰漫在湛盧山上的歷史煙雲。然而,無論時光如何變化,這位鑄劍大師不畏艱難、堅忍不拔的磨礪精神和湛盧寶劍的浩然劍氣,已成為松溪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相關焦點

  • 三十六計之關門捉賊,歐冶子焚廬出湛盧
    三十六計之關門捉賊,歐冶子焚廬出湛盧---梁馨元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剝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於是歐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尋覓能夠出鐵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這三樣東西都具備了,才能鑄制出利劍來。最後他來到了龍泉的秦溪山旁,發現在兩棵千年松樹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鬥,明淨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實乃上等寒泉,就鑿池儲水,即成劍池,此即小敵。劍池中的劍坯不止一把,但是只有成功在劍池的水中困出來的寶劍才有可能成為上古神兵。
  • 龍泉寶劍中國古代鑄劍大師歐冶子打造的8把神劍,它們現在都在哪?
    ▲歐冶子歐冶子鑄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銅名劍,冠絕華夏。歐冶子曾為越王勾踐鑄了五柄寶劍: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為楚昭王鑄了三柄名劍:七星龍淵(後因在龍泉處鑄劍,改名龍泉劍)、泰阿、工布。那麼,歐冶子生活的春秋戰國時代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這些寶劍現在都在哪呢?
  • 這把劍比十大名劍的湛盧智能更強,歐冶子抄襲 網友:比湛盧強
    軒轅,泰阿,湛盧,幹將,莫邪等十把劍被稱為「十大名劍」。軒轅劍,不用說了,肯定是第一名,今天咱說一下湛盧,憑什麼可以排名第二。外觀比不上承影,鋒利比不上龍淵,出場沒有泰阿霸氣,憑什麼可以排第二。因為它有一個特性,所以能在其他的名劍中脫穎而出,排在了第二。
  • 三十六計之關門捉賊,歐冶子焚廬出湛盧
    三十六計之關門捉賊,歐冶子焚廬出湛盧---梁馨元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剝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於是歐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尋覓能夠出鐵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這三樣東西都具備了,才能鑄制出利劍來。最後他來到了龍泉的秦溪山旁,發現在兩棵千年松樹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鬥,明淨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實乃上等寒泉,就鑿池儲水,即成劍池,此即小敵。劍池中的劍坯不止一把,但是只有成功在劍池的水中困出來的寶劍才有可能成為上古神兵。
  • 探尋地方志系列之一:湛盧隱群山 名劍藏鋒芒
    再世據漢代袁康《越絕書》記載,春秋時,越王允常請天下第一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自己鑄劍。歐冶子奉命,帶著妻子朱俊和女兒莫邪、女婿幹將,來到了海拔1230米的松溪湛盧山,闢地設爐。他用了3年時間,鑄就了5柄名劍——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
  • 中國十大名劍之湛盧劍-仁道之劍
    中國十大名劍之湛盧劍 --仁道之劍 . 全長約115cm,刃長約82cm,柄長約24cm . 精品羽毛紋手工鍛打劍身,純收工十三道精磨。進口黑檀木鞘,純銅雕刻裝具。
  • 湛盧釋義
    古時有十大名劍,湛盧劍為十大名劍之首。據《辭海》等記載:「湛盧山位於福建北部松谿縣境內,山高嶺峻,四季霧凝,相傳為春秋時歐冶子鑄劍處,遂以劍名山。」「湛盧」二字見先秦的《三海經》、春秋時期的《左傳》、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東漢的《越絕書》、東晉王嘉的《拾遺記》、北宋李昉的《太平御覽》、明末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辭海》《中國地名大辭典》等古籍以及現代工具書均有記述。
  • 夢幻西遊:曾經不發光的光武湛盧,與幹將莫邪是什麼關係?
    夢幻西遊:曾經不發光的光武湛盧,與幹將莫邪是什麼關係?夢幻西遊中90級以上的武器,不光造型獨特,攜帶之後閃閃發光,是唯一能表現到人物形象中的裝備。「上古名劍,劍身寬大」,湛盧劍出自春秋時期鑄劍名匠歐冶子所鑄名劍,五大蓋世名劍之一。相傳,越王允常命歐冶子鑄劍,歐冶子帶妻子朱氏、女兒莫邪和女婿幹將,到閩、浙一帶名山大川遍尋適宜鑄劍之處,歷經三年打出五把名劍,分別為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
  • 這把千年寶劍,為歐冶子之絕唱,可能已經出土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的父親允常在位的時候,命令歐冶子為他打造了五把寶劍,分別是湛盧、純鈞、豪曹、魚腸,還有巨闕。歐冶子是我們中國有正史記載的鑄劍師鼻祖。像這種功力不俗的鑄劍師,在那個時代就相當於頂級的奢侈品製造商,因為他們打造的這些名刀劍,一般人根本消費不起,所以他們的客戶基本是王公貴族。歐冶子當時的主要客戶就是楚王和越王。
  • 歐冶子所鑄的越五劍哪把最厲害
    相傳越王勾踐有五把削鐵如泥的寶劍,分別是:魚腸、巨闕、純鈞、勝邪和湛盧。均系春秋戰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中的五把寶劍。其餘三把寶劍都是長劍,其中純鈞外觀精緻華美,在1965年的一次考古當中,出土了一把粘滿泥土的寶劍,在劍身之中寫有「越王勾踐自用劍」,參考歷史文獻記載,此劍很有可能是純鈞劍,現存湖北博物館,至今削鐵如泥。勝邪為吳王佩劍,然歐冶子認為此劍透著惡氣,故起名勝邪劍,也是劍中之精品。
  • 此劍為五大蓋世名劍之首,劍成時歐冶子痛哭,嶽飛之後不知所蹤
    此劍為五大蓋世名劍之首,劍成時歐冶子痛哭,嶽飛之後不知所蹤越五劍又被稱為五大蓋世名劍,分別為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五大蓋世名劍中,以湛盧為首,皆為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允常命歐冶子打造五把寶劍,《吳越春秋》,《越絕書》等著作中均有記載此事。「湛盧」的名字為越王所取,其中大有深意。
  • 鑄劍先祖歐冶子絕唱著作十大名劍之純鈞
    是春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昔者,越王勾踐有寶劍五,聞於天下。王召而問之,曰:「吾有寶劍五,請以示之。」薛燭對曰:「愚理不足以言,大王請,不得已。」乃召掌者,王使取毫曹。薛燭對曰:「毫曹,非寶劍也。夫寶劍,五色並見,莫能相勝。毫曹已擅名矣,非寶劍也。」王曰:「取巨闕。」薛燭曰:「非寶劍也。寶劍者,金錫和銅而不離。今巨闕已離矣,非寶劍也。」王曰:「然巨闕初成之時,吾坐於露壇之上,宮人有四駕白鹿而過者,車奔鹿驚,吾引劍而指之,四駕上飛揚,不知其絕也。
  • 龍泉寶劍:從兵器到藝術
    龍泉寶劍,本是一件冰冷器物,卻因為國人的「武俠情懷」而被賦予了一身浪漫。事到如今,世上已沒有了俠客,也沒有了江湖,寶劍從腰間取下,掛到了牆上,成為了一類觀賞的藝術品。黯淡了刀光劍影,但是龍泉寶劍的故事依然精彩。
  • 歐冶子最神秘的一把寶劍,曾被李淵當作傳家寶,唐朝後便不知所蹤
    講的便是古人出徵前,準備寶劍、坐騎奔赴沙場的場景。古人將兵器分為十八種,劍為其首。究其原因,不止因為劍在實戰中起到的作用還因為劍在古人心中是身份、氣質的象徵。古往今來,中國歷史上的名劍數不勝數,譬如幹將、莫邪、巨闕、魚腸、大夏龍雀等等。寶劍難得,好的鑄劍師更是千裡難尋。說起鑄劍師,我們首先會想到春秋時期的鑄劍名家歐冶子。
  • 中國十大名劍之湛盧劍-仁道之劍
    中國十大名劍之湛盧劍 --仁道之劍 . 全長約115cm,刃長約82cm,柄長約24cm . 精品羽毛紋手工鍛打劍身,純收工十三道精磨。進口黑檀木鞘,純銅雕刻裝具。
  • 歐冶子所鑄的五大蓋世名劍自帶靈性,據說能辨善惡,預知福禍?
    歐冶子,生於約前560年卒於前510年,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越國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的創始人。曾為越王允常鑄五劍,名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後世稱為越五劍。《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第十三》載:當造此劍之時,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錫,萬載若耶江江水乾涸而出銅。
  • 人文社渚 | 石屋山歐冶子鑄劍場遺址
    歡迎關注飲                           茶                           文                           化                       歐冶子鑄劍石屋山的故事自宋朝起便流傳於溧陽南部,即如今的社渚鎮。
  • 福建松溪:湛盧山下藏古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網福州10月1日電(張婷婷 袁羽)「天下第一劍」、百年蔗基地、「綠色金庫」、中國民間版畫藝術之鄉......這一個個美譽,形容的是鎖在閩浙交界湛盧山腳下的福建松谿縣「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舉世聞名的湛盧寶劍正是在這裡鑄煉而成,在這裡,兩千多年前歐冶子鑄劍的爐址、劍池、試劍石等古蹟依然完好無損。
  • 夢幻西遊:曾經不發光的光武湛盧,與幹將莫邪是什麼關係?
    夢幻西遊:曾經不發光的光武湛盧,與幹將莫邪是什麼關係?夢幻西遊中90級以上的武器,不光造型獨特,攜帶之後閃閃發光,是唯一能表現到人物形象中的裝備。「上古名劍,劍身寬大」,湛盧劍出自春秋時期鑄劍名匠歐冶子所鑄名劍,五大蓋世名劍之一。相傳,越王允常命歐冶子鑄劍,歐冶子帶妻子朱氏、女兒莫邪和女婿幹將,到閩、浙一帶名山大川遍尋適宜鑄劍之處,歷經三年打出五把名劍,分別為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
  • 春秋鑄劍名師歐冶子的名劍作品中有五把都是為越王鑄造
    歐冶子是傳說中的中國春秋末年越國鑄劍匠師。歐冶子誕生時,正值東周列國紛爭,先是吳國攻破楚國,後吳越先後吞併長江以南45國。少年時代,他從母舅那裡學會冶金技術,開始冶鑄青銅劍和鐵鋤、鐵斧等生產工具。他肯動腦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體強健,能刻苦耐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