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孝順父母,一直是家長們用來教育自家孩子的經典語句,當然也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只不過,生活中有很多老人並不值得孩子們尊敬,他們倚老賣老,甚至還做出一些讓人理解不了的行為和舉動。
01小學生給老人讓座,卻委屈地哭了
樂樂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在上小學三年級,由於樂樂的家離學校稍微有點遠,所以他只能每天坐公交車上下學。
再加上樂樂的父母特別忙,沒有空接他,因此樂樂也只能一個人來回地擠公交。
這天樂樂像往常一樣在放學以後,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車。但車上的人很多,不一會兒上來了一位老奶奶,樂樂心想老師和爸爸媽媽平常教導要給老人讓座,所以樂樂準備起身讓老奶奶來坐他的位子。
可是,樂樂起身的時候忘了書包還落在座位上,這時老人直接走過去,一把就把樂樂的書包摔在了地上,隨後樂樂委屈的哭了。
他本想解釋一下自己是想給奶奶讓座的,只是忘記拿書包而已,可是奶奶卻惱怒指責:"小孩子真不懂禮貌,沒看見有老人上車了嗎?弄個書包在座位上成何體統"。
樂樂聽了老奶奶的話更加委屈了,只是看著老奶奶腿腳不方便,年紀又大了,他也不好再爭辯什麼,隨後坐了兩站樂樂就下車回了家!
02對於給老人讓座這件事情,其實在生活中也分成了兩派
支持方:家長就應該支持孩子給老人讓座,畢竟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而且這能夠讓孩子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更能讓孩子具備同理心,要知道一個尊重他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孩子,不管走到哪都特別受歡迎。
反對方: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也是弱勢群體,為什麼要逼著他們非得給老人讓座呢?而且有的老人素質特別低,他們倚老賣老,覺著自己年齡大任何人都需要給他們讓座。所以他們在得到座位後也不會感謝,甚至還會貶低和嘲諷,因此,讓孩子給老人讓座,也要視情況而定。
03若生活中孩子遭遇了和樂樂一樣的事情,家長該怎樣做?
1, 給予鼓勵
其實,上面我們所講的樂樂行為是正確的,但做對了還要受欺負,那麼孩子肯定很委屈,不過作為家長,還是應該鼓勵孩子去獻出愛心,畢竟心存惡意的人是少數人,不能因為少數的壞人而放棄大多數的好人。
2, 給予肯定
孩子們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心智還不成熟,做了好事以後還遭到別人的詆毀或者欺負,那麼這個時候,孩子心中的正義感就會偏離方向,甚至認為自己做的不正確。
其實作為家長,在孩子遭遇這樣事情的時候,首先要給予肯定,一定要告知孩子做法是正確的,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這樣孩子心裡才有平衡感,也才能有正確的三觀。
3, 給予安慰
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那麼作為孩子的家長一定要給予恰當的安慰,或許有的家長會訓斥或者責備孩子,其實這樣的方法都是錯誤的。
有時孩子不需要家長過多的語言,反而是一個寬厚的肩膀,這樣在遭遇同等事情的時候,孩子才能更加勇敢,也才能明白任何事情都有父母作為依靠。
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在生長過程中遭遇樂樂所遇到的事情,只是每個家長所教會孩子的處理方法是不一樣的,但不管怎樣讓孩子心中充滿愛,讓孩子及時去幫助別人,永遠都是正確的選擇。
你對樂樂給老人讓座反而受委屈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如果你家孩子遭遇這樣的事情,你又會怎樣教育呢?歡迎分享你的觀點,我們在評論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