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雙版納觀瀾一片樹葉刻寫千年的歷史故事

2020-11-17 魅力微版納



景洪-橄欖壩29.7公裡,僅僅是這短短的29.7公裡的路程裡,我有幸觀瀾了一場長達千年刻在一片樹葉上的歷史故事,位於橄欖壩傣族園曼將村,也是目前西雙版納保留最完善的貝葉經非遺文化傳承村寨。


貝葉經是指刻寫在貝葉樹葉子上的經書,傣語叫「坦蘭」,也是傣族人民的「根本」,兩千年以前上座部佛教由印度向南傳到斯裡南卡、緬甸、泰國等國家,後從泰國、緬甸傳入傣族地區,與傣族原始宗教結合後形成鮮明傣族特色貝葉文化,傣族人民也因此將貝葉經文基礎上創造出獨有的傣族文字。



曼將佛寺處便種有貝葉樹,這便是貝葉經的葉片來源,往貝葉樹後走會就能看見貝葉經製作技藝保護傳習館,傳習館雖坐落於傣族園景區內,卻絲毫沒有任何商業化,架子上擺滿的經文就能看見時間的傳承變化,我們拜訪時,館內的阿叔與佛爺依然沉浸在自己的貝葉經世界裡。



傣族人信奉佛教,按照傳統傣族男子到一定歲數必須要入寺出家,寺廟就是學校,佛爺就是老師,經文便是書本;片刻,我們與他交談著,他告訴我們「大部分村寨內和旁邊寨子的都會來我們這裡學習貝葉經,願意來,我們就願意教授,不為別的,就是希望一代傳承一代下去」。



傳習館下,我們聽著大佛爺的貝葉經聲,一切都安靜下來,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照耀下來,館內的阿叔製作貝葉經時發出的聲音與佛爺念誦的經文皆為一體,能聽懂的,沒聽懂的,在此刻都不重要了。



一頁貝葉經,一刻千年,取葉-制匣-刻文,看似簡單的三步,其中包含的小步驟也非常多,貝葉的選取也非常講究,樹齡滿三年以上才能取用,越老的葉片就越厚實,百年以上的貝葉樹,兩面皆可刻;曬乾後的貝葉也需兩片木匣壓平,便可將特製小筆在葉片上刻制經文,刻經文也十分難掌握,輕了,字跡不清,太重,又容易戳破。



刻好的經文,抹上汽油後擦拭出文,老一輩時沒有汽油就用菜油擦拭,主要的工序完成後,剩下邊緣以朱漆金粉封邊,這樣能留存千年不腐。



而後,在寨子裡我們探訪了一位「國家級貝葉經傳承人」波空論,波空論爺爺是在7歲時出家後在佛寺初次接觸貝葉經至此,「波」漢譯為爸爸的意思,「空論」是大兒子的意思,翻譯為漢譯就是空論的爸爸。



得知我們的拜訪,波空論爺爺非常的歡迎我們,帶領我們往他的小傣樓觀賞,上到二樓,滿目琳琅的獲獎證書擺滿了整個柜子,波空論爺爺與我們講述他去往各地的教授貝葉經的經歷,拿出他刻寫的貝葉經與我們分享,像個小孩一般,此刻我們根本不相信眼前的老人已經75歲,雖然年近古稀,但依舊堅持。



「文革時期」那年,波空論爺爺十八歲,被迫停止刻經,日夜刻寫的貝葉經被一把火化為了灰燼,曼將村寨附近都沒人倖免,文革之後慢慢恢復,波空論爺爺與其他手藝人繼續重拾。



正如波空論爺爺說的那段話「十歲那年,師父教我刻第一片貝葉經,到現在已經六十多年了,現在成為寨子裡年齡最大的一位貝葉經傳承人,隨著時代變更,我不認為貝葉經手藝會失傳,因為貝葉經不止一次遭遇危機,它代表了歷史,歷史是永遠會被人記住。



波空論爺爺也好,貝葉經製作技藝保護傳習館也罷,他們的精神根基都是佛教,說傣族人民離不開貝葉經,倒不如說他們離不開佛,這種日常早已成為一種信仰,一筆一刻,都是修行。


貝葉經存在了千年多的時間,有時間的話,你也往城邊走走,去觀瀾一下這片刻印千年歷史的故事。

-貝葉經


相關焦點

  • 一片花蜜香氣樹葉的千年流轉
    圖片由柏聯普洱提供 然而,有一片樹葉,帶著神秘的生命密碼,穿越古今,與現代文明相連,歷經千年流轉,坐看雲開霧散,相伴月落日升。她深諳這股力量,就植根於土地,存在於自然,她說:「柏聯與景邁山,在這裡遇見,就是一眼千年,就是一生。」 2006年,劉湘雲在景邁山「一擲千金」,她耗盡心血小心翼翼地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的前提下,在這裡建成了柏聯普洱茶莊園。這個女子從時尚都市來到遙遠的山間,一力扛起了有50年歷史的景邁山老國營惠民茶廠的歷史重任。
  • 在西雙版納觀瀾雲頂喝上一杯加冰拿鐵
    4月,西雙版納開始升溫皮膚能明顯感覺到陽光的灼熱雖然熱帶雨林和民族風情一直是西雙版納最濃烈的符號但只有去過的人才能最迅速撞擊那份獨有的浪漫與熱情西雙版納觀瀾雲頂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個美麗的宜居之所觀瀾雲頂
  • 西雙版納的「野奢」之旅——觀瀾雲頂
    在古傣語中,西雙版納的含義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現實,也是如此。西雙版納氣候宜人,年均氣溫20度出頭;風景絕勝,被雨林和大江重重環抱;文化多元,佛塔和少數民族文化隨處可見。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久了,每年抽出一段時間生活在這裡也不錯。
  •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樹葉,葉片與美食
    西雙版納擁有十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文化多樣性,西雙版納的13個少數民族有著與這片熱帶雨林和睦和諧共存的悠久歷史,他們擁有利用自然資源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知識,僅僅當地原住民在認知和利用植物葉片方面經驗豐富的。
  • 西雙版納首屆「觀瀾養心灣杯」最美導遊大賽複賽正在直播中
    >首屆「觀瀾養心灣杯」最美導遊大賽複賽將於9月27號開啟!西雙版納首屆「觀瀾養心灣杯」最美導遊大賽由西雙版納州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西雙版納廣播電視臺、西雙版納州旅遊協會、雲南科盛康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西雙版納文化和旅遊投資公司承辦。經過海選的激烈比拼,共有26名選手進入複賽。
  • Susan’s vlog | 西雙版納的「野奢」之旅——觀瀾雲頂
    在古傣語中,西雙版納的含義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現實,也是如此。西雙版納氣候宜人,年均氣溫20度出頭;風景絕勝,被雨林和大江重重環抱;文化多元,佛塔和少數民族文化隨處可見。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久了,每年抽出一段時間生活在這裡也不錯。這一次,Susan帶你探尋神秘而豐饒的西雙版納。
  • 直播預告 | 9月27號9:30西雙版納首屆「觀瀾養心灣杯」最美導遊大賽複賽直播
    首屆「觀瀾養心灣杯」最美導遊大賽複賽將於9月27號開啟!西雙版納首屆「觀瀾養心灣杯」最美導遊大賽由西雙版納州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西雙版納廣播電視臺、西雙版納州旅遊協會、雲南科盛康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西雙版納文化和旅遊投資公司承辦。經過海選的激烈比拼,共有26名選手進入複賽。
  • 這個十一,去西雙版納,邂逅一整個銀河的浪漫
    01奇遇野象谷西雙版納野象谷,坐落在景洪市勐養鎮以北一個叫三岔河的地方。野象谷,是因野象出沒而得名。世界上唯一一個低緯度熱帶雨林,景區內溝河縱橫,森林茂密,一片熱帶雨林風光,野象、野牛、綠孔雀、獼猴等保護動物都在此棲息。
  • 從「一片樹葉」到臺灣茶
    從「一片樹葉」到臺灣茶 >  最近看了央視的六集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滿心歡喜。
  • 老師要求樹葉上寫拼音 小學生扛芭蕉葉交作業
    萌娃扛著芭蕉葉交作業 耿直家長稱:可以寫多一點近日,一張照片在貼吧、朋友圈隨處可見,可謂是小小火了一把,照片的主角,還是個一年級的小朋友。不少人看了照片都說:小朋友想法新奇,必將成為網紅。老師讓帶小魚到學校觀察,結果一位小朋友帶了一條草魚;老師讓帶肉肉,結果一位小朋友卻帶了一塊五花肉。想必這兩張照片,大家應該都在網絡上見過。
  • 一片樹葉的旅行
    大家好,我是一片樹葉我一直生活在大樹媽媽的懷抱裡暑去涼來,我將離開媽媽,去遨遊世界。▶ ▶ ▶某一天,我趁大樹媽媽講故事的時候,偷偷地乘著風姐姐的便利車偷偷溜了出去。我隨意停了下來,定睛一看,發現自己來到了一棟房子裡。
  • 茶,一片東方樹葉的故事
    飲茶的歷史有多久  說到茶,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聯想到《茶經》,這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完整、最全面、影響力最大的一部介紹茶的專著。《茶經》的作者、唐代著名茶學家陸羽則被世人譽為「茶聖」。柴米油鹽醬醋茶,數千年來,茶定位於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七大要素之中。  野生茶樹是怎樣被馴服的  茶樹,又稱檟、茗、荈、元茶,是山茶科山茶屬的一種灌木或小喬木,與大眾所熟知的山茶花、茶梅等觀賞植物在植物形態特徵上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其植株雖然並不高大,但樹姿茂密,葉色碧綠,且嫩枝光滑無毛,具有較高的辨識度。
  • 穿行熱帶雨林,擁抱整個夏天——夢回西雙版納!版納旅遊攻略
    早起的鳥兒蟲兒吱吱呀呀一片歡騰,完美的和聲在這偌大的又靜謐的山間裡悠揚而遙遠。 我們的第一站來到的是野象谷。它是西雙版納唯一的一個5A級景區,也是中國面積最大、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植物園。植物園的由來頗有淵源,不是當地居民建造也不是某某計劃建成,而是當年下鄉到這裡的知青們所創造,是他們在那個年代親手栽下了這些植物,幾十年過去,這些種子早已生根發芽繁衍不息,鬱鬱蔥蔥一片連著一片。
  • 《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第五集:時間為茶而停下
    《茶,一片樹葉的故事》是一部全面探尋世界茶文化的紀錄片。
  • 樹葉上的傣族歷史:《貝葉經》的製作過程讓人驚嘆
    來勐遠仙境遊寶角牛洞,一定能聽到導遊向各位介紹寶角牛的故事。導遊會著重強調這一故事記載在傣族《貝葉經》上。為什麼要強調《貝葉經》呢?這要從傣族的貝葉文化講起。很長一段歷史中,它被西雙版納的人民當作紙張來使用。傣族的貝葉經製作,一般有9道工序,包括貝葉採摘、煮貝葉、洗貝葉、剪裁、壓平、彈線、刻字、抹墨和裝訂。傣族工匠將砍下的樹葉切割整齊,三五片捲成一卷捆好放入鍋中,煮大約四十分鐘;煮好後晾曬起來。
  • LOOK | 這,就是觀瀾老街
    100多年的歷史了。以前還聽說過,要是摘這棵榕樹的樹葉,晚上會做噩夢。,這次去觀瀾是我的朋友小雲、Van和肥婷做嚮導,這裡是他們從小長大的地方。人來人往,它的故事還沒有結束「記錄這座城市,用眼睛」〓〓〓LOOK ∥ 思考題〓〓〓
  • 老師要求樹葉上寫拼音 湖州小學生扛芭蕉葉交作業
    就是下面這位:原來老師要求在樹葉上寫剛學的漢語拼音,耿直的爸爸竟弄來一片芭蕉葉,「聲母韻母很多,可以寫多點。」因為它像個芭蕉扇,兒子在學校還被賜名「芭蕉小王子」。一起來看看這位「小網紅」吧~而且!安吉這位「小網紅」還上了微博熱搜。既然是湖州的「小網紅」,小編自然要帶大家去見見了!
  • 西雙版納國境之南的愜意生活,所有的喧囂戛然而止枕著湄公河入睡
    帶著這樣的心情,我一個人去了 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北緯21度線上的一片雨林,是鑲嵌在中國西南部一顆璀璨的鑽石,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擁有全國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孕育生命的地方,自然離不開水,這也成為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從「驛站」到人居理想國 西雙版納藏著多少「寶藏」?
    但觀瀾雲頂是一個真正兼具自然生態與城市生活的項目。)一條瀾滄江,將西雙版納州府所在地景洪分成南北分成兩個片區,觀瀾雲頂就在瀾滄江北岸,緊鄰一線瀾滄江景,三面環山,背後就是城市唯一的熱帶雨林,擁有半山生態資源,環境得天獨厚。
  • 詩人無意撿到一片樹葉,卻發現上面有首詩,於是變成了浪漫的邂逅
    顧況和幾位詩友在御苑邊的流水旁休息,忽然看見許多樹葉隨著御苑流水漂了出來,偶然一看,卻發現其中一片葉子好像有字。原來是一首詩: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如今只能將心情題寫在樹葉上,希望有緣之人能夠看見它。一看詩的意思,顧況便猜到,這是御苑中某位寂寞的宮人所作。這首詩寫得那樣哀怨,深宮高牆猶如圖將她禁,她就是一隻黃金籠中的鳥兒,有翅膀卻不得藍天,有情愫卻不得愛戀,深宮歲月似乎早已把她那顆鮮活自由的心磨得粗糙。而這片葉子仿佛是龜裂的土地上長出的一株嫩苗,承載著她的精神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