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很多人都有親自下廚的經歷,不過炒菜是一門技術活,雖然不會太難,但是也絕不容易,裡面的道道可是非常多了。就比如食鹽,這種調味料應該在啥時候放最好?很多人都不懂,做出來的菜不是淡到懷疑人生,就是鹹到淚流滿面。所以小編今天特意來跟大家說一說放鹽的小訣竅,一共就4個,卻能應付大多數菜餚,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肉類菜餚
我們在炒肉類菜餚的時候,放鹽就必須得提前加,而且很多還得加兩次,第一次是用食鹽醃製肉類食材,第二次則是在即將出鍋,或者單獨炒配菜的時候。因為肉類食材在炒熟之前,裡面的細胞都還有活性,這時候用食鹽醃製既可以去除腥味,又可以讓肉吸收鹽分。等炒熟之後,我們再添加少量食鹽,主要是為了給配菜調味。
第二:素菜
炒素菜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在菜餚即將出鍋的時候添加,因為素菜都是植物,這樣的食材細胞表層是細胞壁,在細胞壁被破壞之前,基本什麼味都是進不去的。所以我們就應該先將素菜炒熟,把素菜細胞壁給破壞,順便將裡面的水分炒出來,這時候想要入味就簡單多了。
第三:涼拌菜
涼拌菜的話,食鹽就必須提前添加了,要不然就是直接加入涼拌醬汁裡面,要不然就是撒在食材上面,之後再用熱油燙一下。因為涼拌菜沒有加熱的過程,就算有的需要先焯水,那焯水的時候也根本不是入味的好時機,所以我們就應該先放鹽,然後再來涼拌。
第四:湯品類
往湯品裡面添加食鹽的話,添加食鹽就更要注意了,要是直接煮的湯,那我們一般都是在起鍋前加,或者煮好後直接關火再加。而要是燉湯的話,那就得分階段加了,在煲湯過程,水開的時候加一次,但是不能加太多;第二次則是在關火之後,再燉好,喝之前添加一次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