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因紅而名、因綠而興。紅色是這裡的底色,遵義會議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挽救了中國革命;綠色是這裡的亮色,葳蕤蒼翠演繹著這個城市成長的生態篇章。
「在抓好紅色文化旅遊的同時,我們注重綠色生態建設,做好規劃,精心打造,同步發展!」一見面,遵義市文體旅遊局副局長梁卓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資源:一條「紅線」串起旅遊明珠
一到遵義,厚重的紅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紅軍戰鬥紀念碑、四渡赤水紀念館、毛主席舊居、苟壩會議會址……一個個旅遊景點猶如一條「紅線」上串起的珍珠,讓人嘆為觀止、羨慕不已。
位於赤水河流域的赤水、仁懷、習水,更是紅色文化與生態建設的交匯地。土城渡口紀念碑,英雄河畔憶崢嶸歲月;瀑布、竹海、丹霞,集山泉秀水於一身;茅臺、丙安,碼頭古鎮獨具韻味……2016年4月,一條貫通遵義市域赤水河谷的旅遊公路開通,串起了這一個個沿線美景,吸引了更多遊客前來觀光。
據介紹,去年,光是仁懷、赤水、習水接待遊客就有4274.6萬人次,就佔全市總量的22.2%。而遵義全市旅遊接待遊客1.9億人次,僅僅旅遊一項收入就是2000億元,超過了有些城市的GDP總收入。
談到遵義的旅遊資源,梁卓如數家珍。確實如此,在這裡,讓人最為感嘆的就是旅遊景點太多。遵義坐擁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資源,是其他地區無法複製也無法比擬的,因此,出現遊客如雲、人氣火爆的景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發展: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和諧共鳴
注重頂層設計,做好規劃,加大投入、精心打造紅色文化,是遵義旅遊的一個鮮明特色。
比如,他們抓住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機遇,提出的打造「一館、一院、一園、一線、多點」紅色旅遊建設思路,編制和申報赤水市四渡赤水紀念廣場、黃陂洞戰鬥遺址建設提升工程、長徵革命遺址舊址保護修繕、丙安長徵小鎮建設項目等33個項目,總投資近60億元。再如,投資40多億元建成全長160公裡的赤水河谷旅遊公路,串起仁、習、赤沿線白酒文化、紅色文化、巴國文化、鹽運文化等。還有市縣兩級累計投入近100億元,打造了仁懷市茅臺酒鎮,建成1915廣場、四渡赤水紀念園等項目……在項目建設、資金投入方面,遵義顯示了大手筆、大氣魄,確實是「捨得」。
「旅遊首先是以保護資源和環境為前提的。一個地方,如果你的河水被汙染了,文物被破壞了,景區髒亂差,誰還想來?」在如何處理旅遊開發和環境保護的關係上,梁卓談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紅色」遵義如何煥發「綠色」生機?近年來,遵義在打造「醉美遵義、紅色勝地」這張名片的同時,更加注重「生態遵義、綠色發展」。遵義市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區,保護好生態環境使命重大。紅與綠在這裡交相輝映 ,百姓富、生態美在這裡有機統一。有了這樣的共識,遵義以全景域理念讓遊客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文化與生態的對話,以實際成效守住了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讓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赤水丹霞,境內的「大瀑布」「佛光巖」「四洞溝」等景區,保存了最完整、具有代表性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滿山青翠、滿目風景,極具黔北風情的湄潭茶海生態園,就是近年來遵義旅遊發展和生態建設完美結合的一個有力見證。
「過去,貴州旅遊有『一棵樹(黃果樹瀑布),一杯酒(茅臺酒),一棟樓(遵義會議會址)、一座寨(黔東南苗寨)』之說,現在看來還要加上『一片丹霞、一片茶海。』」梁卓笑著說。
合作:強化區域聯動才能實現旅遊發展共贏
「旅遊發展不能單幹!」這是採訪中,梁卓向記者表達的一個重要觀點。
近年來,遵義與瀘州、昭通、畢節等地按照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從旅遊線路設計、旅遊產品宣傳、旅遊體育活動等方面深化區域合作,共同推進赤水河流域旅遊產業發展,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在習水舉行的第十屆遵義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分別邀請瀘州、昭通、畢節等地政府領導和旅遊部門負責人參會。
但是,如何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推動赤水河流域旅遊業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如何讓會議上達成的共識「落地」,這是一個值得大家共同思考的問題。
從貴州的遵義開始,到重慶、再到雲南昭通、四川成都,這條線上的旅遊景點非常多,旅遊資源稟賦也非常豐富,如何搶抓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大機遇,實現旅遊全領域、全產業、全要素的深度融合,如何加強區域互動,推動旅遊景區開發和旅遊產品多樣化發展,增強赤水河流域對遊客的綜合吸引力,這不是開幾次會,搞幾次活動就能夠實現的。在這個問題上,梁卓果然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和見解。
「因此,只有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建立旅遊發展大聯盟,共同推動雲貴川三省四市旅遊事業,打造旅遊精品和品牌,共同在利益共享、信息互通、聯動互助機制上發力,才能實現優勢互補、客源互送、共贏發展,才能讓雲貴川三省的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旅遊發展的紅利。」梁卓說。
往期精選
▶仁懷首家民間環保協會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㉗
▶探訪清池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㉖
▶走近仁懷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㉕
▶雞鳴三省:以紅色為根以綠色為葉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㉔
▶潘豔梅和她的醬菜生意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㉓
▶紅色是威信縣最厚重的底色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㉒
來源丨@昭通日報 微信(ID:ztrbwx)丨《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建忠 文/圖
審核丨@晶姑娘 彭念敏
運營總監丨@俺是大笨蛋
責任編輯丨尹婕
實習編輯丨張夢
投稿郵箱丨519045426@qq.com
廣告諮詢丨0870—3191937
@昭通日報 微信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