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外長花名巧喻中非友誼(圖)

2020-12-13 搜狐網

  昨天,記者在招待會結束後採訪李肇星。 新華社記者 陳樹根/攝

  「共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把中非緊緊聯繫在一起」

  昨天,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暨第三屆部長級會議記者招待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外長李肇星、衣索比亞外長塞尤姆·梅斯芬、埃及外長艾哈邁德·阿布·蓋特共同會見記者。

  中國外長李肇星素有「詩人外長」之稱,熟悉外交領域的記者都知道有李外長的場合一定是高潮迭起。會後,有記者評價,對於國際風雲,中國外長的詮釋幽默而有力。

  阿迪斯阿貝巴名副其實

  「上屆中非合作論壇的舉辦城市是阿迪斯阿貝巴,在當地語言中就是鮮豔的花朵,我要告訴在座的記者朋友這個城市名副其實。」昨天與李外長共同出席記者會的還有上屆中非合作論壇舉辦國衣索比亞外長塞尤姆·梅斯芬以及下一屆論壇主辦國埃及外長阿里·蓋特。李肇星在介紹兩位同行時特別強調,與埃及外長蓋特有著良好的私人關係,「有一次他在遊泳池裡接我的電話,也就是說,外長先生在遊泳時也在為中非之間關係的發展而工作。」

  感謝埃及外長「技術援助」

  有境外記者提到在對於中東局勢中國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也許是這位女記者語速過快,翻譯沒有完全聽清楚,熱心的蓋特外長將問題清楚地翻譯了一遍。李肇星轉向蓋特外長笑著說:「謝謝我的好朋友替我做翻譯,感謝你對我的『技術援助』。」外長的幽默引得全場一陣笑聲。隨後,李肇星告訴這位女記者,中國已經派出中東特使,「我會盡力安排我們的孫必幹大使接受你的專訪。」這位女記者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李外長「花喻」中非關係

  當境外記者問李外長,中國本身不富裕還要支持非洲國家是出於何種考慮時,李肇星語氣明顯嚴肅起來,不要忘記,非洲人民給予中國人民長期的支持。中非之間有著相似的歷史,現在又面臨同樣的機遇和挑戰,中非之間平等互利,互相合作,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實現中國和非洲共同發展。「非洲有一種花,翻譯成中文就叫昨天、今天和明天,簡單地講,共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把中非人民的心緊緊聯繫在一起,把我們共同的奮鬥和努力緊緊聯繫在一起。」李肇星舉出了最近的例子,非洲國家支持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中國也支持非洲承辦2010年世界盃,「至於中國隊能不能參賽,我就不知道了,但是非洲國家已經表示出熱烈的歡迎。」記者會在會意的笑聲中畫上句號。晨報記者朱爍◎

  新聞連結

  安南祝賀峰會召開

  據新華社 聯合國11月4日電(記者劉歷彬)聯合國秘書長安南4日發表聲明,熱烈祝賀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並對中國政府宣布增加對非洲國家援助規模的決定表示歡迎。安南說,中國在發展和減貧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相信非洲國家能夠從他們的中國朋友們那裡獲得許多有益的經驗。他說,中國和非洲在實現發展和經濟進步等目標方面一直立場一致,本次峰會為雙方在共同理想的基礎上構築和推動南南合作提供了歷史性機會。

相關焦點

  • 中非總統博齊澤出席駐中非大使石虎離任招待會
    2011年3月26日,駐中非大使石虎夫婦在使館舉行離任招待會。博齊澤總統、加翁巴萊議長、圖阿德拉總理、最高新聞委員會主席、第一副議長、能礦國務部長、前總理、總統辦公廳主任、外長等在首都的10位部長及社會各界友人,各國駐中非使節、國際組織代表及使館外交官共100餘人出席。
  • 中國外長新年首訪為何總選非洲?(環球熱點)
    這是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前往非洲。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國外長依然延續外交傳統,彰顯中非雙方團結互信,傳統友誼更加鞏固。    疫情之下 延續慣例  1月4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開始對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等非洲5國展開正式訪問。自1991年起,中國外長新年首訪必前往非洲。
  • 劉鴻武教授發文談31年中國外長新年首訪的特殊意義
    1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網」刊發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師大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教授文章《中國外交譜華章:31年中國外長新年首訪彰顯中非合作光明未來》。文章從「中非發展始終歷久彌新」「外長首訪推進合作新篇」「中非合作之路提質升級」三個方面評述了中國外長新年首訪的特殊意義。
  • 中國駐非洲多國大使:中非合作抗疫共克時艱 友誼與感情進一步加深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非合作與友誼也得到了進一步加深。在中國抗擊疫情的困難時刻,50多位非洲領導人致電或發表聲明,向中方表達慰問和支持;非洲一些國家的政府官員、社會人士和普通民眾也自發組織活動,為中國加油。非洲各國還紛紛伸出援手,向中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
  • 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非洲有什麼重要意義?外交部回應
    新華社記者: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將從今天起開始訪問非洲五國。請問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非洲有什麼重要意義?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此訪有哪些重點議題?華春瑩:今天上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已經啟程,開始對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等非洲五國的正式訪問。
  • 中非合作論壇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 FOCAC
    【宗 旨】 平等磋商、增進了解、擴大共識、加強友誼、促進合作。【成 員】 中國、與中國建交的52個非洲國家以及非洲聯盟委員會。除上述三個級別的機制性會議外,根據中非關係發展需要,中非雙方將2006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論壇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和2015年12月在約翰尼斯堡舉行的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升格為峰會。2006年北京峰會並決定中非外長在每屆部長級會議次年的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行集體政治磋商。中非外長分別於2007年、2010年、2013年和2017年在紐約舉行四次政治磋商。
  • 通訊:跨越世紀路 綿延中非情
    莫坎亞戈和老楊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友:他身患瘧疾高燒不退的時候,老楊長途跋涉帶他找中國醫生治療,為他燒水送飯;工地上放中國電影的時候,老楊耐心地給他講解;每次運來生活補給品,老楊總先想著拿給他用……最讓莫坎亞戈感動的是,坦贊鐵路即將完工之際,老楊得知坦尚尼亞方面在選派優秀工人參加火車司機培訓班,就主動為莫坎亞戈報了名。
  • 以花喻人,《紅樓夢》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幾回清夢到花前:紅樓女子的草木情緣》,這是繼暢銷系列「書中書名物圖譜」的最新一本。該書以植物為序,圍繞人與花命運相照的主題,緊貼原文,通過43種植物,生動再現43段紅樓女子的悲歡人生。
  • 王毅同埃及外長舒克裡共同主持中埃外交戰略對話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素雲):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與埃及外長舒克裡8日在開羅共同主持中埃外交戰略對話。王毅表示,中埃傳統友誼深厚。在習近平主席和塞西總統的戰略引領下,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 當「中非」遇上「中非」,景泰藍葫蘆特討喜!
    為期兩天的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圓滿落幕,這是中非深化傳統友誼、加強戰略合作的一次歷史性盛會,也是中國今年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如此盛會,「中非」(中國非遺)怎能缺席!近日,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外方貴賓三十餘人來到釣魚臺國賓館芳華苑,參與以「國粹芳華」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互動展示活動,走進中國文化,親身體驗中國非遺的迷人風採。現場共展示了京劇、景泰藍製作技藝、木版水印製作技藝、北京玉雕、傳統插花、古琴藝術、武術等11個非遺項目。活動體現了首都歷史文化底蘊、北京特色,彰顯大國風範,凝聚中非友誼的深情表達,讓貴賓們體驗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連續31年新年首訪非洲,中非友好情比金堅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
    王毅此次訪問非洲五國,延續了中國外長自1991年起每年首次出訪都到訪非洲的優良傳統。事實上,高度重視非洲和中非友好也是中國外交的一貫傳統。2013年3月,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的第一次外出訪問,坦尚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三國就是重要目的地。2018年,習近平再次當選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到了阿聯、塞內加爾、盧安達、南非、模里西斯。非洲,始終是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心之所系,始終是中國外交的重點。
  • 「中非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非洲人眼中的中非關係
    圖為埃及華人石材協會向埃及困難群眾分發齋月愛心禮包。本報記者 王雲松攝  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即將在南非舉行之際,本報記者採訪了一些非洲朋友,他們高度認同習近平主席「中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這一重要論斷,認為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之間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中非關係是歷久彌堅的朋友關係,中非合作是互惠互利的雙贏之舉。
  • 中非合作論壇二十年見證中非關係跨越式發展
    2020年是中非合作論壇(以下簡稱「論壇」)成立20周年。自2000年成立以來,論壇機制不斷完善,逐漸成為中非集體對話和多邊外交的重要機制。論壇機制下開展的中非合作,成為南南合作的重要典範、新型國際關係的重要示範,發揮了推動中非關係跨越式發展、助力中非關係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作用。
  • 《紅樓夢》以花喻人——花人幻化,花人神三位一體
    而紅樓諸釵曹雪芹都曾以花喻之,似探春、寶釵此等,不僅有多種花喻,還有六十三回掣花籤所定之主花喻,似尤三姐、元春這等或暗示、或明示,至於如鴛鴦、秋紋等,曹氏未曾有筆墨以花喻人,或為篇幅所限,或為精力所限,但曹氏以花喻群釵乃是有意為之,紅樓學者早已深諳曹氏之意,故陸續有紅樓群芳花譜問世。且黛玉、晴雯已為花神,由此聯想,既有神仙身份,又有花喻的紅樓其他女兒怎能不為花神,無非曹氏不曾明證罷了。
  • 第四屆中非藝術節在埃及亞斯文開幕
    新華社開羅10月27日電(記者吳丹妮 塗超華)第四屆中非藝術節27日在埃及南部歷史文化名城亞斯文開幕。來自中國、埃及、奈及利亞、烏幹達、突尼西亞等約30個國家的藝術團在開幕式上奉獻了各具特色的表演,吸引數百名當地觀眾前往欣賞。  開幕式當天下午在世界文化遺產菲萊神廟舉行。
  • 人民日報: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人民日報》1月16日報導(原題: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今年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的收官之年,新一屆中非合作論壇會議將在塞內加爾舉行。展望未來,中非將進一步凝聚共識,開拓創新,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譜寫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 習近平的「花」之喻
    新華網記者:趙銀平 製圖:姜子涵【學習進行時】2017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以「繡花」為喻闡明精細、精準的工作方法,又強調要「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習近平以「花」喻政蘊含著怎樣的治國理政理念?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 中非政黨友好交往故事之三:這個非洲國家 人均向中國捐款2美元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有一個人口僅130萬的非洲國家,自1970年與中國建交以來,兩國友誼歷經半個世紀風雨洗禮,久而彌堅。這個國家就是素有「幾內亞灣明珠」之稱的赤道幾內亞。2018年9月,習近平主席會見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患難識知己中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後不久,赤道幾內亞總統、民主黨主席奧比昂第一時間向習近平主席致慰問函,並捐款200萬美元支持中國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