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六七 審丨高靜
不久前,法國的一位歷史教師因為在課堂上展示一副以穆罕默德為題材的諷刺漫畫而被一名18歲的極端分子當街斬首。該事件震動了整個歐洲。該教師被以「國葬」規格安葬,法國總統馬克龍隨即發表演說,對極端宗教主義「宣戰」。
馬克龍的發言被部分伊斯蘭世界國家認為,這是一種對於自己的冒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反擊稱,馬克龍的所作所為正讓他成為「法西斯」的信徒。數百名土耳其人在法國街頭砍人,高喊殺掉馬克龍。
歐洲與中東衝突初現端倪
歷史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經對亞美尼亞人展開過大規模的種族屠殺,因此亞美尼亞始終與自稱繼承了奧斯曼帝國衣缽的土耳其之間存在衝突。亞阿衝突爆發後,土耳其旗幟鮮明地站到了亞塞拜然身後,而法國則受境內大規模的亞美尼亞移民群體的影響,成為支持亞美尼亞的一方。
埃爾多安的「帝國」野心
自上臺以來,作為自詡繼承了歷史上奧斯曼帝國遺產的領導人,埃爾多安從未掩飾過為土耳其爭奪中東地區霸主地位的野心。而馬克龍的發言讓他看到了自己作為穆斯林世界「話事人」的契機。
法國的「斬首」事件爆發後,埃爾多安隨即發聲,聲稱馬克龍的發言,是正在向整個穆斯林世界「宣戰」。他的發言,進一步激化了中東與歐洲之間的衝突,多個穆斯林國家內部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法遊行」。在法國內部和歐洲其他國家,也爆發了極端宗教勢力組織的恐怖襲擊。
阿聯發聲緩和態勢
不過,其他中東國家明顯也不打算放任埃爾多安膨脹的野心。就在近幾日,阿聯外交大臣緊急表態,指出馬克龍講話的初衷是反對極端分子,而非針對整個穆斯林世界。阿聯方面還譴責埃爾多安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激化衝突的行為,表示他的做法是讓整個穆斯林世界為他恢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妄想買單。
歐洲與中東之間不僅存在文明和文明之間的衝突,還存在宗教與宗教之間的衝突。21世紀以來,歐洲一方面積極參與到美國對中東多國發起的戰爭當中,一方面又對來自中東的難民敞開了大門,這也讓雙方之間的衝突日益複雜化。該地區的局勢未來將會走向何方,值得世界各國密切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由《中國軍魂》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國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