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
楊慎《滇海曲》
昆明,別稱春城。東面、西面、北面都是大山,只有南面瀕臨滇池,地形阻隔了北風的肆虐,而南方的暖溼氣流卻容易到達,年平均氣溫15.1℃,年均降雨量1075毫米,年均日照2200小時,只要住進這裡,就像住進春天,而且空氣品質高,PM2.5值很低,呼吸即可「洗肺」,生活在這裡如沐春風。這也是明代戍邊移民昆明的大文豪楊慎為什麼會在《滇海曲》如此讚美昆明的原因。
昆明石林景區的天空
從上古至今,在中華大地上移民的腳步就從未停息過,作為雲南中心的昆明更是如此。先是自西北方向的古羌人入滇開始,戰國楚將「莊蹻入滇」,漢武帝遷秦晉豪民入滇屯邊,特別是歷經元、明兩朝經營雲南,乃至民國時期作為抗日的西南大後方,有大量中原和江、浙等全國各地的移民入滇落腳昆明。
今天的昆明人(常住人口700萬左右),是一個包括漢、彝、回、白、苗等多個民族的群體。
一、昆明地區最早的移民,應當是彝族的先民。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其先民可以追溯到古羌人,當時羌人由陝西、甘肅、青海、四川一帶越過金沙江進入滇池地區,與當地濮人融合形成古滇族。雖然古滇國在漢武帝時期滅亡,但當時的古滇族已經達到近百萬,而遷入的漢人只有幾萬人而已,哪怕是所謂的「南中大姓」大部分也都漸漸被同化,正是在整個過程中形成了今天的彝族。
兩晉到隋唐時期,爨氏(南中大姓)稱霸南中,形成與中原王朝對抗的割據政權。爨氏統治範圍,分作兩個較大區域,即東爨烏蠻與西爨白蠻,東爨烏蠻則為今彝族先民。昆明地區就在東爨烏蠻範圍之內。後來崛起的南詔國也是彝族人建立的,閣羅鳳(南詔國國王)命長子鳳迦異在今昆明地區修建拓東城,這也是標誌昆明城建史的正式開始。
昆明彝族姑娘
二、內地中原漢移民進入昆明地區,當自先秦戰國始。如「莊蹻(中國內地第一個開發雲南邊疆的歷史人物)開滇」,漢武帝遷秦晉豪民到益州屯田等。南詔、大理國時期,漢族移民更以多種途徑進入雲南。如唐太宗天寶年間,唐軍20萬徵南詔而全軍覆沒,被俘或逃散而存活下來的當屬多數。再如南詔進攻四川,從成都等地擄掠大量工匠回南詔。但是,明代以前進入雲南的漢族,多已「變服,從其俗」——融入當地各民族(主要是彝族、白族)當中了。至今白語中有相當數量的中古時期古漢語詞,或可為佐證之一。
漢武帝冊封的滇王之印
漢族移民大規模進入昆明始於明初,以軍屯、民屯、商屯、以及貶官發配等方式大量入滇。據《明史》等史籍記載,洪武十四年(1381年)三十多萬南徵將士因沐英留鎮雲南而攜家眷留滇屯田。後來朝廷又調涼州諸衛所十四萬餘人往雲南,還有三次調遣安徽、四川、湖南軍隊十萬餘人到雲南屯田。至今,昆明還有大量的「x衛營」、「x所」之類的地名,就是明代軍屯實行衛所制度留下的痕跡。
民屯數量則更多。洪武年間,民屯移民多達三百餘萬。其中,以洪武二十二年沐英率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餘萬入滇規模最大。此外,商人募人入滇屯田,生產糧食換取朝廷「鹽引」,稱為商屯,也因此遷來大批內地漢人。而大文豪楊慎來昆明則是因「大禮議」被嘉慶皇帝貶謫到昆明的。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楊慎
因為當時很多移民是從南京高石坎柳樹灣出發的,所以至今很多昆明人仍然流傳著祖籍來自「南京應天府柳樹灣」。
明朝時期,昆明的漢人和其他民族的人口比例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漢人數量躍居各民族人數的首位,在昆明,已成為了主體民族。現在的昆明話就是以江淮方言為基礎,又吸收華北方言的若干成分,還受到其他一些方言的影響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一種漢語方言。
昆明的白族來自洱海地區。
大理建國,佔領之前南詔國「拓東城」,設為東京。大量白族自洱海地區遷入昆明。但到了元明時期,這一部分白族大多已融入當地民族當中。《昆明市志》指出:「現居昆明的白族基本上是元代以後遷入的白族士兵。這也是今天聚居在昆明五華、西山兩區和安寧市的白族的來源。
蒙古大軍滅大理路線圖
昆明回族群體的形成則是元代的事。
元憲宗三年(1253年),蒙古元帥兀良合臺率軍十萬人,隨世祖忽必烈入滇,這是昆明有了較多回族移民的開始。其後又有三次大批回族進入昆明。七下西洋的鄭和也是來自昆明的回族,本姓馬。
昆明苗族輾轉來自湖北、湖南、四川、貴州。
先是唐末宋初他們從湘西、黔東和川南向黔西北和滇東北遷徙,到了清鹹豐年間,黔西北的苗族又不斷向曲靖地區及昆明的嵩明、富民、祿勸、宜良一帶遷徙。清同治年間,武定一帶部分苗族大量向祿勸、富民、嵩明一帶遷徙。之後,黔西北及雲南文山、紅河一帶的部分苗族又逐步輾轉來到安寧、西山(今部分已劃入五華區)、官渡、宜良、石林等地。
另外在抗日戰爭時期,昆明成為抗戰的大後方,成千上萬的學生、教師、商人、工人、軍政人員及其家屬,新的外來人口一度超過本地原有人口。1949年,昆明總人口從1937年的14萬多增至31萬。
新中國成立後,大批南下幹部和他們的家屬來到昆明。支援三線建設期間,大批內地(主要是兩湖、江浙、上海)幹部和技術人員支邊留在昆明,加上昆明行政區劃多次擴大及人口自然增長,所以如今的昆明人已達近七百萬了。
長期的移民文化也使昆明人逐漸形成了不畏艱險、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精神以及吃苦耐勞、誠實善良,團結和睦、大度包容,不排外、不排他,善於學習和接受新鮮事物的優秀品質。
滇池
愛昆明,愛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