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板用戶龐大,實力強勁
Google Coral是Google期望加速布局人工智慧物聯網世界的平臺,利用Google的機器學習軟體TensorFlow及Cloud,搭配最新針對邊緣計算開發的物聯網晶片Edge TPU,協助開發者加速開發AI物聯網應用,比如設計一款智慧門鎖或智慧電燈。
華碩3年前就針對Linux開發者推出開發板Tinker Board,不只教育界或DIY開發者採用,也獲得許多企業級別客戶購買,如音樂播放系統業者Volumio及3D人流計算業者V-Count等,每年銷售的開發板超過10萬套,換算累積下來也有超過30萬套的龐大用戶資料。
所以,華碩此次與Google Coral合作也讓市場高度矚目,Coral平臺在華碩這位生力軍加入後,有望加快拓展生態圈,拉開與對手的距離。
華碩推出新一代支持Coral技術的Tinker Edge T 開發板。
華碩上一代Tinker Board採用瑞芯微晶片,第3季度將推出Edge TPU晶片方案。
AI巨頭之爭激烈,從雲端打到邊緣
儘管Intel、NVIDIA在邊緣計算都積極推出處理器及開發板,如Intel的Movidius晶片及NVIDIA的Jetson處理器,都爭取開發者靠攏,但 Google Coral的效能可以算是是業界第一。
華碩在Computex正式展出跟Coral合作的第一波產品,包括嵌入式單板電腦CR1P CM-A及系統模組(SOM):AI Dev Board「Tinker Edge T」,另外還有一款ASUS Mini PC。Google期望提供AI開發工具,包含軟硬體協助開發者多多利用,建造豐富生態圈。
Google期望提供AI開發工具,包含軟硬體協助開發者利用,建造豐富生態圈。
華碩推出開發板Tinker board多年,累積龐大的使用者,此次合作華碩將開發更多針對邊緣計算應用的Coral單板電腦,除內建Google Edge TPU外,更囊括豐富的軟體開發工具及各種I/O埠,讓開發者更快完成AI解決方案。
新開發板採用恩智浦CPU,拉攏企業級客戶
Google本身也有開發板,第一代是AIY,Coral Dev Board則是第二代開發板,目前累積銷售量上萬片,規模來說還是華碩最大,且雙方的用戶重疊性不高。此次合作將使華碩原本的Tinker Board開發者可以直接加入AI技術,這也是雙方合作最大的突破。
新的Coral Dev Board用的是恩智浦的4核心處理器,比上一代用樹莓派的處理器效能更強大,加上GPU、USB Port、HDMI及支持WiFi、藍牙。華碩的開發板又加入更多功能,開發者的開發選擇更多,絕對比樹莓派效能更強大,更AI的平臺。
除了硬體,Google Coral也積極拉攏軟體工具業者加入,節省開發者編碼時間,例如開發者從手機的軟體市集就能下載超過十幾套現成開發模型可用,例如植物或動物圖像辨識軟體。
通過機器學習,華碩在COMPUTEX展示AI系統可以辨識紅點位置,操控遊戲的過程
為推廣AI邊緣計算應用,Coral有150美元的開發板,也有U盤AI加速器,後者只要50美元,可直接加入現成的樹莓派開發板上使用,但最終Google Coral當然還是期望拓展企業市場。例如若玩具商期望建立玩具瑕疵AI識別能力,還是必須用玩具合格品跟不良品的圖像進行訓練,企業把企業機密資料上傳雲端訓練的意願是最關鍵的問題。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