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少數民族特色只有潑水節?NO!

2021-01-10 騰訊網

雲南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

除漢族以外,

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25個。

其中(按人口數多少為序),

15個民族為雲南特有,

人口數均佔全國該民族總人口的80%以上。

所以這裡,

有其他地方沒有的民族,

有其他地方沒有的人文風情。

01 白族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藝術文化。

傳統節日

01「三月街」

三月街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民族傳統盛會,它既是雲南西部最為古老而繁榮的貿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間文藝體育大交流的盛大節日。

三月街

時間: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

推薦地點:三月街蒼山東麓,大理城西

主要活動:

賽馬會

賽馬會

賽馬會是三月街上最高潮的盛會。在三月街的賽馬場上,千百匹馬如箭離弦、揚蹄飛奔。在飛馳的馬背上,騎手們展開了勇氣、智慧與速度的較量,令這春光明媚的季節多了幾分陽剛之氣。

對歌

對歌

白族對歌不限於未婚男女,在已婚的成年人或中老年中也廣為流行。白族對歌不採取問答的形式,而以內容是否銜接和音韻能否貫穿來分勝負。"歌逢對手",常常幾天幾夜唱下去而難決勝負,對歌多半採用白族調,但有些白族地區也流行漢族的對口山歌,稱為"漢調",與白族調交替進行,更有一番動人的魅力。

物資交流

物資交流

進行物質交流,包括來自各省區的鹿茸、麝香、黨參、紅花、白芍、川芎、蟲草、熊掌、雪蓮、等大宗藥材的交易;其次是大牲畜買賣,包括緬甸的黃牛、內蒙古的駱駝、雲南各地的騾馬、耕牛等;再次是雲南各地的土特產品都在月街上銷售,較著名的有鳳慶、普洱的茶葉、景東的糖等;最後是其他生產生活用品交易。

02「繞三靈」

繞三靈是大理白族的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一種富有生活氣息的白族群眾性歌舞。「繞三靈」,白語稱為「觀上覽」,在漢語記寫中也記為「繞山林」「繞桑林」「逛山林」等。「三靈」是指洱海西岸三個象徵性神靈,即崇聖寺佛教的神祗和慶洞本主廟、洱河祠中供奉的本主神。

繞三靈

時間: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

推薦地點:蒼山洱海

主要活動:

第一天

第一天

清晨從古城城隍廟出發到崇聖寺佛都,祭拜祈福後向北前往慶洞神都本主廟。

第二天

第二天

從慶洞出發至喜洲後轉向南行,到洱海邊河矣城村號稱「仙都」的金圭寺。

第三天

第三天

從河矣城出發,沿洱海西岸一路南行至馬久邑保安景帝廟,祭拜後整個活動結束,參加「繞三靈」的人們各自回村。

02 傣族

中國傣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民族語言為傣語(泰語),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傣族人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常沐浴、婦女愛洗髮,因此有「水的民族」的美稱。

傳統節日

01「潑水節」

潑水節也稱「宋幹節」「浴佛節」,是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個節慶曆時數日,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前面二天是去舊,最後一天是迎新。

潑水節

時間:傣歷六月下旬(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要舉辦3-7天。

推薦地點:景洪市潑水廣場、瀾滄江邊觀禮臺告莊西雙景

主要活動:

浴佛

浴佛

在"麥日"(第一天),一清早人們就要採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也是祈求神靈保佑人們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湧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

互相潑水

互相潑水

浴佛之後民眾便互相以水相澆,互相祝福吉祥、幸福、健康。人們邊翩翩起舞,邊呼喊著:水!水!水!」同時敲打著鑼鼓,水花到處飛濺,場面十分壯觀。

丟包

丟包

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遊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製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包"是象徵愛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製作,內裝棉籽,包的四角綴有五彩花穗。丟包時,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將包擲給小夥子,小夥子再擲給姑娘,並藉此傳遞感情。

賽龍舟

賽龍舟

賽龍舟是潑水節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潑水節一瞥舉行。那日,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

放高升

放高升

高升是傣族人民自製的一種煙火,將竹竿底部填以火藥和其它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時,點燃引線使火藥燃燒便會產生強勁的推力,將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

放孔明燈

放孔明燈

入夜,人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製的大"汽球"內,利用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

推薦地點:瀾滄江畔的告莊西雙景景區。

03 哈尼族

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國際性民族,也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元江和瀾滄江之間,聚居於紅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鎮沅等縣,和泰國、緬甸、寮國、越南的北部山區(稱為阿卡族)。

傳統節日

01「苦扎扎節」

「苦扎扎」節是滇南哀牢山區的哈尼族同胞歡慶傳統節日中規格最高、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也是哈尼族的宗教祭祀和農事節日。

苦扎扎節

時間:每年農曆五月的第一個申猴日

推薦地點:大羊街鄉

主要活動:

騎磨秋

騎磨秋

騎磨秋,是一項哈尼人充滿情趣的體育活動,它要求磨秋兩邊的人數要對等,騎坐的人用腳蹬地面,時而飛速旋轉,時而升降起伏,反覆轉動,悠悠蕩蕩,甩秋人的速度越來越快,圍觀的人也顯得更加開心。

串寨

串寨

最具特色和熱鬧非凡的是各村寨的串寨隊伍,男女老少有的身穿傳統服飾,有的發揮想像各種裝飾打扮,以各村寨為單位組成隊伍,每到一村就掀起一次狂歡的熱潮。

02「十月年」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主要節日,哈尼語稱「美首扎勒特」或「米索扎」。時間從夏曆十月第一個屬龍日開始,直至屬猴日結束,歷時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長,內容最豐富的節日,類似漢族的春節。

十月年

時間: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

推薦地點:玉溪市元江縣那諾鄉、羊街鄉

主要活動:

殺豬

殺豬

年節的頭天拂曉,家家婦女忙著舂粑粑,做團籽面,寨子上空響徹了「空通、空通」的舂碓聲。男人們忙著殺豬宰牛,烹製各種美味食品。

長街宴

有的地方,年節期間要舉行「資烏都」活動,即歡樂幸福的酒會。各家各戶將烹製 好的各種美味佳餚用小簸箕端到街心,順序擺在長長的蔑墊上,全寨人同飲共食,通街 宴長達百十米,場面極為壯觀。

長街宴

相關焦點

  • 16個少數民族同胞在檳榔谷歡度潑水節
    中新網海南新聞4月15日電 (潘達強)七彩雲南跨越大海之南,川滇民族同胞戲水狂歡!4月15日,一場歡快熱烈的節日盛會在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隆重舉行。上千名遊客與雲南、四川少數民族同胞載歌載舞,歡度雲南傳統節日「潑水節」。  上午9時,三月三廣場人頭攢動。
  • 傣族的潑水節並非只有傣族才有,是其他幾個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
    說起潑水節,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我們的少數民族傣族。但實際上,潑水節不是傣族一個民族的節日,而是其他民族共同的節日。潑水習俗原本起源於印度,是婆羅門教的古老宗教儀式之一,後來被佛教吸收,成為佛教儀式。之後經過緬甸傳到雲南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潑水的儀式逐漸成為了「潑水節」。目前,我國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柬埔寨、泰國、緬甸等國家也在舉行「潑水節」。傣族的「潑水節」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最悠久、最熱鬧、影響力最大的。
  • 2018雲南潑水節是幾月幾號 傣族潑水節來歷習俗
    雲南民族村位於昆明市西南郊的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內,景區有旖旎獨特的雲南26個村寨風光、精美饕餮的民族美食、豐富悠久的民族文化、風情濃鬱的民俗展示。作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潑水節與火把節是雲南民族村最富盛名的兩大品牌節慶活動。  潑水節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
  • 彩雲之南裡的傣族風情,可不只有潑水節!
    但是我覺得去雲南旅遊的人們不僅僅是去看當地的美麗風景,還為了去體會當地的民俗風情。雲南的居民少數民族居多,他們有著與漢族不同的生活習俗與傳統,因此,來到此地自然也會領略不同的風俗民情。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匯集地,雲南有二十五個少數民族,分別是: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傣族,德昂族,獨龍族,哈尼族,回族,景頗族,基諾族,拉祜族,滿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怒族,水族,藏族,佤族,瑤族 彝族,壯族,普米族,傈僳族。其中傣族,壯族,回族,白族,苗族較為突出,人口相對其他少數民族也較多。
  • 潑水節可不只是傣族的節日,還有這些少數民族也過潑水節
    提起潑水節,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國少數民族傣族了,好像從一開始接觸學習到的潑水節都是與傣族有關的。可實際上,潑水節並不是傣族著一個民族的節日,在其他民族和國家中也都存在著「潑水節」。後又經緬甸傳入雲南地區,久而久之,潑水的儀式逐漸演變成為了「潑水節」。發展至今,我國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以及柬埔寨、泰國、緬甸等國家都有過「潑水節」的習俗。傣族的「潑水節」,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最為悠久,場面最為熱鬧的,其影響力也是最大的。
  • 少數民族非遺節日,潑水節比春節隆重,傣族的新年
    在旅行中,最幸運的可能是正好碰上當地少數民族的節日吧,這時候和熱情好客的少數民族同胞歡度佳節,無疑是一件開心的事,而且還能更好領略到他們的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因為節日是一個民族展示文化的窗口。雲南是多民族省份,民族風俗文化豐富多彩,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節日,不是所有民族都過春節的,有民族只過自己的新年。說起雲南,就會想到傣族,在我國,傣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所以想在旅途中更好的了解傣族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和文化,就要來到雲南。在雲南。傣族也分為不同的支系,西雙版納傣族是傣泐,德宏傣族是傣訥,而花腰傣是傣雅,此外還有居住在不同縣市的傣族有不同的自稱。
  • 雲南紅土航空舉辦「潑水節」特色機上活動
    通訊員 楊宇鵬 攝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 通訊員 羅婭)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4月13日,雲南紅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航」)旅客服務部舉辦了機上「潑水節」活動,乘務員穿上美麗的傣族服裝來迎接A67143航班南京飛往昆明的旅客。灑水送祝福。
  • 愛上雲南,從一次潑水節開始!
    到雲南旅遊的人成千上萬,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是肯定會有很多人是來過「潑水節」的,這幾天是傣族的新年節日,一年一度的潑水節這幾天正在進行中,絕對是經歷一次就會上癮的節日,節日中大家都放下手中的工作,走上大街小巷相互潑水送祝福,若干年前的一個四月,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也特意來到西雙版納與種族人民一起共度
  • 除了傣族的潑水節,雲南少數民族的這些節日你知道嗎?
    雲南是個多民族的省份,每逢重要節日,雲南的很多少數民族都會組織盛大的節慶活動。除了潑水節,雲南少數民族的這些節日你知道嗎?哈尼族「十月年」雲南的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區,包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十月年」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長、內容最豐富的節日,歷時五六天。哈尼族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每年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要過「十月年」。
  • 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數民族共同的年節,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國也過「潑水節」。「潑水節」,傣語又稱「楞賀尚罕」,即傣歷新年,每年公曆4月12日左右舉行,節期為3~4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刊」,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腕叭腕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為新年春節。中間叫「腕腦」,意為「空日」。
  • 秀雲南|昆明民族村潑水節是幾月幾號,到民族村過潑水節是傳統嗎
    要說這潑水節其實是源於印度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潑水節為傣歷新年的慶祝活動,昆明民族村潑水節是幾月幾號呢,其實一般在陽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而昆明民族村潑水節則是昆明人最愛的節日之一,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會聚在昆明民族村共度潑水節。
  • 雲南德宏:採花迎接潑水節
    (李映青 攝) 4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雲南德宏國際潑水節,潑水節前一天是當地少數民族傳統的採花活動,傣族、景頗族等各族同胞都會到山上採摘一種名為「賞建」的綠色植物,用來裝飾寺院裡的龍庭,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家人吉祥安康。
  • 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划龍舟,跳孔雀舞
    穿越虎跳峽的路程只有30多千米,但由於這裡的地勢比較險峻,所以徒步穿越的話最少需要兩天時間。但是這一路的風景都會讓你覺得,你一路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因此,來到雲南,若與虎跳峽擦身而過的話,不免會有些遺憾。雲南絕對是個能滿足你所有感官,讓你的每一處毛孔都對其印象深刻的地方,如果你是寵溺視覺的攝影愛好者,那麼可以去拍攝壯觀的元陽梯田,還有東川落霞溝紅土地的氣勢也是不容錯過。
  •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和美女(圖)
    西雙版納潑水節其實為傣族的新年,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傣歷四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為期三至四天。在陽曆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潑水節也是傣族春節。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 雲南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你嘗過幾個
    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特別多的城市,因為有許許多多的少數民族的存在,所以在雲南也是一個美食超多的城市,真的是應有盡有,有時間的小夥伴可以去雲南遊玩一圈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幾道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吧首先就是我們的阿昌族
  • 潑水狂歡盛會:雲南的潑水節震撼現場,緬甸水上潑水節出「新招」
    文/腫眼泡泡潑水狂歡盛會:雲南的潑水節震撼現場,緬甸水上潑水節出「新招」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的民眾,中國人民對於各民族文化習俗的包容度都很高,對於不同民族的節日習俗,不僅尊重有加,而且還很樂意加入進去,而在我們國內知名度最廣的少數民族節日中恐怕少不了潑水節了。
  • 大旱當前 雲南傣族潑水節難取消
    民族村 正在研究尚無方案每年潑水節,雲南民族村都要舉行潑水狂歡的活動,這也是民族村最吸引遊客的活動之一。那今年還會繼續舉行狂歡嗎?雲南民族村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民族村的領導對旱情非常關注,目前正在研究此事,尚無最終方案。
  • 今年潑水節,我們「雲上過」
    雲南網訊(記者 劉暢 通訊員 陳雯)四月份的雲南精彩紛呈,讓大家最關注的無疑是一年一度的潑水節,熱鬧無比的潑水大戰,充滿民族情調的美食,與少數民族同胞親密接觸。潑水是傣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民族在節日期間傳統表達祝福的方式,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
  • 雲南少數民族眾多,雲南特有少數民族你知道幾個呢?
    雲南包括漢族共有26個民族,其中有多達25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6000,居全國之首。少數民族人口超過1500萬,眾多的少數民族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雲南特色的民族風情。其中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納西、景頗、布朗、阿昌、普米、德昂、怒、基諾、獨龍15個少數民族為雲南特有的少數民族,下面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這些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一、白族說到白族肯定會想到大理,雲南省的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 大旱之年雲南不取消潑水節活動 但或縮小規模
    中廣網北京3月21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5時19分報導,4月的潑水節就快到了,面對雲南百年一遇的大旱,今年當地的潑水節會怎麼過呢?中國之聲連線記者賈宜超來了解一下。(圖片來源:南都網)  主持人:往年潑水節,雲南都要舉行盛大的潑水狂歡,面對今年嚴重的乾旱,很多人都很關心今年當地還過不過潑水節?或者怎麼來過潑水節呢?  記者:潑水節肯定是要過,不會因為乾旱取消。潑水節是傣族的重要節日,對於傣族群眾的意義相當於春節,潑水節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