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又在溫習新海誠的動畫電影《言葉之庭》,這是一部讓我沉迷以至於看了30遍以上的電影,這部電影首先和新海誠其他兩部有名的作品比起來,《言葉之庭》的特點是真實,或者說現實,更準確一些,大都市,各懷心事的陌生人,獨居,鬧中取靜的小心願,互相取暖。這些就是現在大都市生活的寫照。《言葉之庭》新海誠經典作品,細膩精緻的畫面感,特別真實!
真實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各有各的故事和煩惱,內心孤獨封閉,但其實卻總有突破牆壁的願望和熱情,需要的,只是一個人幫你推開那扇門,故事不必複雜,不必戲劇性,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但一切又都是那麼的充滿期待。
其次這部電影就是浪漫,雨的設定,讓兩人的見面,既確定也不確定,這種內心的小期待,有種小小的被揪住的感覺,就是感情該有的樣子,兩個人的見面,不必多聊什麼,不必噓寒問暖,但不知不覺間,淡淡地走進你的心,個人而言,這是我最喜歡的愛情的感覺,那種不是追求不是感動,而是兩個人淡淡的相互吸引,太棒了。
《言葉之庭》個人覺得這是新海誠最好的一部動畫,應該說是一部非常適合他發揮出長處的片子,也是他本人創作生涯中一部非常完美的轉型作品,新海誠的動畫最擅長的就是畫面的精緻真實,雨絲,電線網,電車,庭園近水的枝蔓。雖然一開始看完可能會給大多數觀眾一種故事結構太簡單,內容太單薄,結尾太倉促的不滿之感。
但是重新再看的時候,卻發現正是這看似不夠的,過分簡單的情節和沒什麼結局可言的結局是本片極有價值和意味的地方,新海誠對於故事情節和人物設置並不算十分上手的,但是從《言葉之庭》後,新海誠對於如何將情緒最恰到好處地分配給片中人物和觀眾這一層面上更加遊刃有餘,而故事情節終於跟上軌道。
電影的核心永遠在於故事,講一個好故事,就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成功的電影了。如果一部電影沒有一個好故事,所以也很難成為一部優秀的作品,但仍然可以讓人喜歡得死去活來,那麼新海誠的作品一定在此之列,新海誠的動漫最美的是畫面,最弱的是故事,但其最大的特點也許就在於,畫面感成功了遮掩了故事性,或者說連故事已經融於畫面,成為一體,畫面也「同化」了故事,自帶美感。
《言葉之庭》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段平淡不過的師生戀,簡單故事的表面下,卻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含量,這種含量並非情節所張揚,而是觀者被其所打動,從而內心所生發出來的無限感慨,炎熱夏季,梅雨時節,在一個公園的涼亭下,兩個人總是在雨天相遇。不知不覺間,暗生的情愫不由人。所有一切,都在結尾爆發,雖很是俗套,但誰又能不被觸動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呢?
這部片之所以好,是因為新海誠的短板都變成長板了,細膩精緻的景致構圖讓情緒宣洩的飽滿剔透。大段內心旁白像高中生憂傷認真的日記。那麼多頁的秘密,都只為了一個人,多少年後,在那個下雨的庭院,仿佛還看到她的側影。
在影片的尾聲中,女主在男主給的回憶中,終於明白是男主在陪伴著她一直在嘗試中的行走,終於她邁開了腳步,並且真正的學會了不要鞋子的行走,這一切都是男主給的。而最後女主也終於將男主緊緊地抱在懷中。這分明是一個為自己的愛人奮不顧身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