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間歇泉盆地是黃石間歇泉密度最高的地區,整個黃石國家公園一共有大約200-250座間歇泉,其中有180座都位於該區域內。
在上間歇泉盆地包括黃石最著名的一處地熱景觀——老忠實間歇泉。
說到間歇泉(Geyser),它與溫泉(Hotspring),泥漿池(MudPot),火山噴氣孔(Fumaroles)以及鈣化平臺(Travertineterrace)一樣都是黃石地區所擁有的地熱景觀類型的一種。
間歇泉會周期性的向外噴發出滾燙的熱水,有的有規律,有的無規律。
關於間歇泉的形成,大多認為是地表淺層巖石以及冷卻水阻止了深層熱水的湧出,導致這些未能及時排出的熱水在地下被氣化形成氣泡。
隨著時間的增加,泉眼深處的壓力逐漸加大,氣泡也越來越大。
最終,在到達一個臨界點後,氣泡所積累的巨大壓力會將其上方的冷卻水頂起並噴出,從而形成了間歇泉噴發的景象。
而隨著間歇泉的噴發,泉眼下方的氣壓開始逐漸減小,當這一壓力不足以突破上方的巖石和冷卻水後,間歇泉停止噴發並進入下一輪的噴發循環。
洞穴間歇泉(Grottogeyser)也是上間歇泉盆地的明星之一,噴發時的情景水從好幾個孔洞向四面八方噴射,它雖然噴得不很高,但往往一噴就是一天一夜,不肯停下來。
藍寶石池(SapphirePool)藍星池(bluestarpool),藍瑩瑩的泉水和池邊白色的矽沉積。
老忠實噴泉昨天沒有趕上老忠實噴泉的的初始噴發,今兒個再來一次希望能看個全過程。
遊客中心裡有小黑板提示下次噴發的大致時間。
由於老忠實噴泉的噴發相當有規律,時間前後不會超過5分鐘,如果你到達的時間比較早,還是可以去附近的景點走走,但是乘大巴的隨團遊客萬一因為路況錯過了噴發,再返回去一次的機會就比較小了。
昨天已經錄了像,今天就坐在觀看席上靜靜地欣賞這一幕美景。
上間歇泉盆地區域還有很多噴泉。
中間歇泉盆地是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一個景區。
中間歇泉盆地是一個小規模的溫泉區。
稱之為中間盆地是因為它的位置處於上間歇泉盆地和下間歇泉盆地的一部分之間。
儘管它的面積小,但中間歇泉盆地卻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溫泉。
大稜鏡溫泉是美國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溫泉。
大稜鏡溫泉池水直徑達115米有49米深,每分鐘大約會湧出2000公升,溫度為71C左右的地下水。
大稜鏡溫泉池色彩繽紛豔麗,有如彩虹般的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彩色,沿著池畔的木板步道,可以一覽大稜鏡溫泉的奧妙,大稜鏡溫泉在1900年代,曾經噴出近300英尺的高度。
它現在是一個休眠的間歇泉,被認為是一個溫泉。
按照一般旅遊路線的指引,可以到達大稜鏡溫泉的池邊。
在木棧道上可以近距離地感受到溫泉散發出來的溫度,看到謎一樣色彩的池畔。
但缺點是沒有辦法看到溫泉的全貌。
遠處的後山上能影影綽綽地看見一些人影,真想像他們一樣到高處去看看大稜鏡的全貌,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繞過溫泉到山上的?
仔細研究了半天地圖,嘗試了FountainFlatDrive無果後(這條線路也只能到達大稜鏡的後方,位置高度仍然與池水持平),終於發現一條可以徒步到達後山的路線。
要從UpperGeyserBasin這個口進去,跟著那些門兒清的當地遊客沿著一條地圖上沒有標記的小路,還要手腳並用地爬一小段山才能到達大稜鏡的後山上。
那視角,那景色,絕了!
當然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會玩無人機,也能拍到很好角度的照片。
但是對於我們這些上了點年紀的科技盲來說這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值了!
遠處的車輛就是一般遊客能到達的地方,棧道上的遊客也清晰可見。
木絲間歇噴泉(ExcelsiorGeyser)木絲間歇噴泉是黃石公園內噴水最高的噴泉,其記錄是90米,然而上一次噴出時間是在1983年。
在大稜鏡溫泉附近的木絲間歇噴泉擁有一個300英尺長、200英尺寬的大洞坑,每分鐘有4000加侖的水從這裡流入火洞河。
綠松石池(Turquoisepool)是一個溫度在61和71之間的溫泉,1878年被海登探險隊的成員命名。
歐泊池(OpalPool)也稱貓眼石泉,是一個間歇型噴泉,通常具有約56C的溫度。
第一次記錄的噴發時間是在1947年。
它在1949年,1952年和1953年經常性活躍,然後停止。
在1979年重新開始噴發,在接下來的幾年至少還噴發過一次。
2005年歐泊池完全耗盡,在2008年後變成一個鮮豔的綠色池。
歐泊池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