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電話+身份證號… 你的隱私網上只賣3分錢

2020-12-14 西部網

公司開例會,警方一鍋端。 警方供圖

  剛買了房,咋會接二連三接到各種裝修公司打來的電話?車子保險臨近,就被各種推銷電話輪番轟炸……個人信息洩露帶來的一系列騷擾電話、網絡詐騙等行為,不僅讓人不勝其煩,更嚴重威脅個人安全。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兩江新區公安分局獲悉,該局最近打掉一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夥。

  兩江新區警方介紹,上月初,民警接到報警,有人在網絡出售兩江新區、渝北區樓盤業主信息、機動車車主信息數十萬條。

  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經過調查,3月23日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嫌疑人劉某交代,他所在一家科技公司,對外業務名義上是簡訊群發、微信公眾號推送集團彩鈴等,實際上是通過非法渠道收集和出售公民個人信息。

  民警發現,該公司有4家分公司,有嚴密組織架構和責任分工。3月24日,趁該公司召開例會,警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6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

  辦案民警介紹,該公司出售的公民個人信息內容不僅包含姓名、電話號碼、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有的還涉及到所在單位,按照不同職業範疇、類別進行歸類。

  警方梳理確認,該公司非法獲取、存儲公民個人信息200多萬條,其中包括主城樓盤業主、車主、學生家長、企業法人、醫生、公務員、建築師等個人信息。通過販賣這些個人信息,該公司非法牟利100萬餘元。

  這些數量巨大、內容詳盡的公民個人信息從何而來,又流向哪裡?嫌疑人劉某交代,移動互聯與大數據時代,越來越多機構積極收集客戶個人信息,形成龐大資料庫。由於內部管理制度不嚴,企業內鬼頻現,一些員工受利益引誘,鋌而走險倒賣客戶個人信息。

  2014年底,劉某通過QQ在網上購買100多萬條含有公民個人信息的原始數據,再以每條3分到6分價格出售給有需要的特定客戶群體。嘗到甜頭後,劉某轉變公司業務方向,建立一條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信息整理建庫—個人信息使用、交換、出售的黑色產業鏈。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是,將公民信息出售給有特殊數據需求的機構或個人,從中賺取差價,非法牟利100萬餘元。

  目前,該團夥已有44人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記者 陳英)

編輯:

相關焦點

  • 姓名+電話+身份證號… 你的隱私網上只賣3分錢
    原標題:姓名+電話+身份證號… 你的隱私網上只賣3分錢   公司開例會,警方一鍋端。 警方供圖   剛買了房,咋會接二連三接到各種裝修公司打來的電話?車子保險臨近,就被各種推銷電話輪番轟炸……個人信息洩露帶來的一系列騷擾電話、網絡詐騙等行為,不僅讓人不勝其煩,更嚴重威脅個人安全。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兩江新區公安分局獲悉,該局最近打掉一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夥。   兩江新區警方介紹,上月初,民警接到報警,有人在網絡出售兩江新區、渝北區樓盤業主信息、機動車車主信息數十萬條。
  • 姓名+電話+身份證號:你的隱私網上只賣3分錢(圖)
    姓名+電話+身份證號:你的隱私網上只賣3分錢(圖) 2017-04警方供圖  重慶晚報訊 剛買了房,咋會接二連三接到各種裝修公司打來的電話?車子保險臨近,就被各種推銷電話輪番轟炸……個人信息洩露帶來的一系列騷擾電話、網絡詐騙等行為,不僅讓人不勝其煩,更嚴重威脅個人安全。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兩江新區公安分局獲悉,該局最近打掉一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夥。
  • 賣身份證號 網遊實名制下滋生的畸形市場
    身份證,本是用於證明持有人身份的證件,其使用及發放、更換都有嚴格的規定,因為每一張身份證都對應著相關持有人的一系列重要信息,甚至涉及很多的個人隱私。「前幾天,我發現孩子在用別人的身份證號肆無忌憚地玩網遊,還很詫異他是從哪裡搞來別人的身份證的。後來一問,原來是從網上買的。這還能行?
  • 明星個人隱私洩露 身份證號兩元網上可買到
    藝人遭遇電話轟炸8月3日晚上10時許,演員王一博發布微博稱,因自己手機號被洩露,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呼籲粉絲不要再去打他的電話。記者從王一博發布的截圖中注意到,從8點09分到8點15分,6分鐘內有4個電話進來。
  • 1萬多人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被洩露!重慶一例涉疫情侵犯公民...
    1萬多人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被洩露!但在這個時候,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卻將一份名為《重慶已購進口白蝦顧客名單》的文章發布在其管理的公眾號供下載,該名單包括原告趙某在內的重慶各區縣一萬多名購買進口白蝦的人員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詳細個人信息。
  • 接口解讀:你的姓名+身份證號撐起了超11億元市場規模,你造嗎?
    這個接口通過讓用戶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來校驗姓名和身份證號是否匹配並返回校驗結果(判斷你提供的姓名及身份證號是不是匹配的)。這些場景你可能提供過2要素做實名認證,例如:手機號實名認證,跨境電商買東西,註冊相親網站,進酒店登記時時都會用到。
  • 機票訂購點客戶隱私外洩 賣身份證號碼月賺萬元
    重慶商報的記者調查發現,向未成年人兜售成年人身份證號碼在網上熱賣,監管很難。    機票訂購點客戶隱私外洩  賣身份證號碼月賺萬元    防沉迷系統的核心內容是超過5小時的「不健康」遊戲時間內,未成年玩家的收益歸零,以此迫使未成年人下線學習和休息,成年玩家則不受此影響。系統判斷玩家年齡的方式就是根據註冊遊戲帳號時填寫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 明星個人隱私洩露身份證號兩元可買
    藝人遭遇電話轟炸8月3日晚上10時許,演員王一博發布微博稱,因自己手機號被洩露,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呼籲粉絲不要再去打他的電話。記者從王一博發布的截圖中注意到,從8點09分到8點15分,6分鐘內有4個電話進來。另一張截圖顯示,王一博的未接電話有194個。
  • 網購車票不顯示姓名 只顯示乘車人身份證號碼(圖)
    不過從今兒起,甭管您叫啥,只要是網訂火車票,均不在票面上顯示姓名,只顯示乘車人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網傳 動漫人名能買票 實名購票被質疑  近日,不少網友在網上展示了用各種名字購買的火車票。不光是動漫名,有網友使用"西門吹雪"甚至"慶豐包子鋪"的化名,同樣能順利購得車票並且通過驗票口進站上車。
  • 鄭州首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患者隱私疑洩露 手機號被標為詐騙電話...
    隱私護衛隊發現,網上曝光疑似郭某鵬的姓名、身份證號、照片、手機號等個人信息,並且,該手機號被數百人標記為「詐騙電話」。鄭州男子隱瞞出國旅居史後被確診「鄭州發布」通報稱,3月1日,郭某鵬從北京首都機場乘飛機前往阿聯阿布達比,然後飛往義大利米蘭。同月7日,其回到北京首都機場,經測體溫正常後乘坐機場大巴、火車回到鄭州。
  • 你的姓名和電話能賣多少錢?「信息...
    早在2013年,圓通速遞就曾被曝光洩露逾百萬名客戶信息:通過一個「單號淘」網站,以0.3元到1元不等的價格,即可買到包含收件人和寄件人姓名、地址和手機號碼的完整單號信息。這些單號數據信息24小時實時刷新。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個在圓通速遞站點剛寄出的包裹,15分鐘後就能在「單號淘」網站上查詢到詳細的寄件人和收件人信息。
  • 「查開房」網站死灰復燃 輸入姓名可見住宿隱私
    原標題:「查開房」網站死灰復燃 輸入姓名可見住宿隱私   東方網7月12日消息:近日,一條「上海某交易所高管3年來開房事實」的信息在各大網絡論壇和微信朋友圈內大量流傳,引發公眾廣為關注的除了上述高管的特殊身份外,讓大家不寒而慄的則是文中列出了其三年半以來的詳細開房記錄。
  • 你的姓名和電話能賣多少錢?「信息販子」價目表曝光→
    早在2013年,圓通速遞就曾被曝光洩露逾百萬名客戶信息:通過一個「單號淘」網站,以0.3元到1元不等的價格,即可買到包含收件人和寄件人姓名、地址和手機號碼的完整單號信息。這些單號數據信息24小時實時刷新。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個在圓通速遞站點剛寄出的包裹,15分鐘後就能在「單號淘」網站上查詢到詳細的寄件人和收件人信息。
  • 網購火車票將不再顯示姓名 僅印身份證號
    昨天,鐵路部門調試了系統,網購火車票將不再印姓名。記者體驗發現,旅客使用一代身份證、護照等除二代身份證以外的有效證件購票時,列印出的車票票面上均不顯示旅客姓名。  網購票窗口取不再顯示姓名  昨天下午,記者在左家莊附近一車票代售點看到,一名通過網際網路購票的旅客,在售票口取出的車票上沒有印姓名。
  • 快遞「隱私面單」現身成都 姓名地址仍在「裸奔」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熊英英在快遞「隱私面單」上,仍然能看到收件人姓名和詳細地址。隨著「雙11」的臨近,快遞行業「隱私面單」再度成為熱點,也有快遞順勢推出全新的隱私面單。就此,10月30日記者走訪成都多家快遞網點了解到,順豐全新的「豐密運單」已經在成都推行,但與此前網上流出的豐密面單截圖不同,面單僅隱藏了收件人電話號碼中間4位數,收件人姓名和地址還是可以直接看到。同時圓通等快遞也在推隱私面單,而更多的快遞以手寫面單為主,電子面單或隱私面單尚未成為主流。
  • 揭秘騷擾電話利益鏈:1分鐘電話運營商獲利6分錢
    原標題:揭秘騷擾電話利益鏈:1分鐘電話運營商獲利6分錢   技術專家:這種群呼的騷擾電話,運營商在它的後臺可以關停。但運營商並沒有關停騷擾電話,反而提供各種支持,支招如何建立騷擾電話呼叫中心,因為在這背後有一條利益鏈,每一分鐘騷擾電話運營商收益5、6分錢。
  • "查開房"網復活 僅可靠身份證號查詢
    「開房」網隱去了個人身份證號、電話號碼等信息。 ■ 「輸姓名可查個人信息 『查開房』被封」追蹤 昨天新京報報導了網絡出現「查開房」網站,可查詢到包括身份證號、生日、地址、手機號等個人信息,該網站一度無法訪問。昨天,記者發現該網站又能使用,同時網絡又出現一個名為「開房」的網站,可查到公民具體信息。
  • 明星隱私販賣鏈條:千璽身份證號售15元 賣家利用漏洞查航班
    15元可買易烊千璽身份證號自3月1日《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實施以來,微博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內容生態治理專項行動。截至4月30日,官方通報稱,已處罰售賣明星隱私帳號441個。但南都記者搜索發現,平臺上售賣明星航班行程、入駐酒店、路演地址等信息的情況仍大量存在。
  • 成都確診女子隱私洩露,身份證號等信息流傳網絡,警方介入
    澎湃新聞注意到,趙某的個人隱私信息在多個社交平臺上被轉發,疑似被洩露,涉及的圖片包含了其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等信息。 12月8日,成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針對「病例趙某個人隱私疑被洩露」一事,公安已介入調查。網傳信息是否屬實需等待調查結果,具體情況、調查結果可通過官方渠道了解。
  • 海口瓊山公示時洩露公民隱私,回應:公布身份證號是一貫做法
    海口瓊山公示時洩露公民隱私,回應:公布身份證號是一貫做法澎湃新聞 2019年12月23日 18:27   原標題:海口瓊山公示時洩露公民隱私,回應:公布身份證號是一貫做法  2017年底,澎湃新聞曾集中報導了多起政府網站洩露公民個人隱私信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