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城市奮鬥者
歷史源遠流長。4000年前「黃帝制天下以立萬國始經安墟」,「安墟」即為今天的安次區。現地域在春秋戰國時為燕國封疆,秦時分屬漁陽郡、廣陽郡,漢、唐時屬幽州、薊州,宋、遼時屬河北東路、南京道,元時屬中書省,明時屬順天府,清時屬直隸。清朝末年,義和團曾在此取得抗擊八國聯軍的「廊坊大捷」。解放初期稱天津專區,1969年行政中心由天津遷至廊坊,1974年改稱廊坊地區,1989年撤地設市,實行市領導縣的行政體制。
人文藝術繁榮。廊坊名人輩出,湧現出西晉文學家張華、唐代大詩人王之煥、「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北宋名相呂端、宋代大文學家蘇洵、元代名相史天澤、明代農民起義領袖劉六、劉七等,聞名中外的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著名的京韻大鼓「白派」創始人白雲鵬等一大批優秀代表人物都在廊坊的大地上留下了足跡。高亢粗獷的燕山大板始創於三河,古樸純正的西河大鼓始創於文安,婉轉蒼勁的京韻大鼓始創於安次,屈家營音樂被譽為中國民間音樂的瑰寶。廊坊是龍鳳文化發祥地之一,有眾多關於龍鳳文化的民間故事,傳說歌謠和民風民俗,2011年8月廊坊市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全國首個「中國龍鳳文化之鄉」。
自然、旅遊資源豐富。98%的區域為平原,土壤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地處海河流域,水系比較發達。地下蘊藏著石油、天然氣、煤炭、地熱、石灰巖、白雲石、硬鐵礬土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廊坊不僅是京津的腹地,更是非國有經濟大有作為的城市。依託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經濟,人才經濟和新興技術經濟等。按照「把廊坊打造成為享譽國內外的文化體驗和旅遊目的地」的目標,以優質的現代旅遊資源為基礎,依據「會展、休閒、度假」的定位,大力發展以「一線、三城、九大特色、十大景點」為主的現代旅遊,初步形成了食、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較為配套的旅遊產業體系。
新空港孔雀城在北部新區打造的寫字樓的統稱系列,包括但不限匯景軒/香溪園/公館等小區的寫字樓。新空港孔雀城公園海本次新加推的公館大廈位於永興路與祥雲南道交口,大公館小區19#號樓,正對438畝丹鳳公園,咫尺市民服務中心,佔據政務區最佳位置,是名副其實的公園地產,也是廊坊政務區裡的一個地標建築。
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理念的巨大改變,以及市場的不斷成熟,購房者在越來越理性的同時,對於居住環境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有房可住」,開發商「豎起一塊牌子就能賣房」的時代早已經過去。新空港孔雀城深知,對於購房者來說,人居品質早已成為了購房標準的重要考量項目之一,未來會以更好的物業服務,讓業主邂逅幸福生活場。
【免責:相關數據資料來自網絡,數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