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廣西憑祥市友誼關景區國際攝影協會(IPA)攝影創作基地、廣西憑祥市大連城景區國際攝影協會(IPA)攝影創作基地授牌儀式暨新春聯誼交流會在廣西憑祥市舉行並取得圓滿成功。出席酒店掛牌嘉賓有:出席景區授牌儀式的領導嘉賓有憑祥市政協副主席、崇左市攝影協會副主席禤培廣;憑祥市文旅局局長黃華團;廣西憑祥市友誼關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黨務專職副書記羅崇俊;廣西憑祥市友誼關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運營部負責人黃麗萍;國際攝影協會(IPA)副主席、國際攝影協會(IPA)廣西分會名譽主席楊春連;國際攝影協會(IPA)廣西分會主席、崇左市攝影協會副主席趙成藝;國際攝影協會(IPA)廣西分會秘書長郭家馴;國際攝影協會(IPA)廣西分會策劃部主任黃恩;憑祥市攝影協會主席許貴強、副主席何少寧;寧明縣攝影協會主席周貽剛以及部分國際攝影協會(IPA)會員。後續國際攝影協會(IPA)會員持會員證和身份證可享受門票減免優惠。
友誼關景區
友誼關坐落在中越邊境線上,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美譽,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個邊關,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其始設於漢朝,漢初稱雍雞關,後改為界首關、大南關,明初改為鎮南關,1953年改為睦南關,1965年命名為友誼關。
友誼關集對外開放窗口與旅遊文化景點於一體,既是國家一類口岸,又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研學教育示範基地、廣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裡曾見證了多個重大歷史事件。1885年,清朝名將馮子材在此痛擊法國侵略者,取得了舉世聞名的鎮南關大捷;1907年,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在此發動鎮南關起義,親自拉響了反清第一炮;1949年12月11日,解放軍將紅旗插上鎮南關,標誌廣西全境解放,12月11日因此成為廣西「區慶日」。友誼關至今還起通關作用,是國家一類口岸,也是中國通往越南及東協最大、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友誼關口岸距離廣西首府南寧176公裡、憑祥市區18公裡,距離越南首都河內170公裡、諒山市18公裡。現存的友誼關關樓為1957年重建,關樓上的「友誼關」字樣為陳毅元帥親筆題寫。關樓右側為金雞山,在山頂上建有鎮南、鎮中、鎮北三座炮臺,各配備一門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生產的十二生大炮,目前鎮南、鎮北兩座大炮仍保存完好,為清朝抗法名將蘇元春在鎮南關大捷後所建。關樓左側為左弼山,山頂建有一座鎮關炮臺,為明代所建,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關樓北側為法式樓,是清末廣西全邊對訊署,主要負責邊境的外交事務和維持治安,相當於現在的口岸外事機構和邊防武警部隊,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關樓正北約400米處,是大清國萬人墳,中法戰爭期間為國捐軀的清軍將士遺體大多收集埋葬在此。關樓左右兩側是明代時修建的通往左弼山和右輔山1000多米長的古道及古城牆遺蹟,它與友誼關關樓、鎮關炮臺、金雞山炮臺、大清國萬人墳、法式樓等構成了友誼關的古建築群。此外,景點還有聯檢大樓、聯檢廣場、南疆國門第一路、零公裡、中越界碑等景點。
大連城景區
大連城景區位於憑祥市郊1.5公裡處,為清末抗法名將蘇元春督辦廣西邊防軍務時的廣西邊防軍事指揮中心,相當於現在的廣西軍區司令部。大連城四面環山,當年蘇元春為確保他的軍事指揮所的安全,依山勢修築城牆,城牆如盤龍沿山嵴迂迴曲折,將周圍山峰連成一體,八座炮聳立於山頭之上,尤如聯合起來的環形長城,故稱大連城。城內建有:演武廳、大行宮、提督行臺、軍械局、武聖宮、兵房、練兵場、戲臺、財神廟以及日常服務的商號店鋪等。還有供士兵、官員、老人和紅白喜事飲用的「福、祿、壽、喜」四口古井。城內半山腰有一天然山洞,名白玉洞,是蘇元春的「養心處」和軍事指揮部。大連城是當時廣西邊境線上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工事堅固、軍民合居的政治軍事中心。
武聖宮:在中國古代,孔子關羽合稱為文武兩位聖人。關羽被看作軍隊和軍人的保護神,所以在過去的兵營裡,關帝廟是常見的附屬設施之一。武聖宮就是由此而來的。武聖宮是一座三進古色古香的建築物,是當年大連城軍營裡供奉關羽的廟堂,共分為前、中、後三殿。白玉洞:白玉洞原來是當地群眾求神拜仙的場所,蘇元春是一位十分熱愛遊山玩水的將領,帶兵進駐大連城後,為了便於遊覽白玉洞,就特意將他的提督衙門建在白玉洞山腳下,後來又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對該洞進行精心加工、修整,使洞內的景色更加迷人、神秘。白玉洞洞中有洞、洞外有洞,洞洞相連,所以遊人就把洞中的迷人景致分為三層洞天,每層洞天之間都有通道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