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負重遠行,欲速不達」——德川家康
這座日式茶庭也在石家莊石門公園內,進入後看到的是幽靜的竹林小道,穿過竹林便正式來到了庭院中心,日式的茶庭多按照一種線路來設置洗手缽,步石矮松,石燈籠,竹籬笆,結合湖泊庭舍構置自然山水來達到茶道意境。守拙為美,師法自然,日本好像叫什麼,侘寂。茶屋與外面自然的關係比較曖昧,牆壁輕薄,隨著光線變化而帶來的時間變化,在感知上透過自然略微感到禪的靜雅。
當然和公園內另一處「凱旋門」一樣,也是一種很久無人修繕的樣子,庭舍略顯老舊無人問津,這裡本應是些文人雅士或者向外公開或半公開的相關機構聚會的場所。坐在這裡只能浮想聯翩。
與朋友來此小憩時我們談到了關於情商這個問題,他認為情商可使為人處世相對舒適,但都需歷練,情商不高難免受人嫌棄,我跟他說我的理解這情商終歸是一種演技,是一種思維和語言的技巧,是針對自己之外的人而用。當只有他自己獨處的時候,你可能看不到他其實有多麼疲憊。一種情況是為了生存為了人情世故而去巧妙的迎合,一種情況感覺你值得交往,自然願意使雙方相處更舒適些。
情商的表現有表面大家一下就能感覺到的,有內在不易察覺的,還有一種人他只展露本來面目,但他毫無惡意,淳樸自然,更值得尊重。「不存在情商不高的人,只看願不願意,這其中有本我的人,一視同仁。也有很勢力的人,真性難存」
《茶庭念》
初回幽夢倦坐山巔,意中趨駕那白鶴種下一株鈴蘭。
晨曦一抹林間茶亭苒苒,飄飄然得見綺綺絳仙。
螓首蛾眉妤鳳耳邊,是那明眸善睞令人痴醉般柔妍。
清禪奉茶蘭心聽雨綿綿,翩翩舞后如靜似玉簪。
話久情長茶室幽香忘返,欲洗寸心卻難掩絲絲心念。
我欲坐忘澄心滌除玄鑑,再見尤憐終舍一塵不染。
畫舫水榭傾聽流水潺潺,也憂愁旁人對你惦念連連。
冷若寒霜即絕千家追羨,酥暖笑顏只為一人心甜。
既然說到了茶庭,就順便說是我國茶的大致演變。我國現在都茶葉大都為衝泡的散茶,都說日本的茶道工藝嘆為觀止,如抹茶道和煎茶道,這些都來自於我國明代以前的主流團餅茶,唐宋時期飲茶風尚達到巔峰,唐代煎茶宋代鬥茶的茶原料都是團餅茶,演化出了豐富的茶禮和遊戲,茶文化推至頂峰。雖味香醇厚,但工藝極為複雜,耗時耗力,花費巨大。為了滿足官紳子弟需求,茶農茶工壓力沉重而所得稀少。明太祖朱元璋深知民間疾苦,洪武二十四年下詔改散茶,為「罷造龍團,惟採芽茶以進」。自此之後茶飲走向大眾,同時由於工藝簡化,內地海外銷量因此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