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
最早使用的撞球,是用印度象牙經過磨製而成,往往因受溼氣影響,出現軟、硬不勻及變形等質變情況,不但影響球的運動效果,同時價格也比較昂貴。當今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國內外所使用的撞球,已經由塑膠所取代,國際性比賽採用的是比利時生產的塑膠球。色調純正、表面光滑、彈性和韌性好,而且球的重心和圓度質量精確可靠。為了保持球的使用效果,打完球後,要及時用幹欽的布片,擦淨沾附在球面上的巧克粉及其它不潔物等。比賽用球,因打法不同,球的直徑有大有小。無袋撞擊式四球開侖用兩白兩紅,球的直徑為6.15釐米,現在常用的是6.55釐米,每個球重量為23克左右,其中兩個白色是雙方球員的主球,有一個球上帶黑點,黑點直徑約1毫米,規定由首杆球員專用,二桿球員用白色球。
美式花色球共有十六個,球的直徑為5.71釐米,每一個球重為170克左右。英式斯諾克共有22個球,球的直徑為5.25釐米,每個球重為145-146克。
英式比力撞球只有三個球,一紅兩白,一個白色球上有黑點,為首杆球員指定用球,二桿球員用全白色球。球的直徑和重量與斯諾克撞球相同。
球桿是直接擊球的重要工具,在比賽或練球時,雖然可以用公用球桿,總不如自備球桿,用起來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對換來換去的公用球桿性能,一時很難適應,在心理上會感覺彆扭,所以撞球高手都是用自備球桿,又如桌球、網球等運動員也都是用自備的球拍,實際它們就是運動員競賽取勝的手。
球桿的長度和重量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只要自己認為長短輕重合適,用起來順手就可以,但是,根據經驗,球桿最短不得少於91釐米,可是往往因所用的球桿過長不好掌握擊球力量,容易失誤,過重易使手臂疲勞,影響對擊球力量的估計。另一方面,太輕也不好,打球時手臂用力太大,影響擊球穩定性。所以必須與個人體力相適應。
使用自備球桿,可以掌握球桿的重心位置,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及時掌握正確的握杆部位,熟練地利用球桿的重力,結合個人的腕力大小,充分發揮擊球技巧。一根順手好用的球桿對自己球技水平的發揮至關重要,也和戰士的手中槍一樣,從尺度到重量都要靠自己在平時練習中,掌握熟悉,自已專用球桿的特性,使人與杆知已知彼,人杆合一,運用自如,才能戰而勝之。
選擇球桿須注意:
1 杆體要平直,把球桿放在球檯上或平板上滾一滾,看一看桿頭是否上下跳動。桿身是否緊貼臺面,桿頭不跳動,桿身在轉動中,始終保持與臺面緊貼,說明球桿是平直的。另一種方法是:用手把球桿託起,好像射擊瞄準一樣,一邊轉動球桿,一邊瞄視桿身,看看是否保持一條直線。彎曲的球桿會影響瞄準和擊球效果。
2 球桿的長度。需根據每個人的不同身材高低來選定。方法是身體直立,用尺由地面量到,由肩頭到嘴唇之間的高度,這個高度便是要選用的球桿高度。
目前商店裡出售的球桿長度為1.4--1.5米,重量為450克--500克左右,有的球桿上標有重量OZ(即英兩盎司,loz=28.35克),一般可選用19oz重的球桿。在國外,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定製球桿,自己選材,定規格尺寸和重量,購到滿意順手的球桿。
3 球桿有整根的,也有兩節,三節組合式的。組合球桿攜帶方便,但選購時要注意連結部位的螺絲是否同心,擰緊後是否彎曲不嚴。
4 球桿上的撞頭(亦稱皮頭)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擊球效果。撞頭是用皮革或合成材料經過加工處理製成的,是直接與球相撞擊的重要部件。所以,撞頭雖小,但其在擊球中的重要作用千萬不能忽視,往往會因皮頭出了毛病而遭失敗。
當撞頭用過一定時間後,就要檢查表面是否被頻繁撞擊而壓光打滑,則需要用砂布把表面打磨出毛茬來,增加摩控力防止滑杆失誤。
市售的球桿皮頭是個帶楞角的圓片形,用膠水粘在桿頭上後,必須經過修整才能使用。需用砂紙把楞角打磨成半月形,這樣才能和球的外圓表面接觸良好。
四球撞擊式撞球所用球桿皮頭的直徑為10--12毫米,美式彩球為10毫米左右,英式撞球因球的直徑較小,撞頭直徑則為9毫米左右。
巧克粉塊和撲手粉
打球時為防止球桿的撞頭(皮頭)和球之間產生滑脫(即打滑)現象,因此就需要在撞頭上塗抹一層像粉筆一樣的澀粉,增加撞頭和球之間的摩擦力,防止打滑。這種巧克粉塊,外形為正六方體,是用粉末材料壓制而成的。粉塊的顏色有蘭色、綠色和淺茶色幾種,但要注意,往撞頭上塗粉時,切忌亂塗亂抹,或用粉塊在桿頭上連轉帶擰。正確的打粉方法是,右手拿粉塊左手拿球桿,斜向對著間頭,有節奏地一下一下來回打粉,同時左手轉動球桿,要對整個撞頭塗抹均勻。每當擊球三、四次就要塗一次粉,這樣比較穩妥可靠,不致因滑杆造成擊球失誤。
杆架
英式球檯又寬又長,經常會出現距球遠或角度影響,前面有其他球阻礙,無法用手支架,便需要用工具式杆架來代替,等於把人的手臂接長來打遠球。杆架主要有短杆架。長杆架、高杆架和探頭架(蛇頭杆架)等。這些都是大球檯的必備件。
1 短杆架。是個「十」字形的支架,杆長約1.5米左右。一般用於支架夠不著的情況下,可以藉助於短杆架,取、放比較簡便。
2 長杆架。距要打的主球太遠、短杆架夠不到,可用長杆架和加長球桿配合使用。
3 高腳杆架。在主球與目標球之間有其他球停留,一般杆架高度不夠容易刮碰犯規,便可以用這種支腿間的空當比球的直徑大,形似一座拱形橋,能夠很寬餘的跨放在那個球的上方,便可以順利擊球。
4 探頭杆架。杆架外形好像一頭蛇把頭伸向前方,因此有人稱它蛇頭杆架。當有較多的球散在時,無法使用高肢杆架時,便可以利用伸出去的頭來支承球桿來擊球。
常用的一種是橫向指針式計分牌,在牌的左半邊標有從1到19的數字。進入20時則計入右半邊。右半邊有10、40、60、80、100五個擋級。在字碼的上,下有金屬片做的指針,可以拔動它來記分或進位記分。這種記分牌,因字小只能用於一般撞球廳,室的比賽記錄。主要用於斯諾克二十二彩球和三球比力的比賽計分。
還有一種是橫算盤式的計分盤,算盤珠比普通算盤大一些,有兩種顏色。盤中有一隔板把盤隔成左右兩部分,左側有五個算盤珠,右側有五十個算盤珠,構成一個橫排,整個計分算盤共有六個橫排。左側一個算盤珠代表50分,右側一個算盤珠代表1分,達到50分向左進一位,這種計分算盤,常用於四球撞擊式開侖撞球賽。
插杆架
打完球後,如何存放球桿也是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如果打完球後,隨便把杆靠牆一戳,或往球檯上一放,或把桿頭朝地一立等,都會因受力不當,使球桿彎曲變形或局部摔壞,勢必影響使用效果。在撞球廳、室都有存放球桿的插架或柜子,有的立在室內,有的鑲在牆裡,既方便存取,又保護了球桿完好。
撞球瞄準練習器
瞄準練習器,是練習瞄準擊球基本功訓練的直觀科學教具,是根據測距定位瞄準法的三角學原理,研製出來的。該瞄準器,由角度盤、測角指針和測距標尺構成。能測定主球與目標間的撞擊點,各種偏角的偏角度數、瞄準點及瞄測定位距離的數據(毫米)等。用這種訓練練習教具,(對初學撞球者)進行瞄準基本功訓練,可迅速理解和掌握擊球瞄準的基本原理和規律。取得事半功倍的瞄準效果。
吊點瞄準練習器
吊點器是由底盤,立柱、橫杆、和線墜等構成。練習瞄準時,把它放在要打的目標球旁,將線墜對準瞄準點,擊球時,可以變換各種偏角球角度,但瞄準點不能變,仍然要對著線墜進行瞄準擊球。如此反覆練習,熟能生巧,便可獲得靈感。吊點瞄準練習器,是另一種幫助初學撞球者練習瞄準引導入門的直觀教具。
定位器
在比賽時,因多次擊球,球的表面經常被桿頭上的巧克粉及檯面上的落紛等粘汙,失去了光滑,影響球的正常滾動,需要把球表面擦拭乾淨後,再準確無誤地放回原位,實際是件很難辦到的事,因此,就需要有一件給球固定原位的工具,就是「定位器」。是裁判員必須持有的工具。該器是用透明有機玻璃加工製做的。
一種是帶有角形卡球開口的,另一種是帶有半圓形卡球開口的。使用方法比較簡單,但是細心操作。先用手指壓住要擦球的上面保持不動,然後將定位器卡口對著球,輕輕推到球的底部與開口卡嚴,保持定位器不動,另一隻手輕輕將球拿走,只剩下定位器留在檯面上原位不動,將球用幹布擦拭完畢後,一手先按住定位器,一手輕輕將球放回原處與開口卡緊,再按住球輕輕將定位器抽出來,取、放操作便完成了。
在打三球落袋(比力)的比賽時,規則規定不允許向禁區擊打在禁區內的目標球,以禁區線為界,但有時目標球壓在界線上,處於似壓似不壓的狀況,用眼很難判斷準確,這時便可以利用帶圓形卡口和分角線的定位器將它卡在球上,通過分角線便可以作出正確判斷。
維修工具
球桿的皮頭(撞頭)是易損部件,有時破損或脫落需要更換和粘接,有時皮頭表面因頻繁擊球被擠壓光滑,需要打磨出粗糙表面增加摩擦力等。為了不影響練習或比賽,應當學習自己會修理,備置幾件常用的小工具如:膠水、砂布(粗、細)、小木挫、小剪刀、小刀(削鉛筆用的)和皮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