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後的平旺裡小區。(資料片)記者李泳辰攝
數九寒冬,廊坊市安次區銀河南路街道辦事處億合社區創新裡15號樓一派祥和:從裡到外粉刷後的樓體煥然一新,新施劃的停車位上,機動車停放有序,分類垃圾桶擺放在顯眼位置,居民三三兩兩聚在樓前平臺聊天……
「以前這裡下水道堵塞,樓道沒有防盜門。現在門禁系統有了,路燈、監控攝像頭安上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這裡的環境脫胎換骨。」居民劉書芹欣喜地說。
住房是民生之要,改造老舊小區事關百姓福祉。廊坊市連續三年將老舊小區改造列入重點民心工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年初,廊坊市住建局制定《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今年全市計劃投資改造老舊小區41個,其中主城區33個。如今,主城區33個老舊小區共完成改造面積56.66萬平方米,6472戶居民住進「新」房子。
●統籌規劃改善環境
雜物亂堆放、消防配套設施不齊、排水不通暢……老舊小區建成已久,這些問題給小區居民帶來諸多隱患和不便。
老舊小區改造前,廊坊市有關部門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建議,「改什麼、怎麼改」由小區居民說了算。從年初開始,市舊改辦工作人員會同各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和設計單位,克服疫情帶來的諸多困難,逐小區實地踏勘測量,逐棟樓徵求居民意見。利用一個半月時間完成33個小區、131棟樓宇的初步設計方案和發改立項,完成監理和工程招標,分批組織進場施工。
根據居民意願和因地制宜原則,為每個小區制定不同改造方案。優先解決影響居民基本生活的水、電、氣、路及消防等安全隱患問題,著力解決「蜘蛛網」、空中飛線等改造難題,將群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集中到改造方案中。堅持必改與提升相結合,統籌基礎設施改造和養老、託幼、醫療、助餐等公共服務設施改造,對條件成熟的小區力爭一次改造全部完成。
「我們徵求小區業主同意後將違建拆除,並進行生活區改善。」廣陽區新開路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說。
「牆麵粉刷一新,路面平坦乾淨,小區環境好了,我們心裡也都敞亮了。」平旺裡小區居民喜笑顏開。
●民生實事落地見效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如何紮實快速落地?違章建築拆除成了改造的第一難題。
「這些年小區沒人管,一些居民私搭亂建,小區弄得亂七八糟。」平旺裡小區63歲的居民馬傑清家也有違建,接到老舊小區改造通知後,她積極配合拆違工作,「老舊小區改造是好事,這是政府在幫我們改善居住環境,咱得支持。」
一家挨著一家拆,違建拆除工作在平旺裡小區迅速開展。違建拆除工作完成後,小區內樓體外牆立麵粉刷、雨汙水管道更換、路面鋪設、樓道防盜門安裝、「空中飛線」整治、圍合式建設等工程全力推進。
市舊改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以全面解決老舊小區建築物和配套設施破損老化、市政設施不完善、環境髒亂差、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為目標,從安全問題、居住功能、環境治理三方面重點推進。
短短幾個月,市區33個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路面平坦整潔,樓體粉刷一新,單元樓增設了門禁系統,路燈、監控攝像頭一應俱全……小區環境優化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直線飆升。
●改到居民稱心如意
「小區路面全部硬化,原來的雜草荒地變身健身廣場,新安裝的太陽能路燈特別亮。」金城里小區居民王新民說。
「汙水排放問題解決了,『蜘蛛網』、飛線都不見了。」平旺裡小區居民趙月高興地說。
「樓道重新裝上了防盜門,睡覺都踏實了。」創新裡15號樓居民拍手稱快。
居民是老舊小區改造的直接受益者,居民滿意了,才是真的改好了。
東方家園小區是建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軍工企業宿舍,職工多為全國各地支援三線建設的老軍工人和其後代。為充分挖掘小區文化元素,廊坊市舊改辦多方了解情況、查閱資料,聽故事、看素材,在改造過程中製作了反映軍工廠歷史的大型壁畫,增加了老舊小區亮點,居民紛紛點讚。
「近年來,廊坊市不斷完善小區配套和基礎設施,優化美化小區環境,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我們將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讓居民住得舒心、安心。」廊坊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王洋洋)
來源:廊坊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