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大遷徙》獲好評 引發觀眾尋根熱潮
網易娛樂7月17日報導 日前,由總導演趙虹執導的十三集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大遷徙》正在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熱播,該紀錄片一經播出在取得喜人的收視率的同時獲得了觀眾的共鳴,從而也引發了眾人的尋根熱潮
-
紀錄片《大遷徙》填補題材空白 被贊高瞻遠矚
總導演趙虹 搜狐娛樂訊 日前,由總導演趙虹執導的十三集大型系列紀錄片《大遷徙》已在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熱播後收官,收視喜人,也吸引了眾多固定觀眾的準時收看,這部優秀的紀錄片填補了這一題材上的空白,被贊是一部高瞻遠矚的極具意義的作品。
-
紀錄片《大遷徙》開交流會 導演趙虹談創作歷程
7月11日,將在北京紀實頻道播出的十三集大型系列紀錄片《大遷徙》創作團隊在北京召開了交流會,總導演趙虹、創作團隊的主要人員以及眾多業內人士來到現場一起觀看了《大遷徙》的精彩片花。
-
央視蒞洛拍攝大型紀錄片《大遷徙》
本網訊 中央電視臺大型歷史民系類紀錄片《大遷徙—客家播遷與回歸》攝製組近日已蒞洛,將進行客家民系南遷在古都洛陽留下的文化遺蹟及追本溯源的攝製工作。 根據省政府安排,中央電視臺將與我省聯合攝製大型歷史民系類紀錄片《大遷徙—客家播遷與回歸》,全長12集。
-
紀錄片《大遷徙》填補題材空白
紀錄片《大遷徙》填補題材空白
-
十三集系列紀錄片《大遷徙》登陸北京紀實頻道
2014年7月14日起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將首播十三集系列紀錄片《大遷徙》。十三集系列紀錄片《大遷徙》用鏡頭解讀中原人與閩南人、客家人、東北人,以及各地遷徙漢民的血緣關係和精神層面的聯繫,揭示中華漢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播遷歷程。
-
央視紀錄片《大遷徙》來渝探尋"湖廣填四川"
央視人文紀錄片《大遷徙》攝製組近日來到重慶,先後前往湖廣會館和綦江縣東溪鎮,以紀實手法再現重慶在「湖廣填四川」那段歷史中的人文故事。 據了解,由中央電視臺新影製作中心和河南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十三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大遷徙》,緊緊圍繞中原文明、文化的世代流變,以中原漢人的歷史大遷徙為線索,以深沉、凝重、大氣的整體風格和精緻、細膩、獨特的探索精神,試圖從一個別樣的側面,動感地展現漢民族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從而揭示中華民族堅忍不拔、開拓進取之精神實質。
-
紀錄片《大遷徙》:生命無法停駐
紀錄片《大遷徙》:生命無法停駐
-
《大遷徙》熱播 全景展現中華民族遷徙史
十三集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大遷徙》已於昨晚登陸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開播,已經播出兩集,對於這部關乎祖先足跡的紀錄片播出後便吸引了眾多關注,該片打破紀錄片以往單一的選題,以某一地域歷史文化為拍攝對象,全景展現中華漢民族的遷徙史。
-
央視紀錄片「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策劃人將來濟南講座
10月19日,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轉播顧問和策劃人之一、「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創始人卓強,將來山東博物館,講述非洲野生動物的奇異的故事。 10月19日,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轉播顧問和策劃人之一、「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創始人卓強,將來山東博物館,講述非洲野生動物的奇異的故事。 非洲是廣闊的草原上生活著無數野生動物,被稱為「動物的王國」。
-
蒙內鐵路紀錄片在海外獲好評
新華社奈洛比9月2日電(記者王小鵬 武笛)由新華社出品的肯亞蒙內鐵路系列紀錄片《我的鐵路我的夢——中國承建蒙內鐵路紀實》,在肯亞、奈及利亞、尚比亞等非洲國家播出以來廣受好評,業內人士稱讚紀錄片再現了中國造福當地的故事,這條新時期的「坦贊鐵路」是中非合作和中非友誼的體現。
-
中塞合拍紀錄片《70號》塞爾維亞首映獲好評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塞爾維亞記者 趙洪超):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與塞爾維亞國家廣播電視臺聯合拍攝的紀錄片《70號》當地時間13日晚在塞爾維亞首映,這部講述旅塞華人工作與生活的紀錄片,獲得現場觀眾高度好評。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有一座中國商城,名字就叫70號。
-
BTV《光陰》獲總局「優秀國產紀錄片欄目」獎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評選2011-2012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評審結果公布,北京衛視紀錄片欄目《光陰》榮獲2012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欄目」獎,同時獲此殊榮的有《軍事紀實》、《地理·中國》、《紀錄廣西》、《首播紀錄》、《中國人》。
-
紀錄片《大遷徙》攝製組走進臺灣寺廟 發掘遷徙歷史
> 臺灣陝西村清明祭祀 香客們虔誠地朝拜 臺灣新竹電視臺採訪導演趙虹(右二)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1年4月13日,大型系列紀錄片《大遷徙》攝製組在臺灣拍攝圓滿結束。此次《大遷徙》攝製組還有一個發現。在臺灣中部的彰化縣,一個普通的、以中原地區名稱命名的小村引起了攝製組極大的興趣。村口不遠的大片墓地中,碑文上刻有祖籍「陝西」者竟達數十座。陝西人何時遷徙於此?村裡人為什麼大都林姓?打探之下得知,早年鄭成功率兵收復臺灣時,有一名陝西籍部將「烏面將軍」,率領同鄉戰士進駐今天的臺灣彰化小村一帶。後來烏面將軍作戰陣亡,隨從他的同鄉林姓便在此落籍直至今天。
-
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獲評年度優秀長片
□資料圖片記者17日從省文物局獲悉,第八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推優活動暨第四屆北京紀實影像周啟動儀式日前在北京電視臺舉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頒發了2019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大獎。由敦煌研究院、央視紀錄頻道出品,甘肅大敦煌影視公司、北京東方之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在眾多國產紀錄片中脫穎而出,摘得年度優秀長片桂冠。 廣電總局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是對全年國產紀錄片創作的大檢閱,在紀錄片界影響巨大,被譽為中國紀錄片的「奧斯卡」。
-
《中國戰疫錄》紀錄片在喬治亞播出獲好評
中新網北京6月3日電 五集紀錄片《中國戰疫錄》近日以每天一集的頻次,於每晚黃金時段登陸喬治亞「TV24」電視臺,這是該紀錄片在哈薩克斯坦譯製播出之後,再一次在境外電視臺登陸。「TV24」電視臺副總裁納齊赫巴亞表示,《中國戰疫錄》紀錄片詳細介紹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付出的努力,是一部製作精良的優秀紀錄片。該片在喬治亞播出,有助於幫助當地觀眾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很高興「 TV24」電視臺能有機會夠播出這一紀錄片,希望今後能在格播出更多中國的優秀紀錄片。
-
2020年「東非大遷徙」破紀錄名利場搶先嘗!
分享一篇為CRI行走非洲寫的專稿《「東非大遷徙」的追蹤者》,大撒福利,更多動圖和硬核內幕。先上最喜歡的一張「大遷徙」鳥瞰圖 - 千軍萬馬奔馳在塞倫蓋蒂-馬拉東非大草原。這個宏偉場面,是重量級紀錄片《馬拉-塞倫蓋蒂》內網預告片的一幀開場截屏。這部紀錄片剛完成拍攝,將於明年在全球各大MAX影院播放,包括中國。
-
《城門幾丈高》獲評 「2019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入圍作品」
原標題:《城門幾丈高》獲評 「2019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入圍作品」「重慶造」紀錄片再獲殊榮《城門幾丈高》 導演徐蓓本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裘晉奕)去年9月開播後就好評不斷的「重慶造」紀錄片《城門幾丈高》再獲殊榮!
-
駿馬麗日,天高地遠,「大遷徙」渡河浪潮來襲
主要看所謂的專家混的圈子吧,如果身邊儘是些沒有去過非洲的迷粉,喜歡星星眼喊人老師的,我覺得還是去看BBC和國家地理紀錄片,保留自己的直覺判斷比較好。國內真是比較喜歡追星,各個領域都是。這幾天,這個優秀的團隊隨著「大遷徙」轉回了「天國之渡」的主戰場:馬賽馬拉。在這裡,渡河口的視角更好,鱷魚和河馬的埋伏更多,攝影師比較容易拍到精彩的鏡頭。
-
BBC高分紀錄片捕捉驚奇畫面 動物:再也不相信人類了
來源:灼見 ID:penetratingview 轉載已獲授權 傳統的紀錄片, 基本由攝影師潛伏拍攝動物, 然而這樣並不是最佳的拍攝方式, 聰敏的動物常常會察覺到異樣, 2007年,《大遷徙:角馬群裡的間諜》, 更是間諜大出動, 水裡的河馬、空中的蜻蜓, 甚至在河邊的頭骨,都可能是隱藏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