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愛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合上那厚厚的書頁,摩挲著那墨黑的、厚重的封面,心中陷入沉思······
《基督山伯爵》揭露當時社會的暗無天日、慘無人道。當泰斯的悲慘遭遇足以說明。當格拉爾、費爾南、維爾弗爾三人的飛黃騰達也證明了這一點。金錢、名譽對人性的毀滅完全超乎了我的想像,維爾弗爾夫人對自己身邊人下毒的無情,當格拉爾為自己事業不惜嫁女······
相比當時,如今金錢的地位似乎越來越高,那麼人性的毀滅也會越來越深嗎?我下不了確論,但生活中事實確實如此,人就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在身體是,在精神也是。許多老人摔倒被好心人扶起後,為了不付醫藥費倒打一耙的案例屢見不鮮,使人們都不敢於去做善事。
但在世上善良的人還是存在著,莫雷爾一家就是這樣,從上一代到這一代,都是正直的人。就是這些還存留的善良人,給了人們的生活以希望。
在看完了整本書後,觸動我最深的就是基督山留給那兩個年輕人的話:「直到天主垂允為人類揭示未來圖景的那一天到來之前,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這五個字內『等待』和『希望』。」
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帶來的動力,必然能迎來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的經歷也驗證了這句話。」等待「和」希望「就是在此書中最關鍵的兩個詞。
大仲馬充分地發揮了他出色的描寫和想像能力,給了我們一次精神與心靈上的旅行。
在起始的章節,我們對於主人公——埃德蒙的美好前程可謂是滿心歡喜,仿佛他就是我們的朋友一般,在心底對他進行虔誠的祝福。然而,在這大喜之後卻是大悲,讓人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在聽到他的情敵和船員們商討如何讓當泰斯永無翻身之日而當泰斯卻毫不知情時,簡直想把那些惡人正在寫的誣告信一把奪來。但是,當泰斯終於擺脫了厄運,並且躋身貴族,成為路人皆知的明星。我們又對此十分欣慰。當他成功復仇時,可謂是大快人心。
故事的主人公——青年水手當泰斯·鄧蒂斯——一個正直誠實的年輕人。本來應該是一個前程似錦的人——19歲就要被提升為船長,並與未婚妻梅瑟德斯結婚。但是幸福的背後也正在醞釀著一場陰謀。梅瑟德斯的表哥費爾南聯合當格拉斯設計了一個陷阱。當鄧蒂斯在被維爾弗爾宣判時,由於涉及到維爾弗爾自身的利益以及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唯一證據被銷毀。鄧蒂斯就成了他的犧牲品,被關在臭名昭著的伊夫堡監獄裡,一關就是十四年。
他被無情地奪走了一切,如果不是結識了法利亞神甫,他可能就帶著絕望走向地獄了。法利亞神甫教授他知識,幫他尋找關在這裡的線索,並告訴他一個並沒有人相信的寶藏的秘密。然而,這位長老卻因突發病死在了獄中。
出獄後,埃德蒙找到寶藏,成為了一名貴族,化名基督山伯爵、威爾那勳爵和神甫,開始實施復仇計劃。
他從囚徒變為自由人,從愚笨變為智者,從一無所有變為擁有一切,從鄧蒂斯變為基督山伯爵。就是在這樣失去親人的痛苦下,他除了復仇,還能幹什麼呢?
當他知道父親被活活餓死,未婚妻被別人取而代之時,心中該有多麼痛苦啊!他想用各種方法報答父親生前幫助他的人們;同時,也報復了仇人,讓他們得到了懲罰,這些都是法利亞神甫留在基督山上的寶藏幫助了他。三個仇人:一個,妻離子散,身敗名裂,自殺身亡;一個,全家老小相繼死去,最後成了孤家寡人,瘋了;最後一個傾家蕩產,從富翁變成了一文不值的糟老頭。
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不得不佩服主人公的忍耐力。中國有一句俗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想,小說裡的主人公應該也是這麼認為的。他能和不共戴天的仇人談笑風生,這種忍耐力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有時候,復仇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當復仇是我們不幸時,寬恕使我們落淚。痛苦消融在人性中,便生出完美。
想直面人生,必須學會寬恕;想勇往直前,必須忍受痛苦。我們沒有理由不善待這個世界,畢竟,如基督山伯爵所說的:」人類的智慧全在這兩個詞語中,那就是『等待』和『希望』「。
他復完仇,輕飄飄地轉身離去,留下海平面上朝陽前的一片白帆。